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
上低音号》:为京阿尼点赞《吹响!
上低音号》是根据武田绫乃的小说《吹响!
悠风号~欢迎来到北宇治高中吹奏乐部~》改编的电视动画,制作公司是大名鼎鼎的京阿尼。
究竟是叫“上低音号”还是“悠风号”,只是译法问题,译作“上低音号”是依据乐器的属性,而“悠风号”则是根据乐器的外语发音音译的,相比较而言,个人还是更喜欢“悠风号”这个译名一点。
因其围绕吹奏乐部展开叙事,又是由京阿尼制作,所以宅友们也将其戏称作“京吹”。
可见京阿尼之深入人心。
驾驭慢热作品的娴熟技巧“京吹”的剧情总体上来说属于慢热类,就像那种需要小火慢炖,精心烹制的肴馔。
此类作品你一旦看进去了,将会是无比愉悦的享受,当然前提是它真的是“慢热”,而不是像某些作品那样的只慢不热。
但这类作品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即若前期处理不当,平缓的剧情节奏极易让观众厌倦、疲劳,乃至弃番。
在看《吹响!
上低音号》的第八话之前,我就从B站的评论得知,这一话给人的观感相当惊艳,宅友们赞不绝口,开玩笑说这是一话封神系列。
我点开视频,突然意识到,居然不知不觉都到第八话了。
一部慢热作品能够让人轻轻松松,毫无压力就坚持到了动画中期(总集数:13话)实属不易,其得益于监督石原立也对整体叙事节奏的恰当把握。
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主线剧情伴随着精致的画面与动听的音乐徐徐展开,细腻的人物刻画,明朗的叙事线索,使得“京吹”整体基调舒缓而不乏味,日常而不琐碎。
因此,到了第八话,前期的情感铺垫、剧情伏笔都派上了用场,故事自然而然地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第八话以一个节日庆典为叙事背景,这种祭典文化元素在日本校园动画中屡见不鲜,大部分动画都将其处理成一个与主线故事关系不大,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欢快小短篇。
然而京阿尼打破常规,将关乎剧情走向的重要矛盾冲突与愉快的节日氛围完美糅合。
叶月的表白失败,久美子与高坂的山顶合奏,看似在讲三角恋,实际上熟悉京阿尼风格的观众都清楚,哪里有这么简单呢。
将少年人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情感,用更加模糊与朦胧甚至还有点莫名其妙、不明觉厉的手法加以表达是京阿尼的惯用伎俩。
它的表现重心在于成长,而非爱情。
从吹奏部员们的懒散到认真、从叶月对吹奏训练的厌倦到感受到演奏的乐趣,从部长对管理的失望到重拾信心,从久美子与高坂的情感隔阂到互诉衷情,我们均能看到人物的成长,其中既有个人自身的努力,也不乏外部世界的助力。
奋斗、友情、坚持等创作理念完美融合于作品之中,使人感受到当下校园动画中少见的青春活力与热情。
其中与剧情相契合的插科打诨、卖萌调笑如同调味料,使整体剧情不再乏味,也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重音卖萌《吹响!
上低音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是音乐题材,同是京阿尼制作的《轻音少女》,因此也有人戏称其为“重音少女”。
虽然是玩笑,但“京吹”无论从总体基调、主题内容及表现手法来说都比《轻音少女》“重”不少。
吹奏部员的人心涣散,吹奏水平的参差不齐,全国大赛目标的遥不可及都让观众意识到这不是一部每天在活动室里喝喝下午茶,卖卖萌就能得到万众赞誉的动画。
我这里当然不是在黑“轻音”,《轻音少女》我一样很喜欢。
只是题材不同,表现方式自然要换,同样要卖萌,轻音式的萌必然不适用于“重音”,它需要新的“萌style”。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非得卖萌,就不能好好讲故事吗?
”其实在如今这个万物皆可萌化的时代,萌不再是单纯的“可爱”、“漂亮”的代名词,它的含义在不断延伸与扩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与悲剧美相对立的,另一种打动人的力量。
因此、在一部关于少年少女成长历程的青春校园动画中,萌元素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
但好的作品不会将萌与故事割裂开来,分别呈现给受众。
它会将其融于叙事之中,让观众意识不到其存在,却会被其感动,这才是高明的做法。
否则,只能沦为“废萌”。
幸运的是,制作《吹响!
