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第六季

House of Cards Season 6,纸牌屋最终季,众议院要人,House of Cards Final season

主演:罗宾·怀特,迈克尔·凯利,德里克·塞西尔,杰妮·阿特金森,波利斯·麦戈法,保罗·斯帕克斯,杰里米·S·霍尔姆,妮妮·勒惠恩,坎贝尔·斯科特,沙基纳·贾弗里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纸牌屋第六季》剧照

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2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3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4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5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6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3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4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5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6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7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8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9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20

《纸牌屋第六季》剧情介绍

纸牌屋第六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Netflix宣布,《纸牌屋》第六季将于2018年正式恢复拍摄。罗宾·怀特继续主演,应该就是主要聚焦于克莱尔这个角色了。不会有凯文·史派西,但是他饰演的下木总统如何处理还不得而知。跟以往每季13集的长度不同,第六季将缩短为只有8集。第六季也是这部Netflix旗舰剧的最终季了,具体回归日期待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重案六组拉美异灵出租车超级英雄嗨东白湖人体实验契约少女管家超神异能者极限杀机X计划下游特工整九码伟大诱惑叶穆2蓝莓之夜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爱的厘米冲绳小芙蓉春天来了,春天潘多拉的秘密幽默的我米娅的夏天马尔科姆先生的清单粘豆包陋室火之丸相扑一位年轻医生的笔记第二季黑客军团第二季丽人保镖之IT狂人锁侠集骨杀人狂

《纸牌屋第六季》长篇影评

 1 ) 《纸牌屋》为何走向失败?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纸牌屋·第六季》收官。

相信Netflix的每一名员工都松了一口气,Netflix这部曾经的旗舰剧已然彻底完结——面对这部剧情走向越来越拧巴、格局越来越小、人物塑造越来越缺乏说服力的剧集,Netflix不再需要继续为其绞尽脑汁地设计出高贵明丽的置景、磨出精工细作的后期、憋出逼格满满的宣传语,并且在这个为“政治正确/不正确”吵翻天的舆论环境下,用最政治正确的方式来反应“政治不正确”。

对于他们而言,总算是从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解脱了。

当然,解脱的还有民主党前众议员、副总统、总统的扮演者凯文·斯派西(Kevin Spacey)先生。

自2017年底,他便开始享受伏地魔式的待遇,成为《纸牌屋》中“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He-Who-Must-Not-Be-Named)。

虽然深陷性侵丑闻而不得不退出《纸牌屋6》的制作,但斯派西却像《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夏雪宜一样,处处不在场,但却又无处不在——整个第六季的剧情,几乎全在围绕着这位缘悭一“面”的前总统,但我们唯一一次看到他,却只是躺在棺材里的中身。

《纸牌屋》剧集的高开低走,教科书般地向我们展现了一部角色鲜明、剧情凌厉、切入角度刁钻、制作精良、现实感极强的政治惊悚剧,是如何一步步滑落成充斥着白宫的内部宫斗、忠狗愚忠的基情,以及大资本与权力之间的噘嘴闹脾气这样的闹剧......《纸牌屋》的烂尾,始于对“戏剧性套路”(drama)无条件的投降,而终于对“斯派西”这个棘手的话题人物的尴尬处理。

究其本质,这部号称基于同名英剧、政治惊悚类型和戏骨斯派西结合的大数据算法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从一部高概念的政治剧,跌落成一部《白宫甄嬛传》。

【政治RPG游戏,附带游戏攻略】2013年,《纸牌屋·第一季》上映,一时掀起热议无数,其阴翳现实的风格、隽永冷冽的台词,以及对美国政治幕后运作纤毫毕现的刻画,尤其对于鲜有机会观摩同类型政治剧的中国观众来说,《纸牌屋》对龌龊政治的毫不讳言、对现实政治处处影射,无疑让人心折不已。

知乎上甚至有人将《纸牌屋》与受众更广、投资也更大的《权力的游戏》相提并论。

但对于观众而言,《纸牌屋》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对美国政治运作方式极度写实的刻画上。

第一季中,我们感受到了斯派西饰演的民主党众议员,是如何巧妙地在华府的政治运作轨道内,不停地用手中的权力和各种台面下的操作,一点点地将局面引导到他所希望的那样。

那时的下木众议员,也会受到来自白宫的算计,也会被对手在电视上抓到软肋,也会抵御不住美色的诱惑......但他总能因势利导,利用自己的权术,将局势一点点扭转。

正是这种真实性,这种“亲眼”看见幕后政治的尔虞我诈的错觉,让人兴奋不已——它极具RPG游戏的设定特点。

每当下木众议员打破第四堵墙,望向屏幕外的我们时,剖白着自己马基雅维利式的内心活动时,观众仿佛在听顶级的(政治)游戏玩家一边玩着游戏,一边跟你讲解游戏攻略。

我们看到下木夫妇是如何不急不慢地在华府政海的惊涛骇浪中,无比惊险、但也游刃有余地架势着自己的权力小舟,奋力地驶向权力巅峰。

【从第一季就埋下的败笔】但事实上,从第一季“众议员罗素被下木谋杀”开始,《纸牌屋》就已经开始失去真实性的基石,而变得越来越像那种为搏收视率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传统美剧了。

