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吐槽说,棒球可能是球类运动里话最多的运动番了,但是你也不能做成幻灯片啊!!!!!
本质上你还是运动番啊,哪怕是球在飞人在跑,请努力的画一下好么T.T!
吐槽完毕,原作是一部连载很长的漫画了,都30多卷了才动画化,其实棒球漫在日本还挺火的,这个作品第一感觉是真实吧,主角一直被虐啊,同级的天才,庞大的棒球部,努力的同级和前辈,主角唯一出彩的就是性格了,这种热血笨蛋角色出现在运动漫里就是讨厌不来啊。
我是怎么都喜欢运动番,这种真实系的更是我的菜。
人物塑造方面稍弱,但是剧情很精彩,看的很爽啊,如果动画能不这么糊弄的话我会更开心的T.T声优方面,樱13的美雪超级出彩,良太对这种热血角色也是信手拈来,信长用了和FREE差不多的一个声线【笑,其它声优亮点自寻,不过差不多都很合适,除了雷市违和感超高,我快哭了!
【吐槽:呆谷基本打算占领所有运动番了】虽然动画做的很糟糕,但是剧情还是很精彩的一部棒球番,顺便默默的妄想一下大振的第三期
基本算是看完了本人由于这学期没有体育课而加入了学校棒球社混了一学期本来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和队员的交往,日常的训练中,也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交往模式,爱上这样的一项个人与团体并重的运动所以在看这部番的时候,由于自身的经历也更能够感到共鸣在钻a中一幕幕热血又煽情,充满flag和悬念的剧情中,真的有了解到一个鲜活又有自己个性的球员,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于棒球的理解
虽然主角是泽村荣纯,但是我更相信这是一部群像番,甚至不局限在青道高校,其它的学校也是每个球队都有自己的执念和羁绊,都有自己对于甲子园和棒球的执着,当看到各个队伍在输球之后当场痛哭流涕,还要撑着和对方球员敬礼的时候,实在太让人心酸了,“学长的夏天结束了”,是不是因为我?
btw御幸一也真的好帅,我爱死这个人物了,还有克里斯呜呜
但是泽村荣纯和降谷晓的形象塑造让我不是很喜欢,我可以理解对于投手丘和作为投手的执着,但是我不能理解他们的自以为是和个人中心。
在很多次泽村荣纯在给自己的投手喝倒彩的时候,我就会非常生气;还有降谷晓一被换就生气,真的是离谱;对比别人家的成宫鸣,真田,杨,哪一个不比主角的性格更让人舒服?
不过主角团队确实有在扎扎实实的成长,大多数时候还是很可爱的hhhhh
还有在食堂的“制霸全国”!!!
真的是给我感触很深。
第一次见到这个是在我第一次去参加周四晚上的棒球训练,后来就帮忙去器材室搬东西,路过了富有大爷特有芬芳的门后,进到器材室里,在墙上,不知道哪一年的学长在墙上写着“制霸全国”,当时我内心的感觉还是有点好笑,毕竟我们学校的棒球队基本没有能够打出全国靠前的排名,所以就带着开玩笑的心态,但是在经过和球队成员逐渐深入的交流,经历对于我个人最为刻苦的训练之后,再去看钻石王牌,我突然就能够理解,那简单的四个字,其中有多少学长的汗水和期待,有多么想有朝一日能够站上那个舞台。
(下学期一定好好打棒球,本来我是由于无聊,以及下学期想学棒球课的相对功利的目的来参加训练,并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一份子,但是在我真正喜欢上这门运动之后,我并不想把它拿来刷一点绩点了
但是在相对密集的时间之内看完这部番,不免感觉情节有一点拖沓,开始比赛详细介绍的节奏很好,但是每次都如此让我有点疲倦了,大概就这样
热血运动番,细节描绘得很写实,剧情还算紧凑,尤其是进入正式比赛后,让人欲罢不能。
受此番触动,去系统了解了棒球规则(结合番剧内容),终于算是搞懂了棒球。
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3点。
1、主视角(主角)泽村荣纯塑造得差强人意。
主角是经典的热血笨蛋形象,但不只是声优的声线把握,还是动画剧情节奏上的问题,主角给我带来的更多事聒噪之感。
再配上几十、上百话“漫长的”(仅就观感而言)成长线,观众的烦躁、不耐烦倍增。
本作其他男性人物(如对手、同校的前辈)则塑造得更讨人喜欢。
