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享宴Hold不住(Le sens de la fête,2017)原意:派對的意義。
可以這樣問:這個婚宴派隊為誰而辦?
2、這是一部關於態度的電影,世代、性別、階級、文化差異、價值判斷之間充滿著衝突與矛盾,但是等一等,不要緊張,船到橋頭自然直。
3、附註: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一書中提到,有些類型屬於超大類型,龐大而複雜,其下次類型的變體數不勝數:12、喜劇:其次類型從滑稽劇、諷刺劇、情節喜劇、浪漫喜劇、荒誕劇、鬧劇到黑色幽默,他們之間的差異表現在喜劇所攻擊的焦點上,如官僚的愚蠢、上流社會的繁文縟節或青少年戀愛等,以及表現在電影嘲諷的程度上,如溫和、尖酸、致命等。
……喜劇所包含的無數種次類型,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原則,但是,有一個壓倒一切的常規統馭著這一超大類型,並將它與正劇區分開來,那就是:無人受到傷害。
在喜劇中,觀眾必須感到無論人物怎樣從牆上摔下來、無論他們是怎樣在生活的壓力下尖叫或掙扎,都不會造成真正的損害。
……按照類型的常規,喜劇作家既要使人物經受地獄般的折磨,又要使觀眾確信,那些飄忽的火焰其實並不燙人。
跨越過這一界線之後,則有黑色喜劇在等著,在此,作家將喜劇的常規進行扭曲變形,從而使觀眾感受到尖銳卻仍堪忍受的痛苦,而這類影片中的笑常讓我們哽咽。
出乎意料,毕竟法国这几年的喜剧不是挠胳肢窝让你笑得的那种,就是政治正确的喜剧。
本片的成功源于对每个角色的精准塑造及各角色出现的时间都是恰如其分,再加上法国人生活中就经常玩儿的文字游戏,不得不说导演和编剧功力了得。
虽然以上几点看似只是电影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的电影大环境下,情节不做作、节奏合理及演技在线还是值得四颗星。
PS. 要跪下片名的中文翻译,法语片名的直译就是“庆祝的意义”,刚开始还觉得中文翻译有点故弄玄虚,全片看完,发现这个名字起的真是太切题了!
这部电影,就是在发牢骚。
世上最鸡飞狗跳的事情,婚礼要算一桩。
想象中的婚礼神圣甜蜜,可现实中,往往令人神经紧张,奔波劳顿。
它无异于一场大戏,新娘新郎台前表演,宾客在台下实时观看。
而最手忙脚乱的,就是后台工作人员——婚庆公司了。
[无巧不成婚],就从婚庆公司的角度,描绘了一场灾难级别的婚礼。
片名甚至一度定为[困难]看完也忍不住心疼婚庆。
肉类全部变质,临时向附近酒店借调食材。
婚庆团队因为先垫肚子,工作人员已经食物中毒倒下大半。
在这之前,赶紧给客人灌打死卖盐的咸酥皮,和撑肚子的苏打水。
还有各种团队矛盾……以上都是小问题了。
他们甚至把新郎搞丢了。
在新郎飞天向新娘告白的节目中,新郎本该身系气球,在空中一路飘到新娘面前。
结果,拉气球的人一撒手……
新郎飞走了若你办过婚礼,或至少参加过婚礼,大致应该明白,办场婚礼,是真累。
站一整天,小心安排好坐席,记住各项流程……比上班还累。
一个不小心,还要出无法原谅的事故。
前阵子新闻的酒醉公公失态事件完成婚礼,跟拍一部电影一样难。
也许是我想多,总觉得,这也是导演们拍戏的写照。
导演奥利维埃·纳卡什(左)和埃里克·托莱达诺(右)
曾一起拍过[触不可及]
和[桑巴舞]导演们说,他俩当年为了筹钱拍短片,啥都干过。
