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妻》中最恨的角色不是雅婷或孙家其他人,是高耀宗,对于他这个角色,无力吐槽了,太自私自利了,有人问,他对秋菊有过爱情吗?
我认为,没有,没有,没有!
年少时是对一个姐姐的依恋,青年时爱上年轻的女子,中老年对秋菊只有愧疚和亲情。
这部剧我觉得唯一让我喜欢又感动的是正扬,这个五岁的孩子,太懂事了。
24集正扬和秋菊说的话让我感动到落泪。
这部剧,母子情很纯粹,感天动地。
老妈看完了《娘道》,结果推荐对话框有这部剧,她就有点进去看,结果,emmm,她说很好看,就陪她看了,《小丈夫》没看过,《娘妻》这部剧这种题材,归根结底就不是面向90后年轻人的,大家不能理解秋菊的价值观是正常的,这部剧现在看来也不是一点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女主张玉嬿不谈,配角演技都在水准之上,尤其是竟然有吴磊!!!
当年愣是只觉得这小孩很可爱,没想到日后会演斗破苍穹,前十集的剧情看得还是很过瘾的,那也是秋菊和耀宗一生之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两人相互的爱很纯洁,高家被丁传贤背后捅刀子,家道中落之后,耀宗就变了,变得为了复仇而无视一切,秋菊对这个家付出了太多,以至于耀宗在他面前自惭形秽,直到晚年秋菊才悟透这个道理,其实这部剧的剧情设计在中后期有点过于拖沓,为了让秋菊和耀宗正扬不能相见,强行使用各种巧合是两方阴差阳错,另外,让耀宗醒悟的太晚了,也太突然了,如果站在这部剧的受众群体对剧情期望的发展脉络来看,中期耀宗在台湾背着孙大鹏把原本用来做房地产的钱投资纺织业,被孙大鹏告的巨债缠身,差点身陷囹圄,这时候秋菊把自己的家当全卖了去给耀宗赎身时,就应该让耀宗醒悟洗白,中间二人那一段哭戏演得很好,耀宗向秋菊吐露心声,为什么当年愿意和她圆房,以及后来为了骗她签离婚协议书又和她同房,这也是全剧我认为刘叔叔演技最好的一段,演出了耀宗骨子里的那股子不争气,陈朱煌导演完全可以让这个时候让耀宗这时洗白啊!
以至于后来七八集商战的戏,就秋菊娘俩应对丁建志,而且丁建志的老爹丁耀祖的人物设定竟然还是一个好人!!
wtf,他老爹老娘都坏透了,他竟然是个大好人,难道是因为幼年被秋菊养过进而被感化了吗??
同样是秋菊一把带大的,耀宗作为秋菊的枕边人,怎么就那么没出息呢?
后面的剧情完全就是耀宗一个人苦熬,一直熬到孙老爷孙夫人以及雅婷都去世了,孙家的财产就都归他了,陈导你就不能让耀宗也有振作的戏份么?
秋菊能两次白手起家东山再起,耀宗这个人物设定就这么悲催,靠着坐等要发财?
我要是编剧,绝对让耀宗唱后面商战戏份的主角,而且一定要让这个丁耀祖坏的狠一点,最好让两家势成骑虎,再靠着温情感化也好啊,对了,还有正扬,正扬这个人物应该设定为孙老爷孙夫人理想的继承人,并且孙老爷孙夫人对他很好,千方百计想切段他和耀宗以及秋菊的关系,结果正扬后期的戏份也就是一个母子相认是重头,商战也没他啥事。
综合而言,这部剧后面的剧情设定真的负分,但凡编剧让耀宗洗白的早一点,早一点回馈秋菊,剧情会好很多,btw,这部剧比《娘道》还是要好得多的,至少他除了秋菊耀宗之间旧社会造成的悲剧爱情之外,还有其他的积极因素,《娘道》拍的是个啥玩意儿,把女性就纯粹写成生育机器,生不出儿子就一无是处,这才是真正的封建余孽!
