说起这部片子,已经是2012年的电影了。
虽然时隔这么久,现在看起来,比起很多最近的作品还是好很多的。
剧情呢就是传统而已,保护证人组题材。
此类的经典不乏“这个杀手不太冷”、“保镖”等经典大作。
只不过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虽然内容题材相差不大。
本片的特色不在于剧情和故事,看重的一个是男主演的沉稳,明显的德系范儿。
虽然最后有点虎头蛇尾,含含糊糊就过去的意思,但是整个电影中,男主角的沉稳和内秀,还是看点之一。
另外呢,就是电影的枪战环节,整个节奏和声效特别好,很有大制作感觉。
节奏很重要,不是一定要如何宏大,但是配合了动作设计和男主角的演技,这个发挥出来的感觉就对路了。
[爱心]个人感觉评分7.4,片长126分钟。
剧情有点重复,对于有些重点没能突出,搞得有点起伏不定。
情感戏差点火候,枪战戏时间不够,剧情内容简单,如果能够控制在100分钟,把侧重点更多的放在动作和枪战部分,相信整体效果会比现在更好。
推荐喜欢枪战类电影的朋友欣赏,一定要开大声音,感受下子弹穿梭的那种感觉。
德国电影的功底就像工业一样,铿锵有力。
据悉还有第二部的续集,相信现在的新作必定更上一层楼,拭目以待中。
看剧情简介大概就会猜到电影的主体内容了,一位大叔保护萝莉(证人),携手浪迹天涯,经历阻挠最终正义战胜邪恶。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 情节紧凑,值得看看。
德国的动作片和德国人的性格一样,透露出严谨和现实,不像美国动作片那样视觉效果强烈。
这部电影类型主要以剧情为主,甚至给我感觉拍的有些文艺范,德国人天生就不适合拍那种美式风格的火爆激烈大片,看过很多德国动作片,给我的感觉都很真实,就像发生在现实生活里,不过分追求电影效果。
看过美式风格在看德式风格电影,或许觉得很无聊、不好看。
看电影就是个娱乐而已,打发下时间,只要好看就行,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虽说每年一度的柏林电影节和“金熊”现在是每年一炒且越来越火,但是这德国电影还真的是很少接触,这次中影引进的这部德国电影,也就顺便看看除了好莱坞之外,除了法国之外,这欧洲的另外一个大国所拍摄的电影,到底水平如何。
这有权有势还有钱,就自以为可以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家伙那是古今中外一直都不算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各国的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中。
这类人的一大共同点就是,一朝得势之后,就越发的嚣张,逐渐的就狂到自己姓什么都不清楚的地步。
然后就会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随即就会发现这事情没那么简单,不是自己能罩得住的,当发现自己没那么大头的时候,恰恰有看似不要命的刺头出现,当这些光脚的家伙就是要跟穿鞋的死磕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最终时刻被瞬间逆转,上位者瞬间垮台,身败名裂。
这状况说起来看似简单,但真是要做刺头,做那跟穿鞋的玩命的光脚徒绝对不是容易事,手底下没点真东西,不是那种智勇双全且运气非常不错的货那指定是会落的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现在这种题材的作品中,媒体逐渐起到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在最后关头将罪魁祸首揭发,一举逆转局面的就是一则报道。
在现代民主社会,媒体和舆论的能量才能如此巨大,要是独裁国家,就算你再怎么折腾,媒体敢不敢报道都成问题,就不要说能够以弱胜强,扭转乾坤了。
这部电影看完,真的是只能感慨,好莱坞电影对整个世界电影的影响,这么一个简单的英雄救美,孤胆英雄独自对抗恶势力,最终遍体鳞伤之下仍然能够完成绝地反击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部德国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德国产的好莱坞电影,整部电影几乎完全移植好莱坞电影的模式,无论是情节还是拍摄手法,再到特效制作,完全是德国人在好莱坞流水线上工作的下线产品,几乎没有独特的个性标签,有的只是一个德国人的外型而已,而无论外形和内容都不是非常的精彩,只能说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
