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

光陰的故事,Time Story

主演:陈怡蓉,赖雅妍,杨一展,黄腾浩,马念先,樊光耀,黄嘉千,黄仲昆,夏祎,纪文蕙,涂台凤,王静莹,吴玟萱,桑妮,寇家瑞,小甜甜,陈幼芳,柯叔元,林雨宣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光阴的故事》剧照

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2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3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4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5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6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3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4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5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6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7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8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9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20

《光阴的故事》剧情介绍

光阴的故事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部描写上世纪1960年代至1990年代发生在台湾眷村里的故事,围绕孙家、陶家,再到张家、冯家、郝家、朱家几个家庭中几代人的悲欢离合,讲述了台湾文化的转变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缩影。 孙家夫妇孙玉章(樊光耀饰)与陈秀好(黄嘉千饰)育有两女一男。长女孙一美(陈怡蓉饰)个性耿直单纯,从小单恋陶家长子陶复邦(杨一展饰),而陶复邦却心仪张家次女汪茜茜(赖雅妍饰)。许家独子许毅源(黄腾浩饰)也喜欢汪茜茜,后来渐渐爱上美丽善良的孙一美。几代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都在几十年的光景里慢慢沉淀成昨日的记忆,光阴的故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星界死者之书寻找伴郎新年甜心少年MON,真正的名字不知道两句话恐怖故事第二季超人之死寂静之海朋友游戏R4诅咒第一季一酷到底漂浮在曼哈顿候燕我们一生中只能使用一次魔法梦与无线电神在囧途爱情公寓3亚历山大和他最糟糕的旅程戈壁母亲轰天谍战我家也有外星人漫影寻踪毛骨悚然撞鬼经25周年特别篇乱世护宝狄仁杰探案之天外飞仙大清御史猫狗大战恶魔的请柬无法攻略的女人水之身A.I.C.O.:化身

《光阴的故事》长篇影评

 1 ) 眷村,及最后的乡愁

陶妈妈说,第一次看到刨冰的时候哭了,因为想起了故乡的雪;孙爸爸在深夜看妈妈去世的来信;一直在等一艘回上海的船的冯妈妈……他们深藏在心,或者是曝露于阳光下的隐痛,他们的第二代,尚且能用台腔的国语唱:草鞋是船爸爸是帆……这船还可以行到黄河岸,可以夜泊青纱帐,随着他们的老去,他们的下一代的老去,再下下一代们现在还能明白乡愁的这枚邮票吗。

台湾绿营日益强壮,蓝营心怀鬼胎,真正想要统一,想要能重回母国的,只有那些眷村的孙爸爸们,陶妈妈们,冯妈妈们,他们不关心什么主义,甚至很多跟孙爸爸一样,只是出门买个酱油就被果党抓了壮丁,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他们在岛上认真生活,创造了眷村,创造了眷村的牛肉面,和当地人生下会讲客家话的下一代,但是他们没有话语权,甚至在慢慢老去、离去,他们已经等得太久,这样的伤痛,已经太久太久!

所以,所以!

解禁军歌!

《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_哔哩哔哩_bilibili坐上那动车去台湾,2035去台湾(童声版)_哔哩哔哩_bilibili坐上高铁去台北?

国台办:一定会实现!

_哔哩哔哩_bilibili

 2 ) 光阴的故事之(三)许毅源是怎样被彻底改变的

热心帮助别人、成全别人、知足、顺着命运随遇而安,是幸福之源。

毅源之所以结束和复邦的君子之争,因为他看到复邦不仅是为茜茜,即使是为了复华,作为哥哥的他同样愿意舍身相助,这让他深深感动,呼应起在前的孙一美告诉他的“祝福也是一种爱”,才真正懂了为别人付出也是快乐的。

他告诉复邦“我的爱,是要她为我哭,为我笑;而你的爱,是铺天盖地地为所爱的人付出的,我总算领教到,我输了。

”及后,他要复邦不停地写信给茜茜,提到一美“最屌的地方”是“即使到最后根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即使最寂寞的人是自己,她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去喜欢(去付出、去成全对方)”,所以“喜欢一个人,写信给他不是为了他的回信(而仅仅是为对方快乐、幸福、留在正确的地方)。

毅源说想像孙伯一样幸福,孙伯说”要想幸福,首先要懂得付出。

”他脱口而出“我愿意”。

他也在学孙伯和复邦,为所爱的人付出铺天盖的爱,体会到当中的快乐。

一美听他倾诉心事,为他擦去伤心的眼泪,陪他在海边过了一晚,也让一元“总算领教到”有人可以无条件地关心自己的巨大力量。

所以,他从连切仔面摊的凳子都要“亲兄弟明算账”的小混混身体里,蜕变出沉睡多年的那另一个自己。

毅源结婚那天,许妈妈说“你啊,总是想着给别人幸福,最后,所有的幸福都会回向你自己的。

”“越平凡,就越真实”。

——许毅源

 3 ) 流水的光阴,流不走的回忆

看了《请回答1988》、《一把青》,然后看这部剧,刚开始真的感觉这啥画质,制作怎么这么粗糙,但是后面看着看着就停不下来了,就像导演说的那种,真正的喜剧是 笑中带泪,泪中带笑,还富有道理。

本来以为08年的剧,都过了12年了,各种笑点泪点应该见怪不怪了很难打动人,而且场景这么简单画面这么粗糙,一般情况台剧感觉都是小成本,毕竟宝岛就那么点人艺人又多电视剧又多,单一电视剧受众不大,但这部剧剧本真的很扎实,真的做到了让人又哭又笑,非常感动,如果非要让我在这部剧和1988里二选一的话,我肯定选光阴的故事,推荐理由如下:一、更贴近生活 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一个村里邻里守望相助,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死去活来,只有平凡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鸡毛蒜皮,连残酷的战争都只有当事人的只言片语,仿佛一切都云淡风轻,但这就是平凡人的生活。

