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繁华,情结上海滩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11e110100g1l2.html文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本就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而在风云莫测的上海滩不改开始的往往都会开始开始的只能在甜蜜与伤痛中沉沦……MV地址:土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SdAbmD1VQI/优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xOTcyNzUy.html
刚看完<<新上海滩>>的结局,这电视剧总共40集,我加一起看了也就一集,却觉得这部感觉 好特别 .就在最后半集 ,我喜欢上了黄晓明的许文强.他最后的眼神,对程程的爱和泪,对亡妻的愧疚,对冯敬尧的恨,这么复杂的感情,全在他最后痛苦的眼神里表现出来了.也许正是这种痛和忧郁,让我一瞬间甚至爱上了这个男子.而这样的男人,又怎么会不激起我的心疼.另一个喜欢这剧的原因,我想就是孙俪,清丽脱俗的冯程程,这也是孙俪身上一直都有的气质吧.这样的程程真的是一个新的冯程程了,不同于雅芝有些活泼的感觉,这次的程程更加有一种知性美的感觉,稳重了许多,有一种女人刚刚开始散发女人味却又不脱稚气的魅力,很迷人.我是真的喜欢结局,虽然是老套的拍摄手法,但就是感觉很好.当剧末程程在人流里一回眸,上海滩的音乐响起,一瞬间,我似乎经历了整个过程,透过她那双清亮的眼睛,看尽了这一幕 浮浮沉沉 上海滩.本来一直以来不大喜欢这剧中的丁力,觉得是在装傻,非常不自然,但最后他望着文强渐渐跪下时的眼泪, 却开始让我为这对兄弟狠狠伤了一把.曾经那么要好的兄弟,曾经可以一起挨刀,"正因为有你在身后.我才可以不顾一切去战斗"的感情,可以说,这2个人对彼此的感情绝对不比他们对程程的感情浅.真的很想说,世上最悲惨的事,兄弟反目绝对算一件了,尤其是在那种为势所逼,2人都无法面对的时候。
我们都尽力而为了,然而依旧无能为力.世上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文强和程程如此,程程和阿力如此,文强和阿力亦如此."人间事 多纷扰 化作滚滚 东逝波涛 ,有泪 有笑 浪里浮沉着悲喜煎熬 鸿飞 泥沼 转眼间谁人能记牢 "上海滩的故事被翻拍了多遍,那些人和事在一代又一代人心里留下他们的泪和笑,或深或浅,鸿飞 泥沼 ,但毕竟留在那里.就像剧末时,被我们所回忆起的他们走过的一段段,程程回眸的那一笑,串起了整个故事,把它完整地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可以想着这个浮沉着悲喜煎熬的故事的确是有原型的,只是那些人和那些事,纷纷扰扰,都已化作滚滚 东逝波涛.以前一直很奇怪,很普通的爱恨情仇故事而已,怎么会这么牵动人心,如今似乎懂得一些了,所谓的人生,不就是爱恨情仇吗?怎可轻看这爱很情仇四个字.若一朝 看透了 一身清风争多少.
起意要看新上海滩,完全是因为那些歌词:人生路,路迢迢,谁道自古英雄多寂寥。
自古英雄,寥则寥矣,又像极夜空烟火,绚则绚矣,留下更多的怕只是后人无尽的遐想,所谓传奇。
人间事,多纷扰……有些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如果要我说。
每一个人都有其注定的路数吧,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很多人从一出场,其命运就己定格,不可能再有改变。
不管是最初的落寞悲愤,还是后来的崭露头角,再到其声明鹊起,誉满上海滩,至最后亡命天涯,那些快活也好失意也好风光也好,在他,都一直是他,从未改变。
夜色中那座桥,桥上的身影,身影中弥漫的烟圈。
我知道这世界上有很多种人,我也知道很多人会让自己动起来,去溶入他们眼前的生活,而我也看到他们真的能够适应的很好,过的很好,发展的很好。
丁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这样。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做梦都想替冯先生办事!