我喜欢《守护天使》这部片子,虽然不是第一次观影,但是我却被剧中的两个情节触动,情节一是马克思·费舍尔和妮娜在小咖啡馆与两位正在巡逻的的警员不期而遇,在马克思打昏男警员后,陷入了与女警员的对峙当中。
妮娜因为在洗手间与女警员有过短暂接触,心生关切,挡在女警员面前并恳求马克思不让伤害她,女警员此时内心也很挣扎,眼前的同事生死不明,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她还不忘将妮娜往自己的身后拉,高潮来了,女警员一边持枪与马克思对峙,一边流下了激动地泪水。
最后在确认同伴没有受到伤害并且防止同伴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缴械投降。
我觉得那位女警员很美、很勇敢,因为她尽职了。
情节二,在逃亡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妮娜在独自一人面对两位警察时同样举起了枪,还是一男一女两位警员,女警员在看到持枪的妮娜时选择顺从,男警员不顾女警员的警告决定试一试,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选择扑上去,结果抢枪不成摔倒在地,引得妮娜一通乱射,惊扰了路人甲乙丙丁不说自己的性命也差点不保。
我还是觉得女警员的表现很赞。
并不是鼓励警察在面对持枪歹徒时要顺从,要妥协,要投降,而是面对赤裸裸的生命威胁时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
结合实际谈一谈,笔者有幸曾亲手接触过64手枪,一只空枪,面对黑洞洞的枪口竟怯懦的不敢扣动扳机,我曾不止一次说服自己那只是一把空枪,可是从来没有成功。
我不知道在面对真正的子弹上膛的枪口时人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可以揣测,那滋味一定不好受,那感觉一定很冰冷。
我不是警察,也不是士兵,我没有机会荷枪实弹的与歹徒面对面,假如换做我是咖啡馆里的警察时我也会做相同的事。
看了不少评论,抨击小女孩拿走客人电脑的行为的人不少,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小女孩拿走电脑,就没有后来发生的一切事情。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曾这么认为。
过后想想,这里面有个逻辑BUG。
小女孩真的是很任性,乱拿客人的电脑,但客人因此射杀服务生,这绝对是错误的,任何地方都不允许,没有讨论的余地。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只谈谁先犯错,那是对射杀行为的开脱,是军火大亨的帮凶。
所以片中只对射杀这个事件做了大量渲染,而没有强调谁有错在先。
当然,电影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意义的,渲染过错方反应越厉害,后面的报复就越厉害,电影越有看点。
在电影中是这样,现实生活中如何呢?
大概有点中西文化差异的味道。
片子并没有过多表现小女孩因自己的行为导致朋友丧生的懊悔,取代的是大量的和保镖谈论生死谈论生活谈论爱情。
这固然可以说电影本身的结构导致的,也可以说西方文化本身就是这样,我觉得,这里面涌动着无边无涯的悔——死,才是解脱,才是赎罪。
影片给了一个圆满结局。
大概全世界都希望善良、正义占上风的。
影片中的换弹夹动作很符合现实。
把每种枪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正是这样真实,才使观者产生各种疑问。
同样是大片,为啥好莱坞的“英雄”百战不死很合理,这部影片不行?
至少好莱坞大片没有给观者表现枪的威力是如此之大,躲在汽车后面依旧是靶子。
这部片子闪耀的依旧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表现的人性。
马克思在剧中被孤立了,被警察追踪,被武装组织盯梢。
但是却奇迹般的活下来了。
证人很重要,真理也重要,但是却是一起小小的偶发事件造成的。
要是不是那女主不随意动客人的东西,就不会干掉小服务员,也就不会有后续的二次遭遇警察,医院屠杀、庇护所……这件事很重要,总统套房客人的重要的东西被动了。
却是一个野丫头干的。
完了又出来一个怜悯少女的退伍军人背景的便衣警,而后是客人背后武装组织的急切的想摆平,最后是越抹越黑,杀人无数,影响越来越大!
而退伍警却坚决的脱离了组织,去追求所谓的真理,结果却发生了医院开枪,两次遭遇挟持警察,死了自己的战友,同事…………用合理性的眼光来看,这个事件的过错在于男主和女主。
一个是惹事精,一个是无组织无纪律。
将团体利益,国家利益踩在脚下!