虽然在美国政坛用谋杀他人的方法来延续自己政治生命的做法,也不能说没有,但可信度着实不高;而更关键的是,当那个机关算尽、就算面临死局也能逢凶化吉的下木,居然要用谋杀这种缺乏技术含量的暴力手法,来解决一个并非完全无可救药的问题——这不仅极大地削弱了观众好不容易对下木作为高明的政治操盘手建立起的印象,同时也将整个故事扭转向了美剧“为戏剧性而戏剧性”的套路之中。

政治惊悚剧的要义在于,给观众营造一个极度真实的政治背景和舞台,让观众仿佛真的置身于权力内幕的核心之中,感受到来自各方的看得见、看不见的推手。

只要这个政治情境极度真实,就算故事中发生了狗血、俗套或是戏剧性过强的桥段时,观众也仍旧会感觉到真实。

比如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的《影子写手》(The Ghost Writer),虽然用一个极度烂俗的“藏头诗”梗作为整部政治惊悚电影的核心,但是手法高妙如波兰斯基,营造了极度逼真的客观政治环境,观众跟随影子写手去探访的每一个秘密,整个故事波谲云诡得真实可信。

而反持枪主题电影《斯隆女士》(Miss Sloane)里,虽然结尾让人惊诧到拍案惊奇的不合常理,但正是在之前100分钟里,导演和主创令人信服地展现了旋转门里负责游说的掮客们的工作状态和生存环境,这种展现虽然同样充斥戏剧化,但却给人一种“说客职业就是如此”的真实感。

所以当最后劳模姐扮演的女主角决定反击时,也不会让观众觉得这仅仅是一个廉价的戏剧转折。

但同样,在2011年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导演的政治电影《总统杀局》(The Ides of March)中,克鲁尼所扮演的总统候选人居然以一种极度无情和无谓的方式,解雇了自己的竞选顾问——事实上,不会有成熟政客会如此天真、任性地解雇自己的核心团队成员,就算内心中极度不满,也会安排好幕僚们的后路,以防他们日后反水(或许川普是个例外,但他也因此坐拥一个宛如筛子的白宫,而且他也并非每次解雇都如此任性)。

正是这种戏剧化的处理,直接削弱了《总统杀局》的批判性(如果有的话)以及真实性(这个从影片第1分钟就丝毫不存在),从头至尾我们只能看到一群人在回合制的斗心眼,却丝毫看不到政治的隐忍、谈判和妥协,以及这其后更加冰冷和执拗地对权力的追逐。

换言之,克鲁尼如果饰演的是一个替补CEO、一个校长候选人,乃至竞选学生会班干部,《总统杀局》(或曰《班长杀局》)的剧情也依旧说得通。

观众们无法感受到政治的诡谲,自然也无法相信这个故事,也因此更不会感到剧情的紧张刺激。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纸牌屋》?

】《纸牌屋》真实性的缺失,让观众逐渐感到了无趣。

下木能够一步步登上权力之巅,靠的不再是让政治规则为我所用,而是不断地挑战规则、打破规则,甚至到了不尊重现实政治合理性的地步。

这种情况在第四季中达到了高峰:下木总统直接想把白宫变成夫妻店,夫妻联袂竞选正副总统的戏码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在一个讲究权力制衡、回避制度和媒体无孔不入的政治环境中,祭出如此超现实的“戏剧性”大招,实在无法让观众买单。

而到了第六季中,剧组更是为观众奉上“全女性内阁成员”的剧情设置——我并非觉得女性不能做内阁阁员,更不是觉得全体女性的内阁无以胜任治国重任——但是且不说这种“为女性而女性”的设置是否能在现实政治中行得通,女总统克莱尔的内阁阁员任命总得还要参议院通过吧?

可之前40分钟的剧情中,克莱尔已经因为足不出户,与自己原内阁、参众两院的关系已经跌破冰点了,媒体和民众也认为她精神状态出了问题;这种时刻还指望国会能通过这种“为女性而女性”的精神状态确实出了问题的人事举措,估计真的是只有“为戏剧而戏剧”的编剧和showrunner才能琢磨出来的剧情了。

克莱尔的扮演者罗宾·怀特(Robin Wright)多次表示,之所以《纸牌屋》后几季剧情如此疯狂,是因为现实政治已然非常疯狂了,所以也才会有如此天马行空的剧情安排。

但饶是美国当代政治自2016大选年开始狂飙激进地向右转外,美国政治也依旧是在一整套框架之内进行运作,无论茶党、自由党团(Freedom Caucus)还是川普,他们的议题更多地是在自由派知识分子看起来“疯狂”,对于右翼选民来说,那些“疯狂”的集结号搞不好还是不得不受限于国会政治和为争取中间选民而做的一次次妥协。

