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难来临,心系的是家人的安危。
七月出的日本沉没2020这部灾难动画值得一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打断了人们平静的生活。
主角武藤步,一个短跑运动选手,当自己所在的社团休息室化为废墟的时刻,拿起手机就往家里跑去,思念家中亲人的安危。
武藤步的父亲武藤航一郎是一名高空作业者,地震来临的那一刻是安全带将他吊在空中,暂时安全的他第一时间向家中跑去,还有母亲武藤麻理,出差回来乘坐的飞机也受到地震的影响紧急迫降到水面,侥幸逃生出来,也是飞快地跑回家中。
武藤步的弟弟武藤刚则是躲在桌子底下继续玩游戏。
目前A站播出第一话,一家四口从地震来临到团聚,给我的震撼还是不小的,至于接下来他们要面临的极限状态和抉择,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原载「虹膜」汤浅政明的新作《日本沉没2020》在这个时候播出,有某种应景唏嘘之感。
故事开始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后的日本,训练中的田径队成员都以「为四年后的奥运准备着」给自己打气。
现实中,东京奥运会却不得不因为席卷全球的疫情推迟。
虽然同样是改编自小松左京的同名小说,但汤浅政明版本的「日本沉没」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叙事策略,剧集集中于武藤一家四口的逃亡路,在公路片+灾难片的混合模式下,重构了这个灾难叙事。
有意思的是这个逃难家庭的构成,父亲是纯正的日本人,母亲玛丽却是有着黝黑皮肤的菲律宾人。
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大女儿武藤步几乎看不出来与普通日本人之间的差异,而小儿子武藤刚却总是在日语中夹杂着英文,还在一开始的采访中表示自己不喜欢日本。
这个国际家庭的构成,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日本已经没有留念,在西式文化熏陶下长大,向往的是更世界性的生活,是要走出岛国。
武藤刚所说,有了互联网世界就是地球村,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都变得好近,是新一代青少年对世界性的认知,同时也是种对日本性的摧毁。
在这种世界共同体的语境下,日本独特的文化性却削弱模糊,成为年轻一代毫不关心也不想用心去维护的文化废品。
对应这样的混血家庭,之后的逃亡旅程里也出现了只拯救「纯正日本人」的队伍,武藤刚那国际化的英文反而暴露了家人的身份,于是本来要上船「获救」的一家人就被赶了下来。
但这种失望马上变成了幸运,血统纯正论的极端拥护者很快葬尸海中,活下来的反而是混血、外裔的主角,与其说是种讽刺,倒不如说是对废宅的青年一代寄予了某种希望。
在名为「复兴」的最后一集中,日本列岛沉没,昔日文化不再,大和民族通过云端的影像资料寻找身份和认同感,就是种专属于后现代的文化记忆程式。
虚拟的数字影像同样可以成为文化的载体,这不是悲观心态,反而是种日本特有又废又热血抗争心态的体现。
最后,人们选择回到日本列岛,等待着其他部分的隆起,也就构成了一种地缘和文化认同意义上的双重回归,始终恐慌着日本成为「失落的世界」的人们,在灾难之后,反而完成了对日本的寻回。
作为末日叙事的「日本沉没」恐惧,带有浓厚的日本地缘文化心态,列岛封闭、需要依赖外部资源的地理属性,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对传统日本文化的冲击,后311心态,核恐惧以及富士山喷发的想象,都得以在「日本沉没」这样的叙事中得到了某种终极的叠加和集成。
这种植根在日本民众意识中的恐慌,也都散落在《日本沉没2020》的各处。
在众人逃难的过程中,冒烟的随时都可能喷发的富士山,核泄漏污染的雨水,地壳运动后产生的毒气洼等等,都成为了末日景观中的一部分。
我们同样也能看到战争时代留给日本的「伤痛遗产」。
在逃难途中,武藤步的父亲为了给她挖她最喜欢的山药,误入地雷区,上一秒还在得意地跟家人传授挖山药的秘诀,下一秒就被战时的未爆弹炸只剩下一只手。
《日本沉没2020》并不避讳展现这种惨烈现实,类似场景还包括从天上掉下来的尸体像节庆时期的祈福袋一样挂在神庙的树上,又或者是活蹦乱跳的田径队员被衣物柜拦腰斩断,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一类场景,都可被归为灾难类型带来的感官冲击,带有强烈的现实背景和可参照元素,也很容易做出具有冲击力的场景,但这种从现实中借力的表现,对于擅长刻画心理现实的汤浅政明而言,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偷懒。
