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演员来说,今年才关注金秀贤,制作人是继星你之后年的小金的第二部作品,外形的反差令我到现在都不能将白承灿和都教授联系起来,在2个角色的诠释上是截然不同。
从白承灿来说,小金的发挥空间比老都大,但因为没有人设的高大光环,小人物的演绎难度更大,这个小人物有点笨,有点腹黑,有点一根筋,在感情上有点不可思议,但又总归是热心,善良的。
小金的拿捏都很到位,眼神,嘴角的表情,手指动作,肢体动作等满满都是戏,作为新人的表现,让我最深刻是领打印纸和墨盒的那段,低垂的眼帘,嚅嚅若动的嘴唇,弯低的身姿,绞动的手指,唯唯是诺的样子,演得很到位。
后面对罗PD的各种翻白眼,使坏及模仿罗PD表情就更令人忌俊不禁。
可以说小金的演技的大爆发。
再说车太贤XI, 看过的前一部作品是long long ago 的野蛮女友了,表演不着痕迹,很自然成熟,但总觉得标签性太强,让我觉得和野蛮女友差不多,一看就是车太贤,特别他的很多表情在2个角色中的很相近。
孔欧尼的剧之前一部都没看过,这里看到表演一气呵成,外强内软的小女人演出来了。
IU很清新,从车里看灿灿并暗笑的那段很精彩,小女生的心意表露无遗。
再从剧情来说,这样的感情线实在不是我的菜(作为满满少女心的我来说,白和CINDY, 卓和罗才是正道),这是我个人对该剧不满意的地方。
白PD 并没有逆袭成为十项全能的PD, 没能满足大家的大大励志情怀,但,正因为这样这才是符合本剧本意(像杜拉拉之类上位得如此快,现实中不多吧),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剧终的白PD也只是进了PD 的门路而已,这也是现实的。
CINDY的经历让人感动,为了得到能够实现独立,放弃了很多原本享受着的便利,敢爱敢恨。
白承灿最后的自白,应该是编剧最终想表达的该剧的意思,点睛之处,至少对我个人而言,是很有意义的。
值得细细回味。
先说一下这部剧的播出时段,周五周六晚,都是热门综艺和日日剧的天下,况且周五周六韩国人因为第二天不去上班而通宵外出玩耍,看电影……所以说几乎没有人敢在周五周六放电视剧,而KBS却大胆尝试,金秀贤也勇敢挑战,事实证明金秀贤赢得很漂亮,在三大台的电视剧收视率都很少超过10的情况下,金秀贤的新剧在全新的时段与热门综艺对打中赢得了超过10的收视,并且第二天在日日剧收视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收视还涨,而播出的这两集金秀贤所在的时间段创下了最高收视,当时在他接这部剧的时候感觉设定像森动,不光是我发布会上连媒体都问不是森动的翻版们,当时真的很担心,因为泡菜人民眼光挑,所以韩剧收视普遍低迷,可如今看来金秀贤诠释了一个新的角色,没有任何人的影子,怪不得车太贤说金秀贤是演技之神呢,韩网更是对金秀贤的演技给予高度评价,几乎没有差评,也有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所以期待制作人之后,金秀贤的创先河之作,大胆挑战综艺时段,完成演技大变身
这些年,韩剧教会了我们如何幻想白马王子,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烧钱购物,如何韩国旅游——但是,以上这些都是韩剧的错误打开方式,我一直相信,好的电视剧,是能给人力量好好生活的,比如这部《制作人》。
这部片子和前期有线台大热的《未生》有几分相似,都是讲职场生涯的,只不过那部略苦逼,这部更逗比,演员号召力更强,受众面自然更广。
人物设定和剧情都会让你感到真实,从而由衷的感叹:尼玛说好的金外星人,风度翩翩的都教授呢?
为嘛变成了这么惹人怜爱的小白啊?
说好的职场女强人呢?
去哪里了!
哪里来的不要脸怪阿姨啊!
由此,请为两位主演金秀贤和孔孝真点赞我以为孔孝真扮演的卓PD是个高冷的女强人,可实际上,一切女性生物都逃不过有少女心的定律,第二集结尾的时候罗PD因为喝醉吻上来的时候,那个小鹿乱撞的表情让我深深有一种大龄女青年就是没救的感觉。
这还不是重点,目前这个角色最大的亮点在和Cindy撕逼的那场戏,为了给傲娇Cindy下马威,卓PD率一众新人去找别人,结果女强人就是女强人,对着Cindy一阵威逼利诱,眼看还不行,只能放大招!
你以为终于可以看到女星打架扯头发了吧,人家为什么能称霸电视台王牌节目?