画师啦,DJ啦,潜水员啦,服务员啦。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看遍了聚会的“沧桑”。
这也是这部喜剧的源起。
拍电影,也要经历这些沧桑的啊。
我怀疑,只是导演不好说明白,但纵观各种电影的幕后,类似[无巧不成婚]的种种事故,从来就没少过。
从这个奇怪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就像在发牢骚。
01甲方不是一路人新郎新娘,既是演员,也是甲方。
甲方的身份,相当于电影里的制片了。
为了省经费,提胡搅蛮缠的理由什么餐品不要前菜啦,照片去掉白边啦。
还有的,倒是不差钱,但特别要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临时加了一大段戏这又臭又长的演讲,听得人昏昏欲睡。
奥利维埃和埃里克在欧洲拍片,实行导演中心制。
但身处美国的同行,在制片中心制的阴影下,撕逼那是免不了的。
[银翼杀手]、[异形3],导演与制片人之争早在坊间广为流传;多少年后[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也还是同一个套路。
导演想这么剪,制片人觉得那么搞票房要扑,遂缩减片长,或改换结局。
当然,大部分时候,这种争斗,是暗流。
但如果真把导演的豹纹脾气召唤出来了,结果就如[无巧不成婚]:
省钱吧,山寨最省钱豹纹导演的典型代表,当属特瑞·吉列姆。
1985年,他在美国发行[妙想天开]影片在欧洲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美国的发行商环球,一口咬定,这部电影不可能在美国赚到钱。
于是环球决定将142分钟的电影,缩短到90分钟,配乐也要换,结局还得改。
而双方签合同时,吉列姆已经把最终剪辑权交出去了。
普通人都觉得这下是毫无办法了。
可吉列姆在《Variety》租下了整版广告,发公开信直怼环球母公司总裁希德尼·西恩伯格:
“你什么时候发行我的电影,[妙想天开]?
”西恩伯格也怒了,他告诉《洛杉矶时报》:“要是他的电影真这么完美,那就让别人买走吧,我们不要了,这点损失我们承受得起。
”接下来,吉列姆又把未剪辑版本给洛杉矶电影协会看。
在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后,终于让环球发行了一个132分钟的版本。
电影确实没在美国挣到钱,不过,收获了两项奥斯卡提名,也成为类型片经典。
刚刚拿下奥斯卡的吉尔莫·德尔·托罗也曾有类似遭遇。
1997年的[变种DNA],在拍摄阶段很不愉快哈维·韦恩斯坦和鲍勃·韦恩斯坦(没错就是凉掉的那两位),时不时就来片场“巡视”,总在抱怨电影不够恐怖。
他们让人拍摄了很多“跳出来吓人”的镜头,来“弥补”影片“不足”。
他们还毙掉了托罗设计的跨种族夫妇。
以白人夫妇代替2011年的蓝光版本中,托罗在导演音轨中评论:“美国还没准备好在主流电影中呈现跨种族婚姻,我觉得我被炸回了中世纪。
”
[水形物语]的人鱼恋总算扬眉吐气也有[天堂电影院]这样,公映版公认胜过导演剪辑版的。
但甲方乙方的撕逼,始终是真闹心啊。
02搭档看不顺眼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办婚礼,都是项团队工作。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工作人员互看不顺眼,项目就遭了殃。
