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的天赋在于画画,而命运的三岔路口,出现在他中三那年的春天。
当他的漫画在校内传阅,初尝被追捧的喜悦时,一位神秘的“四眼狗”悄悄篡改了他的画作,两人在纸上暗自较量。
为了捉弄对方,阿信设下机关,结果黄色颜料爆了女孩一身。
当他发现“敌人”竟是个女生时,懊悔不已,于是画了一幅漫画作为道歉。
第二天——如果阿信坚持完成道歉,他会因此注意到一张海报,看到梦想的细节,走上艺术之路,最终成为一名漫画家。
如果他在追逐女孩的路上,选择帮助兄弟解决问题,义气将引领他踏入社团,开启一段江湖意气的大佬人生。
如果他在奔跑途中,意外撞破家庭的秘密,责任感将促使他选择公务员的安稳道路,过上平淡却压抑的生活。
个人的选择 vs 不可抗拒的命运,宿命论主题,无论你如何抉择,终究难以逃脱命运的轨迹,正如杜琪峰所说:“遇过、经过、想过、错过,我们人生就是这样。
”时代要我们明白什么是必然,什么是偶然没有哪一命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一命是差到底的。
无论是按部就班追求安稳的人生,还是奋力一搏追逐梦想的人生,或是义薄云天、不择手段争夺权力的人生——每一种都有缺憾,也都充满挣扎。
正当我感慨“殊途同归”,准备开始讨论“哪条命最惨”时,导演却狠狠地给了我一记重锤。
第四命:一个从未开始的人生。
骆泽信在出生那一刻便夭折,从未踏入这个世界。
这个突如其来的设定,像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能活着,并走完一段人生,哪怕平庸、痛苦或曲折,就已经不是最惨的结局了。
于是,所有关于命运的争论都显得轻浮。
人生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何必执着于“如果当初选择另一个选项就好了”。
高峰连接低谷,在经历人生的起伏、体验命运的无常之后,我们终将明白:我们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课题而来。
通过三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径,《三命》展现了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与无奈。
看似自由的选择,实则早已被无形之手牵引;三条路,三种人生,殊途同归,《三命》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答案,而在于它用港片的浪漫,逼我们在时代洪流中看清一个残酷真相:所有人生,都是“被选择的选择”。
当你看完阿信的三重人生,你会庆幸自己活得“正确”,还是会恐惧所谓“自由意志”不过是命运设下的陷阱?
人生的遗憾是必然的。
每一个阶段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基于当下的内在需求、有限的信息和决策能力所做出的最佳判断。
但保持理智与情感的一致性,却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即使理性上理解,也无法彻底消解情感上的不甘与失落。
人生的许多选择,其实只是概率游戏。
一次随意的决定,可能就改变了你的一生,无论人的主观能动性多么强烈,有些力量,始终无法抗拒。
无论骆泽信如何努力,如何接受现实、调整方向,总有一些东西无法改变——比如那个从小罩着他、陪伴他的小混混阿龙,在每一条时间线里,都会在1981年横尸街头;比如白月光女孩,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过2003年的那场车祸;又比如他与肥仔阿勤,无论在哪种人生中,总会成为兄弟,互相扶持,反复相遇。
三条命,三个身份,但在死亡那天,他们全都拿起了同一本漫画。
那是阿信最初的热爱,也是他一生未曾真正放下的梦。
漫画,是他兴趣所在,也是理想象征,让人不禁想起香港文娱产业的黄金年代。
那时的漫画家、电影人,几乎撑起了整个城市的灵魂,全港人都在等一部新作出炉,等待下一话的连载。
可结果呢?
