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罪案

Delhi Crime Season 1,德里警察故事(港),Delhi Crime Story

主演:莎法莉·什提,拉塞卡·杜加尔,拉什·塔朗,雅夏维尼·达亚玛,阿努拉格·阿罗拉,丹兹尔·史密斯

类型:电视地区:印度语言:英语年份:2019

《德里罪案》剧照

德里罪案 剧照 NO.1德里罪案 剧照 NO.2德里罪案 剧照 NO.3德里罪案 剧照 NO.4德里罪案 剧照 NO.5德里罪案 剧照 NO.6德里罪案 剧照 NO.13德里罪案 剧照 NO.14德里罪案 剧照 NO.15德里罪案 剧照 NO.16德里罪案 剧照 NO.17德里罪案 剧照 NO.18德里罪案 剧照 NO.19德里罪案 剧照 NO.20

《德里罪案》长篇影评

 1 ) She could be anyone.

早就知道这个震惊世界的德里公交惨案。

当时只当是一个惨烈的新闻,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可能最多会感叹一下印度这个国家在这个方面实在是做的太糟糕。

但是看了这一部几乎像是纪录片似的剧集后,我的想法却变了。

再也没有觉得这件事跟我毫无关系,甚至在看的过程当中会恐慌,甚至感觉到疼痛。

我想那是因为,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这才是最最可怕的,she could be anyone. 无论你是什么种族,是大学生还是打工妹,长得貌美如花还是平凡如路人……这一切都没有关系。

只要暴徒的目光盯向了你,那么,结局几乎已经注定。

整部剧集半流水账似的讲述了如何将6个凶徒一一抓获。

但是我想到最后那个新任女警说的话。

他们抓住也好,是否悔罪也好,能否判死刑也好……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比受害者能够恢复健康更加重要了。

可是,不能了。

事后再多的弥补也比不上事前的预防。

大家对强奸案的漠视,对男女不平等的习以为常,对女性的苛刻,腐败的警察和zz……桩桩件件,才最终构成了这次惨案的发生。

剧集结束后我又浏览了一下相关新闻,很可惜,印度总体的案件率并没有因为这个案子而得到丝毫的缓解。

恶魔依旧凶残,而政府依旧束手无策。

电视里还从侧面讲述了政客的丑恶嘴脸,学生们一腔热血的无知,哗众取宠的媒体……面对受害者,凶手难道只有那6个凶徒?

不是的,凶手还有更多的人。

 2 ) 有个女孩被奸杀,对这座城市并没什么影响...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乌鸦电影 公众号ID:crowmovie

壹 | 故事印度,德里,怪兽般的城市…2500万人口,每年爆发11000件恶性犯罪,其中又以性侵案闻名于世,被称为:强奸之都。

2012年12月16日,22点38分。

巡警在公路边的臭水沟,发现了一对奄奄一息的裸体男女…女孩的下半身,血肉模糊,用其中一个巡警的话说:就像是一头刚刚生产完的母牛…

此时,这三名巡警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个血腥案件,最终会演变成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印度,轰动全球…这个案件,就是骇人听闻的:德里黑公交轮奸案。

十分钟后,熟睡中的警务副处长瓦尔迪卡·查图尔维,被电话吵醒…听完报告,这起严重的案件,让她心知肚明:此案非同小可,将彻底改变自己,以及这座城市的命运…

关键是时间,抓捕凶手的最佳时机,只有六个小时…六小时后,这些施暴的衣冠禽兽,就会借着夜色,消失在德里的茫茫人海中…

另一方面,轮奸案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激烈民愤,一场浩大的示威游行正在酝酿中…

事态已经超出了刑事案件的范畴,它还牵扯出了这座城市各种病入膏肓的问题:歧视女性,暴力犯罪、宗教沉疴、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这位坚毅的女警,毅然踏入了自己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夜…

2019年3月22日,Netflix推出重磅7集连续剧:《德里罪案》上线不久,好评如潮,以严苛著称的IMDb打出了8.9分的超高分…

本片改编自震惊全世界的真实案件“印度黑公交轮奸案”,大量细节直接来自于德里警方的官方档案记录…

贰 | 真实以下部分资料来源于「人民网」「新华社」「网易新闻」「百度百科」印度,德里,2012年12月16日晚。

23岁的女大学生乔蒂和男友看完电影,搭公交车回家…

公交车上6个身分不明男子,围殴乔蒂男友,用铁棍将其击晕,关押在驾驶室内…然后,将乔蒂拖到车厢后排轮奸…

乔蒂被扇耳光,拳打脚踢,被六个男人轮奸,其中有一个未成年暴徒实施了两次强暴…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施暴过程中,暴徒甚至将生锈的铁棒插入乔蒂下体(有些过于残暴的细节,我实在是不忍描述)...

事毕,暴徒将赤身裸体的二人扔下车,然后调转车头,企图碾死乔蒂,杀人灭口…幸好,男友及时把她拖走...

13天后,乔蒂不治身亡。

这位23岁的女大学生,在离开人世之前,遭受了一个多小时的非人折磨...她对这个世界的最后印象是:宛如地狱。

真实的受害者六天后,警方逮捕了六名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铁棒也被找到了,是一个L型的汽车千斤顶配件…

凶手

涉案公交车强奸犯“义正辞严”的讲述了他的施暴逻辑:晚上,女孩就应该呆在家里,而不是在外面瞎晃悠。

印度只有20%的好女孩,坏女孩都应该受到惩罚...

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图为嫌犯之一此案震惊印度,引发印度全国的反暴力游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呼吁民众保持冷静: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证我们国家所有女人的安全。

印度古瓦哈提的学生,无声悼念强奸案受害者然而,就在一年之后,2013年12月27日,印度一名20岁的女子在平安夜遭到15人轮奸…案件发生的时间,距震惊世界的“黑公交轮奸案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8天...

有数据显示:印度每20分钟就有一个女人被强奸。

2012年印度法院共受理101041宗强奸案,但最终被定罪的强奸犯只有3563人,仅占所有受理案件的3.5%算上没立案的,定罪比例小于1%

2016年03月7日,新德里15岁女孩凌晨被强奸后再遭火烧,身体95%皮肤烧伤这部《德里罪案》并不是第一部揭示“黑公交轮奸案”的影视作品…早在2015年,英国BBC就曾推出纪录片《印度的女儿》,真实记录了此案强奸犯及其律师的嘴脸…让人遗憾的是,该纪录片推出不久,就在印度全境禁播…

在这部纪录片中,你能看到很多“精彩”理论:比如:她不该反抗,应该安安静静的接受强奸。

这样他们会在事后放她走…比如:一个巴掌拍不响,女孩就不应该在晚上四处走动…

比如,有位辩护律师说:如果我的女儿有婚前性行为,还夜间同男友外出,我会把她活活烧死!

