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久前看的,看了这部电视剧后发现,孙俪不再是玉观音里的安心了一副要人保护的样子,抱着小熊有点邋遢的感觉。
在这里看到了川夏的理性,爱源的活泼,小武的执着。
其实整部电视剧中,我最同情的是艾先生,失去了川夏,他就像失去了臂膀,一辈子活在回忆之中,川夏似乎带走了他的一切。
却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的那句批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喜欢小武,原来男生说着温软的台湾腔国语也是这么顺耳。
也许爱情就是这样吧,没有波折怎么会体味到她的甜蜜。
没有错过,就不会发现原来爱过的人已经是曾经,亦或是即将失去。
难得网吧影院里有这部电视剧,就连着去了几次看完了。
这样算下来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呢。
对电视剧评,确实没什么好写的。
只不过难得完完事整整看下来,还是小说一下。
其实也只是写来赞一下阿厦丽同学。
太可爱了。
人长得就纯。
呵呵,圆圆的,她长得可真少数民族。
还有我也很喜欢孙俪。
记得以前电视台放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她好看,反而觉得下巴长得很奇怪。
但现在,同一部片子,重温时,却发现孙俪人可真美。
她演技确实蛮好啊。
川夏和爱源,真的让她演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明显的两个女人,即便川夏在丽江很开心的时候,川夏就是川夏;即便在爱源“复仇”时假冒川夏的时候,爱源仍是爱源。
两个人,根本无法重合。
我喜欢她演爱源的那股俏皮劲,活脱脱的。
呵呵,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时候的片子,还是有点假动作让人发笑呢。
时代变化可真快。
比如拉拉两口子,比如小天走路的样子。
呵呵,还有比如小武的装扮。
剧情到了后来就有点牵强了,是不是应该多写些小武和爱源如何爱上彼此,感觉好少啊。
发生的事情也就那么两集,也只是把和川夏重温了一遍。
我不知这是导演的问题还是剧本本身有缺陷?
因为这样,看到后半部分确实不如前面爱源和小天的剧情更吸引人,呵呵,想当初是多么的希望:爱源啊,你赶快奔向小武的怀抱吧。
可纠结了那么久,看得我是真累。
本来好好的一部剧。
嗯,总之,为了孙俪精彩的表演,就打了四星。
还有因为小武,好喜欢调酒师了,我也很想去酒吧喝酒,呵呵。
怎么写完这篇,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牢骚女了。
-嗯,完全与今天心情有关。
因为阿厦丽,或者因为一米阳光,或者因为那些动人的传说,或者因为那纯净的习俗,或者因为在荧幕前闻到的丽江清新的空气。
我是真的很想去丽江,很想,很想和你一起去。
电视剧《一米阳光》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它以“爱的追求”(寻爱)和“为爱牺牲”(殉爱)为故事的叙事核心,将理想爱情的美丽通过影像演绎呈现出来,勾起无数人的浪漫情思,同时又巧妙而果断的粉碎它,“将美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敲击我们心灵中最具痛感的地方,一“寻”一“殉”,用关于圣洁爱情的两个最具冲突意味的动词构架全剧,于是,我们既高兴又失落,既欣慰又叹惋,在浃肌透髓的“高峰体验”中获得一种情感的震颤和激荡。
伊川夏的爱情轨迹:殉爱——寻爱——殉爱伊川夏是《一米阳光》中的中心人物,这个年轻漂亮、精明能干的女孩,在去温哥华年氏集团面试的第一天,第一眼看到角落里笑吟吟望着她的中年男人年良修,“心里突然有丝弦般划过的感觉,有优美的声音也有细细碎碎的疼痛”,她欣喜异常,简直不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真能幸运的落在自己头上。