为了生计摆面摊卖面的陶家(4人)、鸡婆的孙家以及在老婆被骗后下班开出租车补贴家用的老孙(算上阿公6人)、冯家(疯了的冯妈以及活宝的冯拍雄,3人)、重组的张家(改嫁的素英带着4个孩子和张家重组了一家,10人)、精明的郝家(2人)、不幸的许家(3人)、当官的朱家(4人)、以及出镜不是特别多的麻花叔、妮妮一家、孙一美的亲生母亲阿芬、孙一美的2个舅舅、何湘颖、 刘敏蕙,主要人物都是眷村的普通人,甚至连官太太朱夫人也就是个丈夫在外面养小老婆 爱子心切爱显摆毒嘴但心肠并不坏的人。

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些人,开面馆的夫妇、开超市的夫妇、卖菜的老爷爷老婆婆、菜摊边杀价的阿姨、骑车上下学的学生、篮球场上的少年、公园里伛偻相携散步的老夫妻……二、人物刻画更细腻 主要的陶、孙、冯、张、郝、许、朱,7家人,除了汪和张的4个孩子,7家的25个人都刻画的很详细,每个人个性迥然不同,只要看过一遍,之后单用听的就知道讲话的是谁,个性很鲜明,人物演的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很多搞笑点和燃泪点,如果表演不到位,分分钟出戏会让人感觉做,完全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反而东施效颦,都2020年了,很多剧都要1.5倍速看,甚至是1988,但这部剧让我放慢了速度,因为每一帧都有情绪在里面,比如说出镜不多客串的阿芬,在临别回日本之际给陈秀好打电话,短短几一通电话几句话,不到2分钟的时间里离愁别绪不舍万般愁绪就在那么短的画面里演绎的很精彩,把那种想宣泄又要内敛的心绪表现的很动容,类似的场景好多好多,如果倍速就会走马观花错过了对白之外的情绪,好难得好精彩。

还有疯子冯妈,因为有时候像个小孩,有时候出口成章帮人指点迷津把人看的透彻一语成谶,有时候疯言疯语,这么多重对立矛盾的特质统一到一人身上,没有出戏的感觉反而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冯妈。

三、背景设定更宏大 战争带来的骨肉分离有家不能回以及对个人以及对他人心理的创伤、海峡两岸隔离到探亲,比如说人高马大很man的陶爸因为睡着了战友帮自己挡枪悔恨在打雷闪电的天气,竟然怕的像个婴儿。

比如说乖巧不让人操心的妮妮因为男朋友出岛出任务被地雷炸死,此后郁郁寡欢,为了追逐那个曾经的他,为了弥补曾经的遗憾,就毅然决然的跟完全不合适的陶复邦在一起,2人在婚姻里都不开心失去了自己。

比如去打酱油而被抓壮丁的孙爸,时刻想着母亲让自己打酱油时为自己蒸在蒸笼的包子,探亲时手上拎2瓶酱油,尤其是随身行李转错了地方转到了安徽,独身回河南老家手里只有2瓶酱油,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在。

冯妈因为想妈回不了家,天天在海边等船,曾经的复旦高材生而变成了的疯子。

因为时代的悲剧,所以才更珍惜眼前人珍惜邻里,虽然物资匮乏,但邻里守望,一家有难多家支援,贫困时兜里有100愿意拿出90帮人的感情分外感人。

四、青春 虽然是2008年的剧,但这部剧的青春、懵懂、初恋、失恋、恋爱,陶复邦和茜茜2人的感情以及为了家的责任为了孝而舍了自己的幸福而迷失了自己,让人心疼,索性有这群鸡婆的小伙伴,这是属于眷村人的回忆也是那些年多少人的青春年少也是多少人曾经的光阴。

顺带提一嘴这里面的音乐,听了二十多年音乐渐渐对现在的音乐麻木了,没想到会再次找到新大陆,《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浮生千山路》、《河堤上的傻瓜》、《忘了我是谁》、《为何梦见他》、《小茉莉》等都好喜欢PS: 光阴的故事 电视原声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D4y1U7J7?p=2)

 4 ) 光阴的故事语录

(9)陶伯對毅源說:“有「因」於是有「果」,這麽想想,事情總有答案的不是嗎?

只是有人找到了,有人糊塗了一輩子沒得到……你想把自己受過的那些哭苦,當成「埋怨」?

還是當成「因」茜茜回到小學教室對復邦說:“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長大了多少,現在看著這些小桌子、小椅子才突然發覺自己真的長的好大。

那心裏呢,沒有更勇敢,也沒有更聰明”(26)茜茜問馮媽:“難道我們再怎麽努力,都拼不過命運嗎?

” 馮媽“傻瓜,命運要怎麼拼呢,你沒看到那些逆流的魚,都傷成什麼樣子。

命運要順著它流。

” 茜茜“一定得順著流走嗎。

這樣不就一路游向大海,直到被淹没了。

” 馮媽“不,只有順著它流,才能找到上岸的力量。

別做聰明的傻子,那是最苦的人”(27)茜茜與母親吵架時,張太對茜茜說:“你以為你夠勇敢,夠堅強。

其實那只是天真,你天真的看不到人生的无奈,感受不到命運的心狠手辣。

你的天真,你所謂的尊嚴,將來會害你受苦。

”(31)毅源説:“吃虧吃久了就會變成埋怨,埋怨累積到最後爆發出來,反而會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毅源源對一美説:“人不就是這樣嗎,在面對沒有勇氣承認的事情,就會給自己找個理由。

”(32)毅源問復邦:“你覺得喜歡一個人或是愛一個人是為了什麼?