不管你有没有才华,终究会迎来退潮的那一天。
辉煌终会落幕,风头也会转向别处。
在这个短剧盛行、“金手指”泛滥的时代,我们幻想第九十九种开挂人生时,杜琪峰用胶片提醒我们:人生不是待修正的错误代码,而是在既定轨道上跳出最绚烂的太空步。
真正的勇者,是在看清人生棋局的终章后,依然执黑先行落子无悔。
如此,即便命运早已注定,但姿态由我。
这才是对生命最暴烈的浪漫主义——既做不了命运编剧,便成为自己人生的最佳演员。
当大幕落下时,能对着虚空谢幕:"这一局,我接住了所有明枪暗箭,没糟蹋这张入场券。
"
一口气刷完看到失语,如果没有银河映像这部剧最多七分,但银河的情怀可以再加十分。
剧情简单看起来像是横穿六十年的香港人物时代史,但对港片狗来说更能解构成香港电影萌芽辉煌落寞史。
五十年代末期,香港《光明报》大胆预言:今后的中国文化至少有一个时期要属于香港,当年,邵逸夫从新加坡回香港。
《三命》里信仔也出生在那个时代。
七十年代也是香港电影的转折,所以信仔为了追逐一只风筝,分裂出了三个不同命运的平行时空。
在他三个不同的人生里经历了为求温饱接受平淡的人生,为了梦想一昧扎入偏执的深渊,为了钱走了另一条不道德的道路。
但无论哪个选择,最后都没有走得很远。
像是香港电影的缩影,狂奔,辉煌,然后瞬间落寞。
同样对照了银河映像,信仔青少年时期有很多银河映像的线索,幼年时期奔跑的那一段还原了《柔道龙虎榜》,夜景灯光茶餐厅还原了《PTU机动部队》,分裂的平行时空还原了《一个字头的诞生》,青少年时期的阿信,胖子,阿莹三个人凑一起就是《遍地黄金》。
中期经历了转折,同时杜琪峰也尝试用拍商业烂片来维持自己喜欢拍的片子。
最后,终于没有了市场。
阿信的每一种命运都加入了杜琪峰最爱的元素: 茶餐厅,炒股,九七迷茫。
感觉像是杜琪峰在说:银河映像和香港电影都不行了,给你们一些命题,你们交个作业,港片的命运就交给你们了,实在不知道怎么拍,就去看一下《七人乐队》。
最后,谢谢余家安先生对艺术的贡献 看到一句短评:“这时代,只有香港还在怀念Hong Kong” and,我也是其中一个
今日和朵宝一起追完了这部很具银河映像色彩的港风片。
跟着主角经历了香港60年的发展,不同的选择带来三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时也穿插着命中注定的事件作为不同故事里的相同经历,有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而对自己造成影响。
命运是不可抗拒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还是最喜欢第一条线(除去那场莫名其妙的车祸),因为我就是一个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追求自己真爱的人。
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不过都是在亲身体验生命的历程,所以一定要努力追寻活着的自我价值。
在追寻的过程中,感悟爱情,感受亲情,感受生命如花的美好,也体会生命如花般凋谢的残酷。
虽然剧中人物的人设很一般,但很喜欢这部剧的结尾,不一样的人生,最终还是交汇在热爱的时刻。
保持善良,勇敢与对爱和梦想执着的追求,始终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力量。
多少路,一个人要走过,才能被成为一个人,答案就飘在风中。
三命 (2025)8.22025 / 中国香港 / 剧情 悬疑 惊悚 犯罪 / 张家杰 黄伟杰 李子俊 / 苏家乐 陈国邦
如果说《蝴蝶效应》《机遇之歌》是讲述人生在一个命运交叉路口的选择会产生哪些结果的话,那么该剧可能就是试着探讨一个人在一生中的每个交叉路口处做的决定最终会导致过怎样的生活,对于男主来说在一路颠簸不破的三重人生中,如果追逐儿时梦想成为漫画家大概率会和初恋情人再度重相逢;如果因被原生家庭所累误入社团极容易和天涯歌女打得火热;如果做了工程师那么很可能会在中年后偶遇女议员(话说这不是《老少年奇遇记》后我开的玩笑吗)。