甚至更严重点,这种现实性,对汤浅政明的表现力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束缚。
因为汤浅政明就是靠他那跨越现实的设定,以想象力拓展视觉空间的奇诡,甚至新造出一个世界的迷幻鬼魅,无限放大主人公内心景观的狂喜亢奋最受影迷追捧。
不管是他早期口味极重的《兽爪》,还是《四叠半神话大系》中的平行世界,又或者是《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中从青春题材里挖掘出来的荒诞又温柔的气息,还是《恶魔人:哭泣之子》兼具残酷与温柔的史诗感,汤浅政明擅长的是某种现实与非现实的叠加。
换句话说,在汤浅政明的画笔下,现实与非现实的边界得到了某种暧昧的「晕染」。
他并不是完全的非现实和超现实,而是会借用现实的材料,来给予受众进入他故事的引子,但同时又用自己的吊诡迷幻扭曲变形,制造一个现实世界的镜像体,从而让我们体认到那些隐藏在现实缝隙中的影子角落。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每集都死一个以上主角的节奏,也不乏直接血腥的重口味场面,但《日本沉没2020》始终会让人觉得,它并不是那么的汤浅政明。
对于灾难片类型而言,打动观众的重点在于「引发共情」,这并不是说故事和影像一定要呈现得写实,而是说这里经历的生死时刻、必须要做出的抉择需要让观众有代入感。
它们不一定要发生在现实空间中,但却一定要勾起观众在现实空间中的共情。
比如片中颇为魔幻的一段姐弟海上漂流,半夜醒来发现同行的大叔被吃掉的惊魂时刻。
但这正好是汤浅政明的反面。
汤浅政明的迷人之处在于,他的动画很多时候都是在通过「打破共情」来实现「反思」的,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粗略分为两类来看待这种「打破共情」。
《四叠半神话大系》里主人公做出选择前后强烈癫狂的纠结表现,即便是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也能被他描摹出日常的奇幻感,类似的也还有《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
这类故事描述的都是普通人也会经历的生活化场景,却被处理得极度夸张,我们因为这种夸张而打破代入感,但同时又因为这种日常而反视自身。
而在《兽爪》《恶魔人:哭泣之子》这种相对更魔幻的故事中,那种非现实感则因为重口味的场景被再度强化,进入到完全虚拟化的世界中,身为观众的我们也能从这种暗黑叙事中脱离出来,获得某种安全感。
这种夸张日常和渲染邪恶的处理,是汤浅政明打破共情,或者说打破代入感的一体两面。
由此再回头来看《日本沉没2020》,便也就能理解它汤浅政明最低分作品的原因。
因为不管是汤浅政明最被人追捧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是他的「无影作画」技法,又或者是他多用变形、非写实、极度夸张的画面来展现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决定性时刻,在《日本沉没2020》中,都并不多见。
过于落在实处的情节、叙事、人物,夺走了汤浅政明最富表现力的画布,这部分来源于剧集本身的主题设定。
我们只能偶尔在某些场景中,比如极限运动博主风筝最后乘坐气球飞上高空,为武藤姐弟等人寻找手机信号的时刻,才能窥见一点汤浅政明那种速度与疯狂的微光。
而一些转折处明显带有刺激感官作用的场景,却又显得过于刻意,同时也呈现为某种断裂的存在,并没能被整合入故事中,像是中间颇为诡异的「圣光市」一段。
不过,整部剧看下来,反而是这个最为突兀的圣光市奇遇,才是最汤浅政明的段落。
在这个自给自足、带着邪教意味、鬼魅又迷幻的应许之地,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被需要的意义的「完美社会」听起来总是诱人又危险,人们渴望通过「大地大人」来实现与亡者对话,听到的明明是来自过去的话语,而这一集的标题却叫做「预言」。
这两者之间构成的矛盾,刚好与亡者的遗言是让生者面对未来对应,本身也就是一种预言。
而「日本沉没」这样故事之所以被一次又一次的讲述,某种程度也是因为它其实是这个民族最不想面对的一种「预言」,而把它作为故事讲述出来,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这种恐慌。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日本沉没2020》更多是属于这个国族的叙事,而非汤浅政明自己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就想说“就这?
”这还是我认识的汤浅政明的作品吗?
这还是那个导演出“映像社”的大师吗?