是因為我們怕寂寞,還是我們想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

”“一美最吊的地方是她的喜歡就只是單純的喜歡,全心全意的希望對方好,希望對方快樂,就算最寂寞的是自己,就算最後根本得不到自己喜歡的她還是會不顧一切的去喜歡。

”(33)毅源對一美說:“命運就像撞球一樣,沒有經過一番的碰撞就進袋的球是不算分的,是犯規的”(34)茜茜對復邦說:“長大就是長大,鏡子會告訴你,命運也會。

不夠勇敢也要長大,不夠聰明也得長大。

”“我們都很渺小,只能扛得起自己的命運,我們曾經在一起,然後分開,我們交會在一个小點上,然後各自走向各自的路,這不只是我們的故事,太多太多這樣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

”陶伯對陶媽說:“天亮了,咱們好好過日子吧”(37)復邦對一美說“原來人生并不像點穴解穴那樣容易”(42)孫媽對毅源說:“幸福不是圓的,也不是扁的,你手上如果拿的是扁的,心裏想的是圓的,那是不幸福的。

所以不管你拿到圓的或是扁的,只要你手上拿到的那個東西,你越看越喜歡,那才是真正的幸福”(44)毅源问馮媽“愛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痛苦?

”馮媽拍拍他然後回答說:“因為你認真, 認真才會痛苦啊,不認真就不痛不痒了啊。

”(45)張叔對茜茜說:“自己走過的路,無論是對的,是錯的你都要認。

就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早知道,所以誰都會犯錯。

但你要記住,做過的事,走過的路,絕對不要後悔。

要是知道錯了,就把錯誤的腳步給停下來,把心給定下來,耐心的等。

總有一天,你可以等到有緣的好心人,領你到正確的道路上。

不想後悔就要勇敢求救。

”茜茜對一美說:“人生好像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用它的方式比手劃腳的帶著我們去懂得我們故事的真相。

”茜茜對張奶說:“真正勇敢的人是隨波逐流當中而而不迷失自己的人。

”(47)復華對復邦說:“如果我們都把自己做好了,那就是最好的好,對誰都好。

”復邦對一美說:“不要自以為瞭解,真正瞭解一個人,不要用眼睛,必須用從心去瞭解。

”“毅源和茜茜一樣,他太在乎了,因為在乎,所以擔心身邊的一切,隨時會曇花一現,只好假裝不在乎。

”(48)敷邦對毅源說:“毅源,你一直再演一個爛人,可是其實你根本不是你想象裏的那個爛人” 毅源:“就算不是爛人,也好不到哪裏去吧” 敷邦:“不用太好吧,剛剛好就好”(52)永安和阿公看著正在玩點穴解穴遊戲的小朋友們。

永安說:“好傻的遊戲哦” 阿公:“是啊,是很傻啦,不過在裏面玩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很傻,人生也一樣。

”毅源對一美說:“人都有一種作賤自己的基因,因為你不相信老天為什麼會對你那麽好,所以當你越是接近圓滿的時候,你就會越害怕,越不相信,越覺得自己不配。

然後你就會想去測試它的極限到哪兒,再來你就會不知不覺的作賤那個屬於自己的圓滿。

”一美對妮妮說:“現在我的幸福很完整,也很心安理得,因為我用祝福代替了不甘心”(53)馮媽對妮妮說:“哭吧,沒哭過,又怎麼懂得怎麽去笑呢”

 5 ) 《光阴》的触动和感动台词

用两个星期大概看完了光阴的故事(因为有部分是拖动横条了)我只能说:OMG!!!!!!!! 心里的触动不是一点点!!!!!!

从前面每集每集看到我想哭 到后面每集看到我很幸福我只能说五颗星根本不能表达我对这个剧的感情开始时伟忠哥就说“不管你此刻的心情是哀伤、激动或喜悦,请把你的心掏空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回味曾经的家财万贯,再一次上路。

”因为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是一个鸡婆妈妈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亲情的故事,所以我每看一集就想起了自己光阴的故事写下一些很有感触的情景和对话,希望这份感动一直存在。

茜茜回到小学教室,和复邦说:“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长大多少,一直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坐在这里的汪茜茜,看到这些小桌子小椅子,才发现自己身体长大了。

可是心呢?

没有更聪明,也没有更勇敢。

”后来,茜茜家里遭变故,她说“长大,镜子会告诉你,命运也会。

”拍雄说“怎么小时候的快乐那么多,用也用不完。

怎么长大了那么多烦恼,是不是因为我们要负起责任了”茜茜问冯妈:“我要怎么拼命运呢?

”冯妈说:“傻瓜,命运要怎么拼呢,你没看到那些逆流的鱼,都伤成什么样了。

命运啊,要顺着他流。

”茜茜:“那不是最终只能流向大海”冯妈:“只有顺着他流,你才能找到上岸的力量。

”茜茜对奶奶说:“真正勇敢的人,是随波逐流却不迷失自己的人。

”冯妈对妮妮说:“哭吧,哭完才知道要怎么笑。

”永安说:“好傻的游戏”阿公说:“是很傻啊,但是里面玩的人都不觉得,人生也一样。

”还有搞笑的:一美和几扣在打电话,一美说:“那我要咬你四五六七八九口”孙妈说:“你给我住口啦”一美和几扣分手,苹果计划中孙家三宝去修车行找几扣孙妈说:“每次看到我们家一美和你在一起我就觉得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哦,那坨牛sai是一美啦”一美在计算这么多年用了孙家多少钱,数目惊人,然后孙爸说:“看在你是我们老客户的份上,给你打个对折啦”还有一美考上大学,烫了头发,她哭着和几扣说:“我拿着林凤娇的照片和老板娘说要烫一模一样的,老板娘说好,结果出来变成陈秀好!