然而如果故事只到这里或者说这样看故事的话,那么这就只是个平面的故事,就像人站在一幅画外以为故事中的人物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决定作用,并不能深刻地体会到命运的驱使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立体的概念如何体现,解决的办法就是我再次想起《漂白》里的手表定律,每个学徒都是站在画外观赏的人(虽然他们的人生也和男主一样),而做选择的画中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双向选择中令自己变得鲜活。
在杜琪峰于海外的电影论坛的言论引起引起一阵波澜之后,时隔有日,终于迎来他监制的电视剧《三命》。
在以前,杜琪峰名为监制实为导演的剧也不少,有名的《天若有情》就是例子之一。
所以很难说这部剧他插手多少,或没有插手。
他所深爱的大概是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所怀念的也是彼时彼地,因而着墨所较更多。
时代飞速发展,每个人都有一飞冲天的可能。
一个不经意的起心动念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无数人。
骆泽信见到的风筝,都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造成了六十年不一样的人生际遇。
风筝的寓意也不言自明:风筝飞多远、多高,是不由自主的,是掌控在那根线背后的手里的。
让我想起《暗花》里关于命运的台词:你我好似这个弹球,弹到哪,几时停,都是身不由己。
银河映像是作品里,宿命感就像是空气中的水汽一样无所不在。
生的喜悦不常见,死亡的袭来却非常突然。
在电影《非常突然》的结尾,一行人沉浸在破获重案的喜悦之中,却突遭另一股劫匪的重火力,全部殒命。
更冷峻的是导演的安排:路人报警,警察来到了却持枪等待,最好是两帮人同归于尽。
尽管他们不知晓前面中枪的就是自己的同仁手足,他们选择了最有利的做法。
看得出命运冷峻冷酷和不可捉摸,明明你已经赢了,转瞬出意外。
哪怕是在非黑帮戏里的都市剧,刘德华扔出窗外怎么都会飘回来的爱情符,一定要让他和符的主人郑秀文产生点什么。
有电影评论人说杜琪峰右手拍爱情电影来养活左手拍的黑帮电影。
真是的生活是不是也这样无常呢,其不可捉摸性有没有创作者能表现出一二?
这类电影所见不多,银河映像是最显著的创作团队。
作家金宇澄说,你的人生往往在那一秒钟的抉择里已经决定了。
这是繁花下的阴影。
骆泽信见不见得到那个女孩是两种人生,他帮不帮阿龙又是两种人生,这样的交织组合,他要么平顺一生,要么十分辛苦。
步入黑道,却意外青云直上。
这是那个时代使然吗?
故事里令我痛心的是规行矩步的阿信见到了留洋归来的"四眼狗"林海琪,他想起少年时的梦,留下讯息,两人重新建立起联系。
他们一起骑摩托车,画画拍照,像是一场愉悦的"出轨",这里没有经纪人男朋友做阻碍,末了,阿信却拿出了同家人的合影,暗示自己无法逾越那一道鸿沟。
我以为这里不是和情人做告别,而是说,年少的梦想,漫画,就在眼前但不可触碰,只能偷偷地悄悄地回味一下。
我们普通人有自己的"五指山"要背负,要养家糊口,要赡养家人,要供儿女上学。
轻而易举地追梦就是那不可逾越的雷池禁区。
很多人自以为通达于世故人情,自以为成熟、精明、练达,认为从前幼稚可笑,现在总算看透了,于是违背少年时立的志,于是变成自己少年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第二个骆泽信的近乎癫狂的执着亦叫人心痛,执着,同样是银河的主题之一。
大只佬打死了一只鸟,在树下看见了因果,执着于因果,汲汲于怀不能或忘,因而背起沉重的肌肉负担。
这是执着的外象化,是视觉的表现手法。
盲探庄士敦直言:人太执着,就会心盲无明。
这种悲哀在于它血脉里的沿习:终小敏一生,她基本上继承了她外婆、妈妈的执着不能自已,她的女儿小小敏,仅仅几岁的年纪也可看出这种端倪,如不破"执",命运亦可预见。
阿信与人竞笔,赢家荣升报社主笔。
他念兹在兹,定要与对手卢仔见个高下,弃父母电话于不顾;从家赶回时看到画被淋湿,愤怒地用水泼向同事的画,撕心裂肺地叫喊:你们怎么可以如此自私只顾自己?!
