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 2012年11月3日 今年,吃货们在电视上可谓“大饱口福”,从年初的《林师傅在首尔》到《爱的蜜方》再到已热播的《后厨》,更有红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不少人是边看边吞口水,嚷嚷着也想学做菜。
前段时间,我就有过冲动,放弃现在的一切,投奔厨师学校去,因为每天给自己做饭提起了一些兴趣,后来觉得不能靠这一丝兴奋就去了,对不住自己,也对不住人家厨子学校啊,况且,我也保准坚持不住那份辛苦,清楚自己,我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
该剧是在广州拍的,很多熟悉的广东味,有北京路和小蛮腰等场景,后来我也证实了真有剧中粤海风、金砂这样的饭店存在。
后厨就是个小江湖,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危险系数挺高的,不过作为喜剧,倒是不用担心什么,冲着对海清和小沈阳的信任和喜欢,坚决从头追看到结束,只是在素素(女中女二号)这些人占用剧情的时候,会适当地使用快进功能。
虽然觉得小沈阳上不了大台面,但是还是挺喜欢他的那些幽默语言和表情,挺喜欢那声东北腔。
不过东北人还是有给我留下极具恐怖印象的案例:女同事,大嘴巴小心眼,整天说南方哪里不好,南方人哪里讨人嫌,自己东北怎么滴怎么滴好,我就不明白,她来南方干嘛,真想对她吼声:“滚出广东!
”哼,我们南方人还不稀罕你呢。
本以为能在戏中看到粤菜“满汉全席”,但其实它不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所以看到更多是演员在斗戏,而且编剧并不是很成熟,重复镜头N多,逻辑欠缺,漏洞百出,广告植入得太欠揍了。
对我来说,最特别的看点,还是“国民媳妇”海清和二人转谐星小沈阳的意外搭档,不仅看他们斗厨艺,更是每天斗智斗勇的,最终变成一道美味的爱情甜点。
只是戏终了,未知后续如何,虽是圆满大结局,但本人不是很看好他们的发展,毕竟不是一个调的。
看着两个实力派,演出了一部“偶像剧”,《后厨》有点雷,但学学小沈阳的做人挺好:不管别人什么态度,都能一笑而过,稳住自己,从容面对。
我承认这部戏槽点不少,硬伤也不少。
但是这仍然是近年来罕有的能吸引我一口气看完并且一再回味的电视剧,所以给五星。
这五星给在本子上和演员的表演上。
很多亮点是其他山寨脑残剧所看不到的。
看到完笑到完,片子很给力,我喜欢看,非常好好啊,但是那个厨师校长还有素素演的不是很给力,整体非常非常好!!!!
两个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演员,有戏,完全弥补了剧情欠饱满的缺陷。
另外,那个去应聘的素素和独住的那个老太太,是完全多余的角色和情节,不对全剧情产生任何作用,我都是直接跳过看的。
但可惜的是,全剧终添加了太多没营养、纯粹为了凑时长的情节。
看第一遍的时候还不错,很好笑。
在看第二遍就差很多,几乎每三分钟就能快进着看完一集。
现在国内写剧本的傻逼都喜欢偷美剧的笑点么,我最爱的厨房搞笑剧被特么改成屎了都。
原剧在这里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65332/在线的自己找找主厨是个帅哥团队里面有英国佬厨子、色逼面点师、无脑前台、大胸异国服务员、基佬服务员、黑社会范儿洗盘子的、老板闺女大厅管事和备受欺负的学员一切搞笑要素都有,结果就这么被国内傻逼编剧改成屎了,还是生病拉稀的一滩。
小沈阳还不错 有进步!
不论是片头曲《食为天》还是片尾曲《你懂得》,后厨的主题曲都展示了深刻的寓意。
“中国自古以来是民以食为天”、“师傅说看似简单其实才最难”、“大勺是我心中那时江湖的宝剑”、“袅袅的炊烟、飘过了几千年”……
这个电视剧的编导我非常的想不明白,一;试问那个酒店的厨师,去布置灵堂的?
这不是大堂经理和服务员该做的事吗?
二;这五星级的酒店,没有保安吗?
整个厨房的东西全被偷了,能告诉我这酒店在那吗?
我也去偷偷?
三;别说五星的了,那个酒店没有保洁?
四;请问有那个酒店的厨师,5.30就要下班的?
等等等。。。。
我很佩服编导,什么都敢胡编乱造,找不到共鸣点,要想看这部电视剧唯一的办法就是,没心没肺,别去考虑,就看他们是如何逗乐的就可以了。
打发打发时间,到点睡觉,明天还要上班呢。。。。。
说是一再要求删改剧本 而且本来是在广州拍的剧因为她嫌热还是咋的后边的戏改到了在北京拍,导致导演组在广州租的场地厨具都浪费了。
我看剧里最后那个粤菜比赛确实是在北京拍的 我还纳闷粤菜比赛干嘛千里迢迢去北京拍了 网上传的有鼻子有眼 这是真的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
本来挺好玩的一部电视剧,对于爱吃的我来说本以为可以是场感官盛宴,可是却越往后看越让我失望。
一:重复镜头过多。
同一镜头在同一集里都能出现好几遍,更别说是整部剧,估计都得用了个三四十次了,太有点儿凑数的嫌疑了; 二:捉不住重点。
剧情固然重要,可作为一个讲后厨的,可怎么能少得了让人看了就馋的各种诱人美食?!