所有印度父母都该如此!

在这起案件里,你能看到的是一群真正的“人形畜牲”:有普通贫民,也有混迹上流社会的律师;有目不识丁的文盲,也有知识渊博的历史学家…尽管它们出身不同,学历不同,生活处境也不相同,但它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女人是钻石,女人是珠宝,女人可以是男人的任何东西...唯独不能是人,不能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

你看不到它们有一点点的愧疚,在它们身上看不到一点点同情心和同理心…畜牲,这两个字用在它们身上,不是一种辱骂,而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形容…

让这些畜牲横行无忌的原因是:印度引以为傲的传统。

这种所谓传统告诉我们:好女孩不会晚上9点在街上闲逛;女人可以出门,但必须是在家人的陪同下;你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朋友,对不起,我们的社会没有这种概念…

乌鸦曾经介绍过另一部纪录片《日本之耻》,日本女孩伊藤诗织,被职场大佬强奸,奋起抗争…她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公开自己长相,实名告发性侵者的日本女性…结果,她遭遇到更严重的伤害:家人的责备、网友的嘲笑、强奸犯的羞辱、官员的指责…

她还被警察以“案件重演”的方式羞辱…男警员用人偶骑在她身上摆弄,边拍照边问:是这样吗?

他当时是这样趴在你身上吗?

就在两年前,2017年跨年夜,印度班加罗尔地区再次发生大规模性骚扰事件…有受害女性说:手从四面八方伸来,他们在对所有女人上下其手…据当地媒体描述:满街女人手提高跟鞋,哭喊着向警官求助,但性骚扰的人太多,警察也束手无策。

图片来源:班加罗尔镜报对此,当地官员解释道:被骚扰的这些女孩,模仿西方穿着…意思是说:发生大规模性骚扰的原因,是女孩们的穿着太暴露…有印度女权人士评论道:印度男人是不是如此可悲?

以至于他们只要看到穿着西方服饰的女性就会失控?

说回这部Netflix的新剧《德里罪案》,它用美剧的制作水准,重新挖掘这起刺痛印度的案件背后的故事…有网友评论道:嘈杂拥挤,贫富不均,灰霾天气,官僚体制,贪污腐败,罪案横行,性别歧视…这座城市会变好吗?

或许,只有当你直面丑恶时,改变才会开始吧…

那个死去的女孩,名叫乔蒂,在印度语是“光”的意思…乔蒂父亲说:临死前,她点燃了一束火把。

但愿这束光能驱散这座城市的黑暗。

在网飞新剧《德里罪案》中,我们能看到这种“希望”...然而,在真实生活中,这个女孩死去了,对于这座城市,并没有什么影响...

 3 ) 一座以「强奸」闻名的都市,一个被强奸的女孩

2012年,一辆行驶在德里黑夜的公交车上,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轮奸案”。

它让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多了个世界闻名的称呼——强奸之都。

网飞新剧,带我们再次走近——《德里罪案》Delhi Crime(2019)

「城市」入夜的德里。

拥有着全世界最拥挤杂乱的交通。

一位叫乔蒂的女大学生,刚和男朋友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摘下3D眼镜,他们还回味着刚才那九死一生的感觉。

影院外,来来往往的小三轮,危险又拥挤。

于是,二人登上了一辆破旧的公交车。

同一时刻,女警查图尔维,正在劝说想要出国的女儿查德留下来。

她向女儿保证:只要三周,女儿就能发现德里的好。

事实证明,不需要三周。

只要一个晚上,女儿就能看清德里的样貌。

母女俩沉入梦乡时,那辆公交车上发生的事,彻底地改变了这个城市。

车上的6个男人,对女孩乔蒂做出了文字都得加马赛克的事——

「罪犯」到底是什么样的禽兽,能这样对待一个女孩?

在媒体的问责下,印度警察这次破案神速。

五天内抓获全部6名嫌疑人。

这些,真的是嫌疑人么?

他们实在太过「普通」。

贾伊·辛格,被带到警局后,还一脸的惶恐。

一对亲兄弟,出生在一个朴实的乡下人家。

甚至,还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

在铁证如山下,贾伊·辛格很快变了一副模样。

他开始大义凛然地供述自己的罪行。

他觉得,自己代表的,才是「正义」——男女孩在公共场合亲吻,就应该下地狱。

于是,他选择践行「正义」的惩罚,而且无所顾忌。

案发之后,大学生潘迪在印度采访了100位强奸犯。

结果发现,几乎全部强奸犯都没怎么受过教育。

他们的脑子里,都烙着极端的男尊女卑思想,和大男子式的贞操观。

这些人入了狱,才第一次知道“反省”——不过,在罪行上,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反省的。

真实的嫌疑人接受采访 出自BBC《印度的女儿》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妈妈是否会崩溃。

潘迪还采过一位49岁的男性罪犯,他曾强奸过5岁女童。

他的自责,是这样的:是的,我毁了她一生,这让我感觉很糟糕。

她不再是个处女了,没人会愿意娶她。

之后,他又开始展现出自以为是的善良。

我愿意接受她,一出狱我就娶她。

公交案中的6名嫌犯,四人被判处死刑。

(一名自杀,一名未成年)可他们全都不服,选择上诉。

在印度“高效”的司法制度保护下。

案件,就一直拖到了2017年。

有了弱不禁风的执法力度,才有了肆无忌惮的猖狂程度。

「警察」恶的强大,必然伴随着善的虚弱。

警察,并没有想象当中的不作为。

尽管,他们办起案来嫉恶如仇。

尽管,他们会没有轮休地坚守岗位。

尽管,他们很聪明,会运用“囚徒困境”得到犯人的供述:

可是,他们势单力薄。

半数警力,被囿于交通事务和重大人物的保护。

而这里,每年发生的恶性犯罪案件,有11000起。

他们甚至没有随身携带的手铐,而要用手牵着犯人归案。

定罪率,就可想而知。

2012年,印度法院受理的强奸案,有101041宗。

定罪的,只有3563人。

绝大多数强奸案,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审判。

阿·米尔汗《真相访谈》德里的这起轮奸案,也本不必发生。

因为,那一伙罪犯,早就有过抢劫前科。

但被抢劫的人,没有报警。

或者说,不知道找谁报警。

正义若无能,谁又该为罪恶买单?