雇佣军,武装部队,却摆不平这事?我只能呵呵。
看是很好看,但是不切合实际。
要在天朝,错就错了,宁可牺牲小我,不能伤及其他………………也许会为武装组织开脱,也许会封口,也许会……武装组织在可恶有天杀他。
轮不到一个野丫头和一个退伍兵,。
≪孤胆保镖≫,这是一部可以说是德国版杀手不太冷的标准动作片。
本片最大看点,在于施威格父女联手上演这场大叔护萝莉的动情之作。
而且片中的每场动作戏都有不逊于好莱坞同类型影片的魅力,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整体篇幅过长,能干脆利落点就更好了。
配音,长影又一部达到绝佳水准之作。
总之,值得一看。
看点:1.鲁迪那部分挺值得一看,战友情深,为朋友两肋插刀,都得小女孩一乐一乐的,可惜挂了;2.男主确实厉害,符合军人形象,离硬汉还有点差距,也许就是因为他是军人,所以把责任当使命,也可能是被小女孩打动,总之符合影片宣扬的主旋律;3.女主身世可怜,经历凄惨,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所以显得特别忧郁,特别没有安全感,但凡有人对他好,他就会紧紧的抓住,想救命稻草一样。
俗套剧情。
但是好看。
情节紧凑。
剧情较为紧张。
德国版的萝莉爱大叔。
看这部片虽然是动作片,但是看到了很多感动。
有男男间的基情,有男女间的爱情,也有男女间的父女之情。
虽然结局完美结局,男主收养了萝莉和女神一起了。
但是我觉得最后如果弄一个男主在搏斗时,一边说着那段对白,一边回忆起跟战友同生共死的情节,还有跟女友一起幸福的时光,然后壮烈地离去可能结局会比较符合现实。
毕竟最后他只剩下手枪了,还有好多个坏蛋,而且自己受了很重的伤,一般来说活下去是很难了,而且两位女的不可能往回走,等到女的打电话找到人来的时候,在这个偏僻的地方男主估计也失血过多了。
还有就是主角为什么这么厉害?
因为他叫做马克思·费舍尔,就是《马克思佩恩》的主角马克思,还有《细胞分裂》的费舍尔的合体。。。
没他母亲的看过这么烂的电影,节奏这个慢呀,反面人物这个没用啊,那个白痴呀.我都想帮他们开几枪.做事不动脑啊.还有正面人物人性比雷锋都光辉呀.108将里真该有他一个,那个脑残小女孩不死等什么呢,看这种片就快进就可以了,过进到中间用了10分钟,已经知道结尾了,再用一分钟看看结尾对不对就行了.我了个去了
枪战镜头满嗲
一个熊孩子害死几十人的故事,所谓的cbq,看前30分钟就够了,后面基本是在走好莱坞超级英雄的老套路。
作为枪战动作,蒂尔·施威格还是选择把重点放在父女的对手戏上,不管故事漏洞多么多…
导演噶欢喜慢镜头啊,节奏好奇怪……其实完全可以缩成一个半小时,会紧凑很多。
三星半,最后太假了,男主不可能活下来。情节稍显拖沓,枪战场面不错。
因为cqb迷特别推荐的,但是完全没看头啊,看来口味还是要自己猜知道
枪战拍的太差。女一太老
2B小女孩开着吸引主角光环也一样无敌
结局很温馨,像一家三口。
毫无美感且多余的慢镜头,莫名其妙的人物关系,猪一样的反派,神剧一样的动作场面...呸,辣鸡片
冲着摄影看的。没想到....真的只有摄影。
挺喜欢的
有点像大萝莉版的《这个杀手有点冷》。大叔好帅啊!
①风格冷峻的这个老兵不太冷②啪,啪,啪,轮椅选手在跨栏③黑白两道,围追堵截④换弹夹的咔啪声帅呆了
难得的德语片,男猪强的令人发指,看惯好莱坞各种强悍老爸的可以换个口味体验下欧洲片的残酷和冷峻,但最终还是难逃大团圆的结局。
剧情老套,但是里面军事方面非常严谨专业。
拖沓的俗套故事
德国电影看的不多 但此片还有可取之处 和米国的绝对两个风格
ONE REPUBLIC的歌很棒,加分
铺垫太简单、生硬!上来就打,打的是挺好,但没有人情味的动作片实在看不下去,看到30分钟忍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