靠的就是这份霸气——姐能屈能伸,跪舔你——姑奶奶你行行好穿个皮夹克吧!
——原来这才是真实的,其他韩剧怎么能骗我这么多年/(ㄒoㄒ)/而金秀贤的这个角色白承灿吧,就跟他的名字一样,有点白,哦不,是非常白,88年的金秀贤刚刚演完上千岁的成熟稳重的外星人,又折回来演初出茅庐的新人PD——“没得精神病,全程靠演技!
”说的就是他了。
在这个角色身上可以看到属于新人的各种影子,做制作人是为了接近喜欢的姐姐,对姐姐的男朋友羡慕嫉妒恨却只能委屈地给人家车上挂个垃圾,连恶作剧都不敢,一天到晚各种说对不起,却连对不起都被禁止,到底是想怎样啊!
但即使很委屈,白PD依旧有一个温柔的心啊,就跟很多新人一样,因为太过小心翼翼,反而容易出错,所以坐在电视机前的各位姐姐们又开始母爱泛滥了,白PD你这么可爱,只要负责卖萌就可以了,收视率什么的,由我们来贡献就好了!
不是每次深爱都会有结果,怀抱着好的心意也可能会做不好。
这句话是忘了是第几集的时候,罗俊模对白承灿说过的。
这是一部让人感觉甜蜜也同时感受残酷的剧。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有时美好有时痛苦,即使拼命付出也未必总能得到回报,付出真心也未必总能得到回应。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韩剧已经跳出来了原先给脑残设置的框框,这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剧。
成长后,经历后,会开始懂得这部剧想表达的东西,不只是爱情,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种状态,一种情绪,一种态度,也是希望。
我们一路长大,一路感受着不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未知事件。
考试前彻夜复习时候窗外的不眠灯火,惴惴不安辗转反侧思念一个人的夜晚,第一次被爱人拒绝后走过空旷街道时不经意间滴落地面的眼泪,无法分享给任何人听的孤单心事。
这部剧想表达的就是这些我们真实有过的感受,真切的,发生过的,让人又亲切又熟悉的过去。
我们的记忆。
看这部剧的时候总会像是看到了某个时刻的自己,人的心情就像季节一样也有春夏秋冬。
既会在某个时刻经历残忍严酷的寒冬,也会在某一天和喜欢的人走在春风沉醉的夜晚里。
看评论好多人在吐槽孙孝贞和都教授没能顺利进展的cp恋情,但是我只想说在生活中我们本身就不总是那么完美,因为不够完美所以才是生活。
恋情的进展也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进度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
不是每次深爱都会有结果。
这就是这节课这部剧教给我的东西。
当然成长也不只是有虚幻的爱情,也有努力,也有汗水,也有对未来生涯的无数次重新规划。
只是我还在学。
一开始是冲着金秀贤和孔孝真来看的,但是这个剧情真是。
女主一直在萌萌哒花样作死,看人设,女主是PD,在电视台能做到PD应该是很厉害了,智商情商应该都是线上的啊,结果女主都做了些啥?
简直了!
看的时候我都想一巴掌抡死她。
秀贤偶吧一直是我不懂我不懂,我是新人,天真有理的状态。
对,你是新人没有经验可以理解,但你也至少活了20几年了吧,话总能说的清楚吧,全程我就没见他有几句话是表达清楚的,编剧搞这么个人设是故意毁金秀贤的吧?
再说辛蒂,虽说IU一直冷冰冰面瘫脸,但是相比之下更喜欢她的人设,敢爱敢恨,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全集看下来,都有点心疼她。
至于感情戏,看完整部剧我也没搞懂这谁是男一谁是男二,按照一贯套路最后和女主在一起的应该是男一,可是看整部剧戏份,金秀贤最多啊。
赶着出去,先写这些吧。
kbs这部声势浩大的迷你剧,推了自己的长寿综艺《两天一夜》,还有更多的kbs节目串场,从中都可看到kbs对这部迷你剧的野心。
作为当年《两天一夜》的忠实Fan,看到熟悉的名字不禁有些心动又有些心酸。
《两天一夜》是我心中永远无可比拟的综艺之神,相信在很多人心目中也是。
想稍稍介绍一下这部创下无数记录的热门综艺,以及它与电视剧中内容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似乎看到很多熟悉的场景,很多设定都是脱胎于真实的《两天一夜》。
--关于名字--《制作人》中,车太贤扮演的角色叫罗俊模——罗pd。
真实的《两天一夜》pd也姓罗,罗英石pd。
而其实车太贤本人也是《两天一夜》第二季的出演者。
ps. 因为当年的《两天一夜》太红了,据传罗英石pd整个团队都被有线台高薪从kbs挖走,罗pd曾否认,最终怎样我就没有再跟了。
--关于节目模式---两天一夜篇:历史要追溯到当年另一部经典综艺sbs的X-man。
我入韩娱坑的时候正赶上x-man的末班车,2006年底x-man改版,但改版后的节目模式不尽人意,短短20期就被废止了。
这部汇集了两位国民mc——刘在石和姜虎东的人气节目寿终正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看这两大山脉携手合作了。
遗憾和失望并没有持续太久,新闻说姜虎东将重返kbs,独立主持新节目。
盼星星盼月亮等到新节目开播,非常非常失望啊,节目模式是大家坐在屋子里考汉字,就是类似《汉字听写大会》那种。
零食都准备好了,周末你就让我看这个!!