可是当她还来不及细细咀嚼爱情的甜蜜滋味时,就被身为年氏总经理的年良修接二连三的误解深深刺痛:她答应年良修共进晚餐,年以为是为了“攀枝”,于是他直接问她:需要在年氏谋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她想不到年良修如此势利,把自己看成一个顺势上爬功利熏心的女人,“我用微笑掩盖住颤栗和撕裂的疼痛。
”为了得到跟自己心爱的男人“对话”的机会,为了让“喜欢足够聪明的女人”的年良修喜欢上自己,川夏决心一定要做一个足够聪明的女人。
可以说,从一开始,川夏与其说是在寻爱,还不如说是在殉爱: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精明的女人,在工作上努力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优秀,成为年氏最重要的人物;在生活中,她放弃了一个平常女人需要的世俗婚姻,她能享受爱人的快乐,却不能得到被爱的幸福;她甚至必须谨言慎行,在心爱的情人面前不能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与放纵,必须时刻保持对他仰望。
当年良修在哥哥——年氏集团总裁病危之际,觊觎年氏财产谋划篡改遗嘱的时候,川夏作为年良修多年的“亲密战友”,不得不面临忠诚爱情还是忠诚良心的两难选择:作为年氏的律师,她应该忠诚自己的职业良心;作为年良修的亲密战友和情人,她不得不痛苦地掂量年良修在自己生命中的分量。
最终,川夏选择了背叛良心,篡改了遗嘱。
与其说这是她对爱的忠诚奉献,不如说这是她对爱情的可悲殉身。
因为对一个尚有精神主张的知性女人而言,良心上的“自残”比任何肉体的伤痛更加折磨一个人的精神,更加消解自己对于自己的“尊崇”。
川夏保存着那份遗嘱真本,并带到上海来,遗嘱既是她良心的罪证,也是她爱情的见证,但最终,前来索要遗嘱的年良修在川夏落水时伸手相救的刹那犹豫,让川夏彻底绝望,顷刻间川夏八年来用全部生命为之苦心经营和无原则牺牲的爱情分崩离析。
对川夏的“殉情”,我们不能给予冷漠的讥嘲或者作壁上观的同情,我们必须给予悲悯的理解。
爱情是没有理由的,她主观上不想伤害任何人,甚至根本就不准年良修离婚而伤害年的妻子,她尽力在所有人面前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哪怕不计成本的伤害自己。
殉者,不管性质如何,总带有圣洁的味道,不容人亵渎。
对爱情伤心绝望的川夏跟着小武飞往丽江,开始了自己的寻爱历程。
当她痛苦的发现权利和欲望漩涡中的爱情已经灰飞烟灭,她所绝望的不仅是爱情,还有那个她身处的漩涡,以及自己的“殉者”形象,她最大的渴望就是小武描述的关于一个普通女人的幸福——“简单的快乐,专一的感情”。
所以尽管一开始并没有认同小武的爱情,但是在丽江的风情万种中她慢慢体味到自己需要的正是这种简单的快乐,简单的爱情,她承认“在某一个时刻”已经爱上了小武,可是还来不及喘过气来,年良修派来的杀手很快将她从“梦境”中拖回现实,她知道自己必须为自己的感情背叛付出代价,她从来就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女人,所以她敢于面对枪口去从容赴死。
可以说年氏成就了她,塑造了她,也完全毁灭了她,她根本不知道拆卸心中的精神负重,这种负重不仅禁锢了她,甚至窒息了她,让她无法走出良心构筑的心牢,她知道自己在看见枪口的时候就已经不再爱年良修了,就可以放弃各种因爱而来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她依然无法面对自己背叛感情的罪恶感,这样就在她仓促享受短暂的快乐爱情之后,不得不踏上殉爱的道路。
小武亲自将川夏送上殉爱的道路。
他说要带川夏回台湾,回到他那个复杂而庞大家族中去享受天伦之乐,殊不知川夏本来就已经厌倦了复杂,渴望简单,而小武的爱情“设计了完整的浪漫却忽略了琐碎的现实,设计了人生却轻慢了人群”,如果川夏要在小武的爱情里继续活下去,在小武的庞大家族中立足,“就必须继续伪装,假装聪明或者单纯,生命中,那样无所顾忌的三天爱情谁都渴望,但不可以永远这样,她要是活下去,一个又一个的八年还在等着他,死是轻松的,因为川夏太喜欢这三天的爱情了,她恐惧之后,绵绵不断的八年再八年,她怕,她飞下去了。