遗憾的是,正如市面上大部分少年漫作品,女性角色在作品中仍然只是“镶边”角色,只是作为男主角的青梅竹马或社团中处理后勤经理存在。
2、动画制作略显单调。
长篇作品以年番形式播出,经费不足、工期不够是可以理解的。
但本作中后期沦为有声漫画(或者说是“钻石PPT”)实在是令人出戏和遗憾,观看时往往需佐以二倍速。
3、弹幕、评论氛围令人不适。
我厌恶以“小天使”一词代称多数运动番主角,这一词汇往往不能准确概括主角性格,透出一种懒惰和敷衍。
同时,集复一集地强调作者未能描绘出的主角光环(所谓“虐”)以及相关争吵实在令人反感。
不同角色间饭圈化的“撕番位”现象也让人无语。
以上内容写于2022年8月,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篇文与其说是评论倒不如说是看钻A这部作品的一些心路历程更好。
自从看完稻实战后就一直想写写心里的感想,拖了这么久,总算是写出来了><记得钻A最开始放的时候,本来完全没有在追番的计划里,是某次和小伙伴正好聊天聊到这部,就随意地点开看了下。
现在想想,还好那个时候无意间吃了小伙伴的安利。
动画作品中有太多的热血青春,有太多为梦想奋斗的故事,但以前无论是看什么作品也就仅仅只是被感动而已,虽然觉得像这样的奋力拼搏过的青春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却也从不曾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平凡又懒散的青春有什么不好。
毕竟,活到现在二十几岁,从学生成为社会人,除了高一和高二上学期的时间外,我从不为自己至今为止所做的任何选择后悔过。
但看过钻A之后,我却打从心眼儿里觉得自己不曾挥洒过汗水、泪水,不曾为所谓的梦想如此一根筋地奋斗过的青春简直就是被狗吃了。
“如果能够早点与钻A这部作品相遇就好了啊”——很多时候都会这样想,尤其是,在踏入社会之后,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些什么,却因为觉醒得太晚,在学生时代没好好地做这方面的努力,当想要去做的时候,却发现似乎有些晚了,使不上劲儿的时候。
这样的想法就会越发强烈。
但却也庆幸,还好还不算太晚,虽然可能需要绕些远路,但至少不是立刻便被判了死刑。
哲队长说“努力是不会骗人的”,我把这句话写下来贴在了墙上最显眼的地方,时刻地激励自己也提醒自己。
是的,虽然在这个胜负的世界,不是赢就是输,但努力是不会骗人的。
虽然努力不一定会带你走向胜利,就像青道前辈们一样,即使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即使比别人流了更多汗、更多泪,却还是没能实现甲子园的梦想。
但努力的过程中,自己收获的一切却是真实存在的。
努力或许并不会让你成为更好的人,但一定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本来对棒球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完全不能理解投球的和蹲在那里接球的和打球的到底是在干些什么,究竟哪些人才是一个队的,为什么有的时候这边打了球另一边就有人跑了起来,感觉简直莫名其妙。
最开始看钻A的时候也一直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也就仅仅只是被热血的气氛所感染而已。
事实上,棒球确实也是规则复杂,而且变幻莫测,没有人会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一个球影响整个比赛的流势的例子有太多。
由于棒球的复杂,让许多人对这项运动敬而远之。
在中国,棒球绝对算不上热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钻A这部良心番并且在11区也有不少人气的作品,在中国并没有什么人气。
但只要看下去,就能发现钻A实在是有太多闪光点,实在是现实得有些残忍。
在我看来,钻A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现实。
首先泽村荣纯作为这部作品的主角,身上实在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光环。
