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第三季

The Crown Season 3

主演:奥利维娅·科尔曼,托比亚斯·门基斯,海伦娜·伯翰·卡特,乔什·奥康纳,本·丹尼尔斯,查尔斯·丹斯,科林·摩根,德里克·雅各比,杰拉丁·卓别林,埃默拉尔德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王冠第三季》剧照

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2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3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4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5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6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3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4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5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6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7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8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9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20

《王冠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第五集:请编剧出书

第五集,想给一百颗星,想知道中间关于政变的五个条件是编剧自己总结出来的吗?

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

真的一集好剧不需要太多台词就表达出来太多内容,关于那个年代全世界都徘徊在意识形态边缘上的形势,女王这个没有政治实权但是代表整个国家的形象,无论是被胁迫还是出于对民主体制的信心,是如何左右英国局势甚至影响到全世界的,并且这种情况为什么能且仅能发生在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关于无论是从爱丽丝公主多年的颠沛流离,还是蒙巴顿爵士对英国的效忠,或是之前菲利普为王室录纪录片,都是国破家亡的王室成员如何立足于世,特别是最后爱丽丝和迪基的会面,悲怆似乎都要镜头里冒出来,关于女王本身像每个人一样也向往着自己梦想着的却永远也不可能过上的生活,女王单独和波切在一起时表现出的无奈,但也是最后和菲利普的吻过后甜甜笑的像少女一样,许多年前选择的婚姻如今仍然深爱着的坚定。

这一集五十分钟虽然台词很少但表达的内容太充实了,女王身为国家形象身负的使命,身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向往与无奈,还有当时整个世界的变革与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被战争和自身固有的政治体制一点点消磨的不可逆转的衰退都表达的分毫不差。

真是值一百颗星的一集。

 2 ) 记录一下每集印象深刻的台词和场景

第一集 Olding这一季女王换了演员,从一个"young woman"变成了"old bat" (I miss Clarie Foy so much!)菲利普也不再是上一季让人想呼一巴掌上去的菲利普了,开始暗搓搓地和女王秀恩爱了,大概结婚久了爱情真的会变成亲情吧,两人携手相伴,少了激情,多了理解与支持。

ps这一季好多爵士乐呀,好喜欢。

大型虐狗现场第二集 Margaretologynumber 2的遇到了number 2的President Johnson,不按规矩行事,却完美解决了一场经济危机。

每个沉稳可靠的Lilibet身边,都会有一个光彩夺目但是危险的Margaret。

We all have a role to play. Princess Elizabeth's will be center-stage, and yours, ma'am, will be from the wings这一集的菲利普太靠谱啦,三言两语点到了关键,越来越喜欢他了是怎么回事!

Alongside that dull, dutiful, reliable, heroic strain, runs another. The dazzling, the brilliant, the individualistic.And so, for every Victoria, you get an Edward Ⅶ. For every George Ⅴ, you get a Prince Eddy. For every George Ⅵ, you get an Edward Ⅷ. And for every Lilibet, you get an Margaret.

第三集 Aberfan116个孩子被埋葬,女王却始终无法共情,穿着大红的衣服去哀悼遇难者,面对镜头还要擦一擦没有眼泪的眼睛。

In a way, your absence of emotion is a blessing, no one needs hysteria from a head of state. And the truth is, we barely need humanity首相安慰女王,无法共情不是问题,没有人需要歇斯底里的领导人,作为领导人,需要做的是平息危机,而不是制造危机。

然而最后,听着葬礼上悲痛的家属唱的赞美诗,女王终于还是流下了眼泪。

这个镜头好美!

第四集 Bubbikins女王婆婆的出场方式太霸气了,惊呆众人。

Princess Alice of Greece and Denmark was born in Windsor Castle. Her great uncle was teh Tsar of Russia, her great grandmother was Queen Victoria, and her son is married to the Queen of England.菲利普在白金汉宫到处广播找sweetie也太好笑了,女王:不要cue我,我是“daring”或者“cabbage”,不是“sweetie”。

这一集,菲利普为了让王室继续享受纳税人供养,想出了拍纪录片记录他们生活的办法,想要让人民看到王室的价值,结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纪录片剥去了王室的神秘感,人们惊叹于他们的普通,无异于常人。

然而最终解决这场危机的是菲利普不想让她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母亲。

Princess Alice is that rarest of creatures, a member of a royal family that has suffered more than the rest of us, worked harder than the rest of us, and created more good than the rest of us.菲利普和爱丽丝公主终于和解,公主发现了他的迷失,问他的信仰怎样了。

"Bubbikins, how' your faith?""Dormant""That's not good. Find yourself a faith. It helps. No, not just help. It's everything."

第五集 Coup这集蒙巴顿伯爵的演讲令人动容,面对如今英国再不负当年日不落帝国之辉煌,英镑贬值的状况,面对黯淡无光的未来,只能回忆这个国家过去的荣光,不禁唏嘘。

Come you back, you British sordier,come you back.Ship me somewhere east of Suez,where the best is like the worst.

最后一段简直是巨糖啊,女王和青梅竹马的波切出去了一个月,这回换菲利普来吃醋啦哈哈,女王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看着芭蕾舞女暗自流泪的小可怜啦,kiss完以后的菲利普偷笑太可爱啦

亲完老婆好开熏第六集 Tywysog Cymru查尔斯从上一季就很可怜,这一季更可怜了。

趁着大家听不懂威尔士语,偷偷修改了自己的演讲稿,在自己的加冕讲演上把自己和威尔士类比。

Wales has her own identity, her own character, her own will, her own voice.Nobody likes to be ignored, to not be seen or heard or listened to.回到家后试图从女王那里得到一点尊重和鼓励,渴望表达自己,展示真实的自己。

然而却被泼了一盆冷水,我仿佛听到了查尔斯心碎的声音。

"Mommy,I have a voice.""no one wants to hear it.""Are you talking about the country or my own family?""No one."