”(剧中伊川夏妹妹伊爱源语)因此可以说,川夏的殉情一方面,是对前一段爱情背叛的良心责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小武爱情的热爱,因为爱,所以宁愿牺牲,宁愿在爱中解脱而不是继续承受爱的恐惧。
可以想见,川夏在扑向江面的刹那,脸上应该洋溢着眷恋的笑容。
从“殉情”到“寻情”,再到“殉情”,不是简单的宿命循环,而是川夏在特定情势下的必然选择,她第一个八年的“殉情”,我们应该悲悯,对三天短暂的“寻情”,我们应该欣慰,因为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渴望的“一米阳光”,短暂却能温暖一生,甚至能让拥有它的人微笑着走向下一个世界。
而川夏的第二个“殉情”,除了扼腕,我们更要理解,因为她得到了轻松的解脱。
或许,这就是悲剧,让我们含着眼泪微笑。
金正武的爱情轨迹:寻爱——殉爱——寻爱金正武是简单的,他喜欢上海白天流动的风情,所以选择送快递,骑着摩托车将自己融入流动的车流中,他喜欢上海晚间几百间酒吧里放松与放纵的风情,所以选择在酒吧当调酒师。
当川夏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几乎也是一见钟情的爱上了这个充满了神秘和忧郁的女人,他想用自己简单的快乐来承载自己单纯的爱情,客观上讲这种方式和这种爱情是不具有杀伤力的,他的单纯与善良能赢得身处复杂的欲望漩涡中的川夏一时的感染,带给焦虑中的川夏一时的快乐,却无法以外因形式真正让川夏的情感世界发生质变,可是一旦川夏的内部世界发生核变,小武简单的爱情就会对川夏的“旧情”形成能量巨大的催枯拉朽的破坏力。
正是因为小武爱情的简单,契合了川夏内心最隐秘的需求,他才获得了川夏的亲近。
小武寻情成功的核心在于简单而专一,但是在充满变数的爱情道路上,没有锲而不舍的执著也难尝爱情的蜜汁。
从给川夏调一杯可口的“天长地久”鸡尾酒,引发川夏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并因此带来愉悦,到调一杯由淡及烈的“危险进程”,表达愿意与川夏一起同蹈水火,分担哀乐,引起川夏情心荡漾,到最后调一杯苦涩的“绝对隐私”,彻底体察川夏内心苦痛的深度,让苦楚中的川夏意会到一种人间尚有知己在的快慰和贴心甜蜜,小武进攻川夏的武器不仅是粉饰太平式的通过塑造完美爱情的模式来打动川夏,还有揭疤挑疳式的直达川夏痛楚的心灵深处,刺痛她,然后警醒她,靠近她。
这刺痛里有温暖,这靠近里有川夏与“旧我”与过去决裂的撕心痛感。
小武在丽江给了川夏三天完美单纯的爱情,当一米阳光从小武身上一滑而过,川夏消失了,我们脸上的笑容也从此消失,这段最能勾起我们曼妙情思的爱情从此化作悲凉记忆,陪伴着小武继续失魂落魄的寻找。
小武不相信川夏真的消失,他想川夏肯定是躲起来了,于是在丽江——上海——温哥华之间穿梭寻找,为爱疯狂。
我们知道,其实他所找的正是川夏的妹妹伊爱源,我们清醒但宁愿糊涂,因为我们也愿意并奢望小武能找到川夏,我们和小武一样愿意将爱源当成川夏,将对川夏的爱弥补到失去了唯一亲人的可爱女孩爱源的身上,这不论对逝者,还是对生者,都是莫大慰藉。
小武的悲凉寻情实践了我们的“梦想”——“如果我们的至爱消失了,我们将会怎样?
”我们真切的期望在小武身上找到假想情境中自己的影子,可以说小武满足了我们对虚幻情景的审美期待,因此其寻情以揪心般的疼痛撕裂着小武,也撕裂着我们。
爱源因为寻找姐姐川夏,出现在丽江,当她发现姐姐死了,而小武却“疯狂而快乐的活着”时,她走上了为姐姐复仇的道路,同时也将小武送上了殉情之路。
爱源露出一次又一次的马脚,让小武和关心他的朋友费雅阿厦丽们感觉到危险的味道,但是小武心甘情愿接受这仇恨,“既然川夏的亲人认为是我的错,我也不想解释,该来的就来吧,到现在我还能跟川夏的名字摆在一起,我觉得很幸福。
”可以说,小武一直生活在失去川夏的悲痛中,他的殉情,实际上是渴望和川夏“团聚”的彼岸幸福,他已经在“川夏死了,而我还活着”这个冰冷冷的严酷现实中尝尽了“生死两茫茫”的悲恸与悲哀。
小武的殉情让我们体验到一个悲情英雄的壮烈,他不执剑,不伤人,亦不护己。
这虽然已经不再是追求川夏时的“欢迎伤害”了,但还是在履行自己对爱情的承诺:欢迎伤害!
这里还有句浸润在小武坚毅眼神里的潜台词:爱都不在了,恨还怕么?