虽然具有成为王牌投手的潜力,但因为一直以来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再加上是个笨蛋,所以在进入青道这所棒球强队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可能要被退部的危机= =然后就是从二军到一军再到首发的漫漫长路。
不仅如此,同级生里还有一个泽村不打败就永远无法成为ACE的极具棒球天赋的怪物降谷晓。
克里斯前辈也对泽村说过,想要当王牌可以选择离开去别的地方,要么就只能是打败降谷。
一路走来,泽村一直在经受现实的打击,但与此同时,也在一次次挫败中吸取经验,一点点进步。
而且,不仅作为主角的泽村没有一点主角光环,连作为主角队的青道也是毫无光环……时隔六年目指甲子园,却还是止步在了地区预选赛的最后一场。
这样想想,甲子园也真是残酷,要想登上那个顶点,就必须从地区预选赛开始,不输任何一场比赛,才能够看到最终胜利的风景。
本来一直对棒球云里雾里的我,也是在看完青道和稻实那场堪称完美的比赛之后莫名其妙地就对棒球的规则顿悟了= =然后,就彻底的爱上了棒球这项运动。
之所以认为青道和稻实战堪称完美,是因为两队都在这场比赛之中都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这场比赛,无论最终是哪一支队伍取得的胜利都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但青道最终还是输了,尽管一直以来付出了那么多,最终还是输了。
虽然就算是赢了也并不奇怪,但青道的实力比起稻实确实还是欠缺了那么些,所以最终还是输了。
这就是现实。
寺后爹就这样无情地抹杀了前辈们的梦想。
记得刚看完这场比赛的那会儿,真的是连着好几天,一看到相关的内容就忍不住地掉眼泪。
总会想,不过就是一部漫画作品,寺后爹就不能温柔点学学隔壁小篮球让我青道稍微有点光环,至少先进了甲子园么QAQ前面也说到,因为顿悟了棒球的规则之后,就彻底的被安利进了棒球坑。
然后就开始看起了往年的甲子园比赛,看得越多,越发能够体会棒球是一项多么有趣的运动。
也是在看过了一些棒球实战之后,越发感受到钻A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其他一些经典的棒球题材的作品也看过不少,但在我看来,那些作品更多的还是以棒球为背景,着重刻画的还是青春友谊,或是为梦想奋斗的精神。
虽然这些元素在钻A里也有,但却刻画得很少。
各队队员们不是在比赛,就是在为比赛做练习,整部作品里连这些人的日常都很少。
钻A就是这样通过对一场场精彩比赛的细致刻画,让读者观众彻底地感受棒球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
也是看过real甲子园之后,才更能体会钻A对每一场比赛的刻画是多么精妙和现实。
记得当时看稻实战时,看到卡鲁罗斯跑得飞快还跳起来接住了我队长打出的球,害我青道没能得分的时候,还觉得这里画得有些夸张了。
但看过甲子园之后,看到那些真正可以说是飞檐走壁在接球的外野手们之后才发现,寺爹已经算是保守的了。
说起来,甲子园真的是充满了戏剧性,但也正因如此才独具魅力。
就像去年预选赛星稜开外挂在9回上还落后8分的情况下,在最后一局一口气连得九分一口气反超获胜的比赛一样,这样的神展开怕是连漫画都不太敢画的吧。
后来去补了寺爹的漫画原著,不得不说,动画的脚本实在是写得太棒,不仅仅保留了原著中最精彩的部分,一些原创的情节也使得剧情更加连贯。
也正是因为钻A动画有这样的脚本在撑着,所以就算动画没诚意到人物崩得连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动画帧数少得就像是PPT,还是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总之,能遇到钻A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真的觉得太好了。
我一直在说,要是可以的话,我希望能把钻A安利给每一个潜力股。
现在动画二期正在进行秋季大赛,这些家伙们也一直在成长,希望自己也可以和动画中的你们一起成长。
一起赢下去,带教练去甲子园吧!