上低音号》的是一家拥有成熟制作机制的优秀动画公司。
其中萌元素的展现完全是与人物性格、剧情发展相契合的。
没有脚底一滑就能和女同学摔成各种姿势的浮夸桥段、没有“傲娇”、“呆萌”、“软妹”等标签式的卖萌表演,萌融入了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融入了剧情的起承转合、主题思想。
所以说,萌并不是迎合观众审美趣味的万能药方,卖萌也是需要技术的。
为京阿尼点赞近两年来,我动画看的不多,新番也是越追越少,但京阿尼制作的动画我基本都会看一下。
我对京阿尼动画的品质还是比较放心的,即便不喜欢也不会太倒胃口。
从《吹响!
上低音号》作画的精细程度就能看出,京阿尼这一次是相当用心的。
没有傍名作者的大腿,也没有炒冷饭。
新的选材,新人声优,但制作班底是绝对的老牌。
监督石原立也对表现细腻情感与展现青春活力的校园题材驾轻就熟,镜头语言丰富精致。
系列构成花田十辉一向擅长对少年男女的性格刻画。
京阿尼聚集许多这样业界大神,也因此它获得了今天的成功。
京阿尼总是能带给人惊喜,它的“京都脸”虽然常常被人调侃,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京阿尼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有风格是不错,但也不完全是好事。
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自然是希望京阿尼能坚持自己的风格,但又不拘于风格;考虑市场因素,但又不要过于迎合市场;照顾到观众情绪,但也不要太惯观众。
一口气补完了第一季,剧情的节奏把握得还不错,有求而不得的梦想,有认不清的喜欢,有压抑在心的憧憬,紧张不安是常态,爆发冲突是催化剂,但也会终究找到自己全力以赴、为之努力的那个理由。
这就是所谓的——青春啊,真实,而梦幻。
好喜欢久美子糟糕的性格!
还有什么能比散漫又冷淡的人认真努力起来更打动人的呢?
选择学校的理由?
校服好看呀脱口而出的心声,总正中对方雷区。
爱用“啊、唉、嗯”之类含糊不清的语气词蒙混过关。
这样顶着绵羊头(章鱼头?
)的久美子啊,慢慢地,显露出了不一样的可爱。
会干脆利落响亮地回答老师:“是,我能做到!
”会突然在桥上飞奔起来,对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大喊:“想演奏得更好!
”不甘心得要死啊,不愿认输啊,也“想成为特别的人”啊,没错,“现在是竭尽全力伸手触及月亮的感觉”!
“神会对努力之人微笑,这是骗人的,但我们偶尔会被命运之神垂青。
”“不将愿望说出口就无法实现。
”挂在天空中那遥不可及的月亮,也可以变成手中的菠萝包;扭蛋机总会扭到的,是属于你的上低音号。
喜欢的心情,真诚且炙热。
丽奈同学,真是美丽啊。
有什么能比憧憬已久的高岭之花向你露出专属微笑更让人心跳加速的呢?
对女孩子之间的感情刻画很细腻,小动作、微表情,暧昧的,明朗的,几大名场面,有点撩。
还是吃青梅竹马线,对其他人都好说话的久美子,只有在面对秀一的时候,才会展现出任性、坏脾气的一面。
最后心里有点幼稚的小纠结,要是叶月喜欢上的人不是秀一就好了,支援喜欢的人喜欢别人,是件多么苦涩的事啊。
脑补一下历史进程:京吹这部动漫,初看一眼,不仅又会再一次被吐槽“京阿尼脸”,而且两腮的那点高光也会让人觉得略显违和。
一部分观众弃番了。
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惯例的不干正事的社团,按轻音的模板套作一群妹子的卖萌部。
一部分观众弃番了。
然后竟然有男人,还是青梅竹马。
一部分观众弃番了。
看了两集,没啥“超展开”,剧情和茶水一样。
一部分观众弃番了。
好了,留下的人基本上不是京蜜就是扭曲的京蜜,原作党少得可怜。
这貌似就是这部动漫最初的观众。
在经过中二恋、境界的彼方、游乐园的洗礼后,其实部分京蜜最初也没对这部动漫抱多大期待。
以上均为脑补。
口胡。
如果不是第八集的“百合炸弹”挽回了一些观众,这部动漫真心“平淡”。
所以说京吹有意卖百合,故意靠党争来吸引人气,而且还搞了很多色气暧昧的氛围来吸引小清新大龄宅,这说的一点没错。
毕竟人艰不拆。
毕竟……没有露胖次,爆衫,摇乳,娇喘;没有番茄酱,吃人,第三集发个便当;没有平地摔,天然呆,女仆装,欧尼酱,“父母双亡”;没有腐利;没有“霸道总裁爱上我”;没有侠客,骑士,王子,怪盗,英雄救美,浪迹天涯,寻找宝藏;没有“基本不学习总是纠结谁喜欢谁”,圣诞节,情人节,不良学生;没有女主最后挂了,某人失忆了; 没有卖脸红的傲娇,交流障碍的三无,毒舌抖S的黑丝学姐,总是嫁不出去的班主任;没有魔法,超能力,死后世界,灵异鬼神,智能非人类物种,正义的伙伴,机器人,炫酷大招;没有“黑残深”哲学宗教意识流人生大道理至理名言……等等,有一句名言:“温柔,不是用来形容什么优点都没有的人的吗?