却罔顾了对手的作品也被雨水打湿的事实——人太执着,心盲无明。
之后他在路边利用摩托车的灯光纵笔飞舞,空气中的雨滴像张网一样笼罩着他,这里面是他的世界,状态如痴似狂。
这个演员演出了一种信念感这样的状态叫我不住猜测:他会不会发疯,就像梵高那样?
这种执着也是阻碍了他做自己的因素,叫他误以为眼前的对手即高山,无意识地去模仿他的笔意、风格。
家庭的不堪对这条故事线的阿信影响是最小的,虽然有忽视妻子的时候,虽然有不幸,他从没有质疑过爱情。
第一个骆泽信结婚是因为人就要结婚,需要成立家庭,工作就是要养家,这是自古皆然的天经地义,不得不如此。
他退休后才做回自己,悄悄地拿起画笔,就在屋里画,为了自己画,不需向世界展示。
第三个骆泽信不信任家庭,不陷进"关系"里面,和别人的女人夜夜寻欢却没有一丝温馨,可以冷静地开张支票,我相信这也是整部剧只出现了他床上戏份的原因。
他敢于当街掌掴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的不轨不仅伤害了自己的母亲,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自己,这份怨念,人死了才消去。
因此他不敢轻易陷入某种关系里面。
无论生命怎样轮回发展,有些人有些事,他做了这样的事,其结果和下场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大不同。
如一直会出轨的父亲,如一直在隐忍压抑的母亲,如一直混江湖的阿龙。
江湖的路更加难走,更加无常,阿龙怎么做都是一样的,也算是另一种求仁得仁吧。
命运大过天,嘶哑着嗓子说一句"今日不知明日事",是他仅有的一点有声的反抗。
生命除了不断失去,和无法阻止的死亡,最终我们要找到能令自己内心平静的方式。
究竟什么才有如此的力量呢?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少年时的热爱,一生的心志。
无论哪个骆泽信,在历经千帆过后,都拾起了那个让他念念不忘的热爱——漫画。
因为这个热爱,让他纠缠于和四眼狗对漫画走向的争夺,让他做出了那个恶作剧,让他走下楼梯、追出学校,遇到了哪个改变一生的风筝。
杜琪峰关于人生的观点:“遇过、经过、想过、错过,我哋人生就系咁。
喺唔同嘅决定,或者环境嘅决定,你条路系完全唔同,但系无得返转头。
”体现宿命与因果关系:“世事常变,但总是因果。
”关于命运与选择的感慨:“食几多,着几多,整定嘅。
”漫画家线相关:“结局我一定要出版,无论如何,也要对读者交代。
”“结局还未完,我会一直画到60岁、80岁……”如果命运给你三次机会,你会怎么选?
如果当初选择另外一条路我的人生会不会更好呢?
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如果当初选择考研考公出国就高了……如果当初选择另外这个职业,或许就能够年薪百万之类,可现实中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步独角戏,自己是戏里面唯一的主角,有时会有观众,二更多的时候是只有你自己,只是在这部独角戏里面没有NG没有重来的机会,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剧中阿信得三种不同选择带来的是三中不一样的人生:一种是漫画家线,坚定自己的漫画家梦想,然后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一种是公务员线;选择路政署安稳的公务员工作模式,然后结婚生子,还有一种是黑帮线,选择救自己的好朋友然后进监狱。
之后经营酒吧。
用金山区解决一切事情
三种人生一种命运。
漫画家: 从事了最喜欢的漫画事业,与初恋终成眷属,在他事业高峰的时候却失去亲人,最后孤独终老。
路政署公务员: 为了家人放弃喜爱的漫画,进入路政署工作,娶了邻居女儿与初恋失之交臂,兜兜转转最终与亲人疏离。
黑道商人: 因帮好友入了狱,远离了钟爱的漫画,出狱后混黑道后来成为事业有成的商人,错失了初恋却收货了另一份爱情,最后家庭幸福圆满。
无论怎样选择,无论哪种人生,只有一种命运: 明天的事谁也不知道,人生总有遗憾。
有银河基因的电视剧,自然期待了很久,每日都等待viuTV的录播,也很久没有这种追剧的感觉。
前几集花了不少时间讲述“三命”的设定,到了苏家乐饰演的阿信出场,正式到了“戏肉”。
明显地,苏在漫画家和公务员的路线演得更出色,黑帮线则杜sir风味更重。
整个剧到了第8集(苏家乐饰演的尾声)达到高潮——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幻灭,得与失的取舍,加之苏家乐比较含蓄的演法和林恺铃更外放的演出,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他们就应该是一对!