总有一种汤浅被网飞按在电脑前逼他做这部动画一样开头剧情说实话相当不错,一家人一起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不跟团有着自己主见,看见老人会主动去送水,看见野猪不会去硬钢,这些都是普通人在灾难出现时最真实的写照,在生命面前,人性显得如此的真实和可怕,路上多了很多醉酒驾车的司机,嫣然一副日本反正就要毁灭了,爱咋咋地的佛系状态。
加上前期父亲突然的死亡,一下子让观众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一家人快快乐乐去旅行的剧情,灾难是残酷的,不是像野营那么简单。
接下来就是队友挨个便当,生命在自然面前就显得如此的弱小和脆弱。
然而到了故事中期,出现的莫名其妙的组织和那个有着严重戒断反应的老头,我不知道这是要表达什么内容,就非常突兀的出现这类似邪教的组织(后面发现是好人),这个组织带给剧情的点,我只认为有女主发现了小野寺这个任务人。
你可以说是在灾难中的人们无奈只能求神拜佛,找到组织。
在这个理想乡里也抵不过天灾的侵蚀。
故事后期,就是为了牺牲而牺牲的一部分人强行说明灾难的残酷,就好像是那种都被主角赶上了,还有最想吐槽的就是照相机,真的是拍谁死谁。
其实我感觉真正经历过天灾的人看这个会感触比我更深,这个题材注定是一部悲剧,但是一切的发生又显得太刻意,中间的剧情又莫名其妙,只能说非常的可惜。
即便经历了2020上半年一场空前的浩劫,《日本沉没2020》仍然不溶于这个时代。
或许这也不难理解。
疫情造成的死亡和经济损失,虽然远远超过了一场真正的现代战争,但痛苦和死亡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医院。
每个人或多或少为这场灾难愤怒、痛苦和悲伤,站在往昔繁华却因为疫情空荡荡的街道,想必任谁的心中都会生出灾难感。
但闾巷虽空,楼宇仍在,人们都相信,也都知道,「日常」总有一天会回来。
好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吧,小说开头讲到医院把普通人跟死亡隔开了。
有了医院之后,绝大多数痛苦的呻吟以及不忍直视的死亡都发生在离普通人日常很远的地方(除了医患和家属)。
日常的「此处」和痛苦的「彼处」有着明显的界线。
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进入现代的人类社会,生老病死有了明确边界。
片头曲使用的是坂本龙一前些年的作品跟肉眼无法目睹的新冠病毒不同,小松左京在1970年代想象的这场灾难要简单明白得多。
《日本沉没2020》里,前一秒还在跟同伴开心地玩闹,后一秒地动山摇,楼宇碎裂,身边人已经被断壁残垣压得血肉模糊,不知生死。
在这样既没有道理,又没有意义的浩劫面前,并不存在大脑思考的余地。
与其说恐惧,不如说惊愕。
与其说要逃去安全的地方,不如说,总得做点什么。
没有人能确定哪里是安全的,也没有人真的知道该做什么,只是不能停在原地而已。
在这种近乎膝跳反应的本能驱使下,此处和彼处的界线瓦解了。
汤浅政明在《日本沉没2020》里,突兀地加入了「邪教」总部的故事。
这一段剧情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意指尤其明确。
战后经济腾飞,高度富足、安定、自足的日本列岛,难道不就是这个与世隔绝的宗教总部最好象征吗?
外来者在这里不愁衣食,教育也好,医疗也罢,万事无忧,每天晚上还有派对狂欢,简直是现成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
无怪乎不论是现实中的外国人,还是动画中的外国人,都向往着这个地方。
然而就在主角一家进入「邪教」总部之初,汤浅政明也用一场夜戏在观众心中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相信不管是谁,看到这黑黢黢的场面,都会觉得这地方怪怪的,肯定有点问题。
不详的预感最终成为现实,而现实中日本列岛最大的不安,正是动画中毁天灭地,不知何时会到来的自然之怒。
《日本沉没2020》想要传达的信息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陈词滥调。
说到底,无非是用日本人共同的灾难经历和想象,「再次确认」身为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是啊,这就是我们日本人,灾难总是与我们相伴」。
之所以说是再次确认,是因为这种想象的共同体,其实是日本人近代以来的持续发明,贯穿了整个20世纪。
曾经的铃木大拙也好,冈仓天心也好,柳宗悦也好,都是这块拼图的一部分。
当然了,或许是因为Netflix 的国际平台吧,影片还是为这种民族想象,加入更符合当代世界主流价值观的调味料。
如果看网上的反馈,会发现许多人对《日本沉没2020》的故事无法接受。
这也正是标题所说它「反时代」的地方。
如果不算最终话,这部10集的动画从开始就一路下行。
在我有限的观影经验里,还从来没有任何一部剧集,像它这样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压抑。
即便像上文所说看上去挺明亮的「邪教总部」篇章,焦虑感仍然明确地伴随观众。
少年漫画里的主角总是被逼入绝境,但在绝境中,他们总是能打出一套天马流星拳。
《进击的巨人》里,故事也是一路压抑(至少前两季都是这样),主角们也是死少当赢,但毕竟他们还在战斗。
而在《日本沉没2020》,主角不是每一集收服一个伙伴,而是几乎每一集都死去一个伙伴(如果不是死去两个的话)。
所以,这不是一部讨喜动画。
它没有反击,没有高潮,没有胜利。
有的只是毫无防备的死亡。
就像有人不满意主角的父亲死得莫名其妙,其实在空前的灾难面前,谁又不是死得莫名其妙,毫无意义呢?