美国政治的疯狂依旧是在体制的轨道上运转的:联邦法官可以给总统行政令下禁止令,麦凯恩还是可以一票狙击掉废除奥巴马医改法案的动议、卡瓦诺作为第二个深陷性丑闻的保守派大法官提名人仍然要依靠一轮轮的参院投票才能宣誓就任......相反《纸牌屋》既缺乏真实可信的政治情境作为故事背景,同时在情节上也越来越沦为了白宫内部的“宫斗剧”,说它是美国《甄嬛传》,倒真的没有太多黑的意味:下木的铁杆幕僚道格这厢对下木的真爱青天可鉴,那厢又对克莱尔醋性大发;甚至在下木去世后,他为了守护“亡主”的名誉,甚至不惜与下木的未亡人勾心斗角;而另一边,克莱尔则忙于与谢泊德家族扳手腕,仿佛美国总统当真闲到非要跟某一个资本家家族处处较劲,其余无事可做......如果非要把谢家当成代表大资产阶级集合体的代表来看,自然也无不可,但克莱尔与谢家大姐少小闺蜜,之后反目成仇、争风吃醋、互相斗口,还牵扯到堕胎旧事、后代领养等问题,就完全是琼瑶狗血情节的传统套路了。

第一部中充满深渊凝视色彩的“打破第四堵墙”,到了第六部中,也被无数次的滥用,克莱尔时不时就一脸深沉地望向观众,到了后几集,甚至连前幕僚道格也开始望着观众——借用那句名言,第一个“打破第四堵墙”的角色(下木总统)演的是正剧,第二个“破壁人”(克莱尔)演的是喜剧,而第三个人(道格)还在坚持“破壁”的话,这就是闹剧了。

【结语】《纸牌屋》开拍伊始,不仅参考了英国版《纸牌屋》的情节,同时还将莎剧《麦克白》作为重要的参考对象。

《纸牌屋》第一季从这些“非美剧”的文化作品中受惠良多,尤其是一次性拍完一季13集,使其可以避免那种在1周1集框架下为搏收视率而不得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传统美剧放送制。

但自《纸牌屋》第二季开始,整部剧集的情节深度和故事走向开始崩坏,到第四、第五季达到高潮。

明明是足以震荡全球的总统家庭,却沦为了茶杯里风波式的情节剧。

英版《纸牌屋》的城府、机心与《麦克白》里的深邃、阴狠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纯美剧工业体制下的剧情硬转和不合逻辑。

《纸牌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成于美国电视制作成熟且精良的制作水准,Netflix精准的选角、选本眼光,然而也败于这种成熟体系所带来的套路化的戏剧性窠臼,以及在追求政治真实性上的懈怠,也败于精准选角之于的计划外因素(即斯派西性丑闻)。

在拍摄第六季的过程中,就连Netflix的负责人也坦承:“只是想给观众一个交待”。

在这种内因、外因和意外事件的组合掣肘下,《纸牌屋》终从开播时的惊艳,转而成为今天的烂尾。

哪怕智算通天如下木总统,哪怕精准如Netflix的大数据投射,可能也无法料到观众口味和喜好的无常与微妙之处。

模仿英剧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局,套路美剧却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发挥。

只有勇于超越自我、超越类型、超越套路、超越大数据算法的创造性的剧作,才能保证一部神作,能善始,也能善终。

当然,这可遇不可求。

 2 ) 《纸牌屋》S6:一个人的战斗,有时只能叫做强弩之末

文 / 团长

《纸牌屋》终于在第六季的结尾,匆匆剧终。

全季资源放出来之后不久,团长就在一个周末全部撸完了。

该怎么形容剧终时的感受呢?

百感交集?

五味陈杂?

怅然若失?

恐怕都不足以道尽。

作为团长至今唯一追完的政治美剧,也是团长了解美国政治体制的教科书级电视剧,这部剧真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实在是令人唏嘘。

前五季男主弗兰克·安德伍德的扮演者史派西,因为过往的性丑闻被揭露而从剧组下车,直接在第六季的开始就被编剧写死了。

然而,下车并不意味着下线。

作为本剧曾经的灵魂人物,整个第六季中,弗兰克即使死了,也仍然像个阴魂一样时刻笼罩在故事的每个角落,流传在所有人的口口相传之中,彻底变成了真·“灵魂”人物。

就像这突然跳脱的情节设定一样,第六季的整个剧情走向也变得更加魔幻非现实,在混乱的剧情剪辑的催化下,之前几个重要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反转中一再崩塌。

就好像故事里所有的人和事,都在赶着赴死,赶着陨落。

而我们这些依旧坚持看完的人,也不过是为了见证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最终是如何结束的罢了。

团长当初的心动早已不再,故事当年的辉煌也已然无存。

唯一庆幸的,是网飞至少让这部曾经的“功臣”剧,体面地落了幕。

因此,今天的这篇剧评,团长也想深入而又体面的谈谈对第六季,乃至整部剧的看法。

1 克莱尔作为第六季里唯一的主角,团长想先来说说克莱尔,顺便大致说下剧情。

本季一开场,就是弗兰克暴毙而亡,克莱尔已成为总统的时间点。

虽然成功上台,但克莱尔却迟迟无法真正掌权。

弗兰克生前幕后的大财团——谢泊德家族——一直步步紧逼,让克莱尔兑现当初弗兰克的许诺,但克莱尔却怎么都不愿意。

在她看来,她和弗兰克本就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他和她想要的从来都不一样。

她没有义务为那个在她生命里已经没用的丈夫,白白受制于人。

费尽心机才爬上的至尊之位,她才不要做得如此窝囊。

所以副总统马克劝她签署对谢泊德家族利好的法案时,她就用各种借口和条件推阻,令双方的关系逐渐紧绷,甚至经历暗杀。

直到马克把旧情人汤姆的尸体带到她面前,用最后这一张绝牌才硬生生地压下了她一贯高贵的头颅。

但一次屈服并不代表永远。

为了反抗,她开始用更为狠绝的手段对付谢泊德姐弟,甚至不惜与俄国总统就叙利亚问题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