高楼上,小武以身祭奠自己爱的女人,想用真实的“飞翔”告诉爱源眩晕的感觉;酒吧里,小武一口喝下燃着火的酒,“把火吞进肚子的男人,是需要胆量的,可是它,它把自己燃尽,来给喝酒的人快意,那个(酒)是更加需要勇气的”。
小武以酒比喻爱源,深切的理解复仇者爱源的用心良苦。
爱源化装成姐姐去复仇,却爱上了小武,她要寻找姐姐川夏真正的死因,实际上也是为了给自己寻找爱小武的理由。
她飞去了温哥华,并给小武留了温哥华的信箱,再次幻化成当初川夏走后而自己还没出现以前小武意念中的川夏,期望延续并最终转移小武对川夏的追爱,小武接受了这个“寻爱”的梦,因为川夏走了,小武的爱不管是“寻”也好,“殉”也好,都无法抹去刻在心头最柔软那块肉上的“悲凉”二字。
爱源触摸到小武信中字间的悲凉和死亡的味道,这种切入灵魂的心灵相通让我们为小武感到无比欣慰,也让我们体验到一种能触摸到他们依稀将来的激动。
透过被装扮的姐姐“川夏”,爱源和小武之间已经进行了爱的微妙嫁接,去温哥华寻找川夏(爱源),小武就是再次主动自陷糊涂,只不过,川夏(爱源)已经“死而复生”般的出现在他面前,他们之间隔着的不过就是“爱源”两个字而已,一旦“爱源”两个字不论从谁的嘴巴里说出来,最后的障碍都将瓦解。
爱源决定不再找川夏的影子的时候,实际上就下定决心要“偷”姐姐的东西(小武的爱),所以当小武出现在温哥华她的面前,她要小武喊出她的名字,并劝说小武:“我们可以远离过去的记忆,我们可以有新的记忆,将来可以回忆的记忆。
”在川夏和爱源出生的地方,爱源终于称呼自己为爱源,并且说:“既然川夏可以留给爱源那么多的美好记忆,那么爱源也一定能给川夏描述一个美好的未来。
”话里传达了一种非常强烈的信号——即“我”必须用“我”爱源的名义来爱,而川夏只能是美好的记忆了。
可以说,不管小武后来还是赖着不肯叫“爱源”,不肯从川夏的“梦”里醒过来,但他的寻爱已经有了最后的结果,那就是爱源的爱。
所以以后他们之间的波折,仅仅是波折而已。
从寻到殉,小武在跌宕的爱情追求中渐渐学会什么叫爱,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快乐了,它超越生命本身,超越生死两界,仅仅是三天的完美爱情,而换来的甚至是生命的绝望,但我们能说这不值么?
从寻到殉,我们只有体会到爱之沉重,才能体会到爱之深沉,才能体会到爱之真切。
小武最后的寻爱实际上也是给观众建立一个情感的补偿机制,它将微笑拉回到我们的脸上,我们因此又重新有了伴着小武追求爱情的激动与快感。
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是一部交响曲,叙事的诸要素抑扬顿挫,特别是角色的情绪状态更是跌宕起伏,以引起观众审美情感世界的“沟壑万丈”,从而达到丰富观众情感体验的效能,《一米阳光》中两位主要人物他们通过“殉爱——寻爱——殉爱”“寻爱——殉爱——寻爱”的互补轨迹,一方面各自以连续不同的激励事件打破原有状态的不平衡,激发起一个又一个能恢复平衡的欲望,并将自己送上一条又一条追寻欲望对象的求索之路,另一方面,他们又彼此关照,相互制约,构成一条紧紧相拧的叙事链,正是这种欲望价值的不断转换,引起我们情感负荷的正负交替转化——痛感连着快感,快感接着痛感,从头到尾,这种情感不断转化形成的背景情绪如同氤氲一样弥漫和渗透在《一米阳光》故事的每个角落,激励着我们热爱《一米阳光》,热爱《一米阳光》里每一个人物,并与他们哀乐与共。
后记:这是一部被很多人忽略的好作品,怕自己的剧评写得不够好,辜负了这么好的电视剧,就转一篇很好地剧评,这篇剧评从2006年初次看到的时候就印象深刻,可以说她写出了很多我想说的话。
原作者只截取了川夏和小武两个人来评论,但我觉得编剧把本剧的其他角色爱源、费雅、米拉、阿厦丽、年立伦也诠释得非常精彩,人物性格鲜明立体,更值得一提的是被尊为纳西族智者的何方爷爷,句句台词都是人生哲理,令我们思考并从中受益。
这篇剧评转自2006年第6期《四川戏剧》,作者:黄蒙水