”。
…………这样看来貌似这部动漫还是很写实的。
既然写实,喜欢这种风格的人自然不会抱怨“打球怎么没有把地面砸个坑啊?
”“吹喇叭怎么没发光啊?
”“有钱的部员提供海边别墅没?
”“犀利的主角看穿一切没?
”…………要说京吹有啥,京吹有优秀的制作,然后没然后了。
……开什么玩笑啊,喂!
咳咳。
我不是专业的,只会口胡。
分镜,镜头很好,但是具体怎么好我也说不清。
网上有人写了很多贴图分析。
BGM很到位,节奏把握的很好,气氛烘托的很好,但是如果你不看这部动漫的话,我也说不清。
细节,铺垫,前后呼应很多,但是真正的乐趣还是自己在看的时候发现它们。
路人也不是单纯的路人,他们也在演绎着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也是主角。
人物形象的塑造用的事件都很精练,一两个事件就能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执念都表现出来。
其实,即使全看下来也没法简单说清这货到底讲啥。
而且,如果没有续作的活,更是一部在结尾没有把所有线索收回的“腰斩”之作。
所以就总结为“真实”“青春”“情怀”。
确实,很像截取了一段高中生的生活片段。
浓缩了最美好的年华并经过艺术加工的片段。
如果符合某人的情怀,那绝对是爱不释眼。
于是,萌新想问问:《吹响悠风号》这片究竟哪里好看啊?
答曰:有百合,有BG,有一群萌妹子,有帅哥,路人都prpr。
有糖有药。
有逃避(久美子来到了初中同学很少的学校),有黑历史,有掩饰,有面具。
有不同的价值观,有遗憾,有抉择(葵的退出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说明导致事物发展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有手段(明日香选择大家举手表决,自己做记录员,那么自己就不用表态了)。
有直接的关怀(中川夏纪,香织),有默默的关怀(小绿,明日香),有率真的支持(叶月)。
有纠结,有努力,有成长,有叛逆(久美子),有从不理解自己到了解自己(久美子),有从不了解别人到了解别人(久美子)。
有冲动(优子),有邀请,有回馈,有命运的捉弄(香织,明日香)。
有软弱(晴香),有坚强(晴香),有不甘心,有为他人流的泪水(优子),有为自己流的泪水。
有特立独行,敢想敢做,冷艳高贵,直白坦率(高坂丽奈)。
有既温暖又讨人厌(两个老师)。
有大家团结一致的奋斗!!!!