这两天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体验,那就是我在前天晚上熬夜到三点看完了西东京选拔赛决赛,那场比赛打的难解难分,我的小心脏也一直跟着蹦的不停,到最后拼出局数的时候,我甚至已经不敢看了!
然而即使那样的紧张时刻,我也从来没有想过青道高中会输掉比赛,因为这太不符合逻辑了,明明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来细致刻画每一个人物,每一次惊险的打击和投球,难道要在最后时刻让这一切成为一场遗憾吗?!
这样的心理预先设置让我结结实实的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
我惊得下巴都掉了,直接跳过了这一集的下一集,想要看看是不是编剧在玩一个花招,把这一切都变成是休息区失魂落魄的荣纯的一个恐怖的幻想,当监督一声令下时又重新回到比赛场上。
结果我不死心的跳到再下一集的时候才发现这只队伍是真的输了!
于是换成了我自己失魂落魄的刷牙洗脸,上床睡觉,然而一躺下满脑子却只有三个字:“甲子园”。
我只好接受我睡不着的事实,拿着手机不停重复百度,甲子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知乎上有条帖子详细描述了甲子园是如何成为日本人心中青春与热血的圣地。
帖子里有一句话说:甲子园的棒球赛已经不止是一项体育运动,他变成了整个日本高中生的社会教育!
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然而却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棒球或者说野球是多么符合日本人性格的一项运动啊!
你看打手举棒,挥棒的动作就如同日本武士道一样;投手冷静的观察时机,猛然透出制胜一球又跟日本能剧中动如雷霆,静如松林的表演程式毫无二致,在这种天作的巧合中,全国高中棒球大赛也就是甲子园又成了日本文化中生如夏花灿烂的最佳表征。
我记得三岛由纪夫在《奔马》中写过,要把花一样的观念,血一样的观念融入到年轻的生命中!
意思大概就是说人的一生灿烂的时光少之又少,倘若不再享有最年轻的肉体、最轻便的魂灵时就付出全部努力去争取,那大概你的一生就会永远暗淡下去!
所以日本人才会这么执拗,这么难以妥协,甚至有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偏激!
还记得最后决赛时成宫鸣说过,我的夏天在去年甲子园失误时被拉上了帷幕,我必须重新去开启它!
正是这种对夏天的迷恋让所有为甲子园奋斗的高中生不停的挥洒着汗水,也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激动、洒泪、欢欣雀跃!
再讲回到那个无眠的夜晚,我昏昏沉沉睡着,第二天虽是礼拜日却被楼下施工的噪声吵醒,然后整个上午就一直在一种半睡半醒的状况中,脑子里全是前天晚上最终局的一幕幕画面!
起床之后口中更是经常碎碎念着日语“kouxiyuan”。
我被自己吓到了,天啊!
一部动漫竟然对我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不过我还来不及思考我自己的问题就不禁想到,如果我都这么伤心难过了,那动漫里青道的那些队员们岂不是要哭死在家里吗?!
我们这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大概很难切身体会这种感觉了,因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独自长大,独自念书,独自工作。
“独”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特性,这倒不是说我们不一起玩耍,不一起拼搏和伤心,而是说我们越来越没有集体荣誉感了!
小的时候国家机器教育我们爱国,结果长大之后口口声声却都变成了“你国”!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曾经被洗脑时,最大的“集体荣誉感”便在瞬间被剥夺了!
连“宇宙真理”都崩塌了,哪还有什么别的荣誉感可言呢!
于是我们不大相信任何人,多年被骗导致了触底反弹,小小年纪就有官僚气的数不胜数。
于是钻石王牌极大的满足了我们!
多么奋力拼搏的一只队伍啊!
大家朝着一个方向使力,站在球场上就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打进甲子园这一个目标!