”所以当他有机会“替冯先生办事”的时候他真的办的很好。
而许文强却不行。
从开始自己卖报都受人欺负,到找到庇佑而大展拳脚,再后来为民族大义与冯敬尧翻脸,自始至终,我觉得他都是活着他自己,做的都是他自己所认为应该做也是真正想去做的事,活着,为自己,为信义。
只是不过,或许,那只是惆怅吧,那夜,那个身影,那些烟圈。
我不敢去猜测那样的夜色中他所想的,是不是后来跟丁力说的“上海滩不是一个单靠梦想和热情就可以生存的地方”?
还是后来的那个结论“我不适合这里,我要离开上海”?
但我敢断言,那些日子里,肯定有过挣扎,有过怀疑,有过妥协,也有过奋起反抗。
每一个人都是不甘于自己的梦想破灭的,更何况是那些,从不肯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的人。
只是,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小啊,有时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再是怎么坚定不移,最后也只能选择铤而走险,期望或许的玉石俱焚。
无奈,也只是以卵击石罢了。
当人人都在试着摸索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并努力去溶入时,逆流就是背道而驰,结果只能是落后很多拍。
世间事,往往如此。
上海大佬杜月笙,一生潇洒自由,结局圆满,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新上海滩应该是以他为原型做的改编,可惜结果太惨了,许文强死了,冯程程的爹死了,只剩下二号人物丁力,看不到一点杜月笙的影子,更看不到叱咤风云的枭雄。
如果真是黑社会老大,不会让自己女婿杀了自己;如果真是黑社会老大,不会让自己的兄弟杀了自己。
教堂外,许文强扣动扳机前犹豫的那一刻,我瞬间从幻想中惊醒。
长达四十二集的剧集,我以为他最终会成功,却忘记了他一出场就注定的悲剧命运。
北平,同上海放在一起,充斥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许文强是中国内忧外患中一腔热血的北平学生。
在那个年代,曾为国家命运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也曾血荐轩辕、矢志不渝。
北平的日子剧中并未大段描述,只是零星的点到而止,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得知,许文强参加的学生爱国运动被血腥镇压,他同甘共苦的同学,牺牲、被捕、流亡。
就像方艳芸所说:“那时的我们,挺傻的。
以为凭借一腔热情就可以救国。
”许文强其实同意她的话,只是他知道什么是错的,却一直看不清楚怎样做才是对的。
他来上海寻觅故友,是决心离开过去的生活,只是重逢那一刻,过往却更加清晰。
许文强同方艳芸的过去,在剧中一直是朦胧的。
但现在,他们都是彼此唯一的知己。
方艳芸曾经深深爱过许文强,而且现在还一直爱着。
她留着石库门的老房子,精心照料、细心呵护,只为静静守候心中的一方净土,就像子夜中一盏泛着微弱光芒的油灯。
在她,浮华惊艳的外表、麻木世俗的尘世都无关紧要了,因为她的灵魂早就留给了那段青春的过往,而许文强无疑是那段过往的灵魂。
她明白他们都回不去了,文强脱口而出的“小芸”只不过是习惯使然。
可她依然可以恰到好处地经营如今两人的情意,亲密而无做作,小心却不僵硬。
每逢人问,她总解释说文强是她的弟弟,与其说是借口,不如说这段感情对她而言已超越了爱情、如亲情一般。
知卿莫若君。
看到方艳芸如今奢华的生活,虽然在初见时有些意外,但文强很快理解了她:一个大男人初来乍到都会处处受欺、勉为生计,何况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
而这份理解更是出于信任,就像她挽留她时所说:“一个人为了生存挣扎是没有错的,重要的是她从未因此而伤害别人”;就像他之后对正秋所言:“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还不了解么。