311地震时,躲在仙台机场航站楼楼顶避难的人们,看着被海啸冲走的城市,想必也无法理解眼前一切。
公平地说,或许是汤浅政明在年初的《别对映像研出手》里发力过猛,全心投入的关系(我的小人之心),《日本沉没2020》的制作水平确实显得平庸了。
动画中「汤浅特色」的画面表现并不多,汤浅迷失望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如上面所讲,这部动画作为观影体验中的独一份,仍然值得一看。
事实上,如果不是由财大气粗的Netflix出资,这样完全不考虑观众感受的作品,在日本动画业界恐怕永远不会出现。
对于《日本沉没2020》的负面评价如果没有考虑这一点,我认为也是有失公允。
(只看了前两集的时候,偶然发现豆瓣差评较多,不免惊讶。
不知道后面的剧情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故,说这是老汤职业生涯的滑铁卢也不为过。
)一口气binge完日本沉没后,我的心情有点复杂。
果然不能在一个人的时候看这种毁天灭地的故事,致郁的不行。
我非常同意这里大家一个普遍槽点:剧情上的硬伤确实太多了。
但是这里打动我的东西也不少,我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和大家一样,从逃生小队一路上莫名其妙死人再莫名其妙捡人开始,我就开始有点怀疑老汤是否有认真监督剧本。
整个故事可谓是高开低走,一场那么大的地震,到中间几集突然就像没事了一样。
我到现在也仍然没理解为什么要加这段“嗑药老人载众人去一个大麻安乐邦”的故事,我本来以为这个富足的自治区是为了影射一些存在于日本的宗教/信仰相关问题,但是到头来发现他们真的只是理想主义,有钱和喜欢练瑜伽而已。
我还以为他们一群人都会因为大麻上瘾然后转儿吸食毒品,也以为他们会受到怎样的虐待,结果那个神婆一样的mother也真的只是一个慈爱的妈妈而已。
剧情后面就不说了,这个团队里的所有人都好厉害,日本海也真是小,随便绕一下就可以找到彼此了。
不过那又如何?
爱的力量不行吗?
本来到剧情中间我就笃定这个剧三星最多了,但是看到后面我感触良多。
在姐弟二人在海上漂流的时候,我突然看淡了些什么。
在经历了这么多,身边的大人们来来去去,最后只剩下两个小孩自己的时候,我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
老汤的浪漫主义在之前看似虚无的“鲸鱼生活”中其实有着强烈生命力的意识感到如今的海上孤舟手电筒之爱的物语中还是贯穿始终。
观众的确难以接受。
大家都难以理解为什么人物都这样“不理智”,每个人都因为一些看起来不值得或者不必要的“牺牲”的方式死去。
我承认里面的人都一个个牺牲的莫名其妙,但是到头来我又很喜欢这样的安排。
人本来就是脆弱的啊!
现实生活中,人就是说没就没了,有时候是为了一些更伟大的事情,有时候是因果关系自然现象,有时候就是没有原因的莫名其妙的死了。
而人生路也是这样,没有谁能陪你走到最后,而留到最后的那个人,会一直带着这份记忆,不断榨取我们这些旁观者的眼泪。
但是不管剧中的人都如何死的“不得其所”,他们至少是幸福的。
爸爸是带着为女儿挖出她最爱的食物的心情离开的,七海是带着前辈对妹妹的关心离开的,老爷爷是带着对自己亡孙的爱和对主人公团队的善意牺牲的,丹尼尔是带着一种归属感和失去本乡的平静消失的,妈妈是带着对儿女的爱牺牲的,春生学长更是带着微笑和满足在一场梦中的跑步中消失的。
最后的最后完美的Kite是带着勇气和不服输离开我们的,他应该是活着的吧?
我希望他可以善终。
为了爱的人牺牲,为了同路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萍水相逢的人死去,这些人都好善良啊!
他们也太善良了!
这里面没有坏人,只有一些命运阴差阳错的巧合。
正好活下来了,正好被浪冲走了,正好踩到雷吸到毒气了,不过是命运啊!
但是命运不管如何,总有一些超越命运本身的东西。
算是团队生存力最弱的姐弟俩,像一叶孤舟一样在海上漂流,好像没有什么畏惧。
姐弟俩仿佛在自家卧室里一样,自得的用脚丫顶着墙壁,面无表情的说着“好想去喝星冰乐”,“如果自己死去对方可以吃自己的尸体”这样的话。
火山爆发是长久的黑暗,天空弥漫着难闻的火山灰,看不到太阳也许是今后的日常。
可是这时的俩人,却在一个犹如小帐篷的袋子里躺着看星星,或者时不时看着海里的发光生物,犹如梦境。
我突然感到一丝恍惚般的美好。
我突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冲浪的时候被大浪打昏到海里去,那是夏威夷的深海,所有人都自顾不暇。
我仍然记得自己那种拼命想要往上窜的意识。
在水里的那么一段时间,也许几分钟,也许不过瞬间。
在深海里的时候,我看到上面的阳光直射进水面的透明感,知道那是我要去的地方。
那湛蓝的明亮,那仍然和我相连的浪板,就算只剩一口气,也是我要去的地方。
我记不清自己怎么上去的了,只记得自己在太阳的暴晒下躺在冲浪板上飘荡了好长时间,因为自己实在没有力气马上回岸边了。
所以不管外面发生什么,这种强烈的想要活下去的心情,总能深深的打动我。
不管发生什么,就是这种想要活下来的意识,永远不会消失,超越人的想象。
姐弟俩都是这样的人吧?
坦然接受那些离开的事实,平复好心情,带着爱与回忆,永远不放弃的,活下去。
“日本沉没”里可以讨论的东西还有很多,从日本人对自我的剖析和自我认知,到自己在国际环境中的探讨;从什么构建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特征,到一种“无家也有家”,文明的火苗永不熄灭的表达;从最cliche的灾难下的人性到文明社会崩塌的描述。
我们都作为人类,是否能从这个叙事中感受到一些超越当下现实的什么呢?