制作人们也意识到问题,也就维持三期左右,节目模式变为和xman类似的在摄影棚里玩游戏,我还记得那时候李秀根从第一期就在了,玩游戏的时候还吐槽:“让我和新人一组就是打算剪掉我这部分呀”。
但这种烂大街的模式估计也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了。
马上模式再改。
当时正是入夏时节,去掉了其他嘉宾,只留下姜虎东、殷志源、李秀根、池相烈、金钟民、卢洪哲六位,去水上乐园的户外节目。
这就是两天一夜六人组的第一次亮相,还有第一次福不福的雏形,水上乐园这两期(还是三期来着)真是乐死人了,我好庆幸我一直坚持没有放弃这个节目。
接着是两期纳凉特辑,大家去鬼屋探险,也非常非常好看。
经过多次摸索,最后,就是2007年8月5日,六人组的第一次旅行开始了,节目正式更名为《两天一夜》。
制作人篇:罗pd接手两天一夜,就在为低下的收视率操心,第一项要解决的就是节目模式,为了给观众新鲜感就换成了全女艺人,还特意请来老资格的前辈女演员,但仍旧挽救不了收视率。
新人白pd提议情侣模式,这种老掉牙的模式竟得到了局长的肯定。
--关于新人pd---制作人篇:白pd在剧中另一个名字是“新人pd”,本想去音乐节目的他被分到了两天一夜,他在剧里担当游戏试玩、发票收集、订饭助理、预告编辑。
如果有两天一夜当年的老观众就会明白这个名字和这个身份是多么多么有意义。
《制作人》第五集最后采访时说:“像我的话一定会选取搞笑的部分”,那位又高又瘦、目光疲累、满脸胡茬的大叔,就是新人pd的原型。
两天一夜篇:《两天一夜》当年在韩国很受欢迎,而且节目本身很生活化,还经常出现出演者和制作人们对抗玩游戏的场景,不但罗pd、主摄像师,甚至艺人们的经纪人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走在街上会被观众认出来,其中就有著名的新人pd——刘浩真。
他第一次来的时候,刚加入kbs三个月,还是呆头呆脑的青涩摸样,因为太瘦太呆,殷志源说他像个“移动的尸体”:p。
姜虎东为了让他快速融入这个集体,串通给他来了场隐藏摄影机,假装生气大发脾气,把他吓得瘫倒在地。
后来谈心时,他也透露过,自己本想去音乐节目,是1:130的录取比例进入kbs的。
后来的节目中他还经常出镜,各种爆笑,观众也眼看他越来越成熟能担当,是《两天一夜》的标识人物之一。
后期他离开《两天一夜》,去了同时段对垒的另一个节目《乘胜长驱》。
并真的还做过《音乐银行》的助理pd。
2013年,他回到《两天一夜》第三季,担当主pd。
总感觉过去的遗憾因为他的回归渐渐有所平息了。
--关于收视率---两天一夜篇:从初期的姜虎东、殷志源、李秀根、池相烈、金钟民、卢洪哲六位,因为太过辛苦,池相烈、卢洪哲很快相继退出,接着金钟民参军离开,又加入了金c、李胜基、mc梦。
这时的六人阵容,每个都有独特的角色,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说《两天一夜》开创了韩国综艺的新时代是有根据的,它曾创下连续23周的收视率突破30%的记录,多次突破40%,并在20100110期创造了综艺节目历史上最高的分段收视率51.3%,创造了韩国综艺史上的奇迹。
(这段摘自百度百科)报纸连篇累牍诉说《两天一夜》的惊人收视率,当时的kbs周末版块可以说是无可匹敌,其他的电视台相继修改节目来对抗kbs的成功。
sbs继结束《xman》之后,同时段保留刘在石单独mc做了好几个节目,收视都不太理想,直到为了对抗《两天一夜》,08年开始做《家族诞生》,和《两天一夜》的模式基本类似,都是野外综艺,还找来了李孝利固定搭档出演,但收视率依旧不能和《两天一夜》相比。
直到2010年《家族诞生》废止,开始做现在非常著名的《runningman》,才算终于找到一个可持续的节目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成为现在国内最熟知的韩综节目之一。
制作人篇:现实中的《两天一夜》刚刚第三季,电视剧以《两天一夜》第四季为背景,算是架空的设定了。
电视剧中岌岌可危的第四季刚进行了2期,第一集收视率只是6.8%,看剧情超过10%就可以被标黄了,相比之下真实的《两天一夜》40%有多么可观。
感觉kbs这次用《两天一夜》这档王牌节目,也是希望能借此重塑它的辉煌,至少现在咱们国内也都这道这个名字了。
--关于危机---制作人篇:cindy因为不实新闻形象受损,大家都一致认为要换下她,只有罗pd搭上整个节目的前途,坚持留下了cindy。