”从北平到上海,从指点江山的“文强”“小芸”到十里洋场的“许先生”“方小姐”,见到方艳芸的一刻起文强就为两人决定了彼此关系——文强说:“我是艳芸在上海滩唯一的亲人。
”不是情侣,却是她的全部。
方艳芸的悲情结局是显而易见的,就连丁力这样的粗人也看得出来——“上海滩的交际花有几个是好下场的,何况是头牌交际花。
得宠的时候自然没人敢乱来,可一旦失宠就说不准了。
”不幸中的万幸,她还有许文强这个知己,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站出来维护她的名誉,而不至于她在受尽凌辱后绝望孤独的死去。
他为她辩护,在鲁正秋言语间不经意稍露嘲讽之时,他会简单地说一句“我们不是同学么,别人作践她就够了,你为什么也要这样”;他替她心痛,从来没有另一个女人会让一向沉着的他语无伦次、甚至向冯程程发火。
看到艳芸强颜欢笑地来冯家陪客,他甚至不顾冯小姐的阻拦坚持送她回家,只是因为“我不想让他们看到你这个样子。
你现在的样子,让我心里很难受”;他理解她,在她恐惧的时候握住她的手、流泪的时候借她肩膀依偎。
他会为她打架,也愿意为她去死。
文强曾经说过,我希望你幸福。
就是这次道别,他让她保证,自己离开之后,她要好好活着。
然而谁都能想到,没有了许文强的方艳芸,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
最后方艳芸死在许文强的怀里,为他而死,这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
方艳芸是凄美,许文强是悲壮。
只是他的命运更加复杂,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幻想过他可以像冯敬尧一样、可以和冯程程一起出走、可以在香港淡泊地生活、可以对冯敬尧扣动扳机。
许文强是打不死的。
他可以受很重的伤,但永远不会因此而死。
他注定死于情义。
在上海滩的岁月,许文强身边一直不少朋友。
有的一直活着,有的很快地死去。
许文强同丁力、冯敬尧之流,做着同样的事情,骨子里却天壤之别;同鲁正秋、陈翰林、刘明等人心灵相通,现实中却站在了对立面。
读书人同商人本质的不同通过许文强被绝对化的抽象:公心与私心、重情与重利、拥有底线与不择手段、忧国忧民与利欲熏心、高风亮节与卑鄙无耻、恻隐之心与心狠手辣,而他试图把二者合于一身的努力注定带来悲剧的结局。
丁力的理想很简单,就是成为像冯敬尧那样呼风唤雨的人,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个人理想而奋斗。
他不在意自己枪口对准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是冯先生要杀的人;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强哥坚决不要把军火卖给日本人,在他看来卖什么、卖给谁都是一样的生意。
他纯粹的个人主义理想最明显的体现在贩卖烟土的一场戏中。
戏中许文强义正词严地告诫丁力,如果烟土流入中国会让众多同胞的身体遭到摧残,而冯氏商会同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做生意也会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丁力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冯先生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在考验我的能力。
”在他眼里,许文强痛斥的卖国行径化为了“冯先生考察手下个人能力的重要项目”,他能将烟土替日本人卖到中国竟然成了个人能力的有力证明。
丁力同冯敬尧真的很像,冯敬尧想都没想地在许文强面前打死他的朋友,只是因为他妨碍了自己赚钱。
他们只关心实实在在的东西、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殊不知,个人理想之上,仍有国之理想。
前者是物质、现实的商人,后者是精神 、理想的读书人和侠客,两个世界的人,如何能走到一起?