在[无巧不成婚]中,表演歌手和后厨主管,就所有问题,都要争个哪个部门先,哪个部门后。
互不相让,叫进度停滞,陷入僵局拍摄[僵尸世界大战]时,编剧阶段就产生了分歧。
导演马克·福斯特希望把电影重点放在动作戏上,编剧J·迈克尔·斯特拉辛斯基,则希望还原原著,认为动作戏会把故事打散。
相持不下,编剧被解雇。
[无巧不成婚]就没法这么干。
婚礼就是今天,解雇谁都办不成。
相当于,[僵尸世界大战]拍到最后,不能把布拉德·皮特随便就解雇了。
不然前面重拍吗而在影片制作末期,生产出现了极大困难,整个第三幕和结局都要重改,而制作截止日期只剩不到三周。
有报道称,皮特和导演已经拒绝交流。
重拍期间,导演的意图,都要通过中间人传话。
像这样但导演出面否认,认为是制作困难滋长了这些谣言。
估计他心里只有这句话拍[雨中曲]期间,没有舞蹈基础的黛比·雷诺兹,常常被吉恩·凯利骂到哭。
有一次,还被路过的弗雷德·阿斯泰尔发现,她躲在钢琴底下哭。
而电影里,黛比和吉恩,是情侣啊即使后来,黛比说,吉恩这样一个演员,指导我这种完全没有舞蹈底子的人,真的要巨大的耐心;他是我合作的导演中,最令人激动的。
但吉恩随后的赞美听来还是怪怪的:“很走运,黛比坚强得像头牛。
而且她也是很棒的模仿者,不需要太费劲就能完成最复杂的常规工作。
”银幕前的粉红泡泡简直是奇迹。
03员工没有紧迫感最叫人又生气又无力的,是别人都忙得恨不得喷个气飞天了,他还悠哉游哉。
比如摄影师不好好拍照,一个劲吃把宾客的甜点都吃光了。
詹姆斯·卡梅隆遇到过这种事儿。
拍[异形2],地点在英国松林片场英国绅士们在《工会法》里规定,上午十点,下午四点,是饮茶时间。
卡梅隆当年就已经是个全才,不光导演,每个环节都能参与。
这个机器人就是他亲自设计卡神忙到飞起,凡人们却只顾饮茶,你说生气不生气。
终于有一天,卡梅隆扬手就掀翻了餐桌。
此后,卡梅隆被英国剧组人员起了个绰号——“恐怖亚当”。
[无巧不成婚]中,摄影师也被Boss暴击你会发现,对待这种人,不痛骂不行。
但往往痛骂了还是不行。
04办公室恋情影响工作还说回那俩冤家,互称“脑子有屎”的家伙。
竟然来电了而且正是在不该的时候来电。
把新郎放飞了这说明啥同学们?
办公室恋情要出乱子啊。
片场的恋情一般是不大有问题的。
比如像[断背山]里的希斯·莱杰和米歇尔·威廉姆斯。
成就一段佳话或是像[母亲!
]里的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和詹妮弗·劳伦斯。
好赖也宣传了电影再分手但也有例外。
我猜你跟我想的一样。
金敏喜和洪尚秀原本是好好的导演与缪斯。
金敏喜一进军电影圈,身价就高达三亿元韩元(约180万人民币)。
洪尚秀更是韩国导演五虎之一,文艺青年的偶像。
一公布这婚外恋+忘年恋,举国哗然。
两人相差22岁,而洪尚秀的妻子,也坚决不同意离婚。
而洪尚秀2015年就离家出走,跟老婆说:“我想和别的女人生活。
你也找个别的男人吧。
”金敏喜借两人作品[独自在海边的夜晚]拿下柏林影后,这部电影恰恰讲的是是女演员与导演出轨。
韩国观众当然不买账。
他们说,和当年全度妍拿下戛纳影后的心情,完全不一样啊。
于是每一部合作作品,都有了作品之外的争议。
[无巧不成婚]当然不是[买凶拍人]。
后者是有意要影射拍片过程中的各种灾难。
投资大佬干预拍摄
制片唯钱是从但每一种团队工作,都会或多或少遇到[无巧不成婚]的状况。
哪一行没有天灾人祸、坑爹甲方、不给力乙方和猪队友呢?