我们之所以是“XX”人,是因为什么呢?
在地球不过抖了抖的时候,国与家,对我们个人来说,又是什么呢?
都说日本人的悲情是深入骨髓的,我觉得人类都是很容易陷入黑暗面的,但是如何面对,如何接受,如何放下的事情,就能很好的区别不同的人群了。
回到那个不可控的世界里,在灾难来临之时,我们都要死去。
我们都会以各种莫名其妙的方式离开,有的人不过是摸了一下脸,就感染了病毒;有的人不管怎么作死,都健健康康无事发生;有的人只是普通的活着,突然被天上掉下的石头砸死了。
也许没有人能想通这个问题,就这么死去,好不甘心啊!
那又怎样?
对我来说,更可怕的事是一个人离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悔恨。
这种悔恨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能好好为你爱的人做些什么,没有能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没能好好完成心愿,留下一辈子的遗憾;或者是没能好好传达出自己的心意,或者,只是没能好好的和所爱之人道别。
不管怎样都不甘心啊!
但确实无解。
毕竟没有人能复活,给我们讲述一下ta死后的心情。
但是直到活着的最后一刻,我知道有些超越平凡肉体的人性,就在那闪闪发光。
我不想说推荐不推荐,我觉得纯看剧情/把这个故事当下饭菜的话还是别了。
几人的Rap和学长最后的奔跑可谓本剧高光。
结局有点烂尾了,世界真这么美好的话还有“2020”吗?
(脑洞一下,日本岛要是全没了,重建要在哪呢?
中俄会接受难民吗??
)
奔跑把,少年!
东京陷落,一个求生的队伍组成:以一家人为中心,一家四口组成为:女儿国家预备运动员、父亲野外生存达人、母亲游泳健将、儿子游戏达人。
故事随着他们踏上求生之路开始。
女儿的名字叫步,她的妈妈告诉她,别害怕,你的名字叫步,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继续一步步往前走。
儿子的名字叫纲,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永不气馁。
所有灾难都相似,但是和欧美着重描绘灾难来临时的世界倾覆不同,这部改编自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动画作品显示了他非同一般的人性观察。
看很多人说节奏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日本影视的节奏就是和欧美不同,两者糅杂在一起,在叙事上对看惯了哪一类的爱好者都不友好也是情有可原。
把这部片子分为灾难片也许并不合适。
作者应该深沉的爱着自己的国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一个单词,而是对这片土地以及在这个国家的人。
他在向我们展示这个民族的性格,也在试图从割裂的过去中找寻这个民族的特性。
那段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以rap形式发泄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想法和不满的情绪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他确实是想象了一次灾难。
比柯南厉害得多那种巨无霸灾难。
୧(๑•̀◡•́๑)૭。
沉了整个日本。
优秀优秀优秀。
动画很细腻。
第一集就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女儿看见了两个老人家坐在路边,她问父亲“我们还有水吗?
”父亲说“只有一瓶了”,但还是毫无保留地给了女儿,看着她跑向了两个老人。
镜头推移,老人说着谢谢喝了半瓶水,然后自然地把剩下的水塞进了包里。
女儿气馁和抱歉地跑回父母的身边,父母却笑着,早有所料一般,拍了拍她的肩膀。
父亲的突然死亡是我没想到的,起初以为这是父亲一个全员打怪,但没想到,第一集父亲就被炸了。
他前面危险的野猪事件也挺过来了,但是居然在挖山药这件事上,因为自己的尽善尽美,就这么被炸了,而且镜头还非常逼真,那个炸的手臂就这么喷了处去……故事从父亲炸得血肉模糊正式开始。
日本这个民族,他们的工匠精神、服务态度一直在国内被反复提及。
日本的明治维新作为西学东进的成功代表也不断刷着存在感。
让很多人忘记了二战的时候,这个国家被战火怎样地摧残过。
一战的时候,幕府维新派们又曾经如何奋斗过。
历史在他们身上的烙印,被盛开的富士山樱花所掩盖。
以至于我看了这个片子才想起来,确实啊,日本也是伤痕累累的国家,他们也会有纯粹的血统主义,他们的后代也会嫌弃这片土地和自己这个民族,他们的先辈也会牢牢记得侵略和被侵略。
末日把一切问题暴露,这场旅途是一场崭新的自我认知。
美国的末日是一场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我国的末日小说倾向于赤裸裸的人性挣扎和军人的光辉伟大。
但是日本的这场末日,却是残忍又温柔的。
竟然体能会到”想要和大家在一起,只要大家在一起就好。
“这种心意。
在他们的这场旅途中,每个离去的人,都在为留下的人争取生的机会。
留下的人走在他们用生命铺就的路上,继续向前。
这里面或许不止是保护,大概还有传递和传承。