可是这部剧我从头看到尾,没看到一例让我看了就馋的菜品,先不说成品有没有色香味俱全,对于只能看电视剧的我而言,“色”我完全没有看到,根本没有吸引可言。
在做菜的过程中也没有觉得够精致和讲究,估计讲究的也就只剩下海清和小沈阳呈现的所谓大厨对美食的苛刻要求的台词了;三:剧情、镜头衔接不连贯。
总是出现莫名其妙的衔接镜头,看到大概二十多集的时候,里面有一个镜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就出现了,简直匪夷所思,今天看到最后一集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最后一集里的镜头!
这是最后一集里的镜头,他竟然不看是否连贯就直接复制过去了!
这样的还不止一次。
以此说明整部剧到底是有多不用心,剧情的不连贯你后期制作的时候都不检查的吗?!
根本不是个详细计划的剧本。
只能说我只看到了梗概,主要要描写什么,而如何巧妙的带动主要情节基本没有什么表现。
完全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四:穿帮镜头过多。
我想质问一下,这尼玛是怎么通过审核在电视上播出的?!这里我就不剧透了,大家看了就知道,都是很明显的错误;五:穿插的奇怪配音。
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电视剧本身的问题,我是在网上看的视频,中间总是会出现很明显的配音和演员声音不符的状况;六:部分配角演员演技过差。
我说导演,你是有多想突出主角,这选演员也真是够不费劲的啊;七:场景选择不用心。
作为一部现代剧,要么场景生活化,要么现代感强,再要么实在不行,场景选择美一点儿的地方拍啊。
这什么都不挨着,只能让人觉得档次太低;八:广告太多。
整部剧都是某品牌的酒啊,某品牌的化妆品啊,甚至连某一世界著名跑车都有参那么一镜头,当然也许不是人家的赞助,只是想显示剧情的高端性。
总之,我只想说,这部剧一定很赚钱,噱头很好,吸引了大批观众观看,没出多少钱,没费多大劲儿,哎,这钱就这么轻松就赚了,你说说,多美哈!!
刚开始看前两集,觉得特别不错,还向朋友推荐了。
金砂和粤海风,也就是徐冰和时慧宝各自带领的后厨互相斗,互相比,还蛮多笑话,有点意思。
而且徐冰的感情生活也让人忍不住猜测,觉得故事这样发展下去会不错。
说道素素,刚开始几集确实是个好姑娘,勤奋好学,耐心接受,虽有委屈,但是还是照着老大的意思做,后来徐冰不也特别关照她。
看到后来就觉得没意思了,一是,人物故事稀里糊涂,没交代清楚,什么都像过场一样,走一下就完了;二是,重复剪辑太多,徐冰在吴娘娘院里,坐在浴缸边看金鱼的,徐冰玩游戏的,后厨做菜的大场景,走菜的,还有菜的特写,反正就是很多。
三是,感情变化好快,时慧宝前脚还想走进前妻家,后脚就进徐冰家了,而且死心塌地竟然说爱上徐冰了,但是徐冰没说“喜欢你”三字,就辞职不干,竟然真上老家了。
就是徐冰不接受,在广州还有女儿呢,之前还说要好好对自己姑娘,还想卖肾,说道卖肾,这段也很不实际。
李同本来还向徐冰求婚来着,遭拒后,还是很快就喜欢素素了。
素素对一个不知道是谁的遗忘在饭店的婴儿这么无私的照顾,后来东东发烧生病时,竟然说“我早饭还没吃呢,小孩玩玩就没事了。
”人物个性前后不一。
所以看到后来真不喜欢这个剧了,但是不知咋的,就是看完了。
后来想想也不是很差,生活不就是这么平平淡淡,好多人,好多事,好多感情,都不是像过眼云烟,在自己面前消失了。
不喜欢素素,但自己不就是素素吗,想法很多,但能坚持努力吗?
好久没这么三俗了
粗了些,浪费了好题材。
广告真多
意外的很好看,小沈阳不作怪的时候,还算是个耐看的爷们。
妈呀,太好看了!!!!
你个做中餐的厨师,出国培训一年是要闹哪样啊!一镜头弃
小沈阳是赵本山重点提携的弟子,但资质还是差很多,在舞台上唱歌搞笑可以,但演电视剧不行。海清媳妇的美好时代火了,真不该接这戏。主题曲还是好听的,小沈阳唱功不错。
就当喜剧看了,门槛低
败兴的女配角素素,遭人厌从头到尾
竟然有毅力看下来,浓浓的东北味啊东北味,为海清加一星
我实在不知道导演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缺钱 同一个场景可以在不同时段使用 让人拥有无敌穿越感 再加上如此无水平的编剧 要让这片如何演得下去
我当你竟然看过,这剧插曲是不是还是小沈阳和他老婆唱的?
小沈阳越来越像赵本山了~
海清这样的女人都到手了 还图啥啊?! 这家伙这对象搞的 整的我小心脏突突的。。。
剧情比较单调些,但比较喜欢男女主角,由其是海清漂亮
刚开始还不错~~往后就很无聊了~
看过
实实在在的比啥都强啊~
开始很搞笑,后来没多大意思了
剧情犯抽,海清也没蜗居里那么出色,另外广告也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