-文:姜不停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现在的很多电视剧都喜欢演职场精英,男女高管,自带气场,没有为难得到他们的事。
但是真实的生活更像《无巧不成婚》中的满地鸡毛、跌跌撞撞的。
婚庆老板马克斯贴近于真实生活,他会暗怼、吐槽难缠的客户,但是又对婚礼细节要求严格,尽量给客户一个满意的婚礼。
他会严厉地处理服务生不带假发的风波,处理小舅子朱利安的麻烦、处理后厨主管阿黛尔和婚礼歌手詹姆斯的争执,与事故不断的下属斗智斗勇,但也会给搬家的下属借卡车、放假的方便,坦诚地与主管阿黛尔、摄影师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他遇到麻烦时,虽然无奈,但也迅速调整心态,提出解决方案,带领团队度过难关。
马克斯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这部电影恰恰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麻烦,马克斯看到了别人的麻烦,去接纳别人的问题,灵活处理,让这些活生生的有缺点也有长处的人一起去完成一个奇妙的婚礼。
作为婚庆公司老板,麦克斯操碎了心——司仪、乐队、厨师、菜单、侍应生、烟花表演、摄像,都要靠他事无巨细一个个落实。
而面对那些戏精上身的新郎或者新娘,各种匪夷所思的项目要求和他捉襟见肘的操办能力总是成反比。
这次他承举的婚礼在一座17世纪的古堡举行。
新郎家追求浪漫、优雅的婚礼风,而所有人所有分工都像绞错了环的链条,吱吱嘎嘎不断发出噪音,最后干脆崩上了天。
就在麦克斯忍不住联想着自己失败的生活时,忽然又一个“噩耗”突然传来:古堡电路扛不住,冰箱坏了,备好的主菜羊肉全都烂掉
老实说就这样的烂片名,路过一百回我都不会点开看,但今天偏偏就看了。
一开篇就吸引我了。
一场安排在17世纪法国城堡里的糟糕婚宴,几乎就是今天法国社会的缩影。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它温情大于讽刺。
搞笑手段很简单:表演造作。
造作是演技低劣的代名词,也能拿来表演?
当然能!
星爷已经为我们表演了那么多年,大家很喜欢啊。
不过该片的尺度要比星爷小得多,经常是笑在心里。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This is a kind of teach about romantic, explains how and why which i didn't know from my age and personal history. Wish i can do the romance in future, in someone.
婚庆公司老板带着手下一帮不靠谱的伙计,把一场婚礼搞得是状况频出啊。
一个婚庆团队各自为战,好像怎么协调也撮不到一块去,婚礼过程中总是纰漏不断,老板马克斯只能一次次的亡羊补牢,弄得自己焦头烂额。
最终在烟花乱飞、新郎挂在气球上不知去向的情况下,马克斯终于再也忍无可忍了,彻底爆点了,把所有怪咖员工都数落了一顿。
在眼看公司就要砸了的现状下,黯然神伤的一个人坐在了台阶上,好友加最不靠谱的摄影师朋友的安慰下也无济于事。
就在他情绪最低落时,怪咖员工们集思广益,终于团结在一起克服自己造成的难题。
还别说,一帮不靠谱的人认真起来,还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不仅力挽狂澜,而且让雇主在一直不太满意的态度下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对他们最后急中生智的设计大加赞赏啊。
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结婚确实是让人有点手忙脚乱,而且容易状况频出。
所以不求完美,只求顺顺利利,就已经非常好了,都是经验之谈啊哈哈哈哈。
法国人的幽默方式给人感觉很凌乱,神经上总是少根筋,好像做什么事都很难认真起来,就像大师路易斯德菲奈斯的《虎口脱险》一样,明明很严肃的指挥家形象,但他那严肃的表情一开口总给人感觉是那么神经质的俏皮嘿嘿!!!