进入陈国邦饰演的老年阿信,节奏变得太快,原女主戏份缩减太多,周秀娜线的插入略显突兀,容易引起落差。
陈国邦其实是适合演老年阿信的,继续沿用苏家乐演老年阿信也不错,但是整个剧是从“横向——漫画家、公务员、黑帮”与“纵向——青年、中年、老年”的双向维度构建,因此主角三人分饰是可以理解,但明显老年故事想讲的太多,编剧稍微弱些。
从银河过去的电影为这部剧寻找坐标,可以找到漫画家的线路对标“柔道龙虎榜”,公务员和黑帮线对应“七人乐队”里的“遍地黄金”、“夺命金”、“黑社会”。
在第8集后,我曾幻想过,是不是编剧可以玩得更尽,漫画家线到了老年是按照许鞍华、张大磊的日常叙事进行拍摄,把“梦想-平凡”的对立统一以更为极致的日常叙事风格拍到底。
公务员线则进行得更极致,卖地、股市、SARS、新冠拍到底,作为时代目击者见证大时代变迁。
黑帮线把“黑社会3”对97、00、19年后的黑帮大佬老去拍出来。
三条线齐头并进,到最后通过情节安排都收拢到阿信对所有过去均已释怀,分别以自己人生作为题材画出三部漫画做结,最后的镜头是三个疯狂作画的镜头三合为一,三部漫画动态翻页的画面也三合为一,三个阿信都没有死,三命的命题仍在继续。
有人说,《三命》不过是炒了银河印象的冷饭,如果放在二十年前他会拍手叫好,但是现在拍就又土又俗。
如果刚好你也喜欢陈浩基的《1367》,那么你也会爱上这部剧,在看完《1367》之后,我曾写下评论“想看陈浩基和杜琪峰联手”。
《三命》在某种意义上做到了。
《1367》用正倒叙的方式,记录了一位警探从1967年到2013年的传奇一生,而《三命》的时间跨度从1960到2024,时间更长,曲折也更多。
它的另一个剧名叫What if,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但它偏要拍如果下的生活。
也许是高考多几分,也许是咬咬牙出国留学,也许是没生那场该死的病,what if的剧情在每个人身上都幻想过,但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过一种生活。
《三命》则演绎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他可以是追随梦想的漫画家,可以是只求安稳的公务员,也可以是失手杀人坐过牢的企业家。
他可以同妈妈介绍的对象结婚生儿育女再经历家庭变故,也可以追到少年时期的女神闯出名声再经历老婆离世,也可以睡嫩模找周秀娜最后哭的稀里哗啦。
在平行世界里,他完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以及梦。
在这部剧里,有很多以往银河印象的影子,比如《PTU机动部队》,比如《柔道龙虎榜》,比如《一个字头的诞生》,但我并不觉得这是炒冷饭。
银河印象的创作向来都是多元的,随便看过几部的人可能会说,“哦,那个拍警匪片的”,但真正了解的人都知道,杜琪峰和银河印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江湖、爱情、亲情、社会现状,基本上能代表香港电影和最道地香港精神的,他们都会拍。