”几扣说:“陈秀好?!

”一美:“我妈啦”本来对陈怡蓉赖雅妍都无感的,更不认识黄腾浩和杨一展,只认识咪咪将、孙爸、阿西和马念先。

没想到赖雅妍短发那么好看,陈怡蓉扮傻妹扮得那么像。

没疯狂地爱上黄腾浩,但也觉得他是个用心的演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的原声,简直是满足了我这个台湾民歌爱好者!

现在每天心里就想着“为何梦见他”这首歌。

真想对光阴的台前幕后说声谢谢!

这是我近几年看过最好看的剧了!!

 6 ) 很拖沓很狗血带点温情的一部电视剧

这部剧很长,非常长,按照电视台播放的版本算,每集有 90 多分钟,共 54 集;按照后来发行的 DVD 版本和当年在奇艺网播出的版本算,每集有 40 多分钟,共 107 集。

后半部分开始出现大量的回忆片段水时长,而且年轻的主角们之间的情感关系非常复杂,我只能说贵村真乱。

但只要在陶家出现的时候,直接倍速播放,却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毕竟他们陶家全家四口都有病,他们家的优良传统就是自私、打骂、争吵、逃避、下跪、自欺欺人、离家出走。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陶家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朱家母女跟他们一比都算是正常人。

这里给剧中令我讨厌的角色们排个名:陶家全家四口 + 沈妮妮一共五人并列第一>汪茜茜>汪奶奶。

演员是好演员,剧本是烂剧本,一个好题材拍成了这么一部超长狗血剧,实在是浪费。

唉,干脆改名叫《陶家和汪家的故事》算了,最多只能给 5 分。

好在除了狗血、恶心的陶家和汪家以外,还有温情的孙家,能支撑着我继续看下去。

如果能剪辑出一个《孙家的故事》或者《孙一美和许毅源的故事》(我不喜欢叫他们「美元」,因为「美元」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意象,相反「美元」实际上是一种沾满鲜血的霸权货币),那么就可以 7-8 分。

补充:我在哔哩哔哩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孙一美和许毅源故事剪辑合集(上传者是用户@玖籽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r4y1Y7DJ/?spm_id_from=333.999.0.0

 7 ) 自残系当然要娶(嫁)治愈系

看完《光阴的故事》有两个感想,第一,王伟忠真是帅哥+才子,又有黑道大哥范儿,真是偶像。

第二,自残系最好的对象永远是治愈系,而治愈系永远向自残系敞开怀抱。

《光阴的故事》四大主角,双旦双生,孙一美、汪茜茜、陶复邦、许毅源,两自残两治愈,两两配对,真是再合理不过了。

乙一有一篇小说,也改编成电影了,说一个男孩可以随时治愈别人的伤口,故事很精彩的是后半部分,不,他不能治愈,他只能将伤口转移到自己身上。

陶复邦是那样一个功力不够的治愈系,汪茜茜是那样一个段数极高的自残系。

两人水准不一样,因此,复邦只能不断不断把伤口嫁接到自己身上,却不能痊愈这些伤口。

汪茜茜的伤口越生约多,陶复邦也越转越多,最后自己也是体无完肤。

有些观众感慨说不是陶妈作祟,不是命运捉弄,或许他们会比较顺利。

不会的,段数不够的治愈系,虽然也是治愈系,可以遭遇段数高的自残系,简直像遭遇吸星大法的普通武者,顷刻间,一身武艺被吸得精光光。

这一点,陶妈早就看出来了,汪茜茜并不是理想的儿媳妇,“现在我儿子都对她言听计从了,这往后还怎么办啊?

”。

“我可是见过她对张叔的态度,我不想我后半辈子还受媳妇儿的气”。

在自残系还是凶狠的自残系,没有被岁月磨砺地圆滑,在治愈系还是蠢笨的治愈系,还没被岁月磨砺地宽厚,两强相遇,只能是勇者胜出。

而自残系的胜出,结果就是两个人都伤痕累累。

治愈系只有遭遇过挫折痛苦(陶妈的病,复华的病),自残系唯有经过更恶的人的打磨(茜茜嫁的那个保罗哥啊),再加上一点点运气(那个莫名其妙的儿子),才有可能最后走到一起。

孙一美是一个超级治愈系,她最治愈的地方就在于,她都不知道自己可以治愈。

她可以治愈别人的伤口,却永远不会在自己身上留下太多疤痕,你说她笨也好,迟钝也好,总之,自残系所有的伤痛,打在她老人家身上,永远是石沉大海。

所以许毅源那种超级大自残派,会在她这里慢慢疗好伤。

会深陷不可拔,没办法,人家段数高,又或者是,段数实在太低。

就算自残系有再大功率的吸星大法,可人家莫有武功,你奈她何?!