法国导演奥利维埃·纳卡什太懂得在看似混乱绝望的生活中挤压出生命的活力汁液。
用喜剧手法诉说悲剧故事,这是他的拿手好戏。
在网络上获得超高分的影片《触不可及》用极致的真情温暖了无数影迷。
这次,奥利维埃·纳卡什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混乱的婚礼,用法式幽默,在喜剧和焦虑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意外和无奈。
《无巧不成婚》( Le sens de la fête)上映后,以摧枯拉朽之力横扫法国凯撒十余项大奖提名,在欧洲各大主流颁奖礼上大放异彩。
想不到的法国人不止是浪漫,无厘头搞笑的功夫也是可圈可点。
夸大的误会,笨拙的行为,惹是生非的错别字,让影片妙趣横生。
故事集中在一天之内,讲述了一场婚礼从布置到举办的荒诞一天。
男主角是婚庆团队的负责人,每天都在走钢丝的他,时时刻刻都在安抚团队成员,为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误“擦屁股",
“千万记得随机应变”是他的口头禅,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是他应对计划之外事件的行为准则。
虽然考虑得非常周全,可依然免不了差错的出现。
如履薄冰的事业煎烤着他的生活。
团队不好带,
婚姻亮红灯,情人准备离他而去,
麻烦的客户考验着他的耐心,
不靠谱的手下让他内心焦灼。
不安,焦虑拔去了他头顶的黑发,中年谢顶是他无力人生的泄气写照。
《无巧不成婚》用不断逼迫婚礼正式举行的时间来推进剧情,增加张力,提供叙事动力。
时间越来越少,麻烦却不断增多。
新郎官各种要求令他脱身乏术;手下兼小舅子还爱上了婚礼新娘;好朋友兼摄影师搞上了新郎官的母亲,号称真爱一场;连古堡现场的电力都市场供应不稳,最后过期的食物让整个乐团腹泻到无法上台......英雄救场,老板就是来力挽狂澜的。
可当错误发生到令人瞠目结舌时,那种无力回天之感让他愤然离去。
故事触底,柔情开始发力,
当男主角失落的回到,停电,原本愤怒的现场上,奇妙的一刻发生了。
整个团队人员各司其职,纵然失去电力,没有美食,可妙曼的音乐,温柔的烛光,完美的氛围,让在场所有人都沉醉其中。
新娘感动的落泪,新郎官终于说出了一声“感谢”。
片尾,男主角丢掉了转让公司的报价单,放权给下属,他重回这个操蛋的事业,如梦方醒,大智若愚的面对未来的一切。
《无巧不成婚》中用了相当多的文字语言误读来制造戏剧效果,
比如男主角总是发错短息,输入法的纠错功能让他的错别字直接扭曲了其本意,让人啼笑皆非。
而他的小舅子却对法语语法结构极为考究,常常拉着人谈论起说法的不准确,却被人看作怪胎。
全片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摄影师利用APP勾搭现场女性,这时文字失去了魔力,不需要借用文字吐露真心,而是动动手指点击屏幕上的桃心,就可表白,交流,甚至感受身体摩擦的热度。
《无巧不成婚》用婚礼表征一场“沟通的无奈”,人类发明了文字,希望提高交流的效率和准确性,可最终科技的发展却让文字失去了原本的结构性和阐释学,造成了种种误读,而误读带来了误会,沟通的不畅形成了“巴别塔”式的死局,把影片剧情推向了最终的高潮。
说的越多错的反而越多,影片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用行为,用真情。
原本不和的乐队主唱和黑人女助理,在口头上从来争吵不断,可最终因为一个意外的拥抱萌生了爱意,化解了矛盾。
新郎官三个小时的演讲让观众乏味,可他背着月亮飞上天空的婚礼仪式,不需要任何语言就感动了全场所有人,让大家陷入甜蜜和幸福中。
失控的,国籍如同“联合国”的团队不需要用语言向男主角道歉,做好自己的本份事儿,甚至做的更多,司仪原来可以当乐手,主唱其实可以弹钢琴,端盘子的小生也可以做打击声部,人人都超越了语言的限制,用行为扭转混乱,制造奇迹。
就像那个寓意故事一样,人们用行动建造了高耸入云,直抵天堂的巴别塔。
上帝担忧,于是用各种语言让人类产生沟通交流的障碍,引发了混乱,导致巴别塔无法最终建造完成。
影片第一幕就是就透露出了电影对于语言的关注,男主角和一对新婚夫妇讨价还价,发怒的男主角用戏谑的方式回敬他们的刁酸,最终谈判失败,这是典型的语言之错。
其实,生活中太多误会因为语言而起,因沟通不畅而埋下悲剧。
所以,有时,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次握手远胜千言万语。
混乱的婚礼,荒诞的人生,语言不是打开窄门的钥匙,有时似乎需要用“放下”的姿态,我们才能去适应生活的危机不断。
在去年的《奇葩说第4季》中,有一期的辩题是:你觉得婚礼要不要办?