这针强心剂让我们在平淡无奇,越来越划向已知未来的道路上突然停住!
有那么一两刻,心底里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重新来过!
想要不止过“独”的生活,而是和朋友们一起做一件事!
把所有的热血都挥洒出来!
所以我认为甲子园不只是日本高中生的社会教育,更是彻彻底底的生命教育!
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年轻人所欠缺的!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来最近看的一本书,叫做《无缘社会》,讲述的是日本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疏离和冷漠的现状。
书中惨象寰生,记录了很多干了几十年工作却一夕失业的中年男子自杀的故事!
我不禁想到,倘若我们的故事一直演下去,而不停在那个夏天的话,他们的生活是不是也像书中描述的一样惨呢?!
(OMG,简直难以想象!
)不过即使这样,日本的废柴大叔们却仍然具有致命的吸引力,那就是当一壶清酒下肚的时候,他们会双眼放光,不带任何遗憾的回忆青春和往昔。
因为他们曾被这样教育过:生命中灿烂的日子必少,青春的日子必少,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成为太阳。
周五的晚上,随手打开了电视,随便选了一部片,没想到挖到了宝藏。
一下子熬夜看了十几集。
这个片子和传统的热血番不同之处是:现实。
能在动漫中找到很多和现实映射的规律。
克里斯和主角的那段羁绊比较打动我,克里斯作为三年级生,每次都非常傲娇的留下基础训练指导,比如肌肉训练,耐力训练,告诉主角要有耐心等待。
主角能遵循并且做好基础训练,最后终于产生了效果。
在现实当中,我带人的时候也是如此,让他们每天坚持研究案例,写文档,2年时间沉下来才能出师。
有过一定经历的人看到都会有感触吧。
没有什么成功是一蹴而就的,而我们都想要快速成功,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是这样。
但现实是,遇到好老师,坚持基础训练,两三年才有小成。
时间就是如此公平。
主角最大的优点我觉得是谦虚,并且努力,最后才是天赋。
当然也很早的时候找到了理想。
现实是能有几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找到长期的理想呢。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剧是师兄推荐的 开始看的时候 正好是备战全国剑道大赛前后。
出乎意料地,泽村荣纯成为了我第一个喜欢的笨蛋男主角。
是的,我没有喜欢上低调的准王牌降谷晓。
这大概是因为我本身的状态。
偶尔发现道馆练习的男生的微博,竟然是某杂志的签约作家。
继而读了些他自娱自乐发布在自己的微信平台的小文字。
出人意料地,和他本人的气质相当不同。
我相信文字是会掩盖真相的,人类善于用文字,即使不说“装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掩饰自我。
也许小说另当别论,随笔之类的绝对无法作为了解一个人的途径。
然而,剑不一样。
剑,会暴露一个人的几乎全部内心。
无处可藏。
通过读懂一个人的剑,也许可以读懂他这个人。
不是也有对于围棋高手的了解,首先就是要去读他的棋谱 这样的说法吗?
道理是一样的。
多大程度上能随心所欲地挥剑,能不被惊惧恐疑所羁绊,能沉着冷静地观察对手的每一个微妙举动,能毫不差池地判断时机,果断一击……这一切的一切,首先,是和自己的对抗。
执剑相交,面对的不是对手,正是自己。
当我站在比赛的稽古场地上,拔剑蹲鞠,在裁判一场“HAJIME”后,剑锋相交,在狭小的面里,透过两眼间的面金望向对手的眼睛,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时,这一点感受得犹为真切。
面对的不是对手,正是自己。
剑道的初心 就是能不逃避 能果敢地正面这内心的杂草 与之决斗或与之共处。
也许我在借由剑道来寻找处世之道。
在这种层面上,剑道于我,大概可以说正像一种心理投射。
和绘画,沙盘,箱庭投射一样,也是一种自愈手段。
能毫不气馁地在一次次败北中重新振作,像笨蛋一样无所畏惧,放肆地欢呼,放肆地鼓舞,放肆地努力,放肆地期待下一次,我需要泽村这样的精神。
不背负过去 不在意天赋 以今天为所有而努力 即使永远无法成为背号1的ACE 也一直一直这样努力 不管别人成长了多少 只要自己的今天强过昨天 这就够了 必须够了。
即将跨入30岁的我 在不知道还能不能被称为“年轻”的年龄 想要这样地努力 像少年一样热血,像少年一样喊着“強くなりたい!