许文强的悲剧就在于此。
曾经游行的失败告诉许文强成功只属于有实力改变社会的人,于是他借助冯敬尧的力量为百姓办实事,“他要什么我不管,我只要我的结果”。
但这时的他并未意识到这种没有共识的合作只会导致双方矛盾日益加深,最终以最惨烈的形式爆发。
更何况,两人从来不是合作关系,许只是冯的一颗好用的棋子,哪里有对峙的能力。
之前冯敬尧能够接受许文强的异议本质上因为许并没威胁到他的利益,许的反抗在冯那里只是“毛孩子,清高”,随他去吧。
然而事情发展到与日本合作阶段,在许文强那里,他反抗的意义没有变化,但在冯敬尧看来却同之前截然不同——许威胁到了他的个人利益,这个人要除掉,没有商量的余地。
与之相反,鲁正秋、陈翰林、刘明等人更像是许文强的过去。
他们满腹救国热情,像学生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痛斥一切丑陋黑暗,相信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最终可以战胜一切。
许文强说他们太单纯了,殊不知自己在心灵上自始至终同他们一样单纯,以为可以借助冯敬尧的力量救国救民、以为商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会放弃个人私利、以为可以在乱世中守住信仰。
方艳芸了解许文强,在送走鲁正秋时就说:“你骨子里同正秋是一样,真不知道我当时把你留在上海、留在冯敬尧身边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最终的结局证明了这真的是错的,可这不仅是许文强的悲剧,而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照进现实的集体悲剧。
可无论是冯敬尧、丁力,还是鲁正秋、刘明,他们都是纯粹的人,前者为利益、后者为信仰,唯有许文强夹在二者之间。
在第一场见到方艳芸时,他就说过:“我找不到我想要的。
”他要结果,所以不会赞同单凭一腔热血鲁莽行事;但他同样要过程,在达到结果的过程中他不允许出现触碰底线的细节。
知识分子会有这样的幻想,先依靠资本使自己强大、再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
就像许文强一开始所说的,“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要做出牺牲。
”他是有头脑的人,在跟冯敬尧做事之前肯定料到了自己必须做一些并不情愿的事来完成更大的理想。
然而殊不知,在积累资本的过程中一次次对道德、人格底线的挑战终究会使这份单纯的幻想破灭。
试想如果许文强可以像丁力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完成冯敬尧交付的所有任务,他可以再积攒些实力,等取到冯程程、逼死冯敬尧,然后当上上海老大等再实践自己的理想。
但如果他真可以这样做,许文强就不是许文强了、而成为另一个冯敬尧。
有些事情许文强注定是做不来的。
他的道德底线不仅局限于亲人、朋友、爱人,还包括国家和民族。
然而一个个体想捍卫民族底线实在是太渺小了,他能做的也只剩牺牲了。
丁力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我真是搞不懂。
搞不懂是他的幸运,可以在个人理想的激励下饱满地生活。
其实,现在的读书人,很多也搞不懂了。
于是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许文强一出场,就注定演绎一段悲剧。
他想要的,永远找不到。
不管演许文强的是演员周润发,还是演员黄晓明,这个人物形象最初的创意者多是文人,因为不管《上海滩》故事的来源是小说,还是剧本,它多半都是文人心目中的故事。
我曾查过《上海滩》的编剧古兆奉和陈翘英的生平,可惜所得甚少,但即使他们这一辈子只写过这么一个故事,他们身上的文人特征也充分地展现出来。
许文强这个名字就是一个明显的符号。
与“文强”相对应的是“文弱”,而“文弱”在传统的印象中正是用来形容书生的,所谓“文弱书生”。
在传统的戏曲文学中,发生在文人身上的故事,多半是“才子佳人”。
这是传统文人的意淫,同时也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
一般而言,传统的文人形象是柔弱的。
这种柔弱的形象在一个“文”化甚深又无外忧的社会,是大受欢迎的一种形象,因为它意味着平和。
但是到了近代,外患日甚一日,富强逐渐成为人们心中最向往的目标。
于是,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形象就是黄飞鸿、霍元甲似的武夫,因为他们拥有强而有力的身体。
相反,一个人如果是柔弱的,在这时就会被称为“东亚病夫”。
向来柔弱的文人一下子就要从传统最受尊敬、最受欢迎的形象变为被人贱视的形象,这当然是掌握了话语权的文人们所无法接受的。
他们想要告诉人们,文人也是可以强有力的。
许文强曾经的身份是燕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他曾经的同学、也曾经是他最好的朋友鲁秋白(鲁迅+瞿秋白)供职于报馆,是《上海滩》中最典型的文人形象;许在逃离上海、远赴香港之后的工作单位也是报馆。
这些情节安排都无疑是在告诉观众,许文强的本质是一个文人。
实际上,许文强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是文人式的,比如他身上残留的理想主义情节、内心对某些东西的坚持。
正是这些带有浓厚文人气息的东西一步步把混在上海滩的他推向绝境。
因为他本不该属于上海滩。
上海滩是一个讲究强弱的地方,这里的生存法则与文人世界的生存法则完全不同。
文人喜欢讲理,上海滩只讲势。
许文强本来是想认同上海滩的生存法则,并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向追求势的世界表明:靠,我们被欺负(学生运动被镇压,被关进监狱),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用,没有能力,只是我们心中所想的游戏规则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能被动挨打;如果我们一旦认同并学会你们的规则,凭我们的智慧和能力,这个世界还会有你们的位置吗?!