两天一夜篇:收视率40%盛世下的阴影相继出现,先是mc梦因为兵役问题吃上官司,韩国民众对兵役问题一直非常关注,反应非常大,骂声一片,新闻也是各种小道。
起初,节目组迫于压力剪去了他的镜头,但并没有换下mc梦,新录制的节目里只是告诉梦尽量减少镜头。
不过真实世界没有奇迹发生,最终梦还是被换下,但之后的半年多时间,制作人们并没有增添新成员而是一直为梦保留着位置,直到第二年中才增加演员严泰雄。
当时也传出《两天一夜》制作人团队被高薪挖走的新闻,整个节目风雨飘摇。
换成严泰雄后,节目气氛不太舒服,我逐渐就不再追看了。
之后姜虎东因为逃税事件宣布引退,节目组仍旧是没有增加新成员一直为他保留着位置。
6个月后《两天一夜》更换主创团队和部分出演者,这便算是开始第二季,车太贤也是第二季加入的。
--总结-真实的《两天一夜》是档辛苦万分的野生节目,甚至后期还创出了“野野节目”的名词。
游戏输了的话,要在零下的气温里野外就寝,大雪覆盖了帐篷,还可能抽到喝腥臭的鱼汁,还曾经出演者和制作团队游戏,制作团队输了,80人一起在雨中露宿。
总之远不像电视剧里那样配个对,做个游戏就可以的。
也推荐大家有时间能看一看,虽然是07年开始的老节目,视频画质不比现在,当时连16:9都没有,但内容一点也不过时,整个团队的团结和相亲像一家人,会感动你。
借着都教授神威在中国赚翻了的金秀贤终于重新出现在了韩剧里。
《制作人》这部剧一开始就让人困惑不已,因为你搞不清这是一部电视剧还是一台话剧,或是一部伪纪录片,甚至是一档综艺节目也说不定。
因为这部剧讲述的就是电视台一群制片人的故事。
但这部剧又绝不是像去年大热韩剧《未生》那样典型意义的行业剧,它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偶像剧,尽管主演都是“大势爱豆”。
我仔细想了想,这应该是一个超大型的植入广告。
植入的就是电视剧制作方KBS电视台自己。
话说金秀贤扮演的主人公进入KBS电视台做实习制片人,对,他进入的就是电视剧出品方KBS电视台。
所以,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的场景中,把虚构的人物放在现实场景里,这是伪纪录片的路子。
为了提高这种现实感,剧里经常会有比如少女时代、金钟国、尹汝贞等各路明星“路过”。
然后还设计了跟拍的摄影机,主人公们演着演着就对着电视镜头开始独白。
据说联合导演中的一位过去是指导独立电影的导演,所以这部片子一开始实验味道很浓。
然后,电视台就开始“臭不要脸”地推广自己名下的节目了。
车太贤是指导《两天一夜》的制作人,孔孝真是指导《音乐银行》的制作人,这都是KBS电视台旗下真实存在的综艺节目。
所以说这部剧集力争在打通现实与虚构的任督二脉,试图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韩国综艺节目制作的台前幕后。
当然,发生在剧集里的故事最终都会是感人的、励志的、青春热血的,给你的感觉就好像KBS的员工们真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办公。
太阴险了,这哪是往脸上贴金啊,这是浑身上下里里外外地镀金啊。
而且据我恶毒地揣测,这部剧在迎合韩国观众的同时,讨好中国观众也是不遗余力的。
编剧找了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编剧操刀,主演就更不用说了,都是在中国粉丝无数的主。
内容呢,自然就是中国观众目前最感兴趣的综艺节目制作过程了。
另外我敢这么揣测,也是因为电视剧的投资方之一正是国内一家知名门户网站。
这意味着,这部剧可以更及时地和中国观众见面啊。
故事发生在自家电视台,当然不仅仅是做广告,还有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为剧集里出现的各种综艺节目,如果不是自己电视台的产品,要么付钱,要么侵权。
起码在好莱坞,如果在你的电影里出现其他影片中的镜头,就要给人家钱。
而这在中国,一切都好说。
好吧,我上面说了那一大堆,都是在挂羊头,其实我真正想说的,还是中国的娱乐圈。
前两天听人说,韩国版“跑男”,费挺大劲想创意,最后最大的成就是把版权给卖出去了。
而中国版的“跑男”刚播了一季,直接就搬到大银幕上去了,狂赚。
综艺大电影,这是这些年中国综艺节目的一个衍生品,如果说综艺节目大多是引进或“借鉴”的。
那综艺电影这玩意绝对是我大中华的原创了。
其实你笨想,这点子韩国人想不到吗?
