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家庭寻找老母亲藏有百万欧元的旧床垫的故事。
几个靠救济的子女破天荒为老母亲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全部换成了新的,才知道旧床垫中藏着母亲50多年攒下来的百万欧元。
这个消息通过媒体很快传遍全国,无数人开始寻找那个百万床垫。
床垫找到后只有600多欧元,老太太被所有人怀疑老糊涂了。
但是老太太发现找到的床垫并不是自己那个,于是拉着温顺的外孙女继续寻找,并在小孙女怀疑自己记错时大发雷霆。
最终小美女按自己的思路找到了床垫。
整个电影的基调比较平淡,像是一篇散文徐徐展开,是以小美女的视角来发展的。
我在想这个电影到底想告诉我们啥呢?
好像都是很平淡的生活,一个老人年老时的不被重视,愚蠢且相处并不愉快的儿子,对去世老伴带有一丝内疚,被认为老糊涂?
小美女眼里的父母,亲戚和姥姥的生活及关系?
人生该怎样度过的思考和困惑?
一个普通中下层民众家庭的生活?
好像都是,从小萝莉到老人各个人生阶段的片段和不堪。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底色,带有一丝悲凉。
垃圾场一段祖孙俩的对话可能点中了主题,老太太作为过来人,不会想要了解别人在想什么,因为已经说出来的就已经够糟糕了。
如果生命重来,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即使是不对的事。
生活原本无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为无聊的生活增加一点乐趣和动力。
2023.12.22婚姻不幸的退休教师有四个子女,一个长期啃老,又有一个片尾开始啃老。
一辈子的积蓄被不尊重自己的子女误扔,子女居然还想送她去养老院。
真是人生不幸。
本来我觉得子女进行大扫除虽然不尊重老人,好歹是一片孝心。
毕竟,真尊重老人的话,怎么会连她的毕业证书都扔掉。
可是,看了别人的影评,发现被磋磨过的自己还是图样图森破。
科尔姆片头就在找出生证明,他为了自己才大扫除。
另一个儿子片头也在向姐妹借钱,可能预料到自己会失去房子才帮助大扫除。
唯一有良心的是女主和女主的母亲。
另一个孩子剧情太少不好判断。
老人聪明,孩子大部分不成器。
我认为是孩子父亲的影响。
一部值得看的好片子,没想到观众这么少。
表面上,是个家庭喜剧,讲寻找藏钱的床垫子。
其实电影说的一直都是生活本身的无可奈何,和床垫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把床垫子的部分拆掉,就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
片名[Life's a breeze]直译过来就是"生活是微风"从十几岁到八十岁,各种年龄段的种种真实的不幸。
所以电影里萝莉问了婆婆好几次,“如果生命能重来,你想怎么样?
你想成为谁?
”“你相信有地狱吗?
”婆婆的回答都是些可怕的【生活真相】电影从争论里开始,在吵闹里结束。
整部电影中,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被父母搪塞敷衍,中午只能啃面包就香蕉。
中年人没能获得体面有尊严,富裕充实的生活,只能靠啃老领救济金,彼此推诿,互相嘲笑……这样去生活。
老年人更是没人重视,被视为多余的、没用的、占着房子痴呆犯傻的“老东西”电视广播一造谣,人民群众就往前冲。
91%的人表示,,如果找到会把钱还给老太太,简直笑死,原来世界上只有9%的人保持了诚实。
每个欢乐的高潮之后都是令人尴尬的时刻。
彩票梗、生日聚会梗、上电视成名梗、萝莉成为关注中心梗……最后都留下一个生活的黑洞。。。
小萝莉就看着这群长辈因为披萨费、脱衣舞男的费用尴尬的摊手,就好像他们面对生活的时候,总是说一句"什么?你开玩笑吗?"然后指望别人来解决问题,或者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这妹子演的真好,清澈的眼睛里,蒙着一层失望的阴影。
老太太精明缄默,对这群儿女的想法心知肚明。
唯一失算,就是没想到他们能把房间给收拾了,顺便把一百万给扔了。
在找床垫的过程里,老太太展现了足智多谋的一面。
她深知人心底的贪婪,所以让傻儿子开车跟踪,也知道电视曝光后,儿女中没有人相信她,所以找小萝莉一起寻找。
两个人在垃圾场聊天,聊出了生活的真相。
“你不会想要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光是听到他们说出来的话就够糟糕了。
”是啊,这就是生活。
所以“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不是对的事。
”最后小萝莉把床垫找到,一家人欢乐相聚的梗,我不喜欢,我更倾向于她和奶奶两个人把这笔钱一次性痛快花光,一毛钱也不给那些把老太太当累赘的儿女!