的确,许文强在闯荡上海滩之初,所向披靡,很快赢得上海滩最高权威冯敬尧的青睐,不但成为他的左右臂,也即将成为他的乘龙快婿。
如果不出现精武门事件,许文强这个曾经在监狱里呆了三年的大学生毫无疑问将成为上海滩新的最高权威。
但是,许文强本质上毕竟还是个文人,他不可能像在上海滩混了那么长时间的流氓冯敬尧一样,心中除了利益之外就没有任何牵绊了。
许文强心中的牵绊太多,而且这些牵绊多与自身利益无关,这注定了他在“名利场”上海滩的悲剧命运。
但不管怎样,《上海滩》的编剧让许文强用最世俗的方法显示了他的价值,冯敬尧这个上海滩的老的最高权威是被他许文强所扳倒的,而上海滩新的最高权威丁力则是由他许文强一手调教出来的。
无论什么时候,丁力碰到许文强,都会恭敬地叫他“文哥”。
在《上海滩》编剧的眼里,哪怕你丁力是黑社会的老大,但在文人许文强面前,你永远是小弟!
原文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9062e010009u1.html
新上海滩 是原TVB电视剧《上海滩》的基础上翻拍而成的。
都在说不如原版有味道,但我不这么看。
特别是新版的许文强、冯程程、冯敬尧、方艳云、丁力都很出彩的表现。
在看 新上海滩 的时候,和我一起看的老爸很喜欢冯敬尧和方艳云。
他说,冯确实是个做大事的人,很多东西很值得我们年轻人去学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冯的说话和神态也处处显示出一种大气。
当然了,这是李雪健的演技到位。
还有方小姐,相比之下,冯家大小姐是个不懂事事的小公主,很青春、美貌,虽然也是北平高校学生,但因没有接触上海滩混水,很多事情很自我,很象现在的不少年轻人(比方说我,哈)。
新上海滩 的吸引力使我回来之后用迅雷一集一集下了来看(下面有我共享的下在地址,大家用迅雷下速度更快,也更保险一些)。
看之前我先看了网上的评论,多数人认为 新上海滩 虽然也有些不足之处,但相对于很多翻拍剧本来说是很成功的,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收视率都达到了10个点以上。
细细观看之后我对片中人物的看法有些改变了。
注:此处只是说明对剧本的看法,对演员本身并没说褒贬之意。
许文强(黄晓明 演):许的角色在整个片子中我是很欣赏的,做事牢靠、果敢,考虑严谨。
但是我很不喜欢他对旧情人方艳云的态度,虽然许并不是个好色的角色,但是在喜欢冯程程的时候,屡次失约都是因为方艳云。
即便是方是许的旧情人,感情非同一般,也是两情相悦,冯最初是单相思许。
但是当许决定喜欢冯的时候就不要跟方还保持很亲密的关系——即便说他们只是心灵相通,但也不要经常去,这显然是不合常规的,特别是对于许这种不一般的男人,他更应该知道。
许的第二个不足之处是他的自命清高。
但是他又与“傻小子”丁力是兄弟,即便是丁也是聪明人,但毕竟和许不是同一路人,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好。
我相信不同性格人的一起做事比较互补,但也不至于和丁是生死弟兄吧,并且很多时候都是许救顶。
看许的清高,单是一个吸烟的动作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女生为许的吸烟动作尖叫,因为太帅了,但我却想说,有点狂了吧。
这种人即便是目前这个允许彰显个性社会也很难做的太好。
冯程程(孙 俪 演):孙的角色曾经被网上不少人骂,但我觉得孙是个好演员。
孙演出了冯程程角色的新青年的前卫、大家闺秀之大方、豪门之后的自我。
孙的纯净的脸庞是演冯程程的不二人选(至少从我们现在的一线年轻女角中选的话)。
冯在该剧中的很多剧情在我们现在也可以找到很多影子,但又不是坏的,是好的。
冯虽为豪门之后,但很知书达理,不刁蛮,反而很可爱,她纯情、专一,放到现在都很少见了(虽然这么好,但是不懂事事,我也不够喜欢)。
只可惜,她是冯家的后代,没人敢喜欢她,即便是许对她也是尽量避讳的。