也是从这里,整个故事的走向开始变得魔幻异常。

她先是把自己窝在白宫里,闭门谢客装抑郁,罢工整整23天,气到全国上下开始抗议。

之前她在明面上反抗的时候,谢泊德姐弟还能有办法治她,但现在她躲起来不见人,让对手想耍手段都没法发挥,只好走正规程序——由多数内阁联合弹劾总统——赶她下台。

但要跳得更高前,你必须先学会蹲得更低。

想来克莱尔正是深谙此道,知道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道理,才会沉得住气,在马克一次次催促她“体面地离开”,并快把他自己当成下届总统时,一边通过邓肯(谢泊德姐姐的养子)的身世之谜离间谢泊德姐弟,一边软禁简,同时编排出一整套无懈可击的“通俄门”事件,一巴掌将马克拍死。

好一招釜底抽薪,团长虽然觉得有点脱离现实,但也还是忍不住起立鼓掌。

这之后,她又做了一连串惊世骇俗的举动:开除所有内阁成员,勒令马克辞职,并雷厉风行地组成了美国史上第一个全女性的新内阁班组。

虽然剧情至此已经开始在“离奇”的道路上飞奔了,但故事里的情势已全面向克莱尔倾倒。

谢泊德姐弟抛出的各种爆料对克莱尔的伤害越来越小,原本的代理人马克也被抛弃,只好退出历史舞台,就连给予最后希望的道格,也在顾虑弗兰克的名声后,倒向了克莱尔。

甚至在这些之后,克莱尔还通过各方情报,让对她穷追不舍的记者汤姆、发视频揭露她的前国务卿凯茜,和对她阳奉阴违的简,在同一天“死于非命”……所谓开挂的女主,她应该算是极致了。

然而,编剧似乎还是觉得不够过瘾,在真正的对手只剩下道格一个后,担心用弗兰克遗嘱做文章的克莱尔,犹如神助般的有了弗兰克的“遗腹子”……之后的剧情,团长真的是不忍直视了。

总之故事的结尾,道格被克莱尔刺死,从此她的面前再无敌手。

腹黑的主角最终还是赢得了胜利。

团长却不知该哭该是该笑。

私心讲,团长是很爱这个角色的。

因为她和团长在现实生活中遇见的所有女人,都不一样。

抛开腹黑和冷血这两点不谈,克莱尔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人物是极其成功的。

她可以抛开世人对女性固有身份的枷锁,跳脱出婚姻最低级的需求,想他人不敢想,做他人不敢做,勇敢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欲望。

从这个角度讲,她这样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她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利用手中所有的牌去打赢每一场战斗。