之所以给三星,是因为之前有过一个台湾的版本《小丈夫》以及后续《小丈夫之秋月》,两相比较,觉得这部《娘妻》故事讲述的更紧凑、主要人物性格塑造更合理一些。
这个大陆版本的场景设定还是依附与原先的旧版,发生地在福州——台湾——深圳——福州。
其实很明显的回敬了原版的场景台南。
甚至连夫家姓氏也相同,女主的名字亦相似。
娶妻大姐抱金砖,有点像童养媳,在中国现代社会之前长期存在,不说封建制王朝下的婚姻生活,就光是民国的一些俊杰人物都有在家长安排下迎娶年长的女子为妻,比如国父孙先生,比如民国总统蒋中正,比如主席毛爷爷。
虽说这种婚姻中,男女双方都没自主选择的权利,也没有爱情的基础,但在时光悠长的农业社会里这样的婚姻勉强也可以维持下去。
可是在清末之后那个新旧激荡的时代里就不受用了。
那些在结婚时还不及弱冠之年的男孩子往往会走出家庭,上学,做事业,结交同年龄的朋友。
在开阔眼界,接受新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之后,家里的妻大姐即使以前不甚讨厌也会让他们觉得黯然无光。
学校里有那么多志趣相投,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彼时青葱翠翠,豆蔻初开,少年心事心照不宣。
故事地点很有意思,都是在讲闽南语的地方,也是南方宗族传统维持最好的地方之一。
而时间上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当然也为故事展开,女主人公事业发展提供适宜的历史活动时空。
台湾苦情电视剧,大家都是知道的,又长又憋屈又不合逻辑。
所以这次的版本倒是好了很多,避免了不必要的纠葛,集中火力写女主和男足。
秋菊,是一个善良温顺的姑娘,有两小无猜的情人,双十年华被逼嫁给一个十岁小孩。
耀祖,开始当然喜欢秋菊姐姐,那是弟弟对姐姐的喜爱,依赖。
年龄的差距,是这场婚姻最坎坷的终极原因。
因为相差十年,他选择了更年轻的雅婷。
因为相差十年,她谨遵婆婆遗训把丈夫当作孩子一样疼爱。
不能怪耀祖移情别恋,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对他的婚姻有多少理解?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又有几多能力克制初尝人事?
不能责备秋菊恪守的三从四德迂腐顽固。
没有那么执着恪守信诺固执的人,没有挑起家计重担的好孝顺儿媳,也就没有后来的历经两次次破产仍能东山在起的女企业家。
这两个人,一个在拼尽全力付出,一个在惴惴不安无可奈何中承受。
没有无端的横祸,秋菊没有那么多的付出,也许这场婚姻会继续平安的度过。
毕竟她也很美,足够聪慧。
男人的心里很难接受比自己强悍的女人,比自己会赚钱的女人。
《阿信》里教梳头的师傅就说,女人不能太会赚钱,这样她男人多半没出息。
施恩越多,他越有愧疚,越想逃离。
施于受,是相对应的两级。
秋菊在九十岁那年终于明白的感叹:你施恩,也要看别人愿不愿意受,否则那也是种痛苦。
早点放手,就不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
这里,秋菊比秋月圆满。
小丈夫里的秋月保持一种中国最传统的忍辱负重不抱怨的贞洁形象,秋菊也克制隐忍,吃苦耐劳,但多的是反省和乐观、豁达,以及智慧。
最后的终点是两个老人牵着手漫步沙滩,九十岁和八十岁,已经分辨不出谁是那个多出的十年,像很多热烈爱过的夫妻一样一笑而过。
这样的和解,要比小丈夫里片面指责男主忘情负义,报复式的让他认错悔改,经受牢狱之灾,要高明很多倍。
事实上刘恺威塑造的丈夫更有合理性,也更有情。
从他那段剖心自白可以看到,他也有心,他知道妻子付出很多、很多,他已经不是《小丈夫》里那个荒唐、自私,嫌弃糟糠之妻的男人,他拒绝她的爱,是因为害怕。
他无力,不是无情。
秋菊和耀祖,真正平等的走到一起,因为在历经变幻离合之后骨肉亲情充实而坚定。
十年前的电视剧借尸还魂,结局上进化了一小下。
至于不满的地方,本来可以做的更精致一点的,台词还是过庸长,姐弟恋情节俗套,坏人后代千年不变的又是仇家,孽缘设置让人疲惫,服装老土。
桥段换点新鲜的,尽管这是老妈喜欢的类型片,也不要让老人听了第一句台词,后面全都想起来了,谢谢。
请给我的老妈,阿姨,婶婶,多一点意料之外的惊喜好吧?
毕竟我也是要陪看的
等到九十岁了丈夫回到身边了,多可怜,一直在付出,太惨了
tm的sb剧情,真不晓得这编剧是经历了啥子。。。。。。。。。。。。。。。。。。。。。。。。。。。。。。。。。。。。。。。。。。。。。。。。。。。。。。。。。。。。。。。。。。。。。。。。。。。。。。。。。。。。。。。。。。。。。。。。。。。。。。。。。。。。。。。。。。。。。。。。。。。。。。。。。。。。。。。。。。。。。。。。。。。。。。。。
刘恺威 TMD 悲剧啊 .....
我会。
偶然开到地方台,正在唱片头曲,很好听,其实我不喜欢纯正的台语歌,因为觉得俗,不要拍我,个人感觉而已。
但是这首《望春风》用普通话唱出来,真的很好听。
而且,我一直觉得刘恺威属于英俊小生,当年在演《鉴证实录》的时候,就这么认为。
只不过他可能算不得大气的那种。
其实有的剧情还是相当感人的,很贴近生活。
就如最后几集中,秋菊一直不提耀宗的事,她的子女都以为她还恨着耀宗。
然而,最后她只是说,不敢提啊,怕提了以后,发现耀宗已经不在了。
因为怕失去,所以不敢提,真是写到万千人的心理去了。
很多人都这样,不是吗?