结尾的时候查尔斯扮演的理查二世的台词非常震撼,念出了空王冠下的悲哀。

感觉这部剧和最近在看的清平乐很像,都在讲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王冠带来了荣耀,却也困住了每个戴着它的人。

戴上王冠,做得越少,说得越少,越少思考,越少感受和存在,就越好。

没人会把戴着王冠的他们当作是人,他们只是symbol。

Cover your heads, and mock not flesh and blood with solemn reverence,throw away respect, tradition, form and ceremonious duty,for you have but mistook me all this while,I live with bread like you,feel want,taste grief,need friends,subjected thus,how can you say to me,I am a king?

How can you say to me, I am a king?第七集 Moondust这一集讲登月,拍得太好了!

菲利普看到登月成功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脚印后流下的泪,驾驶飞机飞到极限高度只为和月球近一点再近一点,感受片刻自己真正活着(live a moment),能从中感受到人类取得非凡成就后的那种震撼与感动,当时看高司令的登月第一人时无感,但是这里是真的感动。

见证了登月奇迹的菲利普,鄙视着聚在一起自怨自艾自顾自怜的lost souls,认为思考和交流解决不了问题,只有take action才能。

然而等到他终于见到了他无比崇拜的航天员们,他心目中的巨人,以为他们登上了月球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感慨和想法,然而他们想到的只是严格地执行登月的流程和操作,注意到的只是在漏水的水冷却器。

满心羡慕他们能登上月球,他们却在羡慕他能住在白金汉宫。

他心目中的巨人、神,只是三个小男人。

没有信仰,大老远跑去月球,找到的只有挥之不去的荒凉,可怕的寂静和阴暗,看到的只是moondust。

于是他重新回到了lost souls大本营,to say help。

I'm here to admit that, I've lost the faith.And, without it, what is there?The loneliness, the emptiness and anticlimax,of going all that way to the moon,to find nothing,but haunting desolation,ghostly silence and gloom.That is what faithlessness is.So I come to say, help, help me.唉,人要有信念,才能有行动的动力。

然而我一直以来都偏安一隅想龟缩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并不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只想享受活着的每一天,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了(ಥ_ಥ)这集还有个好萌的点。

菲利普:再让我吃鹿肉我就要长出鹿角了⊙﹏⊙。

女王:你有在听我说话吗?

→_→菲利普:听着呢听着呢,竖着我毛茸茸的棕色耳朵听着呢~( ̄▽ ̄~)菲利普你怎么这么萌!

让我康康你的毛茸茸的耳朵第8集 Dangling man这集借和卡米拉的聊天,点明查尔斯既不希望女王去世,但又最期待女王去世,作为王储,查尔斯生来的意义就是成为king,然而女王不死,他的人生意义无法体现,他就得陷入可怕的无尽的等待,就好像存在于一个永恒的又有点滑稽的深渊(existing in a timeless and slightly ridiculous abyss)(心疼查尔斯)I'm both free and imprisoned.Utterly superfluous and quite indispensable.最后查尔斯在给温莎公爵的信里写道有朝一日自己成为国王,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事。

一直以来都觉得查尔斯很懦弱,然而这里感觉他立起来了,可以为了所爱之人去斗争,去争取,争取在希望朝夕相处的女人身边统治的权利。

I give you my word,I will not be denied what you have been denied.The Crown is not a static thing resting forever on one head.It is moving, alive ,divine.The changing face of changing times,and if, God willing, it has been ordained that I should wear it, then I shall do so on my own terms, 第九集 Imbroglio

这个一家人面无表情看着查尔斯的镜头和查尔斯和温莎公爵重叠的镜头拍得真好,查尔斯对卡米拉的执着(She's the one)和温莎公爵对Wallis的执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The last Prince of Wales, he wasn't like them, he was brighter, wittier, more independent of thought, more true to himself. And so, they united against him. And in that moment, as they looked at me, in some god-awful way, I realized, I have just replaced him.

这一集有个小细节,菲利普说像卡米拉这样的女孩只是a bit of fun,只是无聊的海军生活的一点消遣,女王有一瞬间的怔愣,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当年菲利普在海军时招妓的传闻。

第10集 Cri de Coeur这一集讲Margaret的婚姻危机,这俩我真的是看不懂,是彼此相爱却要互相折磨互相伤害吗?

Margaret哪怕找小鲜肉也要找红发威尔士人,丈夫的替代品。

Tony出轨却不愿意离婚,在家里到处给Margaret留下伤人的小纸条(如果不爱直接无视就好,为啥要刻意伤害)看不懂看不懂。。

这一集女王还送走了wilson。

哈哈哈,女王你才在位25年,后面还会有好多个首相呢,真真是流水的首相,铁打的女王。

Margaret: "How many does that make it? "The Queen: "Whoever replaces him will be my seventh."Margaret: "The rest of us drop like flies, but she goes on and on."

这一季在女王加冕25周年纪念游行中结束了,人到中年,女王在自己在位25年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感到自己useless and unhelpful,她登基时,这个国家还很伟大,而现在已经分崩离析。

Margaret回复说,“只有我们说这里崩溃了,这里才会崩溃,我们掩盖问题,只要我们把事情做得轰轰烈烈,没有人会注意到我们周围在崩溃,这就是你存在的意义,你不可以退缩,因为只要你露出一丝裂缝,我们看到的可不是一丝裂缝,而是一个鸿沟,所有人都会掉进去”,也许这就是Crown存在的意义吧。

(也许是60年代的crown存在的意义吧,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想要用王冠来掩饰问题也太难了吧)

游行这里菲利普看女王的眼神好甜,两人彼此相伴扶持了25年,还将携手一起走下去,无比期待接下来的第四五六季!