大部分情节离奇的连续剧,都是一帮自残系在那边闹腾,你死了妈,我就没了娘,你有第三者插足,我就正室闹翻天。

总之,你拿一个伤口出来,我就弄一个更大的出来比。

而治愈系总是被糟践得多,要不然,哪有那么多惊心动魄,一波三折。

但是生活中,治愈系永远追着自残系跑,自恋自嗟自叹的豆瓣女,非得要遇见一个文字只看说明书的理科男才会幸福。

而单纯无知的多情少女,也总是喜欢追着血海深仇的孤身男子。

最幸福的当然是治愈系找到了治愈系,就像孙妈孙爸的那种幸福。

可是哪那么容易,大部分的人都不安分,不能享受到手的普通生活。

治愈系之所以成为治愈系,也就是因为他的治愈功能,一身治愈武艺,无从施展,简直是明珠暗投啊-- - - - 所以治愈系追逐自残系,又通过自残系把自己也变得伤痕累累,等到自己转变成自残系了,再去毒害下一个治愈系。

正如你前男友被他前女友伤害再来伤害你,而你从他那里学到的招数又去伤害另一个。

冤冤相报,直到遇见势均力敌的一个,又或者,有一日,恍然大悟,再不跟天斗了。

一辈子糊涂涂的孙妈有一段话让我动容,幸福是什么?

幸福既不是扁的,也不是圆的。

如果你手里是圆的,心里想着扁的,那就是不幸福。

但如果你手里拿到是扁的,就越看越欢喜,那就是真正的幸福。

嫁人要嫁治愈系,这句是经典名言。

治愈系怎么看,看对方家庭就知道了。

他(她)爹妈是治愈系,生出来的只能是治愈系。

而我写这篇东西的原因只是在于,我曾经是个差劲的治愈系,看到别人伤口就扑上去,然后自己伤痕累累。

就在我即将蜕变为自残系的那些个关键阶段,我就遇见了我自己的治愈系,超级无敌治愈系暖手同学,会装笨,会装蠢,会把你的伤口转移到五万八千万里外的爪哇国去。

 8 ) 光阴的叨絮

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是往前的更大动力,所以我们决定为您叙述一个这样的故事,故事开始之前,请容我提醒你:不管此刻你的心里是混乱,慌张,失落还是其他,总之,先把心掏空吧。

这样才能装下那些被我们不经意留在曾经里的家财万贯,再次上路。

眷村这是光阴里所有的故事交织的关键背景,也是大时代下命运给我们开的一个辛酸的玩笑。

隔着一弯不深不浅的海峡,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的名族迁移,数以百万计的同胞啊,一个眷村一个眷村的相互依融入一个一个新的家,记录着这一群人,从游子成为居民的历程。

编织着家之所在的自我慰藉,编织着另一个我们的教育中从未被提起过的中华。

故事很重人生很轻。

就像若隐若现的光阴总提醒年轻的我们,尽管总希望这世界黑白澄明,光明磊落,可是所有一切都在诉说,黑与白的中间总夹杂的深深浅浅的灰。

而这深深浅浅的灰,才是连接着天与地与人心的重要存在。

慢慢的长大,视线从仰角变到了水平,看到的一切曾经伟大曾经敬仰的东西也淡淡的变成了你眼前的这些。

于是有人开始抱怨有些人开始谩骂开始愤世嫉俗,也有些人,急切的需要有人来告诉他这样的灰度存在的意义告诉他不要放弃希望。

就像我。

然后我就开始追不知道是54集还是107集,你哥你妹综合症和极端的做人并存的台湾大型青春偶像情景连续剧。

《光阴的故事》说回眷村,军人背景的的确确给了这个村子这群孩子这些故事天马行空狗血的合理性,所以无论是善良简单的孙一美,正直勇敢的陶复邦,还是骄傲敏感的汪茜茜,这些退伍军人,哦不,这些在编军人的孩子们受到的道德底线的教育显然的高于善于占小便宜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牛逼的我们。

[没有一个国家的军人是干一辈子的,除了民国,军人的尊严在与保家卫国而不是拿老百姓当炮灰。

岔题了抱歉。

]我的脑中总忘不了这样的场景。

在用来纳凉的巷口榕树下,女人们边摇着扇子边说着怎么来的台湾边流泪,风吹干他们颠簸的汗,也吹干了他们辛酸的泪。

只有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孙妈,一个人在悲戚地大声不知向谁申述。

只要陶妈还有一天能抱着打雷天就孩子一样卷成一团的陶伯,那些在眼前出现的战友的亡灵和扬言要打过来的“他们”就不会对陶伯怎么样的,这也是家,这也是家。

孙伯拎着两瓶酱油就走出了关口,在接电话的时候激动流泪得只能勉强挤出几个毫不相关的词,孙妈只是点头微笑提醒他记得吃药。

冯妈等了一辈子的船,安慰着村里每个受伤的人,带大了不愿长大的小拍雄。

这个别人眼里的疯子,才华横溢的复旦女,终究还是等了一辈子的船。

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

一群善良的人在一个善良的地方上生活了五十年,结果不是一一死去就一定是这个地方会成为他们另一个离不开的家。

眷村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于是,语言不通又会怎么样呢。

孙爸(河南话)和啊公(台语)鸡同鸭讲的对话中不知道折射了多少人生的哲理呀。

隔墙离瓦又能怎么样呢。

串门吃饭的小孩,絮叨鸡婆的邻居,为村争光的心情,排队献血的积极,哪家有事,不是全村出动。

物质贫乏又能怎么样呢。

比热汤更能在失落的雨天温暖人心的东西你见过吗。

它是一个拥抱,一张大手,一句话语,一个眼神。

它在光阴的故事里。

你能不能感受又能怎么样呢?