很多人都知道《PTU机动部队》,但并没有多少人看完《PTU》全系列6部作品。
这套系列电影,尽管还是警匪片,但更着重于个体视角,不管是警察本身,还是对立的那一方,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苦衷,人物相对来说也更加饱满一点,和群像戏里那些灵动的一闪而过的配角是有些不同的。
这也是银河印象的厉害之处,你能记住《机动部队》里擦文身的小配角郭伟国,也能记住《人性》里难得当一次主角的林雪。
《三命》这种年代剧,在香港并不少见,但它硬是拍出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不管是青葱爱情、相濡以沫、母慈子孝、父子不和、商海浮沉、时代局限,不同境遇的人都能得到共鸣。
64年的岁月,就像主角阿信画的翻书动画一样,倏忽而过,个人的重要节点和香港发展的重要日子有了紧密贴合,有些甚至可以称为转折点。
人生经历酸甜苦辣,香港亦在沉沉浮浮中迈向新纪元。
银河印象的总部位于观塘的Milkyway Building(润承大厦),作为粉丝我自然也拜访过。
《三命》里很多显眼的建筑也都在观塘,比如志恒大厦,比如金龙园A座。
在我们许久未看到银河印象片头logo的时候,《三命》用一种更新更具色彩化的方式把我们重新拉回到那个年代,它既致敬了自己的过往,也用更现代的方式为香港电影谱写时代恋曲。
工业大厦拆了很多,茶餐厅多数作了古,边骑车边拍照的人只剩少数,林雪不用再被打成猪头,皱纹爬上了蒙嘉慧的额头,任达华老矣刘青云很少有消息,杜琪峰被骂不爱国《黑社会3》迟迟没动静。
提起香港电影,人们也不再是满怀欣喜,而更喜欢说,“我就说嘛,又长又臭的旧东西。
”但好在还有银河印象,他们用《三命》拍出了这个时代香港电影的模样,它没有很创新,也没在特效上花钱,但够真,够地道,也够有时代感,普通人在努力活着,社会有矛盾但整体向好,多数人都能在剧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哭或笑或沉默。
这大概就是电影/电视剧的意义所在,在2025年的今天,我仍要谢谢银河印象。
先喝酒——
跟着未删减版的节奏一集集看,EP6、7看得有点想说两句……平行时空里,重遇挚爱也有绝不会相交的结局。
早婚公务员线,再次相见是平淡生活里泛起的涟漪,很刺激,也很挣扎。
结尾俩人的微表情都演绎得挺到位。
黑社会大佬线,我相信这里万花丛中过的阿信肯定不是为了炫耀,是真的想为白月光付出。
然而,当你拥有整座森林时,往往偏得不到某棵树。
落魄漫画家线,和大佬命作镜像,生活窘迫得一塌糊涂,只求梦想,“安能摧眉折腰使我不得开心颜”,反而追逐到了happy ending
he里的胖哥们的反应太可爱了
以及,这位演员把三条命里的友情也演绎得很到位!
落魄漫画家线的he前,要一直帮阿信“执手尾”——忍不住喷阿信,也还是借钱给他;忍不住说气话,也不会就此闹掰。
黑社会大佬线,胖哥们靠着阿信赚大钱,阿信开口,就算事儿有难处也照办,全程姿态畏缩——当你的死党成了你的老板,多半会成为这种相处模式。
还是公务员线相处得最舒服,没有利益纠缠,想说啥说啥,还能互相给意见。
但无论在哪条命里,意气相投的你和我总归会成为朋友的!