对!
一毛钱都不给他们!
唉,不过生活就是按别人的剧本上演,谁管你喜不喜欢。
虽然明白影片想表达的是什么,但是还是没有看太懂。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初中校服真好看,当然金发碧眼的小美女们也是非常的美丽。
看了许多欧洲的电影,虽然是电影但是现实应该也很接近,那就东西方文化的区别真的挺大的。
“脱衣舞”就是个美丽的例子😍(西方电影里家中派对经常上演)然而…身为皇马球迷的我,怎么总感觉萝莉女主像一个人?
终于…这是兄妹吧?
😲
兄妹?
觉得她俩像的举手🙋🙋♂️
影片最后外婆站在这头 而儿子女儿们站在那头 中间黑暗的走廊上横着那张床垫 我觉得是全片最讽刺的一幕 外婆回头看看孙女一脸严肃好像再说 看他们还是那个样子 最后小女孩站在台阶上 沉默的看着路上的车流 音乐响起 微风拂起发稍 她竟然不由自主的笑了 背景音乐和从废弃大楼找回床垫时的音乐是一样的 这种表明事情出现转机的音乐让我无法理解 这个镜头看了好几遍 小女孩其实对一百万是没有概念的 当她从整个事件中跳出来 看一看一家人在这场闹剧中的行为 确实荒谬可笑 有点像电影的名字life is a breeze让人琢磨不透PS:最后的片尾曲用了各大音乐app的听歌识曲都搜不出来 真是神了。。。
影片中老人有五个孩子,却一直为赡养老人、平日花销而推来推去,13岁的小女孩生活在这样利害关系分明的家庭里,厌恶大人丑恶嘴脸,自己依然善良,就像那双眼睛,虽明亮清澈又有一些灰色笼罩。
影片中13岁的小女孩故事的最后,当小女孩找到床垫准备搬走时,掏出一大把钞票放到了那个人的鞋里,也许是不安,也许是可怜。
回家后外婆问在哪里找到的,小女孩却说是一直被认为什么都做不好的小儿子找到的。
平日里发生的点滴事情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庆幸的是,她依然保有善良,没有被同化污染。
所以也就明白了为什么80多岁的外婆喜欢和10岁出头的小姑娘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天,谈人生,谈过去,都是肺腑之言。
而相比于她的五个孩子,满脑子都是金钱、利益、工作…,不但没有耐性听老母亲的话,还认为是因为老年痴呆导致记忆模糊,胡乱之言。
当确认床垫被找回,有几十万欧元的时候,他们没有反思自己对待老母亲的态度,一心扑到钱上,商讨如何分配母亲毕生的积蓄。
整个故事较平淡,但中间的小插曲及结尾的小高潮可以让观众内心有波澜,是基于对人性思考之上的。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曾猜想结局会是外婆和小女孩一起找到了床垫,外婆选择把钞票捐出去用于公益事业。
看完之后想这样的结局可能少了些母亲对亲生儿女不求回报的爱吧。
但是不是会多些教育意义?
引发观众对另一方面的思考呢?