时间它像是河流,慢慢地轻轻推送。

民国38年,日据时期留下的房子和在台政府敲敲打打赶工出来的粗糙平房按着军种和军阶分了住宿,组成了一代人住了50多年的眷村。

民国68年,台湾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人均收入过千美元电影院入座率场场爆满,然而所谓的社会进步,就眷村而言,就好像停留在某个阶段,没有跟着台湾一起成长。

作为闽南文化的一支,相信很多潮汕人在看光阴的故事的时候和我一样的倍感亲切。

从混乱的宗教信仰到偏颇的生活习惯,一句句的俗语一道道的小吃,甚至村里的小孩们玩的游戏都能勾起我们本以为埋藏着的珍贵回忆。

八九十年代的潮汕地区,经济滞后物质贫乏民风淳朴,天空能看到猫头鹰飞过村子里的猪经常在窄隘的巷子里乱窜,提上的小河还是可以游泳累了顺便大口的喝,村口的杂货店还是月结,做错事还是绑在楼梯角落接受铁的教育,去买酱油和去隔壁小小喜欢着的女孩家借葱仍是我们课余生活的全部。

一切和眷村一样,只有那份多文化融合下的故事土壤,才是眷村厚重氛围与年轻历史的求同存异,才是眷村之于我们不可比拟的存在。

幸福。

幸福是什么?

或者说那你想到什么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笑起来呢。

这个问题很傻,这不是苏格拉底的自知不是柏拉图的普遍理性不是任何清醒但是毫无力量的哲学。

就像上心理学的时候,刘建新突然停下嬉皮笑脸这样说道,这个世界有很多概念,可关于人生的重要概念不多,比如爱。

但是对其的理解却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虽然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嬉皮笑脸说那大家来解释解释心理学吧。

但这仍让人难以平静。

所以幸福是什么。

让我们在开始的时候立下这样的设定,这样方便我们用最简单的逻辑在每个人的故事里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的梦。

而这才是任何一个故事存在的意义。

从美元恋说起吧。

这无疑是整部剧里最对的起它的类别的部分了,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咬着抱枕或者忍住笑或者忍住哭过来的。

孙一美和许毅源的爱情,平淡得就像在村口纳凉的那些三五成群的妇女讨论了一辈子的话题,晚上吃什么,哪家的菜又涨了多少钱,充满争议性和鸡零狗碎的繁琐。

可是一想到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和幸福的源泉,却又感慨于这种简单的诉求得到回应所能给爱情带来的轰轰烈烈和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所能给人带来的改变。

许毅源是一个流氓。

5岁被自己的亲生父亲赶去当小偷,偷不到钱便要关狗笼,也曾经被丢进过河里差点淹死,只因为他爸要骗取保险金去赌钱。

这样的孩子太辛酸,却始终用骨子里的流氓气质执拗地保护着自己的母亲,经历的越多,越是温柔。

在拿着武士刀砍杀自己的父亲未遂之后,陶伯倒着酒对着泪流满面的他说,你是要把你的不幸,当成一个你这么多经历后的果,还是一个你以后能更温柔待人的因。

似懂非懂的许毅源选择把自己灌得烂醉,瘫倒在他自己逃避里。

可是自卑就像巴别塔上掉落的种子,很久很久之前就在他敏感倔强的心中蔓延。

有些事情知道不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做不到是另一回事。

于是和茜茜的相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难堪的结局,就像许毅源自己说的,(第一次看见就像看见了自己,一个比我优秀比我帅的自己,我好喜欢这样的自己,不过这也好,让我永远追不上你,这样我就可以一直追一直追,也许这样,我就不会迷路了。

)他们是多么像,一样的孤傲,爱逞强,外表坚强却不够勇敢,一样脆弱,没有安全感,把任何事都埋在心里默默承受。

毅源和茜茜说过他从来没有放弃寻找过这样一片闪闪发亮的沙滩,那里有触手可及的美好。

那是属于许毅源的幸福。

我在这想也是茜茜的同样渴望吧,相像让这两个不对的人心曾经靠得那么近,也给之后孙一美走进许毅源的世界埋下了这样一句话的筹码。

“祝福也是一种爱”“祝福也是一种爱”这是呆头孙一美的幸福。

彼时孙一美暗恋了8年的陶复邦和许毅源唯一想带回家给妈妈看的汪茜茜在一起了。

倔强的毅源自然没有那么容易妥协那貌似玩弄他于鼓掌之间的命运,可是不断的坚持也终于被呆头孙一美这“祝福也是一种爱”的狗屁理论打败。

可是谁知道呢,孙一美又跌倒在无人的学校跑道上哭了多久。

陶复邦对开始打一美主意的许毅源说,她是我妹妹,她是我们全村子的小妹妹,你是和12个人接过吻的接吻狂魔,你要是乱来兄弟都没得做的。

可是许毅源只是呆呆地望着门里面热闹的孙家。

一个有孙一美的家应该不赖吧,这样想着。

谁叫孙一美玩游戏永远是被点穴的那一个,谁叫孙一美那么难过还掩护复邦茜茜谈恋爱,谁叫孙一美要擦去陷于丧父之痛中的他的泪水,谁叫孙一美要白痴地拉住他的机车说朋友的事我就要管,谁叫孙一美要向流着一半流氓父亲的血的他求婚,谁叫孙一美,就是孙一美呢。

有时候在想,如果孙一美不是那么的善良单纯鸡婆勇敢要多呆头有多呆头的话[原谅我已经分不清这是褒义还是贬义了],一切会不会不一样呢。

可惜没有这样的如果,也只有她,才能把许毅源内心仿佛冷冻了千年的冰块融化,顺利的把他拐进了本以为这一辈子也没有资格触及的爱情的坟墓。

一个要给别人幸福的人,注定是要幸福的。

许妈给依旧不够勇敢的许毅源的这句话,更是给孙一美的。

但是我心中希望能真正懂得这句话的两个人,却一直在错过。

陶复邦是一个正直的人。

那次和吴郭鱼老师冲突被抓到训导室,这个倔强的孩子流着眼泪坚定大声的回答教官,“他可以侮辱我!