”
钻A是部热血励志,为梦想拼搏的成长型的动漫。
看着剧中主角们挥洒汗水、泪水为了去甲子园的梦想而努力着,当第一季青道输了比赛,三年级前辈们的引退,看着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拼命却还是没能实现甲子园的梦想,特别的虐心。
主角泽村荣纯,几乎没有主角光环定律,片中主角有潜力,但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当被选入棒球强队青道一直遇到挫折,同级生里有强为竞争对手降谷晓,同队里还有三年级,二年级的投手前辈,想要当王牌之路非常遥远,一路走来,泽村一直遭到打击,但他天性乐现,在一次次失败中吸取经验,一点点进步,终于在第三季学会了变化球,完投比赛,这场比赛,使他的投手之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部动漫把队员同伴也刻画的很深刻,把团队合作,拼命,牵伴,梦想,通过棒球比赛,平时团队日常练习,让观众感受到,终于在第三季中和队员的努力下赢了比赛,拿到了秋甲的入场券,遗憾的是三年级引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穿四季,想看甲子园比赛。
预感到是危险发言,但还是想说我想说的。
青道和片冈养投手的方式一直槽点颇多,也有不少人讨论过了。
在我看来青道整个养投手是缺乏耐心+根本不指导。
片冈作为投手出身的监督,却基本不指导投手(包括姿势的调整、练新球种等等),一味用精神论来要求投手,在现实中简直难以想象。
现实中喜欢动不动讲精神的教练也多,但他们依然会切实地调整投手动作上出现的问题。
难道青道的投手们技术上都没问题,只有心态有问题?
很多粉都会觉得作者虐泽村,实际上也确实是虐,因为泽村的遭遇真的很离奇且无语。
在患上Yips时二话不说就被放弃,被落合要求转为“喂球投手”。
其实就一支球队而言,投手担任打击投手本来就是轮流的,不需要专门的打击投手(除非是经理之类)。
而落合的建议其实是要泽村修改投球角度,从上肩投法改为侧投,这么大的改动不是轻易做的,如果不是投手怎么修都修不好是不会有这样的改动,而且也有很大的风险(职业投手里这样调整的,有不少都已经被战力外)。
就泽村的情况而言,落合无异于仅仅为了一场球,而想断送泽村的投手生涯。
这真的很荒谬,现实中我没见过这种情况。
(未完)
进军甲子园的落败是,三年级的隐退也是,就连主角的成长都隐隐给人一种绝望的气息,让我们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主角,也许这就是现实,作者喜欢给主角无尽的希望,再带来深深的失望特别是没有比赛的剧集时,他们口中的努力,口中的热血,你真的深有体会吗?
能留在赛场上的只有胜者,而不是你曾经努力奋斗的汗水,败落时悔恨的泪水从小也看十几年的动漫了,感觉上这部除了比赛的剧集可看以外,其他剧情可以说是竞技类中写的最烂的了,所谓的热血是从绝望走向胜利的瞬间,而不是绝望——希望,希望——绝望的循环
一集弃,p话真——多,开场喊了一集的口号,人设刻意,没啥剧情。
比赛基本是静态场景,虽然也不是不理解年番的辛苦……长篇通病,过多回放造成剧情拖沓
3 剧情很尬
棒球动画之中的代表作,容纯身上几乎集合了所有日漫热血主角的典型气质。实现甲子园之梦是何其艰难、令人前赴后继?