讲述了女律师伊川夏为了相恋八年的恋人年良修,篡改了年氏集团总裁年良平的遗嘱,为此她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邂逅了青春英俊的金正武之后,三天的激情打败了八年的感情,最终她在丽江跳崖。
伊川夏刁蛮聪敏的妹妹伊爱源,爱源以为是金正武害死了她的姐姐伊川夏,一心想要报复,却在一来二去里爱上了金正武。
因为这个剧,一直以来对丽江心心念念,真的来到古城,看到一米阳光酒吧,恍然如梦。
丽江古城的酒吧起名都很有趣,小桥流水酒吧,灯红鹦鹉鲜花,尤其在夜幕降临后,独具特色。
买了一米阳光的碟子,但始终定不下心来看,虽然很喜欢何润东温柔又有点迷糊的笑脸,但实在讨厌孙俪那张过于精明和骄傲的脸孔。
不过出于对丽江的好感,还是断断续续地看到了中段。
又是一部讲述“我们的小爱情”的剧集。
看得出海岩力图开辟新思路的用意,但是还是无法跳脱犯罪事件的掺和。
算了,谁让他以前在公安部门呆过呢。
除去那些拙劣的情节设定,大家还可以当风光片看啊。
(对了,那个阳光做的可是有够假的)国庆去丽江,街上满满的都是人,比放生的鱼还多,我只好往古城深处猛钻猛钻,才躲了一会儿清静。
吃饭的时候正对着戏里的大石桥客栈,但那时还没有看到剧集,没有一点感觉。
只觉得那里人好多,好吵,以前那里多清静啊。
抛开什么丽江的出租车司机讲得是四川话等等BUG不谈,回头再来看我们的小爱情。
一米阳光里痴情的家伙一大堆,但是又都有点可笑,年良修以爱情引诱伊川夏犯罪,小武狂追川夏后来又爱上了她妹妹爱源,川夏爱了年良修八年又在三天里爱上了小武,阿伦喜欢阿厦丽却还是回去和爱源结婚……他们的爱情真是变得快啊……大家都想活得向前看,旧的爱情渐渐变成回忆,新的爱情要紧紧抓住,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这应该不是所谓的痴情吧?
我也没有爱过一生一世(还没活到死呢),但我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爱情,一辈子只爱一个人,无论她/他是生是死。
只爱一个人,是多么奢侈又悲哀的事情,但是我相信有人在做这样的事。
该剧讲述了女律师伊川夏为了相恋八年的恋人年良修,篡改了年氏集团总裁年良平的遗嘱,为此她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邂逅了青春英俊的金正武之后,三天的激情打败了八年的感情,最终她在丽江跳崖。
伊川夏刁蛮聪敏的妹妹伊爱源,爱源以为是金正武害死了她的姐姐伊川夏,一心想要报复,却在一来二去里爱上了金正武。
《一米阳光》说尽了各种各样的爱情,从片名到内容,从开始到结尾,《一米阳光》都以爱情为线索,以爱情心理为基础,翻来覆去,阐述的都是爱情以及爱情心理,该片拥有大量的精彩台词,往来于青山丽水与摩天大厦之间,从摄影、灯光与美术,直到服装、道具、化装,唯美的风格浸透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其精彩台词和其唯美程度都能深深吸引观众。
最近在看一米阳光,每天一到两集,蜗牛般的速度。
每天写下一点观后感,在已经和即将来临的可怕的日子里,聊以自乐。
1109有些人,不管走到哪儿,都喜欢做主角。
也许不是喜欢,而是习惯,即使自己已不觉。
我在想,主角到底是什么?
这部电视剧里,米拉当然是个超级大配角,而在这一集,米拉完全吸引了关注点。
用埙的话说,这简直是某种无形无耻文人形象的典型。
整日抱怨如今女人的浅薄和生活的平淡,而当真的感情到来,却因为害怕承担而仓皇而逃;以艺术家自居,却只是个做作的三流画家。
莫要求他什么文行一致,切要看他能坚持到什么程度以及什么时候。
可见,主角有时候只是我们的关注点而已。
(所以今天我没有做错)喜欢小武,第一次觉得男生说着温软的台湾腔国语也是这么顺耳。
他和爱源注定会有交集吧,会是怎样的见面方式,期待。
胖胖的年爱伦,再过一点儿简直是个丑角,还好,编剧分寸很好,是个可爱的角儿。
你知道一米阳光的传说吗?
