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时候一听到这个开头曲,顿时整个人都来劲,现在听起来,我也能说片头片尾曲都很有味道,没听全的可以完整听一遍,推荐。
【最近几年,垃圾剧太多,个人不喜欢所谓小鲜肉之类的看点,一部电视剧,我想看到真实的人物,不脑残的剧情,偶尔的笑料,最好再加点真实的取景,如果还有不止五毛的特效就完美了,那么这部剧除了五毛的特效,其他完全满足!
看到豆瓣评分这么低,写了个短评还不痛快,来写个影评多说几句。
】最近新侠客行出了,不忍直视,来看老版的洗洗眼。
服装上,没话说:【土】,没有什么锦衣貂裘,也没什么仙袂飘飘,用别人的话叫“服装土气”,但是这不就是那个刀光剑影,侠客风尘仆仆的江湖么?
只能说,这个江湖很真。
可能前几集里满天的尘土吓到你了,但是过了开头,后面没有那么“土气”横飞的。
再说说人物形象,好多人吐槽石破天的泡面头,可能各人审美不同,现在看来没什么毛病,步惊云当年好像也是一头泡面来着。
吴建把石破天那种不通人情世故,大智如愚的感觉演了出来,他只是涉世未深,不代表就是个脑子坏掉的傻子吧。
石中玉那种见了姑娘走不动路和面对各种人物的油滑也表现的不错,个人感觉一人饰两角表现很好女主们,必须先说阿秀,虽然出场最晚,但是【好看呀,好看呀,好看呀!
】,文静善良,清纯可人的姑娘,基本上只要她出镜,整个场景看起来都舒服了,摄影师也很注意,所以她所有的镜头拿出来都美美美(替身咱们排除啊),性格上软弱中有坚强,是全剧唯一能分清石破天和石中玉的人。
和石破天一样,有一颗赤子之心,可以说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我还要说,真的好看呀!!!
说起叮当,除了出场很尬以外,把一个古灵精怪的少女形象表现的很好呀,长相争议见人见智,我是觉得还行。
侍剑姐姐呢,全剧里一直压抑着对少爷的感情,但是那种为爱愿付出全部的感觉,由最初防备,到不知不觉喜欢上的转变都很自然(毕竟唐氏表演法则的showtime呀)。
欢欢乐乐,个人觉得不太好看,但是演的也不错。
不三不四,谢烟客,贝海石都是些老戏骨,你要说他们长相不行,我要说他们把角色的味道演出来了。
不三不四的神经不正常,但又不失基本准则;谢烟客想杀又纠结,最后舍不得的演绎,和贝海石对招的放话逃跑,再到跟"黄小杂种‘’的独白,把这个承诺大侠刻画的很立体。
【网上看到,侠客行这本书里的人物,就是告诉我们人无完人,第一承诺“大侠”整体想着怎么弄死这个不求他的人,黑白双剑里的石清看似君子,实则是极其在乎自己名声,除了主角和阿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在这部电视剧里都能看到,很真实的人物,很真实的江湖。
】章艳敏吧@夜帝传人帖子看到的图,搬来镇楼
从前看侠客行,印象里是五毛钱特效,服装也土,远不及TVB的金庸剧吸引人。
最近金庸老爷子去世,本着对金庸宇宙武功第一人的石破天的兴趣,准备从温一遍侠客行,果断从新版入手了。
呵呵呵,忍着眼睛辣的痛楚看完,不想多吐槽,脑残的台词、改的乱七八糟,毫无逻辑的剧情还有把主角演成傻子的尴尬演技。。。。
太多了。。
果断对老版充满了敬意,从头又看了一遍老版,觉得真的是经典。
这可能是新版唯一的价值了哈哈哈哈整部剧充满义气、豪情和感动,当然都是集主角于一身。
老版侠客行从选角、演员演技以及剧情连接无疑都是成功的。
在穿着打扮同样的情况下,主角能够光凭眼神就让观众分辨出石破天和石中玉,佩服佩服。
阿绣的塑造更是成了不少人对女神的初印象,冰雪少女下凡尘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样子吧,大爱。
李敖说金庸小说是失败者文学,专门让人寻求心理慰藉。
试问谁心中没有一个理想的江湖的样子,侠肝义胆,义薄云天,如果连这一片精神乌托邦都没有了,生活岂不是太无情无趣了。
小时候看过但是都忘记了,后来差点由于服装错过一份佳作。
演员的选择很合适,颜值和演技也都到位。
剧情很棒,编剧加入了不少原创内容,但是符合原作又丰富原作,而且很多情节非常有趣,很难想象看武侠片能笑的肚子疼。