美国人想不到吗?
日本人想不到吗?
搞周边谁能搞得过日本人?
但他们没有弄出综艺大电影,为什么?
因为他们有很多障碍。
法律上的,以及观念上的。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做IP。
这里当然不是知识产权的缩写,用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拥有更大商业想象空间的商业组合。
”在杂志《环球银幕》的一篇文章里,作者解释这个词儿说:最强IP就像苹果手机,根本不用考虑是线上还是线下销售渠道的事,只要有新一代产品面世,粉丝就会排队购买。
也许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IP,但如果你跟他说起“湖南卫视电影”,他就豁然开朗了。
《爸爸去哪儿》就是个好IP,《何以笙箫默》也是个好IP,所以IP的意思就是,围绕一个好点子,把能圈的钱都给圈来。
在其他国家,围绕一个好IP圈钱不是容易的事儿,最大的障碍就是知识产权,你用一次就得给一分钱,而随着IP影响力的增长,价格也会越来越高,高到你只能忍痛割爱的地步。
比如说正在上映的“复联2”,因为漫威已经把《X战警》的改编权卖给了福克斯公司,所以“复联2”的电影里不能出现那里面的人物,于是电影不得不给“快银”和“红女巫”重新编了一个身世。
至于漫画里“复联”主要成员蜘蛛侠,因为此前卖给了索尼,所以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这些角色是很好的IP,但不是你想用就能够用的。
而在我们这儿,产权的边界并不清晰,尤其是创作者的地位被置于很低的位置,《何以笙箫默》赚翻了,不知道作者顾漫赚到了多少。
另一重障碍就是观念了。
欧美的从业者崇尚专业主义,制作综艺节目的,就认认真真的制作综艺节目,拍电影的就认认真真拍电影,把产品做到极致才真正产生价值。
而所谓IP产业,说白了就是圈钱,它本身就意味着对观众的不尊重。
这种做法首先消解了观众对作品(也许只能算产品)的期待,实际上这是以“掉粉”的代价赚快钱。
而这泡沫的背后,真正专业的电影和原创的综艺节目也就失去了空间,躺着都能把钱赚了,谁还正襟危坐呢?
这几天一直追的几个剧:《制作人》《心情好又暖》《橘子果酱》《前女友俱乐部》《The lover》《who are you 学校2015》……在我看来,《制作人》创新在于综艺与电视剧的结合;《心情好又暖》的亮点是编剧:洪美拉、洪正恩(又名洪姊妹,有着收视率保票之说);《The lover》本身作为19禁受到广泛关注;《学校2015》因其沿袭基因必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如果要比一比收视率,在韩国,《制作人》最火,以后也会火下去。
在中国,关注金秀贤或者孔孝真的人们看了这部剧,也许评价不高,并且,这部剧也未必能像《星你》一样火遍中国。
但,你们的欧巴金秀贤和欧尼孔孝真并没有选错剧本,这部剧也并不如你们所说的无聊,反而它将为韩国电视剧与娱乐产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力。
要看懂或者是理解这部剧里面的梗,其实还是要熟知韩国娱乐产业背景与环境的。
首先,综艺节目。
从第一集到第四集为止,出现现有的KBS综艺节目有:《两天一夜》(真人秀)《音乐银行》(音乐)《你好,大韩民国》(脱口秀)《维他命》(健康类)《演艺家中介》(综艺资讯)《柳熙烈的写生簿》(音乐脱口秀)……其中,《两天一夜》曾经作为KBS的王牌综艺节目,可以说掌控过周日下午时间段的收视率命脉。
2007年开始到2011年以来,姜虎东的国民MC(那段时间,他与刘在石可是韩国MC届的两大山脉),李胜基的国民弟弟、殷志源的国民初叮、李秀根的国民司机形象通过《两天一夜》展现出来,并且全部都深入人心,大多数固定成员因此成名。
然而到了第二季的尾巴、第三季与第四季开始,这个王牌综艺要奄奄一息了(不再赘述要亡的原因,剧里也有一部分解释)。
所以,我自己感觉,《制作人》选择男主作为《两天一夜》PD,一方面也是为了拯救,或者更加真实地展现综艺制作团队的现况,来赢得大众对KBS综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两天一夜》节目制作组的破罐子破摔(?