 3 ) “我要反抗多少?又要接受多少?”

Margaret的“离经叛道”,部分是由于对命运的抵抗,如果能委以重任 ,以她的能力她也一样能稳重 持成 负责 成熟。

只可惜,由于世俗的规定, 她被放在了 稳重 持成 负责 成熟 的对面 永不能越界。

为了反抗这样的命运,却令自己显得更加离经叛道,失信于周围的人,在这个标签下永不得翻身。

古时候的希腊语 “多”和“少”是同一个词,二元对立的意识进入语言后,多和少才变成两个词。

但世界依然以特有的方式维持一元态的平衡。

That‘s why,“for every Lilibeth there‘s a Margaret’”海姨的演技实在销魂蚀骨,她在飞机起飞时抽烟的样子有多得意,独坐镜子前扯下假睫毛的样子就有多落魄。

命运的沉重化成公主眼角一滴泪,令人动容。

“我要反抗多少?

又要接受多少?

”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曾经被迫思考的同一个问题。

ps,我们也要警惕自己对他人贴标签的行为。

毕竟命运已经足够沉重,我们又何苦给同样受难的灵魂再加上二元对立的砝码。

 4 ) 一个追剧过程中内心os的整理

不是正经剧评 就是个追剧过程中碎碎念合集)这一季的故事都好好啊E1是皇家鉴画人被挖出特工身份却依然安然退休。

E2是玛格丽特公主的“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日经问题。

E3是艾凡伯矿难和不流泪的女王。

和电影女王表现了类似的limitation of monarchy但又不尽相同。

首相说也许这是一件幸事,不能同意更多了。

最后静止的镜头拍那一滴泪,拍出了后来数年“据亲信所说”女王无尽的遗憾。

E4是Royal Saint爱丽丝公主。

雅典战火里妈妈要卖掉蓝宝石,白金汉宫里儿子忙着镁光灯下展现“价值”。

女王和首相说,Ceremony&mystery是为了让皇室在无尽的曝光之下得以生存,唯有如此才会继续相信。

所以卫报记者会用“皇室圣徒”作为标题,人们希望的是an ideal can be a faith。

所以圣徒本人和儿子说,faithlessness is dangerous faith is more than help faith is everything。

讨论区有个朋友说,爱丽丝公主听着自己儿子朗读报纸上记述的内容,那一幕「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所以哪有什么saint,无非生命经历了更多的苦难。

所以对王室的信任还是很飘摇啊很飘摇。

(菲利普全宫殿广播找安妮真的太搞笑了,伊丽莎白:sweetie不是找我的,darling或者cabbage才是我,笑死)E5 Doing nothing is exactly what we should do. 帮女王祖父和父亲搞赛马的,和镜报领头搞政变的,都叫Cecil。

这里的Cecil被调侃“怕是有150岁了”,那里的Cecil在谋划揭竿而起,interesting。

菲利普好可爱欧。

E6 查尔斯本人就和威尔士这片土地一样。

没想到剧最后也点明了这一点。

E7 菲利普:我房子塌了。

菲利普看着登月宇航员,满眼都是羡慕啊羡慕。

E8 看着爱八给女王那一沓子信,我脑子里居然冒出四个字:其心可诛()。

E9 父子俩对比一下,菲利普魅力四射(。

)E10 玛格丽特是真的惨,有人说她个人性格不好,我想这个皇室里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不太正常吧。

Tony虽狠,却也说对了这个年下小奶狗根本just a boy。

 5 ) 人性的角度

英国女王去世了,在接见了新上任的女首相之后短短两天,她终于完成了史诗性一生的全部职责,终结了一个时代,留下了无数的话题。

去年秋天,我偶然间被一部展现女王生平的美剧《王冠》(The Crown)深深吸引,在两月里看完了已经播出的全部四季剧情。

接着还看了奥斯卡获奖电影《女王》(The Queen),有关女王的记录片和两部传记。

甚至还延伸看了有关曾经女王身边的重要人物,如以撒切尔夫人和丘吉尔等为主角的经典电影(《铁娘子》,《至暗时刻》,《国王的演讲》)。

我这个从小对英语世界文化无感的人,终于开始填补一些认知的空白。

《王冠》电视剧里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对女王说:所有人都是过眼云烟,而只有你屹立不倒。

当时女王刚登基25年,之后到现在又过了45年。

刚辞任的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说:她给人恒久感和令人赞叹,以至于我们曾像孩子一样以为她会一直健在走下去。

今年英国举行了一系列庆祝女王登基70周年的活动,而又不能不面对老人的身体状况的急转直下和安静的离去。

女王在位的70年,是英国和世界疾风骤雨的70年。

二战,反殖民运动,大英帝国瓦解,冷战,欧洲共同体,马岛战争,英国脱欧,新冠疫情,俄乌战争。

女王作为英国的国家元首,在这么多风雨中和她的国民一起走了过来,坚守到了生命的最后。

这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一位国家元首,能在世界范围内有如此的影响力,空前而绝后的。

从二战动员的广播讲话到面对新冠疫情的电视讲话,她的声音横跨世纪,感染和激励了太多人。

这位面相慈祥的老奶奶不仅是英国王室的大家长,也是英联邦国家的大家长,她为这两个家庭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英国一半的媒体新闻来自王室。