「去,留?

」查图尔维感觉无法说服女儿留下来了。

甚至她自己,都开始有了怀疑。

在她为案件奔忙时,女儿也已经开始检索多伦多的信息。

既然改变太难,为何不选择离开?

这个国家的精英和未来们,纷纷选择出逃。

留下来的,大都是没法离开的人。

可总有人,在逆着人群的方向,发起无畏的冲锋。

刚当警察两周的女孩维诺德,心中还燃烧着理想。

毕竟德里,还有她的爱情。

可留在这里,她又不得不忍受这里的规矩。

比如,让女方给男方送厚重彩礼的嫁妆制度。

家里的一个电话,就把维诺德打垮了。

母亲变卖家产,为的是给她的新郎,送上不菲的嫁妆。

在印度嫁一个女儿,差不多能让一个家破产。

有些丈夫,甚至会为了再得到一份嫁妆,用各种方式,杀死现任妻子。

她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拿什么去保护别人?

一桩《德里罪案》,扯出了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

剧集结尾,荒诞中带着几分悲凉。

即将放弃这座城市的查德,站在抗议队伍里,倾泻着虚妄的怒火。

而选择留下来的维诺德,站在她的对面,选择继续承受。

那个叫乔蒂的女孩呢,13天后就离开了人世。

并引发了全印度关于女性权益的大规模抗议示威。

2013年之前,外界把她叫做“印度的女儿”。

2013年1月5日,她的父母决定公开女儿的姓名:乔蒂·辛格·潘迪(Jyoti Singh Pandey)

乔蒂用她的牺牲,才换来了这个国家的一点点改变。

这个名字,该被铭记。

「回声」派爷前几天,推荐了《请再来四杯》。

评论区有人回复,难以置信。

对比豆瓣的高分和反思,则是印度人扎堆的IMDb上的不和谐音。

乃至BBC有一部反映该事件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都受到最高等礼遇。

被印度政府出面干预,禁止播放。

改变,已经是如此艰难。

可更难的是,在很多人眼里,这并不需要改变。

在IMDB上痛批《请再来四杯》的人,应该不会对印度感到失望。

而那些会感到失望的人,却在改变着脚下这块罪恶深重的土地。

 4 ) 这部剧 洗白了德里警察

一开始担心这部片子会被禁,其实完全不会,在这部片里第一视角是警察,并且表现得很正面。

通过这部片子,更多还原公交轮奸案的办案过程,更像是案件调查记录。

但也有更深的探讨 ,比如为什么出现这种罪案 (贫富差距越大,犯罪案件越多。

他们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却能从网上下载到淫秽视频。

他们会物化女性,得不到,就去偷去抢)。

以及罪案背后是政客之间无数强大势力的较量(记者被要求写强烈抨击警察的内容)。

整部片子非常写实。

首先是客观陈述了办案的困难。

经费有限:德里警局一年四千万美元预算,而城市人口1700万(很多细节比如:交不起电费;坐飞机去抓人还需要上面审批)线索少,办案难度大,7-10小时内是最佳破案时机。

印度基层警察低效率,懒散无能,缺乏人手、在岗警察又过度工作、24小时待命没有加班费。

只能动用警方自己的人脉和结合群众去查,警察必须各方线人消息灵通,有时还得自己掏腰包加油。

其次是德里警局办案方法的问题。

从业20年的女警员第一次看到犯罪现场有法医取样;有时审讯需要暴力,有时这种拳头问话方式,也会给犯罪者的亲属带来一辈子的阴影;之前被这伙人抢过的受害者报案无门,或者说他不知如何去报案,也不对德里警察报任何希望。

“要是他那晚报警,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多次犯案,才使得这伙人终于因为这件事落网。

最后是,在这关头,政客们想的是利用这个事弹劾警处长。

“总得有人为此事担责,如果你没有胆量承担,就找你手下的人当替罪羊”。

只要有犯罪行为发生,就会认为是警察行为失当。

人们不了解事实,任凭媒体带节奏。

印度或许是强奸大国,但总会有正义的警察、正义的人民去游行在使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大家对印度的印象需要改变,也有女性从事管理者,比如剧中出现的女法官、南区副警处长、女警探、女医生…她们同样受到男性的尊重,同样有受教育权。

当然,国家大了,人口素质不一,受教育情况不等,歧视女性的情况肯定还存在。

同样是发展中国家,邻国或许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我国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本科教育。

但面临3000万光棍这一罕见人口现象,或许本片可以启发我们点什么。

最后两个疑问:为什么抗议时,女性警员要挡在最前面?

剧里印度警察羡慕美国警察的生活的一些言论,是netflix有意为之?

 5 ) 德里罪案:一首关于印度人、印度社会以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挽歌

“民主亦非完美,自由困难重重”,这句话是美国第35任总统JFK的著名演讲中的名句,也是这部美国出品,印度制造的网剧的主旨,这大概是我观影以来最好看的一部印度影视作品,但也是我今年上半年我看的最心痛的作品了,不同于其他作品的震惊与恐怖,有的只是一种深入骨髓、感同身受的心痛。

看这部剧的动机很简单,之前的《一个母亲的复仇》的大失所望让我开始寻找真正讲述这个事件的好剧,在豆瓣输入“德里”之后显示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这部9分佳作“Delhi Crime”,在月结工作比较辛苦的情况下,我顶着工作后的疲惫在三天看完了这部只有7集的网剧,我深感物有所值,没有了以往印度剧的一言不合就尬舞,以及印度式的耍宝,带来的是紧凑的叙事节奏,紧凑到以至于结局都有些仓促。

这部剧虽然分类上只是剧情与犯罪,但是剧中所交织的伦理、家庭、政治内容以及背后带来的思考是丰满的,而这些,正发生在传统根深蒂固的东方文明古国,同时也处于高速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知道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嘛,意思是这部剧带给印度人民思考的,我们一样要思考。