当时这个辩题不但在节目中选手们聊得面红耳赤,网络上也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一方说婚礼充满了铜臭味,变成了家庭和朋友间攀比的竞赛;另一方说婚礼是一种仪式,是对两人婚姻幸福的见证。
不管婚礼需不需要,至少每个少女都会有一场浪漫的婚礼幻想。
或渴望梦幻般的婚礼,或希望婚礼平平淡淡。
我听说过婚礼现场新郎逃婚的,也见识过新娘结完婚瘦了十斤……当然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婚礼需不需要,而是一部和婚礼有关的电影——《无巧不成婚》。
一场婚礼办下来有多么不容易?
可能电影中的主角麦克斯最有话语权了。
《无巧不成婚》正式海报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奥利维埃·纳卡什和埃里克·托莱达诺。
在2011年,这两位导演一起导演了一部经典的法式温情喜剧《触不可及》,创造了当年零差评的影评奇迹。
《触不可及》剧照阔别六年之后,2017年他们再度联手,奉上了这部暖心而励志的《无巧不成婚》。
影片上映后也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和褒奖,在素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法国凯撒电影奖”提名名单中,它更是获得了10项奖项提名。
可以说,《无巧不成婚》再次让我们领略了法式幽默的温馨和美好。
男主角麦克斯是一家婚庆公司的老板,对他来说今天是艰难的一天。
一大早,他接见了一对为了节省婚礼开支吹毛求疵的情侣,气愤之下,他以冷嘲热讽的方式赶走了这对情侣(说好的客户至上呢?
)
但这仅仅只是麦克斯这一天“丧”的开始。
因为在市中心豪华的17世纪城堡举办的那场婚礼, “自恋派”的新郎皮埃尔只想把婚礼办成是自己的个人秀。
婚礼现场也是状况不断,麦克斯刚到,就看到黑人姑娘阿黛尔正在咆哮着和DJ詹姆斯在争吵,不但如此,阿黛尔今天对所有同事都发脾气吵架。
这个DJ詹姆斯也令麦克斯很头疼,因为他耍大牌,我行我素地唱他那“落俗”的歌曲,完全不顾婚礼策划的音乐风格。
而自我感觉良好的摄影师盖,不但拍照心不在焉,还偷吃婚礼的食物、摔坏嘉宾的手机,甚至刚从实习生那里学会使用手机APP,就用社交软件勾搭上了新郎的母亲。
最奇葩的是麦克斯的妹夫朱利安,他穿着一条花睡裤就来上班了,而且在婚礼现场还去追求新娘,原来新娘是他年轻时的梦中情人!
之后,麦克斯总算克服了重重困难,婚礼庆典马上开始了。
可是,坏事总是接二连三地发生……晚宴的主菜牛肉全部过期了,这就导致晚餐没有主菜供应。
在工作餐中吃了这些食物的乐队集体生病,无法演奏音乐。
新郎准备了厚厚的一本演讲稿,在宴会上足足讲了三个小时,现场昏昏欲睡。
DJ詹姆斯违背了客户前期的叮嘱,竟然让嘉宾们挥起了餐巾。
本以为扭转局面的终极大惊喜,新郎驾着热气球在空中像新娘示爱,可是没想到拉着热气球绳子的阿黛尔和詹姆斯竟然放走了热气球,激吻起来!