传统野球漫画为了突出剧情的张力,基本设定是弱队在主角光环的照耀下开挂一路单挑取胜的故事。钻A一改传统风格,让主角一开始就进入了强队并强调了强校背后的努力。另外传统野球漫画一向着眼于高速直球取胜,此番却另辟蹊径让投手拥有变化球的天赋……这种反传统的元素让人非常很期待主角的成长方向。
9/10,又一部热血且不魔幻的运动动画。主角的存在感真是很弱了,还有待提升,就是把其他角色带了起来,但还是点到为止,整季下来没有一个角色吸引到我,仅仅是追着比赛燃到最后。第一季已经完成了现在排球的高中主线,学长们的夏天结束,三年级主力隐退,但不同的是,一年级将晋升二年级继续成长作战。
我知道看不进去是我的问题 但是前面几集真的不好看
棒球番无感
大量的ppt,练挥棒的动作都用一张图片加音效来解决,主角表现好,或者表现不好都没有重点展现,里面的人物一个个嚣张的不得了,哪怕是弱队都十分嚣张,认为自己一定赢,男主居然被人一个眼神就吓到状态全无,从而输给稻实。槽点很多
比你厉害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厉害的人还在努力。花了三天看完的,稻实的结局我是知道的,但剧透依旧减弱不了输球带来的悲伤,没有看过漫画,但喜欢的程度绝对不亚于其他看过的运动番,就是因为爱的太深,特别是三年级的前辈们,这一次的失败居然是彻底的结束,直接隐退,太残酷太现实了。
大部分人物的塑造都很单薄,尤其是女性。男主角的人设本该是大心脏的少年,结果在大赛上畏畏缩缩露怯,简直是为了剧情强行乱写。日本所谓的热血动画总是要讲少年们逆境中成长,从失败到逆转,看多了真的都一个套路,可能我已经不合适看运动动画了。
我没办法看第二季啦呜呜呜,哪里再去看这些天使三年级前辈啊呜呜呜!真是我看过最反套路最虐的运动番,太香了可是真的太伤了……… 观众和主角队都是抖m吧
制作优秀,剧情节奏有点慢,痛苦的是爱上了不该爱的角色
从故事的基本构架看感觉能成大气!
10
很贴近真实霓虹高野强队的运动番,无怨无悔的热血青春,持续在展现强队的训练和异乎常人的努力——在淘汰制的高野,哪有那么多下克上的童话,意志力能打赢比赛的前提是首先你得有实力;哪有那么多一个王牌就扛起一支球队,木桶理论是棒球运动的原教旨。除了主角的成长、主角团的着墨,他还关照了三年级球儿对未来人生的选择(职棒?大学棒球?还是普通大学生将来普通社畜?),关爱了那些自始至终不能出场却仍然挥洒了三年汗水的二军的委屈(教练的鞠躬答谢),关注了三年级隐退后强队照样面临青黄不接的阵痛(强者恒强的原因是训练不会说谎)。热爱钻A的每一个球儿(以及教练们),羡慕这种豪掷一把无怨无悔的青春,以及喜欢里面的每一首应援歌曲(至今仍是真实甲子园的热门应援曲目)。美雪夏季赛初登场“ねらいうち”,迷死个人。
棒球真是无聊的运动项目
刚开始极燃,就是纯纯的那种少年、梦想、热血的感觉,看的人分分中上头。后边稍显拖沓,但整体水平之上。还是那句,踏踏实实看完这部动画,就会明白为什么日本体育能有今天的成就。因为还有很多这样的文化作品在激励着一代代的少年去拼搏奋斗。
夏天、汗水、泪水
那些说野球还是安达充的真实槽点多多,安达充的漫画里面野球只是个舞台,感情戏才是重点。反观《钻石王牌》,《王牌投手》这种才叫野球漫画啊。再驳斥下所谓“规则太繁琐”- -嘛,作为一名业余棒球爱好者,我觉得棒球的魅力就在于如同下棋般的规则和灵活的变数,可能的确有人欣赏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