本剧剧情不需过多赘述,主要就是讲述德里南区副警务处长Vartika的POV视角下讲述她率领自己的团队追捕公交车轮奸案的六名行凶者中所发生的故事,Vartika在不同的角色中有不同的故事线。

故事主线是作为警察的她在追捕犯人中所作的努力,支线则是作为母亲的她在挽留女儿在本地上大学而不要留学的过程中的母女二人的思想变化,两条线相互交织,Vartika在社会与家庭责任的转换中个人的无奈以及影射的社会问题让人五味杂陈。

作为警察的Vartika,身上的重担不仅仅在于追捕犯人,更在于背后的烂摊子。

她下要面对基层警员、下属警官能力低下与责任心缺失,上要与警察司长一起解决首席部长的政治干预对追捕所带来的阻碍,还要提防印度媒体通过不分青红皂白的报道煽动民众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为母亲的Vartika面对想要出国留学的女儿,竭尽全力想要向她展示她所在的城市与国家还是美好与充满希望的,但是在这过程中,现实的残酷让她不停的进行自我怀疑:这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给女儿展示的“美好印度”么?

在主线里你能看到印度社会之恶,这其中既有政治家以强奸案为工具来进行政治斗争、谋取政治地位,媒体为赚取流量夸大其词、进行不实报道的大恶;也有小警员玩忽职守、懒懒散散,男受害人为博取关注、不顾案件走向去参加采访的小恶。

而在支线中,封建、贪婪、愚昧、不平等.....这些印度社会之丑也通过Vartika周围角色的小故事、小细节尽收眼底。

也许对于第一世界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可能只会让他们觉得“Jesus!That is so horrible” “India is so dangerous” “so poor of Indians”之类的感慨,可是对于身处邻邦的人来说,没有可怜,有的只有深入骨髓的心痛,因为我们所身处的社会,与片中的印度,像得可怕。

也许我们有着比剧中先进许多的警力与装备,但我们的基层行政效率就和剧中一样低效,我们的正义也时时刻刻面临着因权力角逐而遭到行政干预的风险,我们的不良媒体比起剧中的媒体更无良,为了赚取流量可以把下限挖掘的更深,在我们的社会中,封建迷信、小市民贪婪地狮子大开口、长辈的愚昧和对晚辈工作婚姻自由的蛮横干预,同样是比比皆是。

在泡沫一样的繁荣以及统治阶级的信口开河中,人们如痴如醉地觉得自己生活在了无比幸福与安全的年代,印度——这个与我们紧紧相邻的国度,却好像离得很远一样,我们冠以那里的人民“阿三”这样戏谑的称谓,以“高度文明”的眼光俯视着他们,好似他们还只是原始氏族,茹毛饮血,有的民主艺术评论家还在德里公交案发生后还说“印度没有资格称自己是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不知这位无比骄傲的评论家有没有在本剧最后两集看到,愤怒的印度人民在国家元首的官邸前进行和平示威,在夜晚,他们在集会,一起畅谈如何让印度摆脱封建与不平等,让印度实现更好的民主,就凭着这一点,印度可以挺着胸脯说,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

尽管剧中充斥着丑恶与黑暗,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缕缕阳光,比如对Vartika不离不弃的女儿、丈夫和下属,还有给予她最大限度支持与保护的警察司长,我们在剧中看到了人性的缺失,但我们也看到了人性之光,有的国家,可能3⃣️0⃣️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光了。

此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在为了民主努力着 彼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还不知民主为何物

德里罪案 (2019)8.92019 / 印度 / 剧情 犯罪 / 瑞奇·梅塔 / 莎法莉·什提 拉塞卡·杜加尔

 6 ) 今年最佳

《德里罪案》真是我今年看过最牛逼的剧了。

这剧,只要我拿着手机边玩边看就超无聊,只要我认真看,就发现几乎每一场每一场戏都很精妙。

花了五年拍的剧真不是盖的,里头那种平平的戏剧性,跟老卤一样,全都沉淀到底下去了,极克制,极凶。

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和现实对照的镜像真实。

也因为它太注重还原现实,所以自我压抑,而这种压抑又因为你知道的真实存在,四两拨千斤。

就比如这个结尾,一群警察简单庆功,全是正面镜头,但只有一个悲观的小姑娘不说话,抬头看着什么。

其他人都走了之后,无声无息,镜头一下切到她背面,六具吊树上的假人猛地出现,原来它一直存在,他们只是选择无视,极其震撼。

这个结尾镜头,第一层说人民的愤怒。

第二层,在说人民的愤怒发泄无门,所以只能吊假人。

发泄无门不仅仅在于他们做不了刽子手,更可怕的是,杀了这帮魔鬼,完全无法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魔鬼。

剧里最变态的杀人犯,最后就轻易在狱里自杀了,给人一种正义落空的茫然感。

跟《七武士》结尾一样,年轻武士怒吼,山贼呢,山贼在哪里,其实山贼全死了,他只是悲苦于兄弟死去,无法弥补这份愤怒空洞。

看那部被禁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也一样,纪录片里采访罪犯,就算要被枪毙,他也平平静静自信满满对着镜头说,在强奸里,女的责任更大。

看着只觉得不寒而栗,不是因为他恶,而是因为他那种“不恶”的自我认知。

第三层,六个假人全黑无脸,暗示被处决的罪犯完全不具备身份价值,说白了,杀他们,无济于事,病源更大更深,连凶手也意识不到错,还指望潜在犯罪者意识到吗,更多人会犯罪,还是要继续杀下去。

警长说,我们不是没有因为这种事情杀过人,也枪毙过其他强奸犯,但又如何。

现实也果然如此。

《德里罪案》是这个时代的《杀人回忆》,完全够格,可惜已经不给这种电影造神了。

 7 ) 从侵害女性到女性主导

开篇先跪 Netflix,不仅选材精到,而且制作一流。

(不过据查百度,网飞只是负责发行,制作另有两个我不认识的公司,都跪了)当年那宗案件,震惊全球,印度的国家形象可以说是跌到谷底了。

当时有朋友需要去印度出差,颇有一种悲壮的意味,已经想好如何应对不测,幸好当然是平安无事的完成了出差工作。

网飞一发行该剧的时候,应当来说,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但是我注意到,豆瓣作为当今评分一姐,这个剧才4千人打分,评论数更少。