真敢爱她的人只有“傻”而又有野心的丁力了。
冯敬尧(李雪健 演):冯在原版中和电影版中都没有这么重要的安排过,这也是 新版上海滩 的改变之处。
李雪健的表演确实应了那句话“姜还是老的辣”。
冯敬尧 新上海滩 中是个主角,李对冯的表演很到位,一个眼神、举手投足都带着老谋深算。
关键时候一句话都是让人心颤的,还有他观察人的时候是不用眼神的,不象许文强,看一个人虽有勾人电波,但是自己的心迹确暴露无疑。
冯正是利用他不动声色之“狠”折服了很多大佬,也做了很多别人不能做的事。
丁 力(黄海波 演)丁力这个傻小子其实最不傻了。
冯敬尧曾经对他评价,说这家伙一点都不傻,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做事很专一。
虽然丁力的剧本角色并没有很多人看得起,但是却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看到最后我其实都搞糊涂了。
丁力傻乎乎的(其实一点都不傻),也很讲义气(表面上看),很忠诚(表面上看),这些品质对于我们当前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只要你的眼光没错,跟对人,不要跟老板争功(傻一点),做事专心,忠诚,再加上有能力,就一切OK了。
方艳云(陈 数 演)这个悲剧的人物角色是当时她的背景所决定的——优秀学子使她想出淤泥而不染,但生活现实却身不由己。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很喜欢这个角色的。
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很年轻但是却懂得很多做人处世道理、并且做得很好,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高度。
也许有人说,她不就是冯养的公关小姐吗,但是不要忘了,能做到上海第一交际花,并非后台和美貌就可以的,她肯定有一套自己的手段和方法。
方的失败之处也是她和许文强这个大英雄的感情问题。
我想如果剧本再做些改正,让方在知道许已经爱上冯程程以后主动不要找许,并且主动和许保持距离,那么这个角色肯定是很成功的,冯家不会讨厌她,她也可以帮助许文强做很多的事了。
这样一来,方的角色将会被更多的人尊重,同时她也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角色。
祥 叔()祥叔是个最适者生存的角色了,事事都猜到老板的心意却不一定都表现出来(看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又基本上不坏小弟们的声誉。
所以,不但赢得了冯敬尧的赏识、许文强等小弟们的尊敬,即便是对头或者冯氏商会的任何人都对他莫大的尊重。
最后也落得许文强的放行。
此乃最大的“老狐狸”也。
此处没有贬低之意,相反很多地方我们应该学习哦。
陈翰林()陈的角色是当时最普通的学子们的写实(现在又何尝不是)。
刚从校园出来和许一样一身正气,但经过一些社会的磨合之后,迅速适应了社会这个大染缸。
但陈在被染色之后时刻保持最基本的正气之本是难能可贵的。
综合来说,从中学到不少做人处世之理阿。
推荐给大家。
我的blog原文在这里 http://www.utosee.com/post/200707281.html
从没有看过周润发的上海滩,但是一首《上海滩》听得人心潮澎湃。
很多看过新上海滩的人评价比老上海滩好看、耐看。
解放前的老上海闸北,剧场大三元,带我们回到那个旧中国,那个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丁力一个码头的混混,唯一的特技是削东西。
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从北平来的许文强,从此青云直上。