当所有人都在缅怀弗兰克的时候,她在努力的“去弗兰克”。

她的身边可以没有爱人,没有朋友,没有温暖,但唯独不能没有她自己。

即使编剧让克莱尔光环加身,但我们依旧能够看得到,她身上每一寸的坚韧都在包裹着她,令她时刻都能准备好迎接命运的磨难和开挂。

从本季中克莱尔年少时的场景可以看出,这些是她与生俱来的基因。

她抹不掉它们,于是便将它们做成了最锋利的宝剑,一路披荆斩棘,直至坐稳宝座。

只是,当故事里只剩下克莱尔一人,整部剧只能靠女主去撑起时,就再也无法找回昔日的辉煌了。

强弩之末,不是弩的过失和无能,只是可能真的该结束了。

不过,故事虽然崩了,但在团长心中,她——克莱尔——自始至终都没有崩塌过。

2 弗兰克现在回过头,我们再来说说弗兰克。

第六季的整个故事里,团长都能看到编剧和导演对弗兰克,或者准确地说是他的扮演者史派西,满满的怨念。

这些怨念加注在剧情里,让团长有时甚至分不清,那些台词是写给弗兰克的还是说给史派西的。

就像克莱尔在第四视角里努力地“去弗兰克”一样,剧组似乎也在努力地“去史派西”。

可如同剧情里演的那样,即使再怎么努力的想要和对方撇清关系,他也已经深刻地印在了克莱尔的生命里,印在了剧组的成长里,注定无法完全剥离清楚。

他们只能纠缠,至“死”都不休。

但世人说来也奇怪,当初弗兰克在位时,大家看不惯他的种种作为,硬是把他拉下了马。

可又在他死后,一个个反过来缅怀他,说他在位时如何如何的好,以期望克莱尔也同样这么做。

像不像史派西主演时,大家都说他演得弗兰克越来越浮夸,却又在他下线后,开始怀念他的“弗兰克”如何比剩下的角色更让这个故事有灵魂。

想来,编剧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大大方方地将这些写进了故事里。

只是他们太想通过克莱尔的口去表达这个观点,以至于后来用力过猛,使克莱尔的种种行为甚至超越了弗兰克的狠绝,变得让人不忍直视。

就像团长前面说的,弗兰克一直没有真的下线,他的影响力在结尾克莱尔和道格间的那场争执达到了高潮。

他一直盘桓在这两人之间,像一把双刃剑一样,割完这个伤那个。

只是克莱尔比道格更超脱,她能让自己走出弗兰克的阴影,并最终赢了被弗兰克桎梏一生的道格。

弗兰克最终还是输了,不是输给命运,而是输给了克莱尔。

自己选的女人,死了也要承担后果。

3 碎碎念《纸牌屋》最后成了这副惨局,其实是团长预料中的。

没有了弗兰克,编剧和导演似乎就想用更多的内容去弥补,于是将现阶段美国政治中的很多事情隐射到了剧情中。

如果平时关注美国新闻的话,其实也就不难理解编剧为什么会把后来的剧情写成了那样。

用推特炒掉国务卿,坚持修美墨边境长城,一言不合就各种退群,花式怼各国政府和组织,哪个单拎出来都够让人惊掉下巴了。

其实团长看得出来,编剧和导演还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想法想要展现,很多嘲讽特朗普的隐喻想要表达,但这个故事再也禁不起更多的折腾和经费了,所以他们只能在短短的八集当中去尽可能的表现。

弗兰克这个腹黑大BOSS落幕了,然而克莱尔的政治巅峰才刚刚开始,虽然肉眼可见的敌人已经清理完了,但只要她还没死,政治生涯里的敌人就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庆幸的是,剧终了,我们就不用再纠结这个问题了。

 3 ) 烂尾,阑珊。

不折不扣的烂尾局,剧情失去了原著小说的支撑后,一群编剧完全驾驭不住这种高层次下的政治剧,更不用提竟然让罗宾·怀特亲自操刀导演,使得整部剧成了她自己自娱自乐的个人秀。

凯文·史派西饰演的弗兰西斯不仅是男一号,更是整部剧的唯一核心。

整部剧失去了史派西就如同失去了灵魂,剧中史派西时常跳出剧情直面观众的手法可以说是点睛之笔,然而在第六季中罗宾·怀特同样采用这样的手法时不仅没有史派西的从容淡定,反而令人感到尴尬不已,跳戏频频。

最令人尴尬的当属克莱尔成立全女性内阁,不禁让人感慨这部号称影响了美国政坛的经典竟然以这样一副对女权主义谄媚乃至跪舔的嘴脸全观众宣称女性的绝对至上以及对男性在政治上的无视,令人惊骇不已。

最后,不由得感慨这部剧的虎头蛇尾,辜负了如此之好的IP,辜负了道布斯的原著,更辜负了观众们的追捧。

史派西在剧里剧外的丑闻与悲哀令人唏嘘。

 4 ) 靡不有初。

纸牌屋第六季看完了。

我也算是和屋终于走到这个阶段来。

从一开始我追剧只想到第二季结尾就停,过了几天想爹想得抓心挠肝,又开始看第三季,第三季结尾看崩溃了,不死心去追第四季。

第四季结尾又停了一阵,看第五季分数暴跌,说不然就在第四季结束吧,不看下去了,过了几个月没忍住,又开始看第五季。

第五季是最后一季有弗兰克,第六季分数不及格,公认烂尾,我又停在第五季停了很久,说不要看第六季了,对老公有一点基本尊重吧。

于是我从第五季回溯,又从第一季开始刷,三刷完前两季,二刷完前五季,终于还是决定给自己和先生一个结局。

于是这几天在看第六季。

是真的烂得不可思议,崩盘得彻彻底底,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第一季时璀璨光华,弗兰克所向披靡,第六季……几乎是一首太荒谬的悼亡诗。

所有人都在等他的录音,所有人都在期待他再微笑着说“There are two kinds of pain”,但克莱尔梦魇一般把耳机扔掉。

我真的无话可说。

第六季就是使尽浑身解数把弗兰克的踪迹抹去,却又千方百计地唤起观众的旧情。

炒冷饭,卖情怀,纸牌屋第六季就是在蹭弗兰克的热度。

任何人说任何话都要提到那位先帝,他的遗产,他的遗诏,他的遗言,他的遗赠。

一个人有多不可或缺,只在他走后才能体现。

人们总在无月的晚上怀念月亮。

 5 ) 讲真,一个演员有多优秀,真的还是要看他不在的时候…

我第一次看纸牌屋的时候,还是在准备CFA一级,作为一个零基础的工地搬砖狗,看书看得欲生欲死,当时时间很紧张,但是CFA的很多章节也非常枯燥,于是在我香港阴冷潮湿的小屋里,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周六下午,我用自己的小手把第一季下了下来,本来准备等晚上无聊的时候看一集,结果直接把13集都看了….从此以后,影响我CFA成绩最重要的拦路虎就是他了,直到第四季,因为我放弃考CFA啦,哈哈哈哈这些年,看着片子的质量起起落落,我真想说,其实能让我一直看下去的就是凯文斯派西,不管编剧或者美国政坛捅了什么样的大篓子,Kevin Spacey都能靠着演技把片子扭回来…本来,在编剧还默默无闻的时候,最多就是映射一点美国政坛的小桥段,后来不知道编剧哪里的勇气,all in希拉里获胜…这个剧集从这里就开始跑偏编剧一看就是阳春白雪里长大的中产阶级雅痞,完全不知道苦大仇深的美国劳动人民需要什么,就好像他们不知道快手,拼多多和川普的蜜汁战斗力一样!