从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开始,她一直在面对处理王室成员的各种婚姻情感问题和丑闻。

《王冠》中有一集讲到女王面对四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发现他们都有各自明显的问题,而感到自责。

她的母亲和丈夫安慰她:你已经是个完美的母亲,并且你是整个国家的母亲。

女王是英语世界的一个象征,也是打开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

看美剧《王冠》和电影《女王》,我看到的不是女王的什么丰功伟绩,也不是什么宫廷秘闻和权谋争斗,而是在创作者眼里的女王这个独特的角色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她在戴上王冠那一刻以后,除了要维持君主制的体系,配合首相的工作,还要作为母亲,姐姐,妻子,婆婆和周围角色所产生的微妙而精彩的戏剧冲突。

电视剧的每一集和电影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深刻而耐人寻味。

所以这样的剧情使得神秘和威严的女王变成了一个能让观众共情的一个戏剧角色,能感受到她和她身边的菲利普亲王,查尔斯,玛格丽特,丘吉尔,撒切尔等每个人的人生困扰和人性光辉。

像海伦米伦主演的电影《女王》,其实整部戏就是围绕一个戏剧矛盾来展开叙述,那就是女王如何去处理戴安娜王妃的车祸死亡事件。

女王面对自己的颜面,王室的体面,民众的情绪,内阁的压力,家人的悲痛,种种复杂的冲击面前,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最后发表了一个特殊的电视演讲。

也许中国人看来这个电影有点平平无奇,但却是奥斯卡的经典电影。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也许还不能完全概括这两部影视作品的思想主题。

像女王和她妹妹玛格丽特这对姐妹花的个性和命运的对比,会让人想起英国的文学名著的题目《理智和情感》。

菲利普亲王所经历的思想情感变化,会让人对照起每个普通男人都会面临的中年危机问题。

查尔斯王子的软弱和作为储君的精神压力,电视剧把他和苏格兰在英国内部的尴尬地位相对照,也把他和那位爱江山不爱美人的前国王相对照,挖掘出了很深的文学意味。

反观中国的帝王和宫廷戏,往往不是江山社稷,纵横捭阖就是宫廷内斗,争风吃醋,显少有更深刻地从人性去展开。

看完了《王冠》,我又去看了一遍电影《末代皇帝》。

那是一部西方导演的中国剧情电影。

影片的结构线索和精神内核都是写了溥仪作为一个人一直被禁锢的大半生,那是完全一种西方人的视角。

影片中溥仪在北京面对紫禁城高高的红墙下紧闭的大门,在东北追着精神失常被送出伪满皇宫的王后婉容,最后只能目睹着大门朝他紧闭而夫妻相隔的情景,很是震撼。

而让我形成联想对照的是,在《王冠》第一季某一集的最后,女王独自一人背对镜头,在偌大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里走过一个又一个门廊,没有回头。

那背影是多么坚定而优雅。

因为她完全不同与溥仪,她把王位作为一生的职责。

她就这么坚定而优雅地戴着王冠走完了整整七十年。

 6 ) 第三季小预测及前二季小回顾

英国又迎来一位新首相,行事风格长相都有点像隔壁川大叔的鲍里斯。

为了等着与这位首相见第一面并宣布任命,女王不得不推迟今年去苏格兰巴尔莫拉城堡的度假。

作为一个剧迷,看到这条消息,首先想到的是那部描写这位超长待机、号称“活化石”的现任英王的电视剧《王冠》。

第一季是2016年十一月份播出,第二季是2017年的十二月,都赶在圣诞节之前。

以此预测,今年秋天一定能看到这部《王冠》的第三季。

《王冠》第三、四季的时间跨度是1964-1976年,第三季主要聚焦1964-70这几年。

根据这个时间段,本季可能出现与以下内容相关情节:1964-70年,首相Harold Wilson,比女王大十岁。

1969年美国的Apollo 11登月计划。

玛格丽特公主离婚。

卡米拉将在第三季末出现。

1964年Edward王子出生。

1969年查尔斯王子加冕成为威尔士王子。

第二季重要事件回顾:一、以苏伊士运河危机开场。

这场危机是当时首相安东尼-伊登下台的直接原因。

二、国防大臣Profumo艳闻事件。

剧中强烈暗示菲利普亲王与此事有关联。

三、玛格丽特公主与摄影师的婚姻。

历史上的玛格丽特公主对其性取向有所怀疑,但剧中直接露骨地表现了出来。

四、菲利普亲王的首席私人秘书Parker夫妇离婚。

剧中Parker写了许多关于菲利普亲王在外巡游时调情的信,导致王室丑闻,实际上这些信并不存在。

五、美国传教士Graham到英国。

女王为其理念所吸引。

六、Lord Altrincham在电视讲话中批评王室,因此被观众掴脸。

此后王室开始接近平民,开放王宫让民众参观,女王也有了第一次电视转播的圣诞演讲。

七、菲利普亲王坚持把查尔斯王子送到苏格兰的高登斯顿学样。

据说女王因此剧情震怒,因为该剧把菲利普塑造成一个不关心孩子的父亲形象,与事实不符。

差点叫停(thankfully no)。

八、肯尼迪夫妇到访。

女王与第一夫人之间的剧情都是基于猜测或流言。

九、爱德华八世夫妇与纳粹的关系。

十、女王为了地缘政治与一位非洲黑人总统跳狐步舞,朝野上下各种言论。

十一、关于菲利普不忠的各种剧情,史上并无实证。

第一季重要剧情回顾:一、乔治六世去世,女王即位,祖母玛丽王后必须向年轻的孙女行屈膝礼。

二、玛格丽特公主与国王侍卫Peter私下有恋情,与当年的爱德华八世情形类似:要么放弃王室头衔与平民结婚,要么一刀两断。

三、丘吉尔的画像。

“一个松垮可怜的糟老头子”。

四、1952年,由于空气污染和无风天气造成的伦敦大雾。

最初没有引起首相丘吉尔的重视,导致他的迷妹秘书死去。

女王差点解他的职。

五、丘吉尔中风,但对女王隐瞒的身体状况。

最终年轻的女王给衰老的首相上了一堂关于“忠诚与背叛”的课。

六、暗示女王与发小Porchie的不寻常关系。

以女王对菲利普说:“你是我唯一爱过的人。

你能看着我的眼睛,说同样的话吗?