有脸红心跳,有暧昧,有拒绝,还有软色情(京会玩),有很多小彩蛋(京风格)。
有萌点,有笑点,有燃点,有泪点,有槽点。
萌新表示太长不看。
………………
京阿尼做音乐向动漫,总是会让我怀念KON。
这部作品无论剧情还是人设,走的都是贴近地面的现实风格。
久美子和丽奈的友情堪称最大的看点,腹黑遇上高冷就是这么有劲。
不得不说,丽奈穿连衣裙那段确实很美,尽管我老是把她看成澪。
同时不同于轻音专注于人设和日常的刻画,这部作品对于音乐主题和人际关系的展现更有现实意义,属于取向完全不同的两部作品。
这番我没看完,我不能打四星 我不想看了怎么办,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该给多少分了,因为我刚看见一条评论“不喜欢这一类型的请不要评分”,天哪。
我很喜欢高中生的故事,青春朝气,我也知道在那个年纪正式性格最倔强的时期这部动漫真的把每个人的性格都提现的很好。
从来就不缺明日美学姐这样的人,独善其身却又有号召力,但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人,虽然能成为这样的人是人生目标。
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夏纪前辈,选拔势力还会去安慰被选上的学妹。
同样不喜欢的还有泷老师,我从泷老师身上看见了我从小到大大多数老师的影子,冷漠,或许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但是我不喜欢他。
青春之所以是青春应该是爱意的懵懂,我喜欢饼藏和玉子,可是当叶月也喜欢上秀一的时候我知道了这番不是我的风格了,我不喜欢雌竞,虽然没有竞但我就是不喜欢这条线。
京阿尼不是最会搞cp的吗,凸守和丹生谷不是搞的很好吗,怎么到了高坂和久美子这里就多加了个喜欢老师的设定。
这番我没看完,我不能打四星。
我不是什么二次元,我就是个看动画片的。
豆瓣短评没有评论功能,但是这次想说的有点多就只能来写长评了,所以不喜欢有很多人喜欢的动漫,那些喜欢这部动漫并且不容其他人质疑的人请略过。
画风是我喜欢的,片头曲也很好听。
只不过不懂音乐的我一开始以为自己会看不下去,没想到剧情居然还挺吸引我的。
吉川优子是我非常不喜欢的角色,甚至有些讨厌她。
因为自己仰慕的前辈没有得到独奏的机会,她先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质疑高坂丽奈是不是因为走后门才能独奏的,当她知道高坂丽奈确实是实力超群的时候,她又要求高坂丽奈把独奏的机会让给前辈。
服了。
在宣布金奖时看到高坂丽奈抬头满眼泪花我突然激动的要哭了!
女孩子之间的友谊真的太美好了!
希望第二部能给冢本秀一多一点镜头,哈哈哈 。
上低音号是京都自冰菓后唯一让我始终心怀感动的动画。
京阿尼真是狡猾 放这么多共鸣点在这些我深深喜爱的角色身上 怎么可能不会产生感情T u T滝老师是一个温柔而正确的人 只要稍微相处过后 就会渐渐地不由得追随他的目光而前行。
丽奈不是一般同类动画中会出现的那种天才角色 所有的光芒都是发自自身的努力。
太喜欢香织学姐那种温柔中带有坚定的性格(和长相qwq学姐真的很漂亮)询问甄选意向时举起的手和眼中坚定的神色是我最喜欢的一幕之一。
真的温柔 敢于直面内心的不甘(shenmegui)。
而明日香学姐 我所欣赏的人之中很多都带有她的影子 不以利益而违从 不以权贵而恣附。
至于主角久美子 相信很多人都能从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吧 心中一直怀抱梦想 却从未想过真的要去实现它。
其实这也不怪我们 大多数时候是那个梦想太过遥不可及 大声说出它只会显得可笑。
我想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 把梦想变得触手可及才是最应该实现的目标。
上低音号在各种方面都可以说抓住了京都日常系动画的精髓qwq移轴的画面 灵活的分镜 用心的作画 以及上乘的音乐 让不懂音乐之人也能体会到交响乐的美妙。
部员间小小的爱恋看得也是让人嘴角不自觉上扬www京阿尼最擅长这种小戏码了wwwww动画自第五集后就有越做越好的趋势 最终集把这个夏天所有的感动凝结于最后的演奏中 这份贯穿全身的紧张心情 以及紧接着到来的如梦似幻的喜悦 是只有一起经历过才能感受到的美妙 那一刻 第一次感到梦想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
一开始,我想多数人是不会想到吹奏部会如此优秀。
可能又会是惯例的打着音乐旗号的卖萌。
但是京阿尼的动画质量实在高,姑且看看吧。
就京密的本人来说,也是没有想到这一出。
“只要做出养眼的开心日常就好。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句话似乎成了我心里对京阿尼唯一的期待。
然而《響け!
》,却在强番如云的四月中悄然登上顶峰(个人心中),在七月之初奏响了四月最高的乐章!!!