许文强---北平的叛逆青年,一身武艺,精通洋文,学贯古今,再加上浑身是胆。
来上海发展的同时邂逅冯程程,英雄救美,得以打入上流社会。
冯程程-千金小姐,年轻貌美。
黑帮老大冯敬尧的掌上明珠,喜欢许文强。
别的人物例如方艳芸和冯敬尧,因为不是主要正面角色,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老版上海滩给我的印象就是上来就打,就算黑社会也不该是这样啊。
而新版上海滩,许文强允文允武,不光是威猛,而且机智过人。
丁力因为读书少,头脑简单,反而能够适应旧上海。
打打杀杀的生活,整天和别人斗心眼,也难怪许文强会厌倦。
其实,无论是武功,心机,头脑,学识,甚至连泡妞功夫,许文强都比丁力强。
但是许文强比丁力仁慈,也许是书读多了,所以有“悲心”,其实不能简单解释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许文强的读书人的良知时刻提醒着他,旧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被东西方列强欺辱,这时候不该中国人自己内斗。
从剧中得知,许文强和方艳芸曾经是北平学生运动的组织者,所以素质比较高。
而丁力只不过是老上海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混混,当然我这里不是贬低丁力,丁力在发迹前还是比较淳朴一个人。
可是,自从跟了许文强,整天做些杀人放火的事情,慢慢的整个人充满了戾气,当然不是那种化力气为浆糊的力气。
虽然,整天的黑社会恩怨仇杀,可许文强保持着做人的最后底线,不到关键时刻绝不轻易杀人,也不轻易舞刀弄枪。
而丁力在人与人的尔虞我诈中慢慢迷失了淳朴的本性,还没有等到思想的开阔成熟就已经堕落了。
许文强喜欢冯程程,不光是喜欢她的美貌,还包括心灵的契合。
而丁力的想法却单纯的可怕,冯程程是美丽的女人,是冯敬尧的女儿,当然我不是说这种想法是错的。
但是,冯程程深知丁力的情况,她知道丁力是个好男人,但是好男人和好男人还是有区别的,如果冯程程是个乡下女孩,她也许会钟情丁力一辈子。
可惜的是,许文强才是她的真命天子,他俩才能在心理上共鸣。
这里,有他的血与爱一开始,他就是个沉默的人,孤单单的一个人从北平来到这里。
经过了学生时代的挣扎与反抗,他想寻求一份安宁。
然而满腔的正义不允许他在这个复杂艰险的世界中平凡。
他心痛艳芸的选择,却无力改变。
就算无法再继续那份最初的爱,他还是愿意保护这个女人,成为她冰冷世界中的依靠。
我觉得,很难说他爱的是冯程程,还是学生时代的方艳芸。
那回眸一瞬的神似,改变了几条命运的轨迹,模糊了某些真相。。。
揽了太多责任,遇了太多不测,也许,就因此,他有了刚毅与坚强。
他的疲惫,他叼着的烟,他偶尔的温柔,他挥不尽的义气。。。
我喜欢。。。
上海滩是一个神话,不管是老上海还是现在的上海,江湖总是存在的。
关于冯程程和许文强的爱情。
刻骨铭心总来的有点莫名其妙,前20集,总感觉许文强是喜欢方艳芸的。
方艳芸,从名字开始,就注定这个女人的存在性质,是女人,一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女人,感觉许文强为了她是不顾一切的,即使她是冯敬尧的女人。
可是,许文强的告白、求程程留下却是显得突兀了。
从许文强和冯程程在一起后,从女人的角度来看,这明显就是对前女友藕断丝连哪,不过这样的方艳芸,是女人的我都看的动心,陈数穿旗袍迷人的身段,她的一颦一笑,她的烈焰红唇,她自许文强出现后表现的动摇,她饱含感情的双眼,太美妙。
乱世江湖中的佳人,结局却是太悲惨。
程程和方艳芸长得相似,所以有了方艳芸上海第一交际花的命运,所以有了许文强与冯程程的相遇。
许文强的出现,帅气,勇敢,聪明,他几次救了她,却不求回报,是程程心里英雄,铸就了少女心中最美的初恋。
程程的出现总是带着轻快的音乐,她是这剧中的一股清泉,她漂亮、清新、坚持自己、果断,她有着女人的柔情似水,又有着男人般的坚毅和不退缩。
不得不说,冯敬尧把她保护的很好,乱世中,独善其心。