而最后,两名员工因为操纵失误导致烟花爆炸,导致婚宴现场断电……
这场闹剧般的婚礼,眼看就要断送了麦克斯的事业前程。
不过最懂浪漫的法国人,总会在最颓丧的经历中给出一个最温馨浪漫的结局。
这里保留一点小悬念,让大家对电影的圆满结局抱有一点幻想。
我想如果喜欢法式幽默的影迷,对《无巧不成婚》这部电影一定非常钟情。
片中不仅仅是男主角饰演者让·皮埃尔·巴克里一个人巧如舌簧的台词功底来取悦观众,更有着一堆配角出色的演技和言语,让影片的幽默程度更加饱和。
比如摄影师盖和实习生的幽默对话;阿黛尔和詹姆斯对怼的斗嘴等等,每个演员都通过幽默的台词和动作表情,让观影者忍俊不禁。
我们都知道法国人是十分追求浪漫和幽默的国家,同样在法国的喜剧电影中,导演对台词的设定都非常的讲究,往往一部影片中的对话就能很好地表现出喜剧的效果,而不单单是靠演员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
更关键的是,演员的台词总能深入观众的心里,让观众感到既幽默又有回味的余地。
比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麦克斯去取牛肉回到婚礼现场,阿黛尔告诉他一个坏消息:“现场有一位老人吃酥皮派噎住了。
”麦克斯问她是怎么处理的,阿黛尔表情严肃地回答说:“死了,我们把他的尸体放在冷库了。
”
气氛瞬间由开始的紧张变得有趣起来,这样的对话在全片其实比比皆是,包括主角麦克斯、摄影师盖、DJ詹姆斯、妹夫朱利安,每个人都好像戏精上身,幽默感油然而生。
林语堂先生在《论幽默》一文中指出:"幽默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字出现。
”法国电影的幽默不但体现在了剧情上,更是台词上的巧言性,可以说《无巧不成婚》是呈现法式幽默的又一部经典。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同样和《触不可及》一样,在欢乐的笑声中、在糟糕的生活自嘲中,观影者依旧能够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温馨感。
导演并没有刻意地去渲染生活和工作中的无奈,反而是通过喜剧效果突出写实,并且最终设定一个完美的谢幕,让整部电影从情感上得以喧哗。
《无巧不成婚》诚如是,也许它传递给我们的,就是对美好的向往。
法国人的荒诞与浪漫温情的融合,看了这部电影突然想要一个山谷里的婚礼,蜡烛笛子手鼓,夜里的风,跳舞的人们
笑点还蛮多的
法国喜剧片也算独树一帜了,一股文艺浪漫气息的高级幽默。绝不是拼凑段子和夸张表演,那种冷那种黑真是让人既能会心一笑又能开怀大笑。
开头只看到满屏的智障,后面新郎上天了,与月亮肩并肩……
没法和触不可及比啊
好好笑,各种梗。居然是《触不可及》和《标准之外》的导演。喜剧片真不好拍,还是挺细腻的。
对所谓的法式幽默和浪漫有点接受无能,总觉得有点过分了,把正经事都搞得一团糟
我不知道我在东京回成都的飞机上看了个什么
焦头烂额的日子才是日子 不断出错人生才是人生啊!!!
强行编剧情
不懂法式浪漫和喜剧的我只能给两星,如果非常无聊了,你看吧,看到众多公众号有推,误坑,不推荐
真是好爱法国人的电影
成型背后满是疮痍的一种w
整场婚礼运作中的这种天生的“自由灵魂”,实际就是不负责任,却仍满口推辞辩解。
很有意思的法国喜剧。庆典行业背后的故事,一场婚礼执行串联起所有人物与事件,状况百出却温馨收尾。似乎所有活动的过程总是兵荒马乱,最终成果还算过得去。新郎飞上天的段落真是令人瞠目又捧腹。
心情不是很好,看啥都笑不起来,胃疼,怎么办,这么年轻就要英年早逝了
很无聊ヽ(ー_ー)ノ
可能是我真的不能理解法国幽默
逼死强迫症
非常高级的喜剧片儿,故事人物和外在形式感,单一主线,无限分支。难度系数高完成度也极高。导演掌控功力太强,按部就班的笑看每个人兵荒马乱。这不就是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