武打十分良心,尤其是竹林那场戏非常经典,不止视觉效果好,而且两人武功的特点也有不同表达,石破天输在招式但赢在内功都能看出来。
本来想评4星但是看到评分太低了于是五星。
屡刷不厌的一部剧,大概也是我最爱的一部剧。
我对侠客行是偏爱的,小时候我爸租过侠客行的碟子,用小脑袋电视放着我们一起看的,也留在了我的小脑袋里。
侠客行小说在金庸小说里叫好声不高,但总归是金庸后期作品,是跟天龙八部同时期连载的,我读过旧版,也在喜马买过新版听,新版偏油了,旧版很喜欢。
剧比小说内容更丰富一些,主要多在对石中玉的刻画上,这一点我觉得编剧做得很棒,因为原著里石中玉基本隐形,剧里这样安排既方便观众了解又有了许多衍生乐趣。
现代人真的太需要轻喜剧了,而且古装一定好过现代,更能抽离。
部分台词设计还不够好,比如刘一手作无米之炊后打个哈哈说谁能说出他方子在哪就是天下第一大英雄,莫名其妙怪尬的,还有谢烟客的“承诺派”“天下第一承诺大侠”,白自在的“大宗师大豪杰”之类的台词,可以设计得更讨喜。
“你是我爷爷,我是你孙子”之类的话印象中丁不四就说过两次, 白自在说过一次,以及“不三不四”的梗,听多了就不好玩了。
张三揭穿贝海石的时候接连说了两次“什么事做不出来呀”应该是错词了。
(这里提一句,深究本剧逻辑是有问题在的,但电视剧与小说不同,前段演的时候为了为观众保留悬念,就是不能露馅)。
服化道被不少人诟病,但我认为至少是合格的,尽管桌上常有辣条...剧组虽穷,该讲究的一点不含糊,我在小破站看过一段雪山派长乐帮船上打斗的幕后花絮,只使用半秒的片段都飞来飞去拍了好几次,怀古伤今ing。
石破天跟天虚道长的竹林打戏更是声名远播。
还有不得不提的雪山弟子雪橇队,现在而今眼目下很少能见到这么用心的真人实景飒拍了吧。
演技95%是挑不出毛病的,完全不会出戏,无需多言。
我很喜欢那些在船上、江边的桥段,有人有鱼有酒有霞有茅屋有炊烟,“喝尽九江水,原是丁不三” “万里找小翠,此情天下先”,多好啊。
我还喜欢让我捧腹的cp们:牛头马面,鬼鬼祟祟,张三李四,喜欢额北万剑败咧,喜欢冰雪少女骑着扫帚入凡尘,喜欢青涩的小姨妈,喜欢大孝子根宝,喜欢摩天崖上一脸面粉的老伯伯,喜欢非让儿子多喝一次药的妈...喜欢把臂高歌出门去的“功夫震九州,不如一壶酒啊~” 剑侠情缘的bgm也是锦上添花。
打一两星的豆友们我认为是对不起那样的剧组,那么好的演员的,我想他们多是不爱看有泥巴气有烟火气的武侠,跟近年来一尘不染的那些剧太熟络了。
小时候就不喜欢2002《侠客行》,大学几乎把80年代之后所有武侠剧都看完了也没看它,这几天却连看了两遍。
金老这部小说是有明显缺点的,但电视剧演的、拍的,真好...可以说打分低的基本都是没看过,仅凭印象打的。
仔细看一遍你会发现不但近几年,就是在零几年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武侠剧了。
剧情环环相扣,逻辑层层递进,各种人物形象鲜明,在保留金老原来特点之上进行了适当的改编,让整个剧更加合理。
就比如叮叮当当,电视剧明显比书里面描述的更有可看性,侍剑结局连金老当时都觉得不好,新修版改了。
这个电视剧就没按照老版结局来。
各个演员的演技简直神了,剧情之间适当的留白,情节的起伏,让我一口气看了两遍。
最后说一句:阿秀真的是太美了....这一版完全拍出了我心目中阿秀的效果。
多年以后再一次看了这部电视剧,徜徉在这从小喜欢的武侠世界里不能自拔,虽然服装道具等等没有那么的华丽完美,但是不管是剧情还是演员的选角都令人神往,虽然我也没有看过原著,单狗杂种的淳朴实在,石中玉的市井奸诈,叮当的古灵精怪,阿秀的温柔可人善解人意,仿佛被一个个的人物带入了那个世界。
完全无法自拔,对比现今这些武侠剧仙侠剧的雷人。
完全就是良心之作。
我不知道那些1星2星的人懂不懂欣赏,懂不懂武侠,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品都要靠华丽的演员阵容,华丽的后期之作和华丽的服装来堆砌,像这样一种平实的武侠风才真正的引人入胜。
我不相信那些评一颗星两颗星的真的看过这部连续剧。
如果你真的看下去的话你肯定会喜欢这部剧的。
确实,这部剧的服装可能不太好,很多人可能看到服装就不想看了。
不过你们不觉得这样贴近生活的服装才让那些高手多了一些人气吗?