”而结束。

七、加冕。

先是回忆父亲乔治六世加冕前试戴王冠的情形,然后剪辑到年轻的女王加冕前夜。

八、玛特丽特公主最终与Peter分手。

九、关于加冕日是否要亲王下跪,女王与亲王的争吵。

-你到底是我的妻子还是我的女王?

Are you my wife or my queen? -I'm both. -Can you make an exception for me? -No!

 7 ) The Crown S03E07

本季目前为止最为心水的单元。

把登月的“大事件”藏在背后,把爱丁堡公爵的“小心思”推至幕前,通过抑制科学的反套路将男主从被动接受宗教的唯“心”疑惑到对话接触宇航员时带着仰视巨人却收获唯“物”崩塌到最终求助于信仰并终身依附于他的故事既巧妙又平静甚至圣洁。

男主最后的这段带有依然疑惑却愿意尝试并真诚致歉作为口吻的独角戏实在是太棒了,我连着看了三遍,其中的意味复杂却让观众愿意相信荧幕之外的剧情走向后劲十足。

 8 ) 中年女王越来越活成国家象征

E1虽然换了演员,女王和菲利普亲王与上季都还有几分神似,而玛格丽特公主是彻底换了人,找不到任何相似之处。

丘吉尔在至暗时刻里就让人觉得年纪很大,没想到战后还活了好些年。

天下河仁不通贡。

看起来像kgb 的大概率不是kgb ,他只是比较进步。

e4黄是要在现代泯煮社会里生存确实举步维艰。

纳税人不想养吃白食的。

还是地至好。

剧本写得很好,基本每集都有两条线,这集就是黄是的主动公关与菲利普亲王的母子和解。

如果我们能恢复黄地的称号,搞菌煮利献,还正于泯,相互放过,也未尝不可,我们人多,财富总量大,供养黄是是养得起的,中国人也习惯有个黄尚。

e5中年女王多了许多庄重和无趣,人生可能就是如此。

把战争英雄开了怎么会是挽回政府颜面的方式。

女王正在美国农场面对自己的中年危机,蒙巴顿勋爵致电献策实施违现郑便,70岁了,确实不该碍大家的事。

泰温兰尼斯特这张脸一看就不好对付。

e6女王任上迄今四位首相,感觉这位学者出身的最不讨女王喜欢,当然也有可能是女王年长了,不那么喜形于色。

他不是统治者,但做的挺好,有机会成为好的统治者。

如果是作为统治者,说这些话挺好。

但如果只是个国家象征,就不太合适。

君主立宪的内涵把握得很好,想得深。

E7好像是在讲菲利普亲王对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向往,其实是讲他的中年危机。

信仰部份没看懂。

E8泰温兰尼斯特确有地王之相,查尔斯能从他身上学到如何做个国王。

查尔斯是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但我不知道编剧是否被允许把他写成不讨喜的年轻人。

恋爱关系还隔代传承了,查尔斯和卡米拉就像温莎公爵夫妇。

他当然更亲近像个平凡人的温莎公爵。

E9除了被畔国家这个污点很难原谅之外(人虽然都会犯错但国王这个角色不允许犯这种错),温莎公爵是个挺好的人,不像女王和他父亲一样,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成为王冠本身(但这又是国家之幸)。

被弩钉死在墙上、在脱了裤子拉屎时,是对泰温兰尼斯特这类人物最大的侮辱。

祖父母辈对孙子辈的恋情搞小动作不那么寻常,通常都是父母辈做这些事。

这家族确实有破坏适婚人群恋爱关系的传统。

即使不横加干预,查尔斯的恋情最后可能也是一样的结果,但长辈的干预让这恋情成了童年禁果,在多年后开启了新的篇章。

还别说他是王子,普通年轻人刚失恋就被派驻远方当兵,需要在长期航海中流泪,这都是很残忍的。

e10菲利普亲王的那张嘴真是不得了,让他做黄尚好了。

中年版玛格丽特最让人别扭的还是与青年版身高起码差了十公分。

感觉玛格丽特是真不聪明。

确实在丘吉尔之后,这位经济学家首相比较讨人喜欢。

 9 ) 《王冠》第三季:三个男人不同时期的困境

文/曼佳《王冠》第三季中,女王四十多岁了,第一个孩子查尔斯王子都已经上大学了。

抛出他们的特殊的职业背景,因为故事的确具有共性,我们就依然当一个普通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亲戚们之间的各种微妙关系的故事来看,其实也就很有趣。

这一季中,重点不在放在女王登基后适应王权的过程,和第一个十年婚姻中男女双方互相角力的斗争中,事业已经陷入到稳定,婚姻已经过了蠢蠢欲动的折腾期,对于中年人来说,下一步折腾的重点是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婚姻等等。