)(笑)。
另一方面,《音乐银行》(Music Bank)作为KBS的音乐类综艺,自1998年开始到现在就没断过,其地位可想而知。
哦,对了,还有一个贯穿整部剧的第三人称视角:《纪录片3日》,它是从2007年开始成为KBS的教养类综艺节目,让它成为第三眼也是为了引起大众对KBS纪录片综艺的关注吧。
其次,关于其他电视台的梗,也是很多的。
在剧里,时常出现的《无限挑战》PD金泰浩就是一个梗,大家夸他是十年养成牛逼节目的牛逼PD,说在他能力下没有办不成的事,夸他简直是业界良心(貌似就是这样的)。
与此相对,电视剧里昏庸的综艺局CP与《无挑》PD同名,不觉得这很黑色幽默吗?
我觉得这也体现了KBS的对竞争者MBC的尊敬与啥都无所谓的自黑精神。
不仅如此,放在以前,不论在综艺还是电视剧中提及竞争电视台的名字、节目、人物是非常忌讳的,所以大家常在韩剧中看到一些不存在的电视台名称:如KBC、SBC、MBA这种无聊的字母排列组合。
然而,此剧不同,KBS、SBS、MBC、TVN随便说、《无限挑战》(MBC)《Radio Star》(MBC)《三时三餐》(Tvn,最近爆火的综艺)等等,都成为一个个随意的名词,放在平常,这是给别人打免费广告,哪家都觉得划不来。
但KBS这次真的很大度啊,这也增加了整部剧的真实感。
第三,客串演员也是一大亮点,熟知韩流的人来说,每一集出现的CAMEO都以一个个惊喜少女时代、柳熙烈、张赫、winner姜胜允、2ne1朴山dara、YG练习生金智秀、EXID哈妮、申东烨、CULTWO、洪京民、珉宇、朴振英、2AM赵权、2PM尼坤、尹钟信……………………这才前四集,就有这么多CAMEO登场,难道你不期待之后将出现更大牌的人物吗?????
最后,咱来说一下一般不了解韩国综艺的人冲着这部剧能看些啥?
看爱情线啊!
(注:以下画风变化,可能毫无逻辑性)但是我到现在没搞清谁到底和谁能在一起啊,每对CP都有可能性啊,这和一般的韩剧画风不太对啊,别的电视剧我看一两集都能知道结尾了,这部剧我愣是分析不出来啊!!!
孔孝真喜欢车太贤,车太贤喜欢孔孝真,他俩却都不说破(这一点很像《我可能不会爱你》嘛),所以他俩知道真相后,会不会眼泪掉下来,然后就在一起了啊?!
再说IU,现实生活中IU就是个亲民小清新歌手啊,剧里怎么这么特么惹人嫌又让人心疼啊,自负又自卑,加入自己的anti cafe看看大家怎么骂自己的,说自己不放在心上还搜索“让我还伞,还要我电话号码,他是不是对我有意思”,反转魅力让我有点看好她!
接下来,重点来了,是时候分析金秀贤了。
剧里,金秀贤喜欢大学怒那,当了PD后知道怒那喜欢车太贤,后来又知道怒那不当PD了,自己很委屈啊,不过他不知道前方是有两位美女陪伴的康庄大道啊。
而且呆萌的金秀贤不明白,他自己有多大的推拉能力(欲擒故纵):明明看起来像是要电话号码却让大明星还伞,明明喝醉了特么还深夜送饼子还拥抱前辈PD,明明是个小pd还给大明星遮雨,还系鞋带?!
呆萌PD的内涵推拉手段让俩女主角不知所措,他自己却总是一脸无辜浑然不觉。
金秀贤!
你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难道你听不到我的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动吗?
(这段画重点,大家好好学一学啊,剧里的金秀贤简直恋爱范本啊!
)所以,金秀贤到底和谁在一起,我根本猜不出来,好像和谁在一起都有可能,好像和谁在一起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综上,我想说的是:这剧好看是因为,贯穿韩国综艺节目、各路明星串演、各种梗紧贴时代潮流、爱情线扑朔迷离、主人公四人四色太会演戏,制作《制作人》的制作人也都是神人!