我可以这样理解,大家惧怕观看这样的剧,世界太可怕了,不想逃进更可怕的影视世界里。

其实我也是,所以下了很久,都不敢点开看,害怕看见令人发指的画面——光是看文字,已经感到齿冷,恨不得当场去世。

最后还是点开了,令人意外的是,很少正面的描写到那个女生的不幸遭遇。

剧作一开场是一个高中女生即将出国读书,跟她的警察妈妈争吵的情节。

争吵内容,就是这个国家根本不值得我留下。

妈妈当然不愿意跟女儿分开,试图说服她,结果打脸的巨大不幸案件到来了。

剧本的水平很高,以司法正义为主干,立足在副警司处长(女)的视野下,速度的指挥所有能够调动的力量,全力以赴的去捉拿6个犯人。

期间种种,不一一叙述,裹挟进去的,何止是警察内部的腐烂不堪,政党斗争的丑陋。

剧本最大的亮点是,女性。

从新闻出发,印度这个国家对女性的不友好到达了一个极点。

然而在剧中,你会发现,所有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都是女性,是女性在支撑着、决定着这个国家,不会最终倒塌在那些丑恶、丑陋之下。

女副处长,果敢、强硬、理性。

女警察,沉着,温柔,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女青少年督察,一路追查罪犯,最后关头依旧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

(尽管令人想打她,犯人被认定为未成年人,量刑减少许多)女法官,亲自做的口供,确保案件站在绝对有利的地位——没有人能在这份口供上做手脚,这个 官司一定要赢。

女医生,主治伤者,全力救治,以伤者为绝对的第一地位。

全剧下来,你会感受到,女性的力量,完全不亚于男性,甚至在强有力的驾驭着这些一盘散沙一样的力量,他们偷懒、松懈,是她、她们咬着牙关在奋斗。

光是这个剧本的完成度,这个剧就值得一看,更别提这位副处长精彩的演出了。

全印度阵容的制作,绝对会刷新外国人对印度片都是歌舞片的印象,它们的剧情片,早就称神了!

剧作到了最后,女警察很是沮丧,因为她知道,即使将6个人全部抓住,判决死刑,依旧不能减少哪怕是一丝丝、一丝丝那个受害者的伤情,因为伤势太重,她根本就是吊着一口气在活着,她活不久了。

(也许也是一种恩赐,不然以后生活可怎么办啊!

小肠的严重损坏,她的排泄就是问题)副处长安慰她,我们能做的,也只是惩治犯罪,至于意义?

从来都不存在。

片尾处是这一案件的交代,没有提振人心的意思,罪犯固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死亡,但是同时女孩也死了。

虽然灰暗,但是她们那坚定、清澈的眼神,依旧映照在我的脑海里。

愿印度女孩,不必再受这种侵害。

愿世上的女孩,都能够平安到死。

 8 ) 被告辩护律师:我们有最棒的文化,但里面并没有女人的位置

写在最前,推荐看过这剧的小伙伴顺道去B站围观BBC出品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记者采访了受害者的家人、罪犯以及家人、辩护律师还有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料详实,不管是从补充案件背景还是增加一个外国人看待事件的视角,可能都挺有收获。

接下来的评论综合了这两部片子的观影体验,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希望不会太乱。

可能因为是印度本土制作团队出品,和《印度的女儿》相比,《德里罪案》给人的整个感觉比较温情,镜头主要聚焦在德里警察办案的过程,并且戏剧性地设计了DCP Vartika Chaturvedi这个同为女性,又是一个花季少女的妈妈这个主要角色,化悲愤为力量,用强硬的态度推动调查迅速执行。

虽然他们在办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虽然影片给了不小的篇幅描绘一些政客只顾趁火打劫,想借机谋取警副局长的位置,一定程度揭示了上层建筑的腐朽。

但整个警察队伍的形象在片中还是比较正面的,他们是正义的象征、是希望的寄托,是统治阶级善的一面的展示,只是他们的力量被各种压制。

相比之下,《印度的女儿》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交出的答卷要“冷酷”得多。

我不清楚BBC在剪辑的时候是否有断章取义,但从最终展示的效果来看,其中一名强奸犯以及他们的辩护律师坦然地对着镜头说出的那些话,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孕育出的人的思想。

在印度,性侵事件发生后嫌疑人应该基本不需要费心思通过“荡妇羞辱”来转移公众注意力以逃避责任,因为在成千上万人的眼里,受害人已经被自动归入“不检点”、“不体面”的“荡妇”行列。

强奸犯采访画面女孩子出去的时间、陪同的人都要有讲究,出了事?

抱歉,你得第一时间考虑自己是不是越“界”了,而这个“界”是谁定的,是骑在女性头上的男人决定的。

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采访画面其次,他们把强奸、性侵视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不愿意用他们那经过千万年的进化早该有别于动物的脑子好好控制自己的下半身。

再次,即便女性真的倒了八辈子的大霉碰上这种人渣,她最好不要反抗,“她应该安安静静的接受强奸”,等畜生发泄完了就会放过她。

因为迪皮卡被强奸的过程中反抗了,所以“她被打耳光、踹肚子,她身上各处,包括私处遍体鳞伤,咬痕遍布她的脸、嘴唇和四肢”,连医生都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修补这个女孩残缺的身躯,抑或还有心灵。

"We don`t know which part to join."

受害者的母亲接受采访画面为什么这些印度男人会有这样理所当然到令人咋舌的想法,为什么他们会从文明的人变成野蛮的兽?

BBC试图从社会的贫富差距、对惩戒犯罪者的疏忽、几千年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教育的不作为几个方面去阐述。

如果这些印度男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家里人认为男性比女性重要,整天耳濡目染父亲对母亲呼来喝去,看到连同为女性的母亲都“自轻自贱”,偏袒自己不偏袒家里的女儿,他理所当然也会轻贱女性,也会成为翻版的父亲。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的女儿》把事件根源放在了印度人这种引以为豪但已经烂在根里的传统文化观念之中。

也许正因如此,纪录片和《德里罪案》都有种正义不知何处申诉的无力感。

被告辩护律师这句话是整部纪录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在于他承认女性地位低下的事实,在于他神情和语气中的理所当然,更在于这句话是出自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律师之口。

可见印度官方对两性平等教育的忽视甚至扭曲。

女法官接受采访画面我很喜欢电视剧末尾女警官凝视着树上吊着的6个娃娃的画面,站着的人感觉那么沉重,树上的娃娃却好似轻飘飘的不知道经不经得住一阵风吹。

不踏实的感觉。

这次送了这6个人进去,下次又会轮到谁?