在我心中,拥有一米阳光,就意味着拥有幸福。
——题记 很多电视,看过一遍就够了。
并不是不喜欢,而恰恰是因为太喜欢,所以不需要反复温习。
就算情节忘记了,但那份钟爱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流逝。
《一米阳光》,就正是如此。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纪呢?
14岁,我的豆蔻年华。
而在我最美好的年纪里,我邂逅了《一米阳光》。
那是一个对什么都充满幻想,爱做梦的年纪。
是《一米阳光》带我走进了丽江。
我喜欢《一米阳光》,并不是因为丽江的风景,而是因为它的故事。
小武爱上了川夏。
而川夏是个非常神秘的女子。
她邀请才刚认识的小武与她结伴同游丽江,仅仅是为了逃避情人的追杀。
但小武,却爱上了川夏。
爱到了不可自拔,几近迷恋的程度。
我曾替小武反复问过自己,川夏可否有一点点的喜欢过小武?
越是年轻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就越是充满幻想,想进千方百计的留有余地,仅仅是为了小武的爱情能得到一点点的回应,哪怕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可是,到现在,我才能明白这个故事。
爱就爱,不爱就是不爱。
爱情是无法奢求的。
川夏从来没爱过小武,这就是我为之困惑了这么多年的事实。
到今天,我终于能坦然面对。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小武,关于《一米阳光》,关于丽江的文章。
我说我想找到我心中的金正武。
结果语文老师将它改成了金城武。
其实,我没有写错,他就是金正武,那个独一无二的爱着川夏的小武,那个何润东饰演的男子。
在这之前,我对何润东很是反感。
印象中看他的第一部戏是他和蒋勤勤,黄奕演的电视剧《卧虎藏龙》。
不得不说,何润东真的不适合古装。
然后,就是后面的《风云》。
电视上播的时候叫《风云雄霸天下》。
这里面,对何润东并无太大反感。
就是受不了楚楚总是一副嗲嗲的声音声情并茂的喊着“云——”,那一声叫的,我鸡皮疙瘩散落了一地。
会令我有阴影的是,那段时间我爸总是在我面前学楚楚喊云的声音,那简直是…… 然而,却是因为《一米阳光》,因为小武,我喜欢上了何润东。
我喜欢他对川夏的痴情,对她的执着。
他的执着甚至到了为爱痴狂的程度。
情人崖上的一米阳光一现,一转眼川夏就不见踪影。
她到底去哪了?
一秒钟的功夫她能去哪?
可编剧把它编的十分悬疑。
这部感情剧同时也成了侦破推理剧。
然后就看到小武走遍万水千山,到处寻找失踪的川夏。
别人告诉他,你不要再找了。
川夏已经跳崖死了,她一跃跳进了万丈深渊,现在恐怕早已是尸骨无存。
可是小武他不相信,他始终坚信:不!
川夏她还没有死!
她一定还活着!
这是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他所坚定不移的对爱的信念。
直到小武遇见爱源。
那个与川夏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子,川夏的双胞胎妹妹。
朋友曾说,小武好假,小武就是个傻子。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明明知道爱源不是川夏,却总把她们当成一个人。
他这是在自己骗自己,自欺欺人。
是啊,无论是谁,都不会把她们当成一个人,除了小武。
川夏是隐忍的,内敛的,川夏像一座不可触碰的冰山立在那里,让人望而却步。
但同时又散发出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诱惑着你,让你想去探索她的奥秘。
这也是川夏对小武的致命吸引力。
而爱源不同,爱源是外露的,活泼的,像极了你身边的邻家小妹妹。
同时她还有着跟牛一样的倔脾气,让你和她在一起时两个人总是忍不住要吵架。
较劲,斗嘴,这样的相处方式,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当初,我是极喜欢川夏的。
也许是爱屋及乌,也许不尽然。
我喜欢她身上散发出的成熟女性的气质。
这不仅吸引了小武,也吸引到了我。
尤其当时我还是个愣头愣脑的黄毛小丫头,对于川夏这样的成熟女性的魅力,更是无法阻挡的。
神秘的事物总是越发能挖出人的好奇心。
当时,我整天也跟小武想同一个问题:川夏究竟去哪了?
当然,当时是打死我也不相信川夏跳崖死了。
在合适的时间,爱源出现了。
给正在悬疑气氛笼罩中的人们带来了一股春风。
这会是小武的第二个春天吗?