第一话,女主以一个事不关己、摇摆不定、略显冷漠的形象登场,也基本确立了本篇“沉稳”的风格。
从这里开始便有了质疑,以这样一个路人般的存在为中心,能否顺利的推动故事的展开呢?
到第十二话止,证明了这是一处前后呼应的绝笔!
久美子因为自己摇摆不定的性格,易受他人影响而重新拿起了悠风号,加入吹奏部。
随着大家一起,以全国大赛为目标不断努力。
因为自己有基础,有能力,所以不用担心;就在目睹了许多不断努力却被淘汰的人们、或是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放弃的人之后,她开始意识到了自己能够握住手中的悠风号是多么的不易。
渐渐确立了自己的归属,目标。
她开始努力,前所未有的专注。
当久美子发觉的时,自己已经从一个无法对任何事物抱有激情的略冷淡且存在感稀薄的人变成了一个为目标不懈努力,甚至会留下不甘的泪水的,好胜且存在感爆表的人了。
人会失望是因为有了期望的感情啊。
在自己那样努力过后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这可能是她人生第一次尝到的“苦涩”。
不过投入的热情越多,最后收获的喜悦也是无法比拟的,久美子也终于体会到了那最甜美的感觉了吧。
这部动画的出场人物众多,但是把每个人的性格都表现得如此到位还真不简单。
观众的关注点也各不相同吧,就人物性格描写来看,个人眼中第二出彩的就是优子。
这个角色一开始出现的时候真可以说是不讨人喜欢,甚至有点讨厌。
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学姐身后。
在通常作品里出现的这种角色应称之为反派路人吧?
这里就不得不夸京阿尼厉害啊,它仅用了两话,就把优子的形象整个翻转过来了。
第十、十一话,表面是丽奈与香织学姐的独奏竞争。
我的眼里看到的却只有优子(好吧,学姐百分之三十)。
她对于前辈的憧憬,非常纯粹,单纯的希望她好。
香织是前辈,本来也人善良,却也被这些东西束缚着,不能把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
而优子,就像香织学姐心中的一面镜子,帮她争取,替她不甘,甚至在最后落败的时候替她哭泣。
身边有优子这样一个朋友是何尝幸福?
真正的朋友是什么,坚定的站在自己这方,而不是用道德衡量、用理性判断(说点个人看法,在这里我认为优子和部长比明日香够朋友)。
若不是优子“胡闹”一番,就不会有那次再竞选,香织学姐也不会得到释怀。
未争取就结束,恐怕就会带着这个永久的遗憾毕业吧。
最初喜欢上京阿尼是因为,细腻的镜头、场景切换,加上精致的作画,能够将角色的心理描写的桥段刻画到一种极致。
穿透心灵般的代入感。
然而近年的几作中,虽然画面依旧犀利,却总感觉它略显空洞,无法代入。
也不知是演出无力还是剧情苍白。
好在作为京粉的那份坚持,终于还是盼出了全力京!!
这回的气氛可谓冰面下的暖流。
严肃之下,以节奏取胜、靠细节爆发!
平淡吗?
我觉得燃爆了!
在本已精湛的作画下更加精益求精。
几乎每一个镜头、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能感受到制作组的良苦用心和热情。
比如香织学姐的不安,吹号前那瑟瑟发抖的嘴唇与坚定不移的丽奈的嘴唇对比;发表全国大赛名单时,大家无声的表演,怎样的性格流露出怎样的表情,让透过画面让屏幕前的我都跟着紧张、激动。
大赛上,丽奈独奏时,香织学姐那略显不甘的眼神,仿佛听到了“如果现在在独奏的是我······”的声音;到后来欣慰的表情——果然她才是最棒的啊,独奏由她来吹真是太好了。
虽然这都只是个人揣测,但这确是画面带给我的直观感受。
最后明日香学姐的一番话也倒出了观众的心声,就这么一直继续下去该多好。
所谓最好最好的小说,是让人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脑海里浮现出相对的画面;动画反之,能够让人从画面和镜头中感受到文字是最妙不过了。
我觉得,今次,京阿尼的这部动画,便是达到了这种境界。
诚意之作,感动之作。
今天,只是今天就好,让我们京吹尽情的吹个够吧。
秀一和久美子最后的感情刻画大成功,并未刻意凑对,但也别白铺垫了。
剧场版、第二季哪个都好,快出吧!