因为怕失去,怕被拒绝,怕连朋友都做不了,所以不敢提。
虽然早能猜到的结局拖地好长好长,但还是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
比如说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和子女之间绵长的爱意,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
还有林董对背叛自己的员工的处理方式,让我们知道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他背后的原因,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或许会觉得对方并没有那么可恶,即使做不到以德报怨,从此以后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因此处在怨恨之中。
女主和男主的感情根本没有丈夫和妻子的成分,就是一个后妈对着叛逆大儿子。
男主一辈子赖皮狗寄生虫,前期靠娘妻养,后期靠入赘。。
女主也就是倒霉遇上了这么个赖皮狗陈世美,她那一辈也跟男主没什么大关系,不是在养公公养姑嫂养孩子,就是忙着创业。。
她早就累的没有感情,说实话她跟男主真正待在一起的时间也就十年多一点,她的后半辈子基本上在自己搞事业没男主什么事。。
最后也就是想看母子相认撑到最后,还等到女主都九十岁了就剩一口气了……真的女主就一句台词说的真,都九十了心情早就不再起起伏伏……随他吧,还能起什么波澜……这辈子不过是多养了一个儿子,女主养的人却还少么……我估计要不是这个陈世美跑了,以女主这个封建思想,事业不会那么成功。。
其实这部剧还是很😡封建的。。。
高家公公在秋菊生了个孙子后大喊高家有后了,结果孙子被抢到孙家做孙子,但是呢,最后孙家的人全部都过世了,之后还是男女主是一家,所以这还用上了虚无主义的手法。。。。
倒是女主和他女儿的林氏集团一脉传承呵呵呵
一颗星都不想打。。。。。
这完全就是在歌颂封建社会女人的低三下四,并且不断的告诉观众男人就是天,丈夫就是一切,丈夫的公公婆婆哥哥姐姐一个都不能拉下,都得养,并且是当仁不让,不管丈夫怎么对你,你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虽说是逆来顺受,但也要怀着无比高尚的感情,如同科学家为祖国的科研做贡献,党为了人民而奋斗,烈士为和平而牺牲,瞧,多么光辉啊所以女主怎么能有一丝抱怨呢,那是阳光普照大地,至于说其他悲惨人生,那就归结于命喽,,,,,我现在终于知道这封建思想是怎么残害女性了,最可怕的莫过思想控制,而今这残余思想犹在,仍想要发挥其顽强的糟粕之力,甚是可怕!
剧情及格,标准苦情戏
真不明白为啥要出现这种电视剧?不停地放毒恶心观众,前面发生了什么我后面立刻能猜出来。思想有问题还能过审
很感人的一部剧,不要用现代的思想去看以前的旧思想观念,站在里面去换位思考这部剧,总之剧里男女主年龄跨度很大。
小时候看的,主题曲印象深刻
我童年阴影。。。。
小时候各大卫视避不开。古有娘妻今有娘道😁
奶奶春节窝家系列电视剧之一,我发现老人家就喜欢看这种主人公特别善良,情绪剧情波折起伏很大的悲情剧。后来发现我妈妈也喜欢看,哈哈。我爸一点也看不下去。
秋菊作为娘妻真是体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悲哀,还要面对着丈夫的冷漠,和对他人的喜爱,不得不说张玉嬿演的真的很好!
外婆妈妈一起看 女主真不愧为“苦情戏皇后”~
看了虫哥的吐槽来打分 比娘道更可怕的剧 主演没有正常人系列
小时候陪妈妈看系列
这部剧虽然很狗血,三观也不是很正,我以前特别喜欢看这种!
妈呀,我竟然看过,只记得女主活的真久!
男主渣到没边,女主牌坊成精,好在剧情还算流畅,喜欢男主姐姐和女主初恋的感情线
谁能想象我的童年时代,别人都在看动画片,我在跟着妈妈看这种苦情戏,没法子,那时候遥控器选择权不在我手里。现在评个分标记一下。当年可流行这种剧了,骗的广大中年妇女一大把眼泪。虽说价值观不可取,但是戏剧性真的很足。
小时候看的了,只记得女主特别可怜
这四颗星是给吴磊演的耀宗的,感觉小时候的耀宗和长大后的简直判若两人,觉得自己的妻大姐不如有钱人家的小姐,觉得丢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抛弃秋菊,极其自私,秋菊竟然每次都会帮他原谅他,真是让人无法理解…但我还是看完了全剧,想看看耀宗究竟是怎样的下场…怎么说呢,给姐妹们敲响警钟吧,什么男人是绝对不能相信的…
看吴磊,顺带刘恺威
这个编剧的三观我惊呆
负心汉,苦情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