为什么在危难之中,那些勇敢善良的人还是选择保护弱者。
为什么懦弱无能的人,历经重重苦难之后,她走向了坚强。
人活着,就是有意义的啊。
就是,不要拍照了。。
少拍照吧。
《日本沉沒2020》講述武藤一家四口遭遇日本沉沒的末日危機。
也很難得的是,湯淺政明監督的作品,竟然可以做得那麼爛。
故事政治正確也就算了,最神奇的是那突兀的烏托邦氣息。
因為是面向世界的Netflix動畫,故事的基礎設定就很政治正確很國際化。
故事在日本發生,角色卻常常說英文。
角色組充滿著各種國籍。
母親麻莉是菲律賓人,子女則是日菲混血兒。
除此之外,還有南斯拉夫的街頭藝人和外籍Youtuber。
與此相對,那些說著只讓「純正的日本人」上船的種族主義者,則因為船隻觸醮炸死。
既然是災難劇,死人也是意料中事。
本作品的特色是,每話最起碼死一個角色,甚至更多。
但角色的死法卻非常矯情。
前半的死因多數源於意外,後半多數是為了實現價值觀而犧牲自己。
沒有角色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私慾與鬥爭而死去。
你會在其他後末日作品,如《The Last Of Us》找到的搶掠、土豪自立為王、綱紀倫常的敗壞、復仇等等,全部都被輕描淡寫,成為旅途上的小片段。
取而代之的是,故事異常矯情的不斷提倡人與人的互助互愛,能跨過種族、年齡和經驗的差異。
種種提倡大愛和解、很離地的讓角色「實現自己」的片段,與作品一直營造的末日氛圍差太遠了。
而且這些片段還要異常密集。
剛才已經提及過了,每話最起碼死一個角色,意味著每話都總有幾分鐘時間,用以說教。
說教味濃也算了,《日本沉沒2020》的說教,還要如上面所講,顯得天真爛漫。
作品在結局指出,因日本沉沒,不少日本人移民外國,並擁有雙重國籍。
但作品也指出,日本人最終仍然會回到重新浮起的日本,選擇日本國籍,復興日本。
這樣的故事結局很類似以色列。
就如本作最後的日本人一樣,離散超過二千年的猶太人,在二戰之後主張於以色列地帶復國,分割巴基斯坦的部分領土。
可是,以巴衝突多年亦未有定論,正正是源於分割的國界難以劃定。
《日本沉沒2020》卻完全沒有討論過這類政治問題。
比如說,日本該怎樣重新劃定領土?
日本政府需要為移民付出多少代價?
等等基礎的問題幾乎毫無觸及。
我認為,本作監督湯淺政明是明知故犯的。
上面寫的許多問題,也可以看成是湯淺對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不斷築起高牆的世界的回應。
可是,就算是作為回應,那也是個很廉價而且疲弱的回應。
畢竟《日本沉沒2020》其實沒有拆毀名為「民族主義」或「差別對待」的高牆。
作品甚至沒有解釋為什麼民族主義和差別對待需要存在。
作品無視了這棟高牆,並告訴你:我之所以為我,源於自國家到個人而來的恩惠。
那誰不知道啦——可是恩惠(在很多時候)並不是無條件或單方面的付出,而是源於交換。
完全無視後者的問題,使得整個討論太簡單、太片面而且太膚淺。
嘛,去聽聽花譜的音樂就好了。
動畫可以放過。
追第四话的时候,最后讲他们来到了乐园之城,这段剧情的配乐十分诡异,感觉突然就玄幻了起来。
其实这部番追到这儿的时候,我有想过弃坑,因为看着太压抑了,但是我就是很好奇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所以第五话一更新,我就看了起来。
开头就说城母要举办仪式,一个受城母能力吸引的人们形成的团体聚集在大雕像建筑前面的草地上做运动?
这他喵不就是气功大师的传销?
之后的剧情更诡异了,竟然说城母可以跟死者对话,把死者想说的话告诉生者,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当然是不信这种东西的,但是城母的表情也太吓人了吧?
(乍一看还有点像中忍考试中伪装的大蛇丸)
追到这里,这个番让我感到很迷惑,原本以为只是单纯的灾难番,可邪教建议伊甸园这条线的剧情貌似没讲清楚啊?
不过看不明白就会有更大的好奇心驱使我继续追下去,希望后续剧情能反转。
在播出之前我就在想,以动画的形式要如何表现灾难,10集的篇幅会着重刻画什么。
看完后我意识到,剧集的核心思想大概是国际主义, 但是表现形式可能让观众不容易接受。
你说的我都懂 道理是那么个道理,但是硬生生说给观众听(还是rap。。。
),感觉和鸡汤无异要表现国际主义,就强行安排一群排外的日本人让他们迅速领便当,强行让一群有宗教信仰的人得到救赎,甚至最后主角团的纯种日本人都死了,让一群混血儿在国际比赛上为国争光,还要强调一句我代表哪个国家都OK。。。。
太强行了不是吗,我都感觉是剧本就是为了迎合西方才写出来的。
主要人物的登场和便当也太过草率,爸爸挖山药被地雷炸死,七海阿姨上个厕所被毒气毒死,妈妈明明心脏不好非得不找小刀自己下海解绳子,似乎全局贯穿的无意义的离场很难和观众产生共鸣,甚至有点好笑。
我在看这部剧之前没接触过过任何 汤浅政明 的作品,对于零粉丝滤镜的我来说作品的各处设置毫无深度,剧情推进基本全靠偶遇和强行便当,如果这是出自大导演之手的话,可能是“我也不想啊,但他(奶飞)真的给的太多了233”
主角团姐弟俩我真的有点接受不来Q(`⌒´Q) 先是姐姐,有肉不吃,要吃山药,爸爸因为挖山药死了,我以为她会很内疚,很自责,没想到紧接着就是在大部队后面一顿撒泼无理取闹,还丢了爸爸给她买的鞋子,妈妈来叫她要往前看,还是无理取闹,最后还是同行的姐姐给她捡鞋子,凭什么啊,自己想去东边你去啊,几次都在想这里不应该有个耳光叫醒她吗?