但他凭什么侮辱我爸妈!

我不是没有家教,我爸妈一个饺子一个饺子的卖,从来没有放弃把我培养成一个堂 堂 正 正的人!

”可是到后来复华吸强力胶,陶妈癌症,这一切都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不是对台剧一直以来的个人偏见在作祟,也不是因为我情商低,•••好吧也许是。

只是我对复邦和茜茜的幸福载倒在如此又现实又不切实际的剧情安排中还是无法释怀。

许毅源从南部回来的时候有和复邦这样说,“我喜欢一个人,是想尽办法拥有她,让她以我为中心,因为我哭因为我笑,你是用付出,铺天盖地不顾一切的付出,我输了,我没你叼。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汪茜茜归陶复邦保护”傻大个,迟疑的稍稍松手。

就被这一条逆流的鱼挣脱开了。

曾几何时,保护汪茜茜是陶复邦的幸福。

“错过了,是为了遇见对的”好像是为了验证自己话语的真理性,茜茜一直在错过。

错过了自己的父亲,错过了童年该有的大家庭的温馨,错过许毅源,错过张叔,错过大学,错过命运•••错过,陶复邦。

这样一次次的错过,也多亏了她是无敌铁金刚汪茜茜。

那被命运锻炼也可以说是摧残得一塌糊涂的坚强,说不上是帮助,可是也陪着她在适当的总结中把伤痛隐忍,拾起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勇气继续前进。

这要是一美,不知道得崩溃多少次的三次方咯。

孙一美对茜茜说:“茜,不要和自己打战了好不好,我好心疼。

”冯妈对茜茜说:“傻孩子,看看那些逆流的鱼,那一条不是遍体鳞伤。

命运要怎么拼啊,只有顺着它流,才能找到上岸的力量。

”张叔对茜茜说:“别怕,别后悔•••永远要记得,不想后悔,就要勇敢求救。

一个人的个性,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知道吗?

”陶复邦隔着一道窄窄玻璃的反光,对茜茜说。

“这次,对了吗?

”原来,保护汪茜茜一直是也永远都会是陶复邦的幸福。

原来,错过了错的陶复邦,是为了遇见对的陶复邦。

遇见对的,这是汪茜茜的幸福。

是的,这是我见到的故事的一部分,这是成千上万个孙一美和陶复邦的故事,这是光阴的故事,这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除去好多好多的欲言又止,除去好多好多不善表达,那镜头与镜头间流曳出来的人文和博爱是文字永远不能触及的真实感动。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走过的日子,填充在我们记忆的明灭的缝隙,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把它遗落了,可是又总会在那恰到好处的时刻猛然惊觉,原来在我们的成长中从来没有过忘记,只是没有被想起罢了。

所以啊,人生或是命运,等待或是寻觅,这只是铺洒在每一个人前方的隐形轨迹,这只是每个人心底最不愿承认的倾诉低语。

成长我以前总觉得成长史一个很突然的过程,就比如你喜欢你女生告诉你她不适合谈恋爱,你一顿伤心过后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

可是当我在那个“汪茜茜归陶复邦保护”的固执少年和沉稳庄重的飞机师之间找不到明显转折点的时候,才发现成长啊,其实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掉了我们多少单纯的快乐,简单的念想,让我们被动适应这个纷乱世界的同时也把属于我们的家财万贯丢在了曾经里,麻木而貌似坚定的走着。

可是长大就是长大啊,身体会告诉你,命运也会告诉你。

不够成熟要长大,不够勇敢也要长大。

慢慢的长大,视线从仰角变到了水平,看到的一切曾经伟大曾经敬仰的东西也淡淡的变成了你眼前的这些然后就有了和我一样困惑的人,像宫崎骏电影里的小魔女,一些一直坚持着的东西突然就找不到了继续的理由。

比如寻找幸福,比如我这样不知所谓的絮叨。

其实望着孙一美那让人皱不起眉的笑容,我就什么都说不了了。

在这条叫做人生的道路上,幸福有多远。

就像一美问许毅源那片闪闪发亮额沙滩究竟在哪里。

请你和我一起相信,只要心里怀着希望,我们就在抵达的路上。

(完)后记:断断续续的写了好多。

从刚开始的考虑逻辑斟酌语气重点提纲,到最后也变成了一堆堆不成体系的赘言。

才发现光阴的故事要表达的东西不是我一个毛头小孩能转述的,比如那两岸隐晦的历史和情感,那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深深关切,那成长过程中的缅怀和激励,在我这里只能是注定的得不到适当总结。

最后,和我说过的一样,不管你有多忙,不管你能不能感受,还是请你停下来吧,把心暂时掏空,看看这《光阴的故事》,也看看你自己光阴的故事,相信你会找回属于你的家财万贯的。

谨以此文,记念我闲得蛋疼的寒假时光。

 9 ) 回到过去

时间它像是河流 慢慢的轻轻推送有时候像是漩涡 很难静止而不动开心的 伤心的一辈子能改变什么 能相信什么游走在梦的尽头 也常常不时回首人与人擦身交错 谁停留谁又远走我曾经犯的错我曾经留下的遗憾就让它去吧“我一辈子都没有这么认真地看一部连续剧。