当她知道自己是爸爸引诱许文强的诱饵时,她毅然的选择呆在爸爸身边;当她知道许文强有妻子时,她的逃跑,显得那么脆弱;在她知道爸爸和许文强不死不休时,她对爸爸发脾气,她求爸爸离开上海。
她是善良的,她不想伤害任何一人,可是,命运却让她终身不得开心了,乱世江湖,在她结婚的那天,许文强死在了她的面前,那声尖叫,终将在她心中呐喊,一辈子。
关于许文强与丁力。
丁力是幸运的。
他有目标,没想法,他不会像许文强般纠结在情与义之间,他不知是与非。
即使在许文强去了香港之后,他似变了一个人。
他知道兄弟就应该一起生一起死的,他在强哥面前,永远只是阿力,但是,事情变了,在他开始追求冯程程之后,祥叔在他耳边说了句,你以后是要做冯家女婿的人,以后你要叫冯先生叫爸爸啊。
阿力似乎有了变化,上天恩赐他冯程程为妻,他想要冯程程快乐,他不想冯程程因为爸爸和许文强伤心,所以,注定了,那一天,在他婚礼上,他杀死了他的强哥。
这是一个咒,三个人不死不休的咒。
从命运相遇开始就有了。
关于冯敬尧。
冯敬尧是适合在中国生存的一类人,他狠,他善于忖度人心,他做事有张有弛,他无底线无原则。
所以他成了上海滩的大佬,他总说事情是有规矩的,可以,他逼死人的时候,规矩却不适用与自己,九叔那么想置他于死地,估计也是他手中冤案的一名受害者。
这样的人,在乱世江湖中就是投机倒把者,可是他却成功了。
上海滩塑造的人物都很鲜明、立体,感觉这部剧不错。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看很多讲上海滩故事的电视剧,里面总有上海滩的影子,也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那么多相似的剧情,比如烧鸦片,比如不知为什么从30年代就开始仇恨日本人。
许文强的恨不是无由的,他知道鸦片的危害性,所以他抵制鸦片,他抵制日本人,从东三省开始,从军火交易开始,比很多电视剧无缘无故的仇恨日本人来的有理有据的多。
在中国新思潮下成长的大学生,总有一腔报国的热血,这样的许文强和冯敬尧的矛盾是磨灭不了的,所以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注定是悲剧。
许文强和冯程程之间的感情显得有点生硬,那个时候黄晓明还不油腻
还是挺好看的,黄晓明的许文强蛮帅的,孙俪的冯程程也不错。
星星是给旧上海街景和黄海波版丁力的
差很多,继续努力
孙俪演戏真的好假……
其实挺喜欢孙俪演戏的 但对她的冯程程和玉观音都有莫名其妙的厌烦 跳过
我承认,我没看过老的。俪俪的程程或许没有那么经典,但她就是那么任性而执着的傻孩子
最烂上海滩版本,黄晓明演的许文强毫无内涵,只会装腔作势叼着烟,建议去看看TVB1996版新上海滩,里面陈锦鸿饰演的许文强那真的是一绝,个人觉得陈锦鸿比周润发许文强更好!至于黄晓明这个浮夸演技,不说了!还有96新上海滩的其他演员 比如丁力 冯敬尧。都是所有版本里诠释最好的!
喜欢孙俪
喜欢那个时期的黄晓明,我怎么觉得,陈数比十年前更年轻了呢…
不太能看得下去...哎。
几个重要配角很抢戏
一直没想明白这个许文强是怎么爱上冯程程的,咋看都是更爱方艳芸的啊。一边打打杀杀,一边忧郁伤痛。
孙俪,黄晓明……
黄晓明唯一一部演的好看的电视剧。里面的李雪健、黄海波、陈数都十分出彩,个人以为超越发哥没的说。。。
当年还莫名觉得黄晓明和孙俪超有CP感,特别是俩人牵着手在路上逃亡那里。
无论别人怎么说 我都觉得黄晓明演的强哥很不错。
也就李雪健演技在线吧。各演员表演、台词、场景都很生硬。——记得十几年前了,给爷爷置办了彩色电视,叔叔从北京带来了DVD机和一个精致的《上海滩》盒子。里面数张光碟就是黄晓明这版得。最近我妈跟我爸一起看这片子,每天我爸回家后我妈才换回这个片子和我爸一起看,而我也断断续续看了不少…故事不错,但这版实在是太烂了
童年回忆 许文强
方艳芸演得真好,许文强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