如果下次犯事的不是贫民窟的普通人,而是权贵出身的罪犯,事情又会如何?

公众的愤怒会持续多久,下一次的愤怒又会在牺牲多少个女孩子花一般的生命之后才会爆发?

什么时候,女性才能获得她们应有的保障和话语权?

但写了这么多,我也只能无力地跟着补一句老话——

受害者的老师&朋友接受采访画面

 9 ) 在「强奸之都」,一个女孩儿被奸杀

2012年,在印度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德里,一辆行驶在黑夜里的公交车,一起震惊世界的轮奸案,一名23岁的女大学生惨遭6人强奸致死。

它让这座城市多了个臭名昭著的称呼——「强奸之都」。

它让这座城市的肮脏、阴冷、黑暗、落后逐渐浮出水面,却又被强行压下。

BBC曾出过一部反映该事件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却被印度政府出面干预,列入禁片。

这一次,Netflix再次将镜头对准这起骇人听闻的重案。

导演瑞奇·梅塔用5年的时间走访调查案件细节,从300多页的法院裁决书中,深扒国家级丑闻——印度黑公交轮奸案,用镜头还原一个真实的印度,并将它改编成这部剧——德里罪案Delhi Crime

全剧一共7集,每集片长60分钟。

截至目前,豆瓣评分9.0。

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这部剧最残忍的不是剧情中的那个被罪恶吞噬的城市,而是这样的罪恶曾经真实发生。

与以往的刑侦剧不同,这部剧没有机智的大侦探、英勇的警官,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过程,更没有过度描述案件发生的过程。

而是有90%来自真实案件,大量细节直接来自于德里警方的官方档案记录。

甚至可以说,更像是这个案件的调查报告,它的目的不是解读案件本身、剖析什么叫做“罪恶”,而是为我们展现印度社会的病灶,揭露那些丑恶的真相。

入夜的德里,即使是灯火通明,也无法将真实的黑暗遮掩。

街头巷尾一片嘈杂、拥挤杂乱的交通、危房四立、犯罪猖狂。

这里是一国之都,这里每年发生11000起恶性犯罪,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连警察都对此无能为力。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古老国度的文明,而是无尽的黑暗和阴冷。

就是在这样一座城市,在2012年12月的某个夜里,一名叫做乔蒂的23岁女大学生,刚和男朋友阿卡什看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摘下3D眼镜,她还在对电影里的故事情节意犹未尽。

商场外,依旧混乱不堪的交通,随意停放的小三轮,却没有人愿意送他们去目的地。

两人只好登上了一辆破旧的公交车,没想到却踏入了无尽黑暗的深渊。

随后,公交车上(包括司机在内)的6名男子,先围殴了阿卡什,并把他关押在驾驶室里。

又把乔蒂拖到车厢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施暴、轮奸。

轮奸结束后,有人用铁棍通入她的下体和肛门,甚至在最后徒手把女生从肠子从体内拽了出来,放话说这是要给她一个教训。

完事之后,暴徒们把他们扔下车,并且马上掉头试图压死他们。

幸好男友阿卡什及时把乔蒂拖走,才勉强保住性命。

想想这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举动,光是打下这些文字,都让人疼得倒吸一口冷气。

而与此同时,女警查图尔维还在劝说想要出国上学女儿留在德里。

她甚至说,只需要给她三周时间,就能让女儿看到德里的美好。

可实际上,想要看清德里的真实面貌,并不需要三周。

仅仅是一个晚上,在这座混乱黑暗的城市里,一辆公交车上发生的暴行,就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

回到案件当中,晚上11点半左右,巡警在公路边的臭水沟发现奄奄一息的乔蒂和阿卡什。

此时,女孩的下半身血肉模糊,脸上也全是血渍。

几天之后,女孩去世了。

此事一出,让整个印度为之一振,人们发起了史无前例的抗议游行和悼念活动。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禽兽,才能如此残忍,对一个年轻女孩做出如此残暴的恶性?

在媒体的问责、群众的施压下,以女警查图尔维为首的印度警察,此次破案神速。

仅用5天时间,就抓获了6名罪犯。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6名罪犯,不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人,也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而是来自印度最底层最普通的人群。

一个公交司机,贾伊·辛格被带到警局后,甚至还上演了一出「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戏码。

一对出生于乡下家庭的亲兄弟,本该朴实善良,却做出如此恶性。

是不是真应了那句「人之初,性本恶」?

甚至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在现实当中,1名案犯被关押时上吊自杀,4名成年案犯被判死刑,未成年人只被判3年监禁。

可当铁证如山,6人全被抓捕后,他们却全都不服,甚至选择上诉。

这个案件就这样被拖到2017年。

当年9月,在执行死刑前,纪录片《印度的女儿》采访了其中一名罪犯,却得到这样一番荒谬之谈。

“体面人家的女孩,不会晚上9点还在外面闲逛”。

“对于强奸来说,女人比男人的责任更大”。

在我们看来,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让人匪夷所思。

可在印度这样的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极端思想早就烙印在他们的思维意识里。

不仅仅是这些没怎么受过教育的罪犯,甚至连他们的辩护律师都是这样的说辞——

字里行间都是对女性地位的贬低,甚至把强奸说成是最棒的文化。

WTF!

这都9012年了,竟然还有如此落后的想法?

而在印度真实发生的这起黑公交轮奸案,映射出了的不只是对于女性的歧视,更是贫富差距、体质落后、罪案横行……等等一系列的揭露。

这就是印度这个古老国度,整个社会的沦陷。

回到《德里罪案》这部剧中,在整部剧的最后,年轻的实习女警,面对着一颗大树。

那里挂着愤怒的民众制作的六个罪犯假人,宣泄他们的不平和不安。

这个悲壮而诡异的画面,让人止不住思绪万千。

可到底要再平白无故地牺牲多少「印度的女儿」,才能为这黑暗阴冷的国度,带来一丝光明?

除了印度,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个我们看不到的角落,以怎样的频率上演着类似的悲剧?