次の曲、もう たまらない——
好多年不看京都的番了,因为这几年京都似乎在专注卖萌卖腐,大多数番我努力地看了几话还是看不下去只好放弃。
不知为何某天突然动了想要补这部番的念头,一开始看的时候还心不在焉,一边看一边做着其它事情,然而剧情过半,我开始被它所吸引,直到结局,体会到了酣畅淋漓的感觉,还有点意犹未尽。
是个认认真真说故事的作品呢,认真地描述了一群为了参加全国大赛而努力拼搏的少女和少年们,他们的青春故事,带着青春时期特有的青涩、迷茫、毅力和热血。
每个角色的刻画都非常出彩,不仅仅是主要的几个角色,就连配角,也都有着真实而鲜明的特色,他们就好像是那个时期会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人物一般,给予我们强烈的共鸣感。
最出彩的当然还是几个主角,久美子,丽奈,明日香,泷老师,叶月……怎么大多数都是女孩子?
男主角呢?
泷老师和秀一谁才是男主角还真的很难说啊,这部番的重点都在个性鲜明的少女身上呢,男主角的存在感就和曾经的阿孝一样呐,不过这并不是重点……很喜欢久美子的声线,听得人心理痒痒的,她的性格变化也是整个故事的一条亮线,看到她流着眼泪时的感悟,心中在和她感受着同样酸涩的同时,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丽奈和久美子的互动也是一大看点吧,我不得不觉得,京阿尼貌似真的很喜欢百合向啊……最喜欢的场景,果然还是最后的那场演奏,可以反复看上好几遍,依然还有那种深入内心的感动和震撼。
画面和细节,真的无可挑剔,在这方面,京阿尼几乎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也给整部作品大大地增添了色彩。
希望京阿尼还会继续再做这种类型的番呢!
<图片4>作者:骗骗酱封面来源:《吹响!
悠风号》制作了轻音部、文艺部、古典部、游泳部等众多社团故事的京都动画以擅长描绘各型各色的高中生活而著称。
本期主要以去年口碑上佳的话题之作《吹响!
悠风号》中的制服为例,带大家一起领略JK制服的魅力和京阿尼staff对制作动画细致认真的态度。
《吹响!
悠风号》北宇治高等学校《吹响!
悠风号》漫画中的女生校服是非常普通的绀色水手服搭配白色三角巾,男生是诘襟西服。
虽然漫画已经有对校服的设定,但动画并没有完全采用,而是由池田晶子重新设计了女生制服,保留了男生的诘襟西服。
<图片1>北宇治高校的冬服是茶身白领浅茶色一本交叉线带刺绣水手服,制服裙也是深茶色,裙摆有浅茶色的一本线。
制服由普通的浓绀色改为深茶色,更能与金属质感的乐器相映衬,也和主角们的发色照应,整体更加自然。
<图片2>夏服是水色领白一本水手服,十分清爽,突出夏天的感觉。
<图片3>《吹响!