后来同行的姐姐似乎跟前辈小哥走的有些近,但我觉得人家是纯粹的对每个人都挺好,让后女主就吃醋了,什么要上厕所,好怕她把姐姐给推下去,虽然不是她,但小姐姐也是死掉了,我以为她会好好反省,不,她没有。
后来还总是时不时去找前辈小哥就有点婊了。
面对好言劝告的风筝,大家都是友好感激,风筝看到弟弟饿了,好心给了巧克力,女主又开始说不知道这是哪里偷的,不吃血馒头,妈妈这时候不应该好好管教下吗?
最后还不是小哥带领一家人脱离险境,女主还是在后面喋喋不休。
之后上船,有资格了,上去了,但是突然想起妈妈看来是心脏有问题,上演经典的逆行剧情,然而你下来又有什么用呢?
妈妈因为下水解船绳死了,(虽然为了这个船牺牲妈妈的剧情有点大可不必),这下女主终于坚强起来了,带着妈妈的意志往前走了。
再着是弟弟,全程充满着对自己国家的讨厌,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不认同,时不时的ABC,中间和老爷子的相遇,本来以为会有什么观念上的冲突理解什么的,但是没有。
在宗教团体那里,厨子胖大叔对他也是挺好的,这小家伙也是嘲讽不断。
对于风筝,那就是小迷弟的状态了,虽然风筝也是挺好的,但是新一代年轻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对网络信息的极度信任也是值得思考得,国外就是如此这般的乌托邦吗?
也看到了我国部分群众的影子…… 总之就是一些吐槽与碎碎念,影片带给的整体震撼和对自然的敬畏还是有的,我国刚经历的新冠疫情何不也是一场大灾难,如果这是一场战争那你我皆是一兵一卒,国家要活下去,要站起来。
剧情全程就离谱,作画也很崩坏,唯一觉得好的大概只有牛尾的配乐了吧……
女主性格看的我一愣一愣的,父亲死了怼老妈,别人的好意,立马阻止,最后真香。伤口贯穿整个片子,不想办法处理,也不对别人说,别人也没发现。两边都是智障。
故事设定很好——地震频发的日本,推到极端,这个海上孤岛就像是泰坦尼克号,如果整个都沉没了呢?很合理但又出乎意料的创意。只是女主的人设真特么的烦,又是圣母作女,把全家人唯一的水分给老年人,遇到野猪又得靠爹救,吃不下猪肉还得爹给你去挖野山药然后误挖炸弹被炸死,指责母亲对父亲的死毫无反应大吵大闹,别人被毒气弄死了又崩溃大哭,有人给你带路又发脾气指责别人...你这么作你咋不先死啊!她爸妈性格那么乐观豁达,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女儿!假道德,现实生存能力差到没边。第三集开始我快进跳着看了,情节都是强行起范提节奏,一集死一个,打架、爆炸、海啸、火山爆发,但一点情感波澜都没有,写实向故事汤浅政明不能发挥想象力,就hold不住了,剧本也不给力,都是元素堆砌,作画也非常渣,真是太不行了。我想重看泰坦尼克号了
魔改失败,汤浅翻车
汤浅也拍任务片
有一个非常电影的时刻,就是屏幕里的手机纷纷传出地震的预警,我的手机里也弹出唐山地震的消息,沉浸式体验了。在经历了前四集的鬼扯之后,终于迎来高潮,而且一些角色也突然立了起来。E05/06绝不是仲夏夜惊魂,而是尼克尔斯午夜逃亡的再现和林德洛夫守望尘世的继承,日本沉没不仅是之于日本的,它同样具有普世意义,在最终的审判/启示面前,再说move on都是无限苍白。大难面前不断抛下故人离开故土,表面是为了他们口中一个更好的明天/生活,而当之后不再有之后,所有的动力其实都抽空了,徒余背负一生的悔恨。这个剧集至少这一点上勇敢地点到了,虽然最后依然妥协,落得一个霓虹版流浪地球。
1、2、冲绳沉了,完了,flag photo已立,(⊙﹏⊙)开始get到评论里说女主的问题了。。哇老爸好全能哦。。我才刚夸完!爸爸——,这就。。不太合理且后续咋办啊!!第一战力啊!3、经费欠账了,还在内讧,完蛋,打戏也欠费,啊又下线一个,女主性格塑造是真的不行,刚还在崩溃,下一秒立刻义正言辞的帮别人拒绝帮助,加上作画欠费,想弃了。。七海刚死就发展感情线(貌似是trans??再追一集看看效果。。4、懵,除秽咒5、神棍,弃了,这番磕了药做出来的吧。。