还需要结合瑞典的人文关怀再下结论。
很久没看过电视了,所以我很欣喜能在长久以来第一次看电视时看到这样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
当老太太那被不成器的子女丢掉的床垫赝品被发现时,我是狂喜的。
确实,我讨厌她子女的嘴脸。
我甚至不希望真正的床垫被找到,我觉得剧情到最后老太太也是不想再看见这个床垫了,但是,她可爱可敬的外孙女找到了床垫,并把功劳让给了最不成器的小儿子。
于是,一家人由贫转富,显得其乐融融。
这样的结局似乎和这位蕴藏了一生智慧的老太太不太符合,但我又觉得需要理解老太太。
可能就是因为她太过智慧,才早早发现自己的子女们是如此的不可理喻。
她穷尽一生藏下的几十万欧元,也许就是作为一位母亲最后的爱。
在生前她分文不取,在死后公布真相希望这钱能养活儿女。
只是没想到儿女们愚蠢的行为打乱了她周密的计划。
但这个意外恰恰使得老太太最重要的财富得以传承——她毕生的处世智慧,生存真谛全都传给了可爱可敬的外孙女。
也许这就是爱尔兰人的浪漫,他们希望期盼是真实存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因此那被遗弃的床垫里确实装满了欧元而不是丝棉。
看完电影我想起了爷爷的家庭。
我爷爷的一生和这位老太太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他有着更多的子女,却没有近百万的存款。
所以他维系不了支离破碎的家庭。
但他做到了自己该做的。
在那个吃不起饭的年代,他养活了十一个子女,他的子女每个都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以至于人人觉得他是多余的而把他推来让去。
我爷爷有些重男轻女,而在我这一辈人里,他又最喜欢我。
在他还能行动时,去哪都要叫上我,因此自然给我买过不少好吃好玩的。
我的叔伯们觉得这是偏心,可我觉得不是。
感情是相互的,爷爷喜欢我是因为我也喜欢爷爷。
我的奶奶去世得早,平日里,总是我跑去爷爷那幽暗的小屋,为他端茶递药,打水送巾,聊天解闷。
而我那些堂兄们甚至不曾想过去看看他。
因为子女不孝,互相还勾心斗角,所以在行动不便以后,在四周无人时,他终日坐在太阳地里流泪。
我犹记得在他去世前几天,他坐在那里抹泪,他最小的两岁的孙子给他递上一块湿毛巾,他擦擦脸,笑道:“行,娃子(堂弟小名)都指望得上了。
”几天后,他那不知怎么良心发现的二儿子从电线杆上看到了一个治哮喘的偏方,于是给他买了两瓶。
他只喝了一口,便没喘过气来。
其实不能怪我二伯,二伯也是好心,是爷爷他身子太过虚弱了。
这样也好。
所以当他的子女都哭得死去活来时,我竟想笑——那时我只有三年级。
并不是因为我早熟,可能是我和他太亲密,所以太了解他。
如果他生前你不愿意陪他,他死后你的泪水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多想爷爷在临死前说一句:“其实我藏了一些东西,就在……”然后再咽气啊。
可我爷爷没有什么遗产留给他的子女,即使有估计他也不愿意用这种方式折磨他们。
爷爷有积累一生的智慧,他的子女没能继承,而那时我又太小无法领会。
所以我将不幸或者有幸自己去探索人生。
而关于他是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一生的积蓄为什么要藏在床垫里?
在头发变得花白之前,请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用力地活着吧。
“我只希望你们把我说的话当回事”床垫里的钱自是,没有渴望被爱被关怀重要。
影响最深的是。
Emma和奶奶坐在垃圾场的高处,无数白鸟振翅欲飞。
奶奶说自己的丈夫带着她登顶,感觉像触碰到了the edge of the world。
周遭狂风大作,他向她喊话却难以分辨。
奶奶唯独希望他在说“我爱你”。
她说自己总在抱怨天气寒冷,自己是他酗酒的原因。
这一段之于整部电影又有什么关系呢?
Emma问奶奶,人生如果能活第二次,你会逃避谬误做那些正确的事情吗?
奶奶说,Emma,就算再活一次,你也要按照你愿意的方式而活,而不是为了正确而做出选择。
她对Emma说,我迫不及待想看到你成长成一个怎样温暖纯良的人。
并没有觉得发笑,到好像是彻头彻尾的荒诞。
愿每一个Emma能够珍惜这份不易的善良
比较不错的一部电影,最喜欢的镜头是祖孙两人坐在车上,奶奶说,你说你冷,小美女,我不冷。
你就说你冷,我不冷。
你说你冷,好吧,我觉得有点冷。
那这个给你。
这个镜头简直萌化我了,超级可爱的祖孙俩,让我想起来和自己姥姥相处的时光了。
剧中另一个亮点就是祖孙两人的对话,一老一小对于人生的对话,宛若处在河的两端,一个是刚刚起步,还未尝过人生的苦难,却有着少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态,一个是走过了岁月,历经人生沧桑,看过繁华落尽,却是大道归简,返璞归真。
云淡风轻讲述人生种种不可能。
你不可能知道人们在想什么,他们说出来就已经够多的了。