所以这一季的重点是查尔斯王子。

在第一季中,菲利普曾经对伊丽莎白评价过他们的两个大孩子:这两个孩子个性反了反,儿子像女儿,女儿像儿子。

这里我们看出查尔斯王子的确是内向羞涩的,而安妮公主反而更加敢作敢为一些,这些在后面青春期成长过程中,更加是表现得比较明显了。

查尔斯王子吧,从幼年时代,他的老爹,也就是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其实打算按照自己成长的硬汉标准来磨砺他,只不过这块料不是那块料,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所以即使培养的路径一样,也是无济于事的。

在第二季中那个可怜的的在学校受尽折磨的查尔斯,其实在他父亲看起来真的是让人尴尬地差劲,总之他的表现很差强人意,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其实也没啥自信,整天看他的那张一点都无法自信,别别扭扭的脸,估计他的父母亲都是内心在打鼓:这样的人真能成为未来的国王吗?不管如何,既然这是他的命,那么还得按照这个方向来培养。

首先培养他做威尔士亲王,力求能安定那里的有点爆发的民族情绪,所以希望他被授勋的时候能够用威尔士语言来演讲。

当然就把他送到威尔士,在当地的一个大学随从一个最著名的威尔士语言学家学威尔士语。

这个老师其实是一个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开始不想收留这个学生,最后还是迫于官威不得不收下。

也没特别打算好好教他,看他还算谦逊努力,不招人烦,更多是看这个挂着头衔的王子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把他带到自己家吃饭。

没想到王子看到老师夫妻俩送自己儿子上床睡觉的场景被产生触动,仿佛他从未这样被父母用心对待过,老师觉得他其实也很可怜,从而情感上更加靠近了他一些。

从这个微妙的场景中,真的可以看出古今中外的王室父母和子女之间疏离的关系,父母有很多公务,而后者有很多保姆,他们之间更多的只是血缘上的关系,缺乏平常父母子女之间的陪伴和交流, 所以两者之间的感情其实可以想象是乏善可陈的,子女见母亲大人竟然需要向随从的大臣预约。

而他也知道,他将继承自己母亲的王位,似乎有篡位的那种感觉,而母亲内心也觉得奇怪,似乎儿子等着自己的位置,终有那么一天,也许在盼望着她的死亡。

所以这种微妙的关系中,母子关系更像是君臣关系,甚至于更加尴尬。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查尔斯王子,本来是内向怯懦的,后天的教育中也并没有能让他改头换面,所以在他的青年时代,他很需要有一种力量能够鼓励他支持他。

这时候他遇到了阳光四射的女孩卡米拉,他爱上了她,虽然她的爱人不止一个人。

王室开始也觉得他只是需要一些爱的教育,所以听之任之,等到他们发现他真的想娶卡米拉的时候,鉴于卡米拉本身的情史不清不楚,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所以王室联合起来用这样那样的办法破坏他们之间的感情,比如调离他去很远的地方当差,甚至用王室的力量促使卡米拉嫁给了她当时另一个爱的男子,这样查尔斯就相对来说安全了。

查尔斯王子即使非常怯懦,虽然也努力争取他的爱情,但是他本性还是不够强大,即使他一直崇拜自己的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那个著名的伯伯爱德华八世,但是他也依然并没有到能有勇气抛弃一切现在的地位而和卡米拉在一起的用气,卡米拉也没有给他这样的自信,她依然爱着另外一个人。

所以第三季结束的时候,查尔斯王子痛失自己的最爱,他依然只能是王室的一颗重要的不能出错的棋子。

在查尔斯当时看起来,加上辛普森夫人怨恨地教唆,他的那些亲人其实未必会真正考虑他的感受,他们虽然血缘上是家人,但是很多事情都是下命令的方式来让他完成的,其实容不得他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所以从正常人的情绪上来推论,彼时看起来不得不听话的查尔斯王子,也未必没有爆发的那一天,他暂时只是消极地服从。

说完青年男子,再说中年男子,这就是查尔斯王子的老爹菲利普亲王,四十多岁的男人,上一季也经历了很多莺莺燕燕的事情而给王室造成的麻烦,十多年过去了,也许是认命了,也许是男性的荷尔蒙下降终于消停了,不再有男女关系,婚姻上的那么多尖锐的东西需要解决。

不折腾感情和婚姻了,那么男人还能干点什么呢?

事业?

他的事业就是作为王室成员访问啊、到处剪彩,成为他以前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作秀的男人。

他在精神上陷入到了苦闷时期,他想要追求突破。

当时正是美国第一次登月计划成功的时期,亿万观众从电视上看到了这一壮观时刻。

菲利普亲王热血澎湃,羡慕宇航员一样飞到外太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从另外一个视觉看待世界,也重新看待理想和信仰。

期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一集,一群中年的牧师在他家空出的一个大房子里聚集谈论分析精神和灵魂,力求让大家能走出中年精神和事业上的困境。

王室主牧师邀请他参加的时候,他开始还是装模作样的,虽然几个中年牧师关于精神困境的发言其实击中了他的心事,他却嘲笑说:你们在这里空谈什么,去做一些什么,比如像宇航员一样,做点什么,就不会这么无聊了。

他以为精神的空虚,是因为行为的无力造成的,如果有积极的行动,就不会让精神陷入到虚妄之中。

作为王室成员,菲利普亲王终于有机会能私下见到美国登月计划的几个宇航员英雄,原来他们只是几个小青年,竟然还都在咳嗽中,原来不是铜墙铁壁的外星人体质?