一开始,爱源是喜欢年立伦的。
而对于年立伦这个男子,我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我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或者说我对演他的演员印小天有着别样的情结。
我有着印小天情结,从《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开始,我喜欢他在剧中扮演的律师,那个为了罗晶晶可以抛弃所有的男人。
然而,这些这些,都不是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他跟我的初恋长得很像。
他们不是外表长得像,而是气质很类似。
这么多年了,我到现在看到印小天在电视上打的服装广告,我依然很感慨。
没有什么别的太多的想法,只是有一种很熟悉很温暖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
当初看《一米阳光》的时候,我对年立伦并不是很关注。
我的目光全都投向了何润东的小武。
只是这么多年之后,当我忆起年立伦的时候,心里依然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我想,这种感觉已然和角色,演员都无关。
如果爱源一直和年立伦在一起,那该有多好。
可是爱源终究还是爱上了小武。
这些年,我已能逃离开小武的魔咒,不知爱源可否会忆起当初的年立伦?
记得当初川夏和小武约好一起去情人崖,他们是约好一起去殉情的。
川夏问他,你敢和我一起跳崖吗?
小武坚定的看着她的眼睛,说,我敢。
只可惜,她还是没有等他。
就在一米阳光的闪耀的那一刻,她先跳了。
一个人,义无反顾的跳下了万丈深渊,如此之决绝,时间不足一秒。
而当小武睁开了被阳光晃住的一双眼睛时,只一秒钟的功夫,川夏已不见了踪影。
两个人的殉情,终变成了一个人的决然赴死。
但是她知道他肯为她死,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人愿意和她同生死,就够了。
只是川夏殉的是她自己的情,此情无关小武。
这就是结局,川夏确实跳崖死了。
小武和爱源擦肩而过,但他们最终都是彼此喜欢对方的。
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看完大结局了,真没劲!
小武就是一傻子,爱源就是一负心女。
他一个劲的为年立伦打抱不平,他说年立伦就好像是他自己,所以他恨死了爱源。
这段故事在我心中藏了这么多年。
那个关于一米阳光的传说,就如它的片尾曲一样,给我的感觉是别样温暖。
爱极了它的片尾曲,《别样温暖》。
不知道夜多深, 不去问路多远。
不管风雨变换, 只要记得你在在怀中, 别样温暖。
当有一天,我再次听到《江南》的歌词,“不懂怎么表达温柔的我们,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我终于明了,它说的就是《一米阳光》。
这个冬天,因为有一米阳光,而别样温暖。
愿每个人都拥有心中属于自己的一米阳光。
晴潋庄蝶写于2011.1.31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创世纪》 抬头,天空没有云朵,阳光,一米宽。
夏日,骄阳似火,硬生生的将我的眼睛刺得发疼。
阳光,它穿过我的瞳孔,让人昏昏欲睡。
这个季节和在这个季节里无处不在的阳光,来的恍恍惚惚,就像我映像里它们的离开一样。
我都是先在别人的口中看到它们的影子,然后,从汗腺中肆无忌惮流淌出的汗水暗示我它们的到来。
它们来了,那么的悄无声息,那么的突然,轰轰烈烈,跨过坦荡的平原,然后,就这么地来到我的身边。
十七岁时的我,时常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明亮的,阴暗的,庸俗的,高雅的,显而易见的,扑朔迷离的,关于怎么让自己快乐,关于如何生活,关于天空的颜色,关于梦的是非。
思考的时候,我喜欢看着窗外的天空,我喜欢在昏昏沉沉的时候开始我的自一位伟大的举动。
所以,我喜欢在夏天看着窗外思考,那样我能看到天空,那样我能感觉昏昏欲睡。
有时候,炎热的阳光却会让我难过得快要死掉。
夏天让我们的汗水很放肆的流淌在我们的皮肤上,毛孔的确会感到很舒畅,但是我讨厌这种感觉,讨厌像汗水这样,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溜走的东西,比如,时间。
总的说来,我是一个不虔诚的基督教徒,只有在不快乐的时候向上帝祈祷,而在平时,我只相信我就是自己的神。
我之所以在这个葵花盛开的季节写下这样的文字,因为这是一个我永远不会明白的季节。
我知道春天是快乐的,我知道秋天是萧条的,我知道冬天是安静的,但我不知道夏天是怎么样的。
它快乐,却还是会让我感到悲伤;它萧条,但我分明看到了繁华的痕迹;它安静,不会的,夜晚的人声和虫鸣喧闹得让一个想安静的人快要疯掉。