影片总体下来有些太过于平淡了,感觉就像一杯温水,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的转折,个人评分四星。
这是一部爱尔兰和丹麦两国合拍的电影。
讲述了一位老太太把毕生的积蓄都藏在自己的旧床垫里。
而他的几位儿女为了给她庆祝生日,把她的公寓整理了一遍,清扫了很多旧家具,其中就包括了这个「价值连城」的床垫。
在找回这个床垫的过程中,这个充满隔阂,甚至关系有点窘迫的老中青一家人,发生了很多非常日常,但又充满回味的故事。
故事节奏比较缓慢,看了院线里这么多浓墨重彩的电影,说实话看着这么一部生活轻喜剧,确实会显得有些寡淡。
我也一度是靠磕着孙女的颜值坚持下来的。
当然坚持看到一半的时候,你就会察觉到电影其中的滋味。
所有的喜剧,闹剧,悲剧都是那么的真实而朴素。
仿佛就是往一个平凡的欧洲家庭波澜不惊的生活池塘中,扔下了一颗小石子。
而我们看到的这些剧情,就是扔下石子后池塘里泛起的阵阵涟漪。
电影一直到最后,你能够察觉到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没有被解决。
剧情停留在了一家人欢聚的最美好的一个刹那。
就连奶奶坦陈其实床垫里没有百万欧元这么多,自己说了一个整数只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也被所有之前虎视眈眈的儿女们一笑而过了。
电影结束之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概和之前没有什么不同,可能还是乱糟糟的,甚至会因为多出的几十万欧元,而让几个兄弟之间更加剑拔弩张。
但是好在奶奶和孙女之间达成了一种谅解。
而这种谅解也会被放大到生活中来。
生活还是那么糟糕,但我可以选择活得不那么糟糕。
如果能重来,还是要再走一遍
妹子不错,想捏脸
想起了儿时的一部美术片《抢枕头》,中西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不孝啃老的儿女对年迈老人财产的觊觎,令人感觉到养儿防老真的太不牢靠了。最后就算找到了床垫,可依然没改变儿女们的自私,祖孙两在垃圾场的聊天道出了生活的真谛:你不会想要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光是听到他们说出来的话就够糟糕了。
2020.2.27cctv6
人性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正义或是恶臭,而在于真实。小萝莉最后那个鼓鼓的袖子,结合她看似善良的说“是科隆!”,太真实了。
一句话能讲完的故事
“你不会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而他们说的话已经够糟糕了”有没有钱有多少钱,找到得好还是找不到得好,我怎么看你怎么想他怎么说——不管现实如何,每个人都是冰冷的,对他人无信任无尊重无感激——在利己的贫穷世界里,每个人都被塑造成恶臭残破的样子全片让人压抑憋屈,可怜小女孩的一次坚持,一把零钱,一个谎言,一抹微笑,留下了最后一丝温暖和希望
弹幕和评论里不时评价“温馨欢乐的一家人”……我都怀疑自己和他们看的是不是一部电影,财迷心窍向钱看啃老的子女,对自己老的母亲嘲讽轻视觉得累赘无用的态度。老人的孤独无人理解。几次反转不觉得心寒吗,还温馨?OMG
科隆怎么那么萌!三星半
挺冷的喜剧,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得很一般,马马虎虎
看到最后突然有点担心,小姑娘没这么看就把床垫拿走了,万一那床垫里的钱是乞丐攒的就惨了。。。
爱尔兰电影知名度那么低吗,主演菲奥纽拉,演淡定太婆那个,出演九十九部影片,连个人简介都没有。还有那个漂亮妹子串联全片,扮演旁观者,演员表居然没收录。她清澈的眼睛里,蒙着一层失望的阴影。垃圾场聊天,聊出了生活的真相,“你不会想要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光是听到他们说出来的话就够糟糕了。”
这才是女权主义电影,女性角色一个比一个睿智,男性一个比一个蠢
一直以为瑞典电影,还在想自己听懂瑞典语了(
静谧喜剧。除了利益,人老后能用什么留住子女,靠他们的亲情自觉吗。感觉老太太特别孤独,还好有小孙女能陪伴。
我一直很喜欢这类以小见大的电影。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小城风貌,贫穷家庭的生活插曲,有点讽刺和荒诞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回归家庭的温情与美好。角色与故事的设定,总能让人联想到《内布拉斯加》,但后者更为荒凉破败。
看的太生气了!什么子女啊我日。我爸就像科隆,屁事不干天天希望天上发横财住在奶奶家,盲目自信愚蠢的穷光蛋!
文艺片的拍法拍一个喜剧题材。给不到七分
金钱比人情重要
如果再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那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