”一个躲在小城市里,一面做老师,一面做木匠的朋友告诉我。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很感慨,于是我也在不开心的时候看一看。

到现在还未看足十集,但剧情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

所有的悲伤,所有的遗憾,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

那样子的感情,可贵,却似已逝去。

因为同处闽南地区,亲切感很强烈。

讲述的似乎正是我的过去,而且,孙妈其实挺像我妈的。

很开心的是我妈一直都能保持这种性格,愿她身体安康,血压能降下一些。

我也只是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尾巴而已。

伤感太多也只能听听张震岳的《回到过去》,会心一笑。

就像看这部连续剧一样,再多再大的悲伤与遗憾,都会幻化成美好的回忆,会心一笑。

二十年的经历,好好珍藏。

 10 ) 时代下苦的就先是女性

2023年开年,不到两周看完这107集,是一个很重要的记忆,给自己写点大白话,很难不再脑子里循环几句《光阴的故事》旋律。

最有感触的、就是情节非常催泪的小君(冯妈),她们又能有什么名字,被装疯而等待一辈子,唯一一个长辈中读过书的,在老冯出事后她也竟然可以说出她可以不做小君,她是冯太太冯妈这种被规训后认命的话。

美元恋要是小时候看确实甜 ,这厚重的刘海很有时代潮流感,但孙一美这个大善人塑造的意义难道就是去治愈一个痞子吗?

救赎之爱?

付出得到幸福?

属实很难理解一个算是女主角的角色如此单薄,这当然不是时代的问题!

要说全剧凑集数的狗血:陶家,方萍女士何必呢?

伺候3个男的,分别是巨婴和妈宝。

不能说是陶家害了谁,但陶复邦对不起妮妮,女生向下找男的会倒霉的。

没那么多感慨,最重要的是汪茜茜这个承担剧情走向的女性,如果一个很有想法、非常优秀的女生在向上走的道路那么艰难,很明显两条障碍:男的和家庭;如果她能够在18岁大学注册前去报道了,那么她一定会被当年的观众骂,那么她“就不是汪茜茜了”,而那么她就摆脱“命运”了。

以今天的眼光看,好剧,但是每个女性都很惨,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孙家,“孙家”如果你是阿好找个大20岁的每天做家务伺候老小,或许也行一辈子过去了。

但时间就是过得这么快,避免自己成为陶太吧,女性悲剧的重担放下吧,不再自我感动。

《光阴的故事》短评

108集,看了集数就望而却步,但我还是点开了,看得难受,男大女20岁,女方跌为了钱让女儿出嫁,家里房不行也是男人没本事,女方结昏后就生育女儿叫什么美,母亲起大气名父不同意 然后起一美再美能同意,但是儿子就不这样叫了,一直生,生出来儿子就不生了,女人打算卫生和屎打交道生气,男的不知道自己去就等着 说的好像女方多无理取闹,这些很真实真的让我特别不适

9分钟前
  • 还行

满分,初中在台立看的还是哪里来着我忘了,但是这个剧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法替代的,在我这儿,这种类型里,他是最好的,jikou和一美的孩子,复邦和茜茜的孩子好想知道他们后辈的故事。

14分钟前
  • 👀
  • 力荐

伟忠野爷

15分钟前
  • 浅羽家★呆毛川
  • 还行

室友在宿舍喜欢看《请回答1988》,看了两眼想起小学每晚吃饭追看的这部剧,噢我的青春!

19分钟前
  • 左肩侠
  • 推荐

106集,绝了,最喜欢孙玉章这个角色。

22分钟前
  • 鹰无
  • 还行

罗大佑的歌倒是耳熟能详。浮夸的演技,慢吞吞的故事,家长里短的日常。

25分钟前
  • 🐳居北望南🦥
  • 较差

看到第8集 有点简陋 暂时还没找到继续追的亮点

28分钟前
  • uliyfsuperq
  • 还行

的确是台湾能拍出来的片子。怀旧的味道,很好。

32分钟前
  • ❤DearDeer
  • 推荐

抄袭剧,恶心,不建议有高分。

37分钟前
  • Mrscc ᥬ😂᭄
  • 很差

第一次知道眷村,是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光阴的故事》与前者的混乱迷惘不同,处处充满温情。眷村也许即将消失,但一代人的回忆却不会停止。

40分钟前
  • 马掰掰
  • 推荐

可以,可以,可以,我感觉哎呀,就是哎呀,就是哎呀。陶家的剧情太抓马了。然后美元恋挺萌的

45分钟前
  • 善良的大香蕉
  • 还行

满有时代感和青春感的

50分钟前
  • 小锅子
  • 推荐

后面两个故事好难看

52分钟前
  • 兰兰的天
  • 较差

好喜欢一美和茜茜

57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人设不错,但篇幅太长了,后面都崩了

59分钟前
  • 陈大琛
  • 还行

孫一美。。

60分钟前
  • sarah🇺🇦
  • 力荐

演员真是强大,台湾真是没钱了,本应是长篇怀旧巨制最后拍成了室内剧差不多。

1小时前
  • 苏比
  • 推荐

八好看

1小时前
  • 借句
  • 较差

前面不错,后面封建啰嗦又狗血

1小时前
  • Raven
  • 还行

我一定不是最后一个知道1988抄袭的人…不只是说类型或某些设定,而是细节,非常多的细节。太长了所以中间难免狗血…虽然很多观念现在看其实是有问题的,但是确实也挺符合时代背景吧。能感受到制作方的诚意。

1小时前
  • 沙拉豆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