你觉得不好看,可能需要补习一下韩国综艺了!
ps,这将是一部在韩剧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神剧(我不打保票,笑)!
看到大家都在吐槽,我就放心了。。。
在制作人吧,真心恐怖,不能说卓的一点点不好,一说就被喷。。。
这4主,我都喜欢,但在这剧里,白和卓的CP,真没什么感觉,画面不是很和谐,一直出戏。。。
孔姐姐的演技,无可厚非,她主演的几部,我都很喜欢,但在这剧里。。。。
只能说编剧啊编剧。。。。。
剧中Cindy,在我眼里是最大的亮点,她一出现, 画面就好美。。。
好吧, 我就是喜欢Cindy, 我就是被C圈粉了 雨伞CP的mv 真是反复的看最后即使两人不成 也没关系,C成长就好了 希望最后两集,能多些镜头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找资源看到了很多人站CP,我也算是比较支持83,11集直播以后看到贴吧很多人说承灿被拒绝了,83没戏了还很不能接受来着,也觉的前面白看了,甚至觉得不去看11、12集了,但是还是没忍住,所以昨天去看了11集,今天看了12集,发现最后两集才是点明整部剧主题之笔,整部剧的升华,才发现:哦,原来这部剧主题这么明确,之前是我们追剧追得太着急了,这部剧真的不是之前想得那么混乱,反而是特别有意义、教会人很多人生哲理又很现实的一部剧。
11集主题是“对收视率的理解”,其中有一句话:“收视率虽然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获得,但还是要努力”,就好像白承灿想要打动前辈的心,虽然不一定成功,但还是要努力,努力过后即便失败,但起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成长了,这不就是编剧想要表达的个人的成长吗?
之前看剧里总是提到《德米安》这本书,所以特地买来想看一下,但是买来一直也没时间看,昨天看完最后一集以后,翻了一下它扉页上的简介,上面是这么说的:“《德米安》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
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扰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当中。
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
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
”看完以后,我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了,这部剧从始至终不就是在讲这样一个成长的故事吗?
以白承灿的感情故事作为明线,综艺的制作为暗线,既通过感情线的设置让剧情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又通过关于综艺节目制作的一语双关的旁白影射一些对人生哲理和成长的理解,这些旁白仔细回味一下,其实都是紧扣主题、为之服务的,之前追剧的时候其实没太明白这一设置的作用,看完整部剧回想一下,这一手法其实很是巧妙。
最后一集有灿灿的个人独白,反复看了几遍,觉得其实就是对整部剧的解读,比如对前辈产生感情的理由,这段感情在他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自己的成长等等。
对这部剧持有公正态度的人可以认真去看一下,认真感受一下,相信一定会像我一样感叹:果然秀贤精挑细选这样的剧本来演是有道理的!
而在第12集,多次出现灿灿为问自己是不是很像PD,继而为之感到欣喜;帮IU提行李那里,灿灿表现的是一种很释然、对事情更有把握、更自信的感觉,而不再像之前的那样迷茫、小心;剧的最终一幕,是灿灿在为自己制作的预告片受到大家欢迎而满怀欣喜,但是还是得做之前作为一个忙内PD在做的琐碎事情,这不就是成长吗?
生活似乎还像以前一样,但其实一切早已不同。
我,成长了当然,成长的不止是灿灿,Cindy、两位前辈其实都破壳问出了,冒着风险,突破了已有的禁锢,并取得了自己期待的成长与改变,至此,四位主角都以不同的方式完整诠释了成长的主题。
所以,不得不客观地说,这部剧的构思和主旨真心非常棒!
再加上秀贤以及其他三位优秀演员的表演,以至于我是如此不希望有人会因为自己对剧情的主观倾向而错过这么一部优秀的、饱含深意的电视剧。
一部好的剧可以让人成长,我们都应该从中吸取正能量的东西,希望所有爱看剧的朋友都可以从这部剧中学到一些正能量和人生的一些哲理,感受演员带给我们的好的东西。
其实就像上面提到的,感情线在这部剧里只是一个表达主题的工具,不应该过多看重,但是要非说一下感情线的话,个人觉得这也是一个情感道路上的成长过程,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慢慢学会或者提高爱的能力。
虽然一直到第十集,都觉得灿灿那么温暖、那么懂得、心疼前辈,前辈接受了他的心意然后俩人在一起该多好啊,但是看了最后两集,再重新品味转单恋的过程,突然想通了。
要幸福,得是双方的呀,灿灿整个过程在知道前辈不喜欢自己的情况下进行一个人的恋爱,该是多么辛苦,虽说如此,就像之前说的,不一定成功,但是还是得努力,所以灿灿这么做了,但还是没结果,前辈没改变心意,和自己一直喜欢的人在一起了(毕竟人家彼此相爱,最后在一起也算是理所当然、值得祝福),这时候虽然自己仍然喜欢前辈,但却仍没法将一个人的恋爱变成双方的,也唯有放手了,至此,这段单恋在灿灿进入综艺局的短短三个月中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但就像灿灿说的,“那个因为她的存在而幸福的夏天,我也会努力记住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这一段感情对他来说是圆满的,虽然结果没能拥有,但是自己能为之努力的都已经尽力,爱的人也拥有了自己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自己从中成长了,这段感情,虽有遗憾,却不会后悔。
再谈谈灿灿和Cindy,Cindy在灿-C-卓的三角恋情中扮演着和灿灿在灿-卓-罗三角恋情中一样的角色,但是差别在于,虽然灿灿也有喜欢的人,但是对方不喜欢灿,灿没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被爱的幸福,最后也没和对方在一起,但是却从Cindy这里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就像灿灿说的:“对喜欢自己的人怎么会讨厌呢?