悠风号》的第一集就提到久美子特意选择这所不怎么会遇到初中同学的学校,是因为自己憧憬的水手服只有这里有和想开始全新的生活。
JK制服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受欢迎的制服是吸引学生就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晶子这次设计出的茶色和水色水手服的确在制服爱好者中非常受欢迎。
<图片4>第一集也可以看到久美子初中就读的学校是很普通的西式制服,而为了设计出令人憧憬的水手服,池田晶子在设计北宇治高校的制服上也花了一番功夫。
从原案中可以看出,池田晶子开始设计了和《境界的彼方》类似的方领变形襟水手服,裙子的褶子也从开始的轮褶,逐渐修改为箱褶。
设计了各种不同形状的领结,有兔耳形状的,蝴蝶结形状的,搭配双排扣或者单排扣非常有贵族大小姐的气质,但是到最后还是选择了普通的三角形水手领搭配三角巾,这样更贴近生活,也更符合北宇治高校的设定。
<图片6>北宇治高校的罗马拼音为“kitauji”,为了彰显学校,制服的胸挡、环扣、左袖、胸前口袋处一般会绣有代表学校名的刺绣。
池田晶子也是考虑再三,尝试了各种刺绣在水手服上的摆放位置,最终选择了水手领后面交叉线处加上刺绣“K”。
大多数水手服领子背后的襟线是不交叉的,晶子还尝试过背后圆领的设计,但是还是选择了方领交叉线。
或许,交叉的襟线正如交叉的五线谱,字母“K”幻化成音符的图案,奏响了吹奏部的动人旋律。
<图片8><图片9>北宇治高校不同年级的三角巾和体操鞋的颜色同样也有不同。
领巾和鞋的颜色是一致的。
裙子的长度不同是因为高中女生爱美把自己的裙子往上卷起了,第一集也有美知惠老师让女生们放下裙子的情节,真的是非常写实的动画。
<图片11>小绿的制服袜和大家的不同,有绿色小球的装饰,表现出她的活泼可爱。
<图片12>至此本系列也终于走向落幕。
感谢各位的耐心阅读,让我们一起期待京阿尼今后带来更精彩的作品以及作品中更漂亮的制服
我以为社团番,结果小橘番…
无聊的要死
一般般
京阿尼一生推
幼稚鬼我就是被第十集打击了 生气了 哼
只要一想到做出这种动画片的人生前遭到了怎样的痛苦,就难过到难以呼吸。
初,彼杀吾父母,吾与彼仇深似海,及至子,吾子与彼子,仇深似河。” 浑敦羽连忙提笔记下,钟岳继续道:“及至孙,吾孙与彼孙,仇如细雨。及至玄孙,吾玄孙已经不恨彼之玄孙了。” 浑敦羽抬头,想了一想,试探道:“还有没有?” 钟岳心中冰冷,继续道:“初,彼奴役吾辈,吾辈提头反抗,尸骨盈野。及至子,吾子以刀兵反抗,战败伏首。及至吾孙,以嘴反抗,口若悬河。及至玄孙,吾玄孙已经甘愿为奴了。”“不杀仇,要此身何用,此刀何用?不杀仇,及至百年之后,千年之后,吾子吾孙与仇寇同嬉戏,谄其笑,媚其骨,乞其残羹,甘愿为奴。”
只在合唱团有相似经历的我 对于吹奏乐也许还不是很有兴趣吧 总体质量是非常棒的 音乐番还是难啊
礼貌性的五星。老实说对我个人而言只是水准线上的作品。然而这东西既然能给某些人以共鸣,而这共鸣又能感慨到我的话,大抵就算是成功的吧。
期待动画小人化。
😭E8真的神回…可恶,京吹,靠1些,,侄女的把戏,,,,,
20160624-20160914 @ office
没有进步的京都,动画不是百合和少女,如果不能理解的话,是不会找到真物的
首先说,这是一部很励志的动漫。然后我就要来说一下个人观点了。说实话,这部作品如果吧高坂丽奈这颗老鼠屎捡出去的话我一定会爱上这部作品,我甚至会给这部作品打五星。但是,现在我看到的是女一号爱女二号女二号爱老师的故事。能把一个女二塑造的如此讨人厌我也真是觉得……作画2励志2萌1
敲响三角铁 人与人为什么要互相戕害 生命不息 撕逼不止 现实代入感超强 副部长活得像个尼姑 反而比较轻松 作画棒极了 偷偷用了很多3D 配乐真辛苦 还得故意走音 毁掉自己兴趣最简单办法就是把它竞赛化 风水轮流转 你跟他说公平 他跟你说正义 论武功俗世中不知边个高 待我心世間始終你好 还是爱最重要
搞百合还要媚男我真的受不了一点,还有京阿尼是不是所有番都要搞三角恋🤮,画面超神,剧情平淡
我觉得这些角色需要精神治疗,癔症太明显了,太歇斯底里了。
自冰果以来的京都TV动画上限
经常做梦会梦见临上场了跳舞动作忘记了,乐器不会演奏了。最紧张的就是上台前一刻,但无论如何想到还有同伴一起总会安心许多。我们还是总会被集体行动所感动吧,也许是刻在原始社会整齐划一的动作吗。
原来励志+热血题材就能高分是真的,但是这片并不热血啊,作画再好人设呵呵节奏慢慢悠悠加上莫名其妙的台词和熟悉的内八字,完全让人看不下去啊,不能因为同期没有好番就打同情分啊!再这么发展下去,对京阿尼真要手动再见。主创都永远活在学生时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