要是一个个人都是白马白袍,感觉会离我们这些观看者太远了。
这部电视剧演员的演技都挺好的。
吴健在剧中饰演石破天和石中玉。
石破天的善良与石中玉的狡诈,石破天对于感情的珍惜,石中玉的多情都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这么说吧,石破天和石中玉一出来不用他们说话,就算是一样的衣服,也能一眼分辨出来。
叮当的活泼,阿绣的温婉,贝先生的奸诈等都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除此之外,剧中还增加了叮当和侍剑的戏份,让她们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剧中挺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比如欢欢乐乐,鬼鬼祟祟,牛头马面,赏善罚恶。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剧无疑是特别成功的,尤其是对比新版侠客行。
这部剧武术动作都特别好,与现在新拍的武侠剧不一样,现在新拍的武侠剧算是靠特效支撑,动不动就慢动作,一点也感觉不到武侠世界的刺激与残酷。
02年的侠客行动作很漂亮,打斗场面也算经典了,印象最深刻的是石破天与灵虚道长打的场面,简直是武侠片的巅峰之作。
金庸的小说一直都有佛家文化渗透其中,石破天在我看来是一个活着的佛,一个愿意为了他人牺牲自己而奔赴侠客岛,愿意为挽救石中玉的性命,害怕黑白双剑而去凌霄城的佛。
吴健饰演的石破天善良而不憨傻,演出的佛的本质。
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
首先声明,我没有看过这部原著。
然后,跑步进入正题。
其实这次是一口气看下来的,之后我最大的感觉是武术指导太给力。
前两集打戏就很多,看得人很过瘾,并且这种高水平的武戏水平完整的保持到了最后一集,这部戏的打斗基本都是真人真打,招式漂亮而不重复,拳脚兵刃五花八门,观赏性非常强。
在那个特效已经初现端倪的21世纪初,这部戏里其实已经有了后来流行的各种电脑特效,而且还比较多,但是有但是并没有滥用在打斗中,这可以在一定侧面上说明这部戏的质量还是有可观的。
这点很重要,很出彩。
其次,剧情。
作为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我只说说看的时候的感觉。
最先的剧情还是比较紧凑的,动辄手起刀落血溅五步的侠客气息很正,但是到了主角长大以后剧情就开始拖了,多出来了很多细小的支线剧情,可能是想把剧情整的更丰富,但是吧,支线剧情太牵强,编剧手法又不高明,一看就是凑长度的,所以最后的效果反而是惨不忍睹,完全可以快进过去,拉低评分...不过总的来说,在金大侠的大框架上,这部剧的主题是非常鲜明地,除去那些恶心的支线,还是瑕不掩瑜的。
一句话:一般般。
再次,造型和对白。
造型方面,绝对是奇葩得让人吐槽无力水平的,新世纪的戏造型土的跟封神演义似的——西北武林人士的铠甲风格,中原武林的近代富农风格,关东武林的长白山猎人风格......还有那村支部规模的“武林大派”,你见过哪个武林大派坐落在一个村的?
但是这部戏里都是......貌似这个导演后来还导演了《连城诀》,风格果然一脉相承,,,,,,不过对白方面,雷人雷语固然有,但是基本水平还是合格的,特别是有些台词还颇值得揣摩,再考虑到当时的年代,其实可以算不错。
再说说演员:男主角实在看不惯。
男主角的一堆女人属侍剑演得最好。
叮当一看就是装嫩,阿秀演的平平无奇。
不过,这部戏值得大书特书的其实是配角,除了那几个女人之外的所有配角。
谢烟客,石清夫妇,白自在,贝海石,不三不四,金刀寨主等等等等,这些配角撑起了这部戏,正式这些配角才让侠客行真正有了侠客气,豪侠怪侠任侠等等,从金刀寨杀人夺宝,黑白双剑救过路囚徒,再到谢烟客养大孩子,人物形象非常鲜明的就起来了,一下子就把整部戏的格调也拿起来了。
我给4星,这帮好配角功不可没。
还有,音乐,各种插曲抄抄效果也还将就,而且片头片尾的几首歌确实非常不错...困了,不写了,就这样吧。
反正和这几年的华而不实的金庸戏相比,这部看似土里土气的戏绝对算得上佳作级别,这样的导演再把张纪中的服装师借来用用,多给投点钱,出来的戏估计比张大胡子强多了...PS.其实我小时候看的时候看的时候,觉得这个特傻逼特土特烂,就看过一遍,但是现在又看,却觉得这是一部佳作,这到底意味着我是长大了呢?