疑似雄激素中毒产生的幻觉,港剧这塑料质感真的不敢恭维…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绝不后悔
有人说开头慢节奏,我说这是超级慢节奏,史诗级劝退。莫名其妙无关紧要的内容也细细说来,只能说文化差异,谁要看事无巨细的漫画接力赛
看了六集,实在看不下去了!完全想不通为什么这么高分。前三集还有点好奇,后三集纯属硬撑了。可能是我老了,记性不好了,如果不借助攻略,每一段命运开启时,我根本想不起前面经历了什么。三种不同的命运,每一种单拿出来,从剧情到演技,有什么是值得称道的吗?为什剪的七零八落重新组合在一起就算个好剧了?人生在一些关键节点的选择会不经意的影响命运,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纯属投机取巧装掰之作。
个人觉得黑帮的结局最好,张继聪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坐牢是香港人唯一的出路。
同类型影片其实不少了,中年开始就有点难看了。
看不下去
就还行吧,比普通多了点心意
一个人,三种命运,平行时空拍得挺有意思,虽然没有一个认识的演员,但仍不影响观感。配乐配得好。人的一生无论怎么选,都逃不掉宿命的安排。从你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得选,只能顺着命运的齿轮按部就班的运行,起决定因素的就那么关键的几步,关键时刻的际遇、选择可能会影响以后的人生轨迹。两天晚上看完,虽然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平稳安定的公务员、疯魔的漫画家,但殊途同归,都会在64岁死于心脏病突发。关键时点该发生的事还是会发生,无论世界命运还是个人命运:97香港回归;98年亚州金融风暴;03年非典、张国荣跳楼;08年雷曼破产;2020新冠暴发;龙哥怎么都会死,小胖怎么都要去加拿大。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骆爸的遗书看透了命运,所谓命运无非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比较喜欢陈国邦那一part,后面都还蛮感人的,他和周秀娜既然有点好嗑。苏家乐的演技总觉得太僵硬了,欣赏不来。btw胡子彤不错,要是角色戏份多点就好了。挂名杜sir确实挺吸引人的,总体值三星吧。
三段人生都坎坷,没必要唯宿命论就整阴郁的嘛比较讨喜是几位女生都挺好看,特别漫画初恋!未来可期
杜琪峰的舒适区,我个人喜欢公务员这条线,很现实。
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和王家卫的繁花对比,两部电视剧都不错,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但是王家卫似乎选择了某种“迎合”,杜琪峰似乎选择了某种“坚守”。顺便说下港剧认真拍的话比内娱的剧整体质量强太多了。
除了男主角,一切都很好
中年后的剧情蛮俗套的,虽然分了三条线,但感觉都是肥皂剧走向,电台和广播播放另一个平行时空的剧情走向算是一个小亮点。
为了纪念陪着香港电影和银河映像一起成长的余家安,创作人编了这个三命的故事,三条线,三个不完美,一路曲折。开头的少年青涩,中间的宿命挣扎,结尾的钟能善终,都巧妙镶嵌在《一个字头的诞生》的结构里,我看的时候一直想到真人互动影游,而其实这又是韦家辉玩剩的概念。感伤的是如此成熟的技艺和方方面面考虑得周全的一个男性的成长,其实是为香港电影做收尾的伤感。当然一代会过去,新的会崛起。首先我就很期待这样的形式拍一部女性题材该多么的推陈出新。所以创作永远不死,大家不要放弃。同时我又很感慨在四十岁看到这个作品,银河里面的宿命经常让我感觉恐惧。但又是一种严肃的警醒,内地的环境不足以那么焦灼。只是需要我们活得自在,同时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也兼顾责任
假设三种人生,银河映像的幽默感,但又感觉到后面几集有点力道不足了
追完。劇本有些單場戲的寫法確實還是能秒殺過往港劇的,但idea真的太舊了,主要同樣的概念裡沒看到什麼新鮮的東西,全在意料之內。值得吐槽的地方其實不少,製作層面預算捉襟見肘的部分就不提了,幾個新導演在戲劇部分常常處理得很糙(杜導補戲的部分又出彩得過於明顯)。蘇家樂不算差,但西口西面扮黑社會老大像小朋友玩過家家,很出戲⋯⋯反倒是胡子彤還不錯。ps:李麗麗走之前原來也演出了,一種紀念。
我觉得很好
一开始以为是悬疑剧,后来以为是爽剧,最后原来是讲述芸芸众生的神剧。很吸引我,一口气看完。希望平行世界的大家都可以做喜欢的事,遇到喜欢的人,最重要过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