”“觉得荣幸”,觉得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就像艺针前辈说的一样的道理:“谢谢你表达真心,让我知道自己的价值”(大概这个意思)。
再加上整个剧来看,灿灿对Cindy也逐渐在改观,慢慢觉得Cindy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有点善良的人,当然不是喜欢,就仅仅是改观,觉得Cindy其实挺不错,有可爱的一面,所以对于最后部分的结局我觉得很客观,灿灿和Cindy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但是尚未在一起,只是变得更加亲近了,毕竟灿灿目前还是喜欢前辈的,这也特别符合常理。
现实生活中,感情不就是这样吗?
比起两情相悦,其实更多的是一厢情愿。
你喜欢一个人,但是那个人却恰好不喜欢你,尽管在别人看来,你是如此温暖、优秀。
那你怎么做呢,从此以后和某些痴情小说描写的一样再也不会爱别人而孤独终老吗?
相信绝大多数不会的。
我们都是感情动物,都渴望被爱,尽管这次你爱的人不是爱你的人,但我们仍然相信,终究有一天,我们会遇到一个你爱她(他)、恰好她(他)也爱你的人,那时候就是幸福降临的时候!
我想对于灿灿来说,Cindy起码是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一个存在的,所以对于结局,想通了觉得心态特别释然和平和。
所以对于这部剧,真心想说,带着客观、思考的心态去看,绝对会收获不小,否则可能会错失一部好剧。
打算有空的时候再看一遍,用不同于以前的心态,《德米安》也要仔细品读。
就算我是金秀贤的粉,但是也很不喜欢他在里面的扮相。也不喜欢整个故事线。
我能说并不好看吗,看了几集就弃剧了。。
挺写实的
我觉得这不是一部你冲着韩剧去就能看懂的电视剧,里面有些梗是必须熟悉韩国综艺和韩语、了解演艺圈新闻和演员后才会明白的,尤其是很多客串大牌们说的话呀~说什么这剧不好看的是没懂这些的原因,因为这是一部比爱情更偏向写实的韩剧,所以金秀贤非常的出彩,而且真正做到了推动整部剧发展的优秀演员!
一部好剧的标志之一可能就是看完了之后有意犹未尽和怅然若失的感觉。
伪纪录片过头了
如果不是几个主演真的第一集都看不下去 还是直接跳到结局了。
跟他们生活的世界还是比不了,后面就觉得跟综艺工作没什么关系了。但是依然好爱孔姐的松弛感演技太可爱太美太喜欢了。这种角色就是为他量身定做。
是我今年最喜欢的连续剧 ❤ https://www.douban.com/people/tonieleven/status/1875917206/https://www.douban.com/note/581861200/
和星星比有差距啊
推荐去看同题材的《他们生活的世界》,珠玉在前。
海报故意的吧。。。
当时的金秀贤还是很嫩的
本子实在太差了。。。平淡不等于注水好吗,有时候两个人居然可以完全无意义的对话进行差不多5分钟,再遇上个这5分钟镜头完全不切换的导演,简直了。。。我硬熬着看完简直呕心沥血。
这是我目前见过最浪费卡司的韩剧,剧情太枯燥了
挺好的,我喜欢这种写实的~
不像普通韩剧一样,铺垫比较长。我本身喜欢韩国综艺,特别想知道他们幕后制作的故事。金秀贤的演技丝丝入扣,让人非常入戏,心疼他。期待下面的剧情发展。
IU对来欺负自己的小妹妹踢椅子那一下是此剧最大爆点。
这是一部编剧比导演靠谱,演员比编剧靠谱的电视剧,so,只看演员的表演已十足享受
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