问他们怎么能做到那些非凡人不能想象的壮举的,他们回答只不过严格按照训练程序来进行而已,这都是流程早都安排好的并没有什么个人的行为。

问他们站在月球上看到如此不同的景象的时候他们想到了什么,他希望能听到震耳发聩的一些东西,然而这几个宇航员说闭上眼睛只听到那个飞船外挂的水冷器轰隆隆的声音。

然后他们反问亲王一些问题,你这房子到底有多大啊,你作为著名的男人会怎么怎么的,一些八卦的话题,完全就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的平凡人。

菲利普亲王突然觉得很失望,以为登上太空的都是英雄,而他们原来不过是照章办事的普通人,只是职业不同,并没有什么非凡的地方。

所以他重新回到中年牧师们的茶话会上,真心地发出了呼唤:HELP HELP!

他自己陷入到了中年人的精神上的困境,需要得到帮助。

所以呢,显赫如这世界上之一最有权势地位,没有金钱和下岗忧患的中年男人,也依然会陷入到中年危机中。

更何况我们普通凡人,情感金钱工作未必都在不稳定状态中,或者即使在稳定状态中,也陷入到边际效应递减的怪圈中,即使我们在同一事件上付出再多,而我们得到的好的感应越来越少,甚至少到没有,我们该怎么办?

电视剧中只说亲王和睿智的牧师成为了一生的好朋友,他们在精神和哲学上一直进行深入的探讨。

我相信这给了他们力量。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从外面得到的力量和支持总归是有限的,因为人类的行动力是有限的,即使如宇航员,这是人类走得最远行动力最强的人,在其他很多力量的帮助下他们才能做那么一点既定的事情的。

因此能拯救自己的恐怕还是自己,而且得向内需求答案,从精神层面,哲学上,搞清楚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找到自己的精神立足点,这样才能走出瓶颈,精神上去到广阔天地。

人的脚能丈量的土地总是有限的,人的双眼能看到的范围也是有限的,然而只有精神和心灵,才可以无限飞奔,无穷无尽。

我当时看到这一季中关于中年的困境,心想于我心有戚戚焉,无论中外无论 富贵平凡,这都是很难逃脱的啊。

再看到一个朋友发圈说: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萨特。

刚好哲学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向内探索,做自己的好朋友,你不会感到寂寞,更不会觉得无聊。

说完中年男人,这一季的另外一个老年男人,就是著名的爱德华八十,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这个人看起来是个非常矛盾的人。

如果他真的是因为美人而舍弃了自己的王位,他口口声声说他们的爱情很完美,他从没后悔过。

他真的没有后悔过吗?

很难让人相信。

他流亡在法国的城堡里,简直就是一个王室博物馆,他在里面保留了很多他上台时候的一些物证,并且不失时机地向来访的人展示这些物件,也回顾他当政时候的一些故事和感想,而且他也一直力求回到王室的大家庭里来,甚至希望能出山当个外交官啥的,虽然后来都没有成功,他就这么从壮年退位,然后几十年一直与英国王室之间保持着很尴尬的关系,甚至被王室下令没有命令不许回到英国,算是一个彻底的流亡者了。

甚至到最后弥留之际,他还是要等到女王亲临并给他作出了尚且认可的盖棺定论,他才终于放下所有的心思终于安息。

所以这世界上到处都存在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也有很多出去的人想进来的。

作为一个男人,或许真的很难因为自己的爱情而让自己彻底满足的,所以爱德华八世才一直那么津津乐道自己曾经的权势地位。

然而放弃后,只能用所谓的圆满的爱情安慰自己绝不后悔,一遍一遍地提及恐怕就是为了强化自己的这种信念吧。

看得出英国人对于这个辛普森夫人并不怎么友好,对这个把他们曾经的国王迷得放弃江山的女人情绪上有很多愤懑,所以第三季中描写她是一个整容怪,是黑寡妇,后来出现的面容也着实让人看着有些惊悚。

但是这样的结局,不到一定的时期又怎么能体会得到呢?

就比如这个时期的查尔斯王子,一直觉得这个伯伯是自己的偶像,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而放弃这大英的江山,是了不起的壮举,所以他内心觉得他其实就是年轻时候的爱德华八世,他也会按照伯伯的道路为了爱情而坚持自我的主张的。

而这个伯伯当然不会和自己的侄子谈论自己的失落的,这简直是人之常情,因为这样就显得自己曾经的放弃非常地愚蠢,这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既然客观事实已经不能改变,还不如改变自己的主观想法,让感觉好一点。

从唯心主义的角度上来说,还真的是那么回事。

年轻人嘛,当然总是只能看到眼前的那些东西,以为爱情很强大,总以为某个女人就是自己的ONLY one ,自己最想要的一切和未来。

尤其查尔斯王子这样的,他一生只有一种事业需要自己承当,但是当自己的事业遥遥无期的时候,或者爱情就是拯救自己的最切实际的东西了。

再加上生性懦弱,他的确需要一个强大的有指引能力的人,来帮他实现自己的人生。

所以这一季的主角其实是男人们,从青年男人查尔斯,中年男人菲利普,老年男人爱德华八世,各有各的困境,青年时候的患得患失,中年时期的百无聊赖,老年时候的寂寞不甘,看起来是三个人的困境,其实连接起来就是一个男人的不同时期的困境。

 10 ) 王冠S03E06 :王冠之下,皆为囚徒

用一整集来写查尔斯,即使是美化是曲笔,仍叫人悲从中来,50分钟里竟总想起先生笔下的“吃人”二字。

想来,王冠之重,是我等常人很难感同身受的。

女王站在前台,我们看到了她为王冠做出的巨大牺牲,但王冠的重,又岂是一个女王可以生生扛起的?