葵花是一抹金黄,和这个季节的阳光一样,飘荡着一丝安静和忧伤。
孔子说他因为因为音乐可以三月不知肉味。
我不清楚这位圣人听的到底是何家的曲子,但我知道,夏天是一个萦绕着音乐的季节。
朴树是一个悲伤的孩子,但他也有快乐生活着的勇气,他never lose his passion ,他的生命如夏花一样的绚烂。
在这个夏天的一个早晨,我又找出了他的CD,听着环绕在我周围的流水般的悲伤,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地变的忧郁起来,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就像,彼得潘。
和朴树起好相反的是我钟爱的Linkin Park,一群没有失去理智的疯狂年轻人,用自己的生命撕心裂肺地歌唱,粗糙和细腻不可思议的同时存在于Chester Bennington声线中,就像一只嗜血的兔子。
在这个有着葵花一样金黄色彩的季节,同样是有着夕阳下金黄的海岸,就像Bandari空灵的音符中所描绘的那样。
我曾幻想过就在那样一个地方,遇到村上春树笔下的卡夫卡,那个世界上最坚强的叫乌鸦的十五岁少年。
然后两个灵魂一起安静的坐在海边的沙滩椅上。
暮色四合,这是一个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天空中满布着厚重云朵的夜晚。
而昏黄的白炽灯光在我背后的墙上投下了我的影子,那影子就像网络上的讯息一样的扑朔不定,你无法实实在在的证明它的存在,但却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它。
我是一个出生在八零末的孩子,和大多数的八零后的孩子一样,无可否认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却又都是常常不快乐的一代,我相信是这样的。
我常常听到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人们痛苦的宣泄着自己的悲伤,然而让我惊讶道毛骨悚然的是那些十多岁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悲伤,他们是生活在自己生命阴影中的一代人。
然而,在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也是一个生活在自己生命阴影中的一个。
后来我知道,有阳光的地方必然会有阴影,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地方没有黑暗,那里本身就是黑暗。
像我们这样的生存生活灿烂阳光下的孩子,必然是逃不过和快乐同样大小的忧伤。
想到这里,我似乎又变得开心起来,快乐的,是活着,悲伤的,也是活着,我宁可选择快乐。
卢克莱修说过,谁要体验未来的痛苦和磨难,那么在这场痛苦来临时他也必须存在。
就像我们能在白日经历黑夜,然后在他到来时,我们一再置身于着无边的黑暗中。
有时我会突然的觉得斯皮尔伯格真的是一个天才,Schindler's List中刻意使用的和白胶卷,和那整部电影中唯一的一点红,就像一个乡村牧师所吟唱出的伟大的赞歌,华丽而又自然。
而整部电影所表现出的正是人类文明阳光背后的巨大阴影,战争与死亡。
我想我不会是一个完全的和平主义者,因为我的血液中流淌着躁动与不安,但我懂得安静生活的快乐,我想,若某日再爆发战争,我会毫不犹豫的奔赴战场,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品性,应为在结束杀戮后的战场是世界上最宁静的地方,宁静到连自己的心跳也会觉得震耳欲聋。
我说过我喜欢在刺眼阳光下思考,于是在昏昏沉沉中告别了阳光。
但我相信无论如何,在一觉醒来后,抬头,天空中没有云朵,一米宽,有我所信仰的阳光。
Because,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丽江和何润东快把我迷昏了
这部片子号称是海岩的,结果水准极低~ 虽然各地景色秀丽、俊男美女扎堆,可惜剧本弱得不行,又是一部装到不能再装的青春偶像剧~
除了孙俪很漂亮,其他的也没什么
补标记
回顾经典。
很美的电视剧
丽江呀
那时认识了印小天和何润东,觉得好深情,也好想去丽江。
丽江从此闻名于世,玉龙雪山上放的莲花灯那年看来真美,现在看真蛋疼。。。
人美,景美,情更美
看完玉观音追的这部,不过和玉观音还是差了好几个档次!
我不是故意搜这玩意儿看的
我只觉得丽江美
讲了个什么来着,错过的故事?
翻牌前,80一打……毁了。毁了丽江的阳光
当年喜欢上孙俪
印象不深。
从小学开始就觉得超好看的电视剧,至今还藏在电脑里。“你好吗”“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好”
Peter,白衣少年
丽江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