为了下木总投,我忍着。

在过往几季里,下木总统艹天,艹地,艹邻居,艹的白宫附近寸草不生,为了更好的体验生活,(或者说生活造就了下木总统),下木总统从戏里,艹到戏外,本来,这在腐朽没落的美帝国主义娱乐圈,不算什么,但是不知道下木总统不小心摸错了那根鸡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下木也走了….讲真,一个演员有多优秀,真的还是要看他不在的时候… 片子一开始,母下木弄了一个维达沙宣的造型….遗憾的告诉大家,并且保持到最后在白宫里,自己抓了一只鸟….WTF,她自己抓了一只鸟……别和我说什么寓意,寓意你麻痹啊,想想一个穿着短裙高跟鞋的女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抓鸟会是什么样子?

鸟:其实我一个特工来着....然后,前几季一个情绪化,以及后期作为下木总统绊脚石角色出现的母下木突然端着下木的腔调和讨论政治….这季在万圣节推出,母下木在cosplay吗?

可能是欲扬先抑,编剧给她设计了一个hardcore的难度级别,对手方也只有一个私人公司就把母下木打的满地找牙,讲真,母下木这点政治手腕都没有…这是要大国崛起吗?

完全没有中国的事儿,编剧啊,你跟上时代,学习一下川总上台之后的讲话(twitter)?

母下木的政治手段也基本保持稳定,不是色诱一下俄罗斯总投就是勾搭一下副总统,当了半天总统,一个靠谱的小弟都没有….最关键的时候,她完全不是接力打里,基本就是一意孤行....那么多年的姐妹花,全是塑料的….没事还要和塑料姐妹花来一段尬舞…阴谋线也是智商堪忧,拉拢群众装个APP才几万就好意思说成功,超市门口扫码送鸡蛋啊!

国务卿的葬礼,愣是办成了大party,以后美苏领导人想见面,弄掉一个国务卿就好了。

普京:川总,找时间一起当面开黑啊!

但就是这样,母下木还是搞不定....还弄了一个遗腹子...编剧你敢说你没看最近内地的宫斗局吗?

连乱搞这事儿,都弄的很low,看看之前Spacey干小记者,小保镖,更多的强调的是权力,是对他形象的衬托,现在呢?

副总统和一个单身妈妈偷情.....塑料姐妹花睡个小恐怖分子....编剧,你之前的格局呢?

好歹学学微商的网文好不好,格局决定一切啊!

无奈之下,编剧只好降低难度,先是敌人内讧.....然后母下木的杀手锏竟然是靠白宫发言人搞破鞋的时候听到的消息(当然还是捏造的),副总统就这样下台了.....岳飞:哥我懂你!

如果这尼玛能搞下副总统,dog能弄死母下木好几次了,可是dog还非要去见跟母下木撩人生!

最后让母下木用裁纸刀给捅死了!

dog:这个盒饭领的有点硬啊!

以我浅薄的生理知识,那个地方只有肠子,最多是个胰脏,在碟中谍,这点小伤都不用补血,带着刀子直接干掉终极大boss然后下一个镜头抱着大美妞在海边晒太阳。

前5季告诉我们,美国政治是个多头角力的平衡系统,总统不过是借力打力,这一季告诉我们,美国政治基本就是独裁啊,母下木说换内阁就换内阁,北朝鲜换内阁还要选一下好不好啊?

下木总统是诛心为上,不行了,因势利导,弄死一个小人物,母下木这里边直接cosplay教父桥段...最受不了的是,每集最后母下木都学下木总统盯着屏幕看,Spacey凝视牛逼之处在于是Spacey看着我们;如果随便一个人看着都有效果的话,就没有影星之说了;Spacey每次看屏幕,我心里说的的是:牛逼啊!

大姐每次看我我就浑身发麻,以前有Spacey没关注过大姐的演技,她的凝视屏幕演技感觉也很像baby啊,永远一个中老年妇女让人阳痿的嘴脸,我只想说:傻逼啊简单说,槽点太多,无力吐槽,整个剧集的逻辑都变了,感觉不是在玩牌,就是一个teenage的小孩在玩游戏,过不了关就降难度,还过不了关就输秘籍!

Me too 我不反对,但是首先要吃饱了饭不是,拍成这样,真不如不拍,奈非就不怕他飘在天上的估值掉下来吗?

川普演得现实的总统都比第六季好看100倍!