5 写实沉重的有原作的IP可能不适合汤浅去发挥,远低于他的作品水平,有种拼命想施展他的风格和才华却和故事本身的巨大撕裂感。
非常汤浅政明!永远都充满能量,最后一集简直就是日本宣传片呐···其实更像是探讨二战被核弹炸过的日本,如何面对创伤,如何走出创伤···PS:音乐实在是太好听了···
没有任何想象力,是受灾难题材的制约吗?想不明白为什么汤浅政明会接下这样一个工作,完全发挥不了他的特点。剧情薄弱近乎零,一点也不连贯,最令人讨厌的则在于这样的细节:逃生路上,家人朋友刚刚死在你们眼前,但是下一秒你们就可以若无其事地和新角色谈论别的事情…敢问这样的动画真的有感情可言么…
什么叫公路片,去看看《道子与哈金》什么叫灾难片,去看看《进击的巨人》什么是汤浅政明,去看看《乒乓》《太空丹迪》《日本沉没2020》它想要成为一部汤浅政明的灾难公路片,可它什么也不是,如果从编剧水准来看,应该是和《上海堡垒》一个层次的。
补标,当时在a站追的
在BNA后,我又信誓旦旦地“一起期待2020日本沉没吧!”一语成谶,《日本沉没2020》真的……让我沉默了。2020 sucks.最后两集,灾后rap,在海浪中的赛跑与冲刺,落在屏幕里蓝天上的彩色眼泪……其实把这些场景从故事中单独拎出来,真的可以想到汤浅过去的样子。如果是完全体时期(即使不是《心理游戏》,《四叠半》也好),会用怎样没有边际的形式包裹这个充满实感的故事,海浪卷起的奔跑会是如何轻盈而浪漫……想想也许会被打动吧。「我永远不对Trigger死心。」「汤浅永远不会让我失望。」不该说出永远这种不找边际的字眼,中二的浪漫主义又又又一次被眼前的现实主义杀死。(但我怎么就是不死心呐
汤浅政明的特质是荒诞离谱中的浪漫,黑色幽默下的真情。而《日本沉没》则更适合用一种现实主义般细腻严肃甚而略带悲壮的方式叙述(这方面稍微好点的例子是《东京地震8.0》)。该剧是将两种彼此不适的风格强拧起来的反面教材:混乱的节奏、游离于主题的配乐、人造感过于明显的转折、明知有其用意仍难以代入的人设,还有那千奇百怪不明所以的设定:乌托邦小镇(信仰隐喻?)、水坝飞奔(日剧跑?)、机械降神装甲车热气球(树上的男爵?)、孤独漂流(少年派?)、田间地雷(反战?)、心脏起搏与深潜(一定要做到这个地步吗?)……当然,看到最后会恍悟:原来这竟是个别扭的奥运宣传片???(假想日本毁灭、重建、再如期参与奥运,奇怪的脑回路。没想现实更离谱:奥运因为疫情直接延期了)。也许换疯房子或Mappa,按原作剧情拍会好得多。
3.5 圣光市和姐弟派的漂流两段不够扎实,除了kite其他开挂的都及时退出了故事线。闲笔不少,霓虹主旋律并不令人反感,因为背后还是生而为人的主旋律之一种(反正我挺吃这套的
能手刃野猪的开朗父亲、年近古稀还吗啡成瘾却依然能百步穿杨的老爷子、一腿劈死一个成年男人的邻居阿姐、看上去是邪教教主但好像又没害过人还真的能通灵的阿姨、打假赛的前相扑运动员、会变魔术的既然你是南斯拉夫人为什么一见面说自己是英国人的路人大哥、游泳运动员、短跑选手、从海里翻出水陆两用坦克并直接上手驾驶的无所不能油管主,这些人都死了,最后活下来的是高位截瘫只有手指头能动的潜水员兼职科学家,这尼玛上哪儿说理去,只能说科学牛批吧。|不行我想想还是很气还是要打两星,老娘的心脏除颤器没电了油管主的手机还有电而且一路有电到结束,这尼玛上哪儿说理去。还有别写真了拍一次死一个人还tm拍还tm拍,我建议本剧更名被诅咒的卡片机。
我想给这个剧打零分,什么弱智角色设定?女儿应该第一个死,这样她就不会害死其他人了。儿子像是小英语课堂,一会儿蹦出一句英文。世界末日还要守道德底线,你们真是活菩萨。
怎么能拍得这么烂,毫无逻辑
唉 10集长的日本宣传片 加邪教片?从片尾剧组名单看团队成员倒是挺国际化的大量的韩国中国和越南人,但这片子可并不。。。或许重制的原本意图是为了国际化日本沉没的主题,但实际上并没有完成。而从灾难角度来看,这还不如生存家族呢。。。
辣鸡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