还是傻逼了呢?
唉,头晕了,睡觉。
大概是在02年看的这部剧,全剧好看流畅,2年级的我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片头曲响起的时候我也会找根棍子挥舞起来,最后那句“绝顶一览众山小,男儿世间走一遭”,余晖漫漫和纵马奔驰,简直让年幼的我燃到不行!
或许我是个守旧的人,从小到大都喜欢听一些老歌。
最近在听满文军的歌,突然看到《但愿人长久-侠客行片尾曲》,就毫不犹豫地听了一遍。
天啊,回忆啊!
这不就是小时候熟悉的旋律吗!
连听了好几天,最后在B站发现了资源,再次像小学生一样看了起来。
现在以一个成人的视角来看,拍的真特么好看!
什么叫武打?
什么叫侠义?
什么特么的叫惊喜!
这才是诚意满满精彩绝伦的上乘之作啊!
不知道那些说服装土说演员丑的是不是黑,看个看不懂的美国意大利日本粗制烂造的老电影你特么去装大师装专家,这么优秀的国产剧放在家里吃灰,还要踩上两脚,你们有病吧。
接着说。
怀着激动的心情点开第一集,哟!
熟悉的旋律和满屏的弹幕,让我既惊喜又暖心,看来还是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
片头曲成功把我又燃了一遍,直到最后夕阳剪影出现,我以控制不住泪水……不说了 不说了
小时候就觉得很好看,打斗特别好看,还有意思,场面也很大,感觉用了超多武行,应该很辛苦才出来的吧。
拍摄地都偏干旱地区,觉得衣服妆很符合,也有特色。
里面道具骆驼马也都是真用真打,还有民歌和一些有意思的口号,现在电视机很少穿插这些了。
场景和道具也很老式。
人好看不多,但绝对个个鲜明,演技也不掉链子,年轻演员也一样,老演员我一直都以为是老戏骨,但后来看到的也不多。
吴健分饰两角,也没有混淆过。
哪怕里面的女孩子也是各有特色,人如其名,阿秀灵秀,叮叮当当活泼有点任性,侍剑很为主人着想,脑子灵活。
其他人也是,哪怕戏份少,也没有显得人物重复。
以前看过。。为了表示不好看 于是给了一颗星。。。
国产武侠剧中最接地气的。。。 评论说武打比邵氏好 可你有没想过邵氏武侠电影都是7 80年代的- -
突然想起我曾看过这部B剧,特此M爪。
就是突然想去看看白阿秀,那个单纯美丽的女孩子。
金庸的这部作品毁了
我一直都觉得这部戏无论是造型还是编剧等等都是万分诡异
我就不信这些个一分两分的真看过
不明白一星二星为什么那么多,我觉得还可以吧,比现在的大多电视剧好太多了。
做古装要正经精彩,导演的学识深度就定下了片子的质量下限,演员质量高的就能冲上限。狗哥是大陆武侠剧里罕有的少年游侠,生于草莽,长于江湖,是武侠梦最本初的样子。
剧组经费严重不足,特效太差。阿秀演员有灵气。
剧情武打靠谱,造型服装太挫~靠着吴健的脸刷了七八集就看不下去了。
西部cult片。叮叮当当非常可爱。睡前想起丁当的结局,心下一酸。再补充一点,在原文已经是以讽刺为主的前提下,剧版改编增加了讽刺桥段。比如✂️帮。
特效毛病,群演布景不精……但是这个结尾,配合一个燃OP一个仙ED一个悲ED简直是把金庸最哲学的一个结尾拍出意境来了
终极秘籍留给终极大侠,盖世神功加上敦厚德行的命题太肤浅。说来说去还是靠神人圣人来拯救江湖,和一个一个朝代乱转下去没什么两样。三星给那个母子情深还有聪明可爱的阿秀。
唯一欣慰的就是塞北风光,中原武林的少林、武当、丐帮……几乎消失不见。如果交给央视张纪中大胡子拍的话,估计武侠风会更好。
这部跟连城诀一样,也是个寓言故事,但是更像玄幻剧。
最差的是造型,导演审美堪忧。当年看天雷滚滚,现在看好像还不错呢
难看死了,坚持看下去不能
当时看的时候真的觉得演员一个都不认识,后来认真追剧情觉得还不错!
章艳敏漂亮,几首歌好听,西北风也有意思……就是特效太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