 6 ) 从优质美剧跌入国产剧行列

个人认为纸牌屋最好的莫过于第一第二季,实际上第一季前半或者一直看男主与人斗智斗勇,但并不一帆风顺,周围人的智商并未因为凸显主角而故意降低,印象中第一个转折是他鼓励酗酒的议员站起来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毁灭他,让副总统回去稳固选区,自己瞄准的就是副总统之位。

这应该超出大多观众的想象,但一切那么自然,又那么合理,同时塑造了一个有魅力的反派主角,这便就是美剧的魅力和深度。

但自第三季开始,他已经是总统了,其实本剧的冲击力或者说吸引力已经没有前面那么大,到男主的魅力和配角的刻画还是能吸引人继续看下去。

到到了这一季实际上女主表演的已经非常不错,但剧本真的太不用心了,除了女主和副总统其他的官员连名字都记不住,事件冲突让人感觉小体大作,杀人何止是随意,前几季再大也是嫁祸,杀人只能自己动手,这季倒好有问题就搞死。

编剧太随意了,除了主角智商在线,其他角色已经没有用了……估计也不会有下一季了。

一星剧本,四星演员,再好的演员演烂剧本也只能到国产剧的水平。

 7 ) 保险谨慎不是力挽狂澜的良药

困倦,失望,遗憾,这是对于第六季的直观感受。

我理解剧组为了Netflix做出的选择和牺牲,但仅仅是妥协与模仿,不能挽救自从第五季开始的颓势。

作为室内制作低成本的影视剧,核心竞争点就在演员与剧情。

演员方面,主演的演技还是熟悉的稳健,但因为公司的原因必须割舍,导致人物太单薄,想要塑造接踵而至的反面势力压迫,却也过于片面和简单。

剧情也更是没有新奇,总体剧情毫不出乎意料,细节处理却掣肘于时长的减少,明说与按时的尺度把握很差。

还是熟悉的风格、环境、演技、剧情设置方式,但是没有一支奇兵做突破,可能注定这一季的烂尾。

以上是针对第六季的评价,但这部剧不知道算不算的上神剧,但却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看得出剧组尽力想让他回归到最初两季的辉煌,但是自从第五季以来,导演编剧和主创们,给我感觉偏离了方向。

一个人,哪怕不是政客,行为背后也必然有着其意图和目的。

而政客更是如此。

即便是权利的斗争,人性的阴暗面,there must be something bigger behind it,无论是高大上的政治理想、个人抱负,或者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权利欲望、政治遗产。

没有人会为了pain而继续寻找pain,即便是make you strong的pain也是为了能实现什么。

而自从第五季开始,夫妇两人的真正目的也变成了谜。

没有目的的行为不是人的行为,而是疯子的。

我认为做人的行为应该和他的事业有一定界限,我对Kevin Spacey的个人行为也感到不耻,但我对他在五季中的精湛到位且传神的表演依然给予高度评价,所以我对这部现象级的剧集不得已草草烂尾感到十分遗憾,检点自身,约束自身,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事业,以及共事之人的负责。

 8 ) 卑鄙的《纸牌屋》

要给不堪的《纸牌屋》第六季写点什么是难堪的,但是, 为了一种善终的信仰, 还是有必要作个结案陈词。

第六季最让我震憾的是编剧, 虽然有人说这是让克莱尔全力开挂的一部, 但是, 我却认为编剧是彻头彻尾的性别歧视。

在这一集中, 克莱尔是史无前例的荒凉, 作为权倾一身的总统, 在她身边, 没有爱, 没有信任, 没有支持, 连一点稍有温度的体贴都没有, 有的, 只是一群如狼似虎, 对她围堵追截的男人。

回想起下木总统有为他点烟的爱人, 为他弄小牛排的知己, 为他出生入死的幕僚长和帅保安, 克莱尔简直写尽了人间的悲凉。

更加歧视的是, 面对美国第一任女总统, 编剧整理出所有可能的脏水, 从第一集狠劲地泼到最后一集。

就此, 虽然这季《纸牌屋》是史上最短的只有8集, 但我很庆幸, 起码编剧对于一位女总统的肆意抹黑和恶毒攻击有了篇辐上的限制, 虽然已无碍他把女总统攻击得体无完肤。

这种攻击之所以猛烈, 是因为编剧把自己曾经在神坛之上的声誉都不管不顾地搭了进去, 《纸牌屋》过往之所以圣名鹊起全因能对美国政治有着近乎真实和冷峻严谨的展示, 以致于观众一度觉得自己开着的不是电视机, 而是站在历史的窗口旁边,孰料到一个奇云史柏西的倒台就让所有人方寸大乱, 忘了章法逻辑, 恶俗地把一部政治大剧沦为一部小女子为出恶气为了报复而任性无度地大开杀戒的奇幻片, 个中的荒诞剧情简直不屑道来。

由此, 最同情和可惜的是罗宾·怀特, 多么好的一位演员, 那么正常地演着一个一点也不正常的剧本。

难怪到最后她要捅这一刀, 这种重男轻女的难过局面, 任谁都想引刀一快。

更可惜的是, 《纸牌屋》所有的光环, 随这一刀, 灰飞烟灭。

 9 ) 两个庸才的谢幕演出

两位选手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离开了弗兰西斯的团队,都是庸才。

坐上牌桌上的人必须精于算计。

单独的召见,拆包裹的刀,都算到了。

然而算事而不算人,岂能与虎谋皮?