就像片尾说的那样:我们只有改变自己,这个国家才会改变。

这句充满希望的语句,却是任重而道远,想要真正实现的道路还会很长很长。

 10 ) 希望正义虽迟但到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德里罪案》在网飞悄悄上线了,关注的人不多。

豆瓣至今只有300多人打分。

但如果你听闻过2012年骇人听闻的印度德里黑公交轮奸案,你一定会跟我一样毫不犹豫地点开它。

因为这剧就是改编自这个真实案件。

好多网友都说:这剧存在本身,就值得5星。

01 人间真实2012年12月16日晚8:00左右,一位23岁的女学生乔蒂,与男性友人看完电影,登上号称顺路的私营巴士。

在巴士上,男友被群殴,用铁棒击晕关在驾驶室里,女生被拖到后排被6名男性,殴打、轮奸……其中一名未成年人强暴2次。

事毕,这些暴徒将他们扔下车,马上掉头准备碾死二人,毁尸灭迹,幸好男友及时把她拖走...

晚11:30左右,人们在公路边发现这对奄奄一息的裸体男女。

女孩下体被铁棍捅得血肉模糊,肠子从伤口处被撕扯到身外。

她在被送往医院十几日后,病情恶化、不治身亡。

此事一出震惊德里、印度,人们发起了史无前例的抗议游行及悼念活动。

6名罪犯随后悉数归案,1名成年案犯在被关押期间上吊自杀,4名成年案犯被判死刑,而那名未成年人只被判3年监禁。

有名罪犯在既定事实面前,这么说:“一个体面人家的女孩不会晚上9点还在外面闲逛。

”“对于强奸来说,女人比男人的责任更大。

甚至认为是女孩的反抗导致了他们的进一步犯罪…“她不该在被强奸时反抗,她应该安安静静地接受强奸。

”“这种事发生后,很多女孩就要被强奸后杀害了。

罪犯的辩护律师,印度上层知识分子,义正言辞:“女性只有在正确的位置,才能被尊重。

”“一个女人在男人的眼里来说就是性。

太多太多可怖、荒谬的言论…游行抗议的女孩们群情激愤:“我认为那天没有一个女性会不为那个女孩所遭受的痛苦而痛。

可有些女孩的丈夫不惜动粗来制止她们……

受害者在此次游行中,由于一开始父亲不愿透露姓名,被众人称为“印度的女儿”。

讽刺的是,或许这个女孩最大的错误,是成了印度的女儿……女孩死前,活得比谁都认真、努力。

白天在医学院读书,晚上在客服中心熬夜工作,每天只睡3-4个小时,用兼职的收入支付学费。

梦想是去帮助穷人,在老家建一座医院……她常说,女孩可以做任何事。

……上述事实部分出自BBC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弹幕中国民众都在感恩自己出生在天朝,惊恐印度究竟是怎么一个吃人、畸形的国度。

每20分钟就有一名女子被强奸…恬不知耻、丧心病狂的恶行在大部分男性看来是最棒的印度文化…远远不止强奸,重男轻女,杀死女婴,巨额嫁妆,家庭暴力……

来自《真相访谈》印度有太多个女儿了。

表面上的杀人凶手或许能绳之以法。

但背地里的文化劣根却太难根除。

这一个个悲剧的根源从不只是一个人,一群人,而是国家文化基因本身。

昔日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沦为强奸大国,当文明早被重新定义,这个国家该何去何从?

02 事件改编加拿大导演梅塔花了4年调研和撰写的,于去年开拍,今年网飞上线的《德里罪案》。

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却给出了很多思考的角度。

此剧讲述了这桩强暴案件发生后,副警务处长瓦尔迪卡带领警员6天内艰苦搜寻并捕获凶犯的过程。

整个过程展现了一个“过于真实”的印度社会。

尘霾飞扬,危房四立,贫穷混乱…印度语、英语交杂的对话意味着悬殊的贫富差距,英国殖民的痕迹犹在,两种文明厮杀碰撞…… 女主瓦尔迪卡是德里南区副局长,自从接到报案后,从分配人手、安慰“受害者”亲属到审问犯人、应对高层及媒体,

遇到的难题一个接一个,忙到焦头烂额。

首先整个德里警力不足,为数不多的还消极怠工,执勤期间嗑药、私受贿赂…

下属称工作强度太大需要健身休息。

甚至对嫌疑人暴力执法,借此来释放不快情绪…办案手法也很业余、潦草, 取证物不戴手套,生化采集取证这回案件是头一回。

不用手铐抓捕嫌疑人而采取十指紧扣(???

甚至都没有专门的审讯室,问讯在个人办公室完成。

整个警局还时不时停电……媒体不关心“真相”,被政客利用把矛头直至“警局办事不力”,也不顾受害者的二度精神伤害而一味抢快“博眼球”。

法院不裁决正义,不留出时间给警察办案,还要抓来关键人员问责“受害者怎么没被送去最好的医院”。

政客当然更诛心,只管借此案逼女主上司下台,掌控警局大权。

民众被舆论煽动,把警局围得水泄不通,一方面情绪高涨事后声讨,一方面在女孩出事当晚,又无人问津。

这究竟是在推卸责任,还是行使正义?

有的罪犯把“当众调情”视为“下地狱之举”,

这该怪罪于没有性教育的国家。

受害者的男友(剧里设定为男友)看似也是受害者,但其实更像个始作俑者。

有的罪犯一方面兽性大发,毫不犹豫加入蹂躏女性的“狂欢”。

一方面又恐惧警察将犯罪事实告知母亲,在意女性面前的形象。

……从这些角度看每个德里人民都是轮奸案的凶手,自诩高尚实则邪恶,无一无辜。

面对这个强奸之都,剧中女主及她的女儿几乎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逃离,女主的女儿早决定了去加拿大读书,她憎恶这里的一切。

一种则是身体力行改变,女主始终相信德里在变好,虽然这6天里每一分钟她面对的问题都在瓦解她的信念。

而这场战斗结局如何,请允许我不再剧透。

03 印度现状 2012年该事件之后,印度强奸案依然肆虐。

“2016 年,印度平均每天记录106起强奸事件,每10名受害者中有4起是未成年人。

其中,未成年受害者的比例较2012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且94.6%为熟人性侵。

今年初,一名8岁的女孩在印度北部被奸杀,针对女性安全的抗议再次爆发。

女儿们的牺牲实在无足轻重,微光熄灭,遁入无尽黑暗…似乎什么都没影响,该怎样,还是怎样…但其实,它又隐隐不一样了。

愤怒在推动律法改变——“2013 年,在公车强奸案的巨大社会影响下,印度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颁布‘刑法修正案条例’,扩大了对性犯罪的定义,还‘决定性’地将死刑纳入强奸案判决的范畴。