她背后的菲利普、查尔斯、玛格丽特,甚至还有黛安娜、威廉、哈里...,他们的无奈牺牲,他们的无奈挣扎,他们的无奈扮演,我们又怎能体会怎能明白?

“没有人会愿意听到你的声音!

没有人!

”我们大可以说女王对儿子的训斥太不近人情,但伊丽莎白的童年必也有人在她耳边重复了这句话无数遍,以致于她刻骨铭记,并将其复读给终要戴上王冠的查尔斯,而查尔斯总是挂在嘴角的那抹微笑也像极了女王总是挂在嘴角的那抹微笑,太亲和太标准太正确太没了感情。

王冠之下,谁又不是囚徒?!

《王冠第三季》短评

前两季印象太深以至于我不能接受演员的变化

8分钟前
  • 告别悲伤
  • 推荐

每集都会看睡着

13分钟前
  • shizao
  • 还行

看似尽享荣华的个体们处在特定位置上身不由己的挣扎与悲哀,与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无法避免的衰败历程互为表里。

1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故事线从二战后女王的早期执政生涯一直延至现在。

19分钟前
  • 钅玉钰儿
  • 较差

跟着一起学英国现代史。有点像看完1177的感觉。原来西方政坛一直这么糟糕狗血甚至曾经更糟糕。所以如今的混乱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吧?都会过去的。。。这一季的演员全都换人。演技都是杠杠的,剧本又上了一个层楼的感觉。

20分钟前
  • Jean
  • 推荐

进入中年整个色调肃杀了。觉得olivia有点过于沉。当然还是很精彩的。我娃她爹第一季第二季爱煞玛格丽特公主,对这一季的Helena一开始非常不满,不过渐渐也接受了。他可不知道Helena当年的美艳啊。第四集我科林像一道金色的阳光照进这个黯淡阴冷的故事。在剧集中,查尔斯是被亏待被错养,一生蹉跎,女王你忘了父王当年是如何宠爱你的吗?第三季有几集不想给五星,但后来想想,这就是中年,一切都开始分崩离析,开始错败,开始灰暗。

21分钟前
  • 花絮袭人
  • 力荐

女王年纪大后隐忍便多少变得理所应当,戏剧张力没以前强,但这一季Peter Morgan还是能保持高质量的写作(除了首尾两集)。Prince Charles刻画的很成功,下一季有Diana爆点应该会很多。

25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力荐

中年危机,老人故去…中年一代自己都没过好,也难怪下一代会迷茫混乱了。王室家庭里的人都活得好压抑,然后在某种程度上放飞自我寻找出口…女王只能隐忍成为一个莫得感情的王冠使者才能完成使命…然而谁又能真正莫得感情呢…

29分钟前
  • 荞麦安娜娜娜
  • 推荐

这就是我心目中历史人物纪录题材转化为剧情故事片的最工整最完美的教科书,不接受反驳!每一集的点滴都想写下来感受,1万字打不住那种…

32分钟前
  • Marvin的表妹
  • 力荐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与喜好、人际关系、尊严等等全然无关,It\s a duty。女王本身对此认识的太到位也十分克制。第三季不仅着眼于女王自己,视野扩展至整个王室成员,每个人的故事都有精彩的地方,即便女王深爱养马又或者对儿子关切之深都不可能像普通人那般宣泄外放,保持如此是最难做的,任何个人喜好都不能将王冠所赋予的职责喧宾夺主。伊丽莎白二世的存在不是她能像曾经的帝王一般气势恢宏指点江山,她主着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完好的履行职责,代表着一国人民的精神和形象,延绵至今,谁又能说她不够伟大?!LADIES AND GENTLEMEN I GIVE YOU ——THE QUEEN!

37分钟前
  • 逸宸
  • 推荐

就像少年变成中年人,少了浪漫与趣味,多了厚重与责任感。God I miss Claire Foy and Vanessa Kirby.

41分钟前
  • Another40mins
  • 力荐

这一季真难看。

44分钟前
  • 以烟景
  • 较差

这个剧我发现了,只要是玛格丽特回必是神回

45分钟前
  • 2ba3
  • 力荐

虽然看上去故事围绕皇族、尊严、体面、分寸,仿佛高高在上不可方物,但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每个人终将归于尘土,谁都逃不过这终极羞辱,当这一矛盾的落差显现在银幕的那一刻,人物情感迸发巨大冲击力,只要叙事重点围绕人性的回归,就找到了永恒话题。除了叙事角度上的高明之处,剧组的选角也很让人放心,比如Menzies在罗马与权游里已经证明自己善于表现细腻情感的流露,选他来饰演直来直去的Philip一度让我摸不到头脑,直到307看到Menzies出色的表现我才恍然大悟;泰温爵爷在GOT后难得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Olivia表演range让我非常吃惊,关键情绪表现到位,多年绿叶熬出头,可惜亲和力不够,也因为女王角色逐渐符号化,情节陈旧,缺少前两季的冲击力,反而5-8集非主角的特写异常精彩

50分钟前
  • Poros
  • 力荐

不能接受这个衔接流畅度

52分钟前
  • perfect blue
  • 还行

就不能找些好看点的女演员吗,女王,公主也就算了,让前国王放弃江山的绝色尤物怎么变成了一个老巫婆?

54分钟前
  • 虚度年华
  • 还行

不是很喜欢第三季的风格,节奏完全变了…演技浮夸…

59分钟前
  • 退秋
  • 还行

30多岁没必要还换演员 真的很诡异 根本没有换的必要 而且和前两季演员好脱节根本不像

1小时前
  • 较差

新的演员阵容,真的看不进去了

1小时前
  • toxicant
  • 还行

感觉自己是个颜控

1小时前
  • 明知故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