坐上牌桌上的人不能心慈手软。

图穷匕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居然在最后一刻手软,死不足惜。

坐上牌桌上的人不能有情。

道格对瑞秋,对弗兰西斯,都有说不清的感情。

反观克莱尔,处理亲情,友情,爱情,都足够冷酷。

坐上牌桌上的人要有联盟,不任性,不孤行。

末了克莱尔一翻底牌,强敌环伺,离心离德,众叛亲离。

一时得势,失败却也注定。

能坐上牌桌的,唯有弗兰西斯一人,而已。

追纸牌屋的时光划上了一个句号,这实在是一个水平一直在下滑的剧,后两季为甚。

总算是忍到了完结,长出一口气。

 10 ) 厌女症患者的福音

能把貌似情节的复杂和实际的人物单薄这么硬搅在一起也算鞠躬尽瘁了。

硬讲也讲不下去的感觉一定很孤独吧。

一个角色面目可憎不难,难的是个个都面目可憎。

到底经历了什么把女的描述的非毒即狠或白痴。

只能猜,编剧有厌女症?

真是人间有三恨:红楼未完、男神被弯、好剧烂尾。。。。。。

《纸牌屋第六季》短评

前面两季最多就是剧本质量下滑,这季到底是在拍个什么东西。。。

5分钟前
  • typacm
  • 很差

2019.5 全剧终。

8分钟前
  • 酱酱饭
  • 力荐

国王暴毙,女皇登基,一言难尽

13分钟前
  • 沃查德泰森
  • 还行

不负众望,烂尾告终。

17分钟前
  • 空山
  • 较差

太失望了,虎头蛇尾的经典之作,最后一集doug的失控和给claire的机会简直是扯淡,感觉比我自己写的剧本还烂...jane的死和失势也莫名其妙,人物个性和能力没有任何连贯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失望...

22分钟前
  • Mr. L
  • 很差

戏里戏外大家都不能接受女人当权。Claire对一只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女性角色,由她当主角再好不过。但是没看过第五季的我第六季大部分看不懂,

27分钟前
  • 冰可乐的汽
  • 推荐

下木总统跟着史派西的丑闻死了,纸牌屋随着下木总统的死成了烂尾楼,仓促终结。想想当初纸牌屋的惊艳,除了权斗,还有史派西的演技,可能以后都不会再银幕上看到史派西了,太遗憾了。

31分钟前
  • 十年一觉
  • 较差

第4集本季最佳,其他偶有亮点一度让我燃起希望,然而终究不行。本季试图复制前面几季政治惊悚的氛围,但又急于表态大打女权牌,以至于不聊政治只剩惊悚。每每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编剧大笔一挥写死就行了,死的人加起来比前面五季还多,这是编剧的偷懒与无能。当看到克莱尔怀上遗腹子,这剧就完全是魔幻的胡编乱造了,之前好看是因为在现实的政治环境里做出了恰当的演绎或者合理的预测,最终季里的政治斗争如同猴戏,连核打击都出来了,怕是要跳到《美国恐怖故事:天启》了!

33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女主开篇成了寡妇!周围人迅速凶相毕露,架空逼迫,真是赤裸裸的歧视!前国务卿诈死,俄国总统竟然出席了葬礼!女主搞了个全女性内阁,还怀了遗腹子!!幕后黑手出现,最后成了两个少女时期知道彼此黑历史的塑料闺蜜的对决?!男主竟然是心腹害死的,怀孕女主竟然在总统办公室把心腹干掉了!!编剧是纯纯的放飞自我了!

38分钟前
  • 珊珊
  • 还行

总算结束了,还是想五星作个终结吧。这一季真的不太好看

39分钟前
  • 再见柳枝飞絮
  • 力荐

you're also happy that he'dead now, right?

44分钟前
  • LeeShape
  • 推荐

这一季最好看的就是片头了。

45分钟前
  • camac
  • 还行

玄幻剧看吐了。

46分钟前
  • Foley
  • 很差

刚刚看完就来评价了,感觉最终季还是可圈可点的,节奏不错,反转也是正常水平,就是大结局有点失落,没看够。可能最终季了,导演想让看过的人都记住吧。

48分钟前
  • 是单不是丹
  • 推荐

铁粉。

50分钟前
  • Kevin
  • 力荐

Claire厉害是挺厉害,但是没有下木也是真没意思。

55分钟前
  • 做兔子还是做人
  • 还行

什么鬼?我要看权谋算计,演什么精神分析???

60分钟前
  • Rhino
  • 较差

像一场闹剧,越来越看不懂两位主角对权力的偏执,到底是为了什么?

1小时前
  • 世事哪可完美
  • 较差

如此烂尾还留了个开放结局

1小时前
  • tianjin43
  • 很差

经历过复杂的人名和莫名的各怀鬼胎之后,终于看来大结局:道格被女主杀掉了,女主怀孕了……

1小时前
  • Miss kikii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