”女孩、女人们意识到自己被冒犯,报案率在上升——“如果暴力是犯罪的话,忍受暴行也是一种罪恶”

“被强奸的话失去贞操的应该是强奸犯,而不是被强奸的女性。

也有很多人,同剧中的女主一样,在竭力奔走——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制作《真相访谈》,力求揭露文化“糟粕”;社会活动家靠自己影响力发起救援活动;一名男性社会活动家就曾救下了两千多名女婴。

虽然报案也会被人说“如果你没有政治影响力,此事也非新闻头条,那就忘记正义”。

女性们依旧认为印度律法不过是喊口号,政府还没有能力让女性隔绝危险。

毕竟,文化、价值观的腐朽,社会形态的“污垢”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彻改。

但意识到“存在问题”去努力,远远好过“忽略问题”,不是吗?

正义可能会来得很迟很迟,但我也不想悲观地认为,它不会来。

只要还有人会愤怒,会呐喊,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之后,还是要期望伤口愈合的那天。

《德里罪案》短评

深挖一点会更好

4分钟前
  • 野人
  • 还行

24.8.18 何其残忍!六人轮,并拉出肠子!故事拍到挺好的,不像我们的,都是正义凛然的,一股脑就抓到了,其实破案已经只是一个小事情了,面对民众,高层和媒体的更是层层阻碍!我在想,唐山烧烤事件又何尝不是呢,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残忍!而且还有帽子叔叔内部作案,简直就是黑暗!

6分钟前
  • 🤔 Spencer玄子
  • 力荐

建议顺序:纪录片《印度的女儿》——《德里》

7分钟前
  • 贩卖捌爪鱼
  • 力荐

原来印度也是双轨制的警察系统。从警方视角全面展现了印度黑公交轮奸案的侦破过程,女性的主导力令人印象深刻。一部好的刑侦剧也一定是一份出色的社会侧写,本片就是如此。

10分钟前
  • m89
  • 推荐

剧中所交织的伦理、家庭、政治内容以及背后带来的思考是丰满的,而这些,正发生在传统根深蒂固的东方文明古国,同时也处于高速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知道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嘛,意思是这部剧带给印度人民思考的,我们一样要思考。

15分钟前
  • 灵 玲
  • 还行

出品意义很重,但可以再精简一点。

18分钟前
  • 等待用户
  • 还行

从我开始学人类学到现在,究竟读了多少有关印度的书和论文已经数不清了,所有以前那些零碎的知识,在一部七集的电视剧里不断涌现,但又有一层诗学的意味。这样暴戾惨烈而又复杂的案件,还原为五天多时间里的真实质感,批判而又不止于批判,痛苦而又超越于痛苦。年度致敬。

19分钟前
  • 袁长庚
  • 力荐

装腔作势又陈词滥调,Zzzzzzz

23分钟前
  • 卖矿的
  • 很差

质感不错,基于事实改编也不错,但能到8.9分水平?

27分钟前
  • Phoenix
  • 还行

这真的是意义大于内容的剧,写实、克制不代表流水账啊,这件案子本身抓犯人并不好看,案子的意义在于社会问题啊,为什么印度强奸案的案发率这么高?为什么警察毫无建树?为什么政府无动于衷?结果整个七集写了一堆好警察全国各地抓犯人??然后示威的人干扰他们办案??一个说德里是犯罪地狱要离开的小女孩,最后理解了警察母亲??“印度女儿”的意义可真不在于此。另外,这是2019年的剧,罪犯屡屡拖延死刑,这都不写吗??

31分钟前
  • ManManYang
  • 较差

作为女性我们真的应该庆幸没有生在印度,这是一个我永远都不会想要去的国度

35分钟前
  • 回音
  • 推荐

实在无聊,看豆瓣评分那么高,强忍看完,看完也没啥感觉!

40分钟前
  • 摩力克
  • 较差

剧情诉说了在一件让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都绝望的案件背后的故事。因为只有7集所以节奏非常紧凑,美剧的感觉。印度警察和我们的警察太像了,过长的执勤时间,完全不够的人手还需要应付各种各样胡搅蛮缠的刁民。这部剧起码呈现给了我一个可同情的印度,一个人口过多的发展中国家碰到的困难或许我们是最能够感同身受的了。当周围的人都对现实妥协或者绝望时,还是有一群硬要拖着所有人向前进的傻子们。

44分钟前
  • 老A
  • 力荐

好过九成五国剧。各方势力,每个人物,在德里没人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47分钟前
  • Anna喃喃
  • 还行

角度不太喜歡 太主旋律了 當然不否認有好的警察 但人民的集體認知難道都是誤解嗎 劇裡的大眾看起來更近乎於無理取鬧 但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的吧

51分钟前
  • 落落落落落枕
  • 还行

看过此案的纪录片再来看这部剧就显得十分多余了

54分钟前
  • 天 聿
  • 较差

拍的好烂,前两集就是在单纯的讲案子有多惨多惨,大部分就是嘴讲,还有很烦女主,自己国家什么样心里没点数吗,非要留闺女,还瞒着不让知道新闻内容,有点毛病。还有用齿痕是从美剧看来得,小女警男朋友说你不该对我有隐瞒,真的无语死了,能不能正常点啊剧情。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小剧情漏洞真的懒得说了

59分钟前
  • 叭叭叭女士
  • 较差

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拍流水账...流水账似的对白,流水账似的剧情...

1小时前
  • 邪恶大王
  • 很差

最后那个树的镜头太牛逼了,所有人无脸,不论是受害者还是杀人犯。这个剧每个人都表演得极好,但又极其克制,完全没有印度人的热情奔放,给人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女领导简直牛逼,那一句fuck喊进了所有人的心里,那是永远刚强执着但又发现这一切毫无用处的愤怒。

1小时前
  • 压力男孩
  • 力荐

庆幸自己没有生在印度这个国家,否则身为女性的我该有多绝望,一个国家让人感到失望并不是一日而成,而是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法律的不完善,国民素质的低下等相互作用而成,即使有部分国民想要做出改变,也仍让人觉得有心无力。

1小时前
  • 伊兰月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