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就过来了。
首先这部剧的编剧是个der吗?
不说前面那些一见钟情的老套还有泛善可陈的开头,就剧集而言,他们三姐妹的爸爸和他们三个说了别出去看射柳,他们三个没一个听的,全去了,燕去是人设有情可原,她大姐也去了是怎么回事?
再一个,通过前面的剧情介绍知道参赛的人都是经过淘汰进入的决赛,他女主角没参加之前的比赛随便就能搞到牌子参赛?
之后又上演了玛丽苏剧情,在众人面前撒了一把心灵鸡汤,要多硬有多硬。
唐嫣的演技没啥变化,人设没啥变化,表情没啥变化,没有配音加持就是很干很干。
不是对女性有偏见,少女人设已经不太适合她了,之前的宣发还是主打少女人设,其实大可不必,磨练演技才是正道。
我有会员,但不想再看了,结局都猜到了,好没劲,今年的电视剧都不怎么惊艳。
窦骁的人物还是可以的,演技也在线,看着比唐嫣小好多,意气风发的,和人物贴合。
历史上这两兄弟关系并不好,耶律罨撒葛数次参与谋反,他哥虽然宅心仁厚放过他很多次。
但是不可能像剧中那么亲密。
耶律璟死时,罨撒葛那时正因谋反被流放到西北边境带兵,并不在上京,所以抢皇位慢了。
另外萧思温是一开始是罨撒葛的人,因为他想让让自己的大女儿当皇后,大势已去时,就反水,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就跟耶律贤谈条件,条件只有一条,让他娶萧綽并立为皇后。
耶律贤同意了。
于是这个老狐狸得偿所愿。
由此可知此人人品一般,自己私利为上。
跟搞定“横渡之约”的耶律屋质做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电视剧里面却把他描述成顾大局的人。
给耶律贤夺帝位的功臣是萧思温,女里和高勋。
没韩德让什么事,耶律贤跟韩德让的关系并不好,可能跟韩德让跟萧绰不清不楚有关系。
曾经有一次抓到机会想把韩德让老爸杀掉。
萧绰力阻才得以避免。
抛砖引玉,先写这么多吧
别的不说了,就想问一下编剧和导演,你们站在契丹的角度,但是你们真的有尊重过契丹这个民族吗?
你站在契丹的角度看这段历史,这没问题,历史确实应该多角度的去看,《宋史》《金史》《辽史》也都是二十四史的一部分,这我不反对。
但是你们真的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吗?
在剧中,契丹男性的发型是这样的
而真实的契丹发型是这样的
契丹人是要“髡发”的,这是人家的民族特征,你凭什么给人改了?
什么你说你觉得丑?
那凭什么拍清朝电视剧男演员就要留大辫子?
凭什么拍蒙古人人家就得剃头?
看看同样是拍那段历史,站在西夏视角的《贺兰雪》是怎么拍的,人家里面西夏男性的发型是这样的
你觉得丑就不用人家民族的特征,人家可不觉得丑,人家还觉得你束发丑呢,所以你到底是尊重还是不尊重他们呢?
想拍言情剧,整个架空世界不好吗?
何必糟蹋历史?
历史问题很多人谈了,不再赘述,今天就谈谈这个神奇的情节。
我终于看到男二当皇帝下旨纳女主为皇贵妃了。
他的理由是:我体弱多病,女主有治国之才,我要她帮我。
就到这儿我看出来了,这肯定是个女权剧,男二就是个平权主义者,放着这么多宗室、贤臣不培养不用,一眼相中目前为止也没见得露出什么治国才能倒是挺能惹祸放嘴炮的女主,坚信她就是百里挑一的人才,要立她做皇后让她一起治理天下。
这不是女权是什么?
谁说女子不如男?
女主未来肯定谋略比过她爹打仗厉害过她对象,一人吊打整个耶律家族所有宗室子弟文韬武略无所不能。
别看人家现在干啥啥不行,人家未来那绝对是当领导人的料。
男二但凡跟男一光明正大去竞争,甚至卑劣点:我就是看上你对象了我利用权势压你一头怎么着吧,我都敬他是个真小人。
这既当又立的劲儿让我感觉到了编剧是多么的无力啊,又想搞出点新意,又实在是说服不了人。
就这能是个明君做的出的事?
历史上哪个明君这么厉害的一边抢自己兄弟老婆一边说我是为了江山?
是李治给你的勇气?
李治纳武则天是为了她以后能治理国家?
那你不如纳男一啊?
大女主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开始瞎编,女主到现在怎么就表现治国才能了?
编剧你用用心好吗?
你不告诉我的话我更相信佘诗曼那个角色是治国人才呢!
人家多冷静,你整天主要就是谈恋爱顺带放嘴炮。
三四十的女演员是真的惨,估计也未必不知道脑残,可总得恰饭。
有没有合适的本子,只能一把年纪了继续装少女。
编剧们还不明白观众爱看什么吗??
大女主上上下下朝代都快被你们写没了还没写够?
我这2星多的那星给耳环了,耳环好看是本剧仅有的亮点,以后这种披着朝代皮的大女主剧一律不看了。
首先,我是很早之前看了燕云台的原著,特别喜欢,所以知道要影视化后期待了很久,从暑假等到冬天,昨晚守着腾讯开播,但看完开播的八集以失望草草收场,烂到了方方面面。
下面就来说说到底失败在哪些地方。
1.剧情改编几乎每一部小说影视化都是要改编的,所以我不是不能接受改编,包括之前口碑非常好的琅琊榜,剧版也是改编了很多。
但就前八集来看,改编过后的剧情非常混乱,并且把许多原著里优秀的情节改的四不像。
首先是第一集开头的祥古山事变。
祥古山事变(察割之乱)可谓是改变辽朝历史进程的大事件。
倡导汉制改革的辽世宗耶律阮及他的妻室、子嗣在这次事变中被杀害,当时侥幸存活下来的只有躲在厨房柴堆里的耶律贤(后来的景宗皇帝也是我们的男二)和甄皇后所生的宁王只没。
原著中对于祥古山事变前后做了大量铺垫,可谓是看点之一。
但在剧版里,祥古山事变被匆匆带过,甚至以回忆的形式零星地闪现在后来的回忆里。
撇开时长不谈,剧版直接篡改了历史以及原著情节,改成了是进祖庙祭祀时被杀,大大削弱了真实性。
但实际上,世宗皇帝等人是在夜色笼罩下被察割手刃于大帐中。
试想这一场惊险的夜戏如果能被搬到荧幕上,对于电视剧开篇烘托气氛,奠定整部剧的主基调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剧版将这一重要情节草草带过,导致后续剧情的矛盾冲突被弱化。
除了祥古山事变这一处情节处理不当,感情戏也被改编的莫名其妙。
原著中韩德让和萧燕燕是青梅竹马,多年的感情,韩府和萧府更是多年的挚交,韩氏父子也在后来帮助耶律贤联络萧府中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但只看剧版,根本无法展现这两家的莫逆之交。
诸如此类莫名其妙的剧情改编还有很多,(燕燕参加射柳大赛、乌云盖雪的故事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就是,剧版的剧情改编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2.糟糕的节奏处理和场景布置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应该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但这些在剧版里统统消失不见。
剧版拍摄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大量的草原戏份。
和中原地区不同,草原上没有那么多的酒肆、茶馆、集市、亭台楼阁之类可以为主角提供互动、制造矛盾的场所。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虽然辽阔壮美,但很难给观众制造记忆点。
八集的剧情看下来,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逻辑混乱”。
上个镜头还在大草原上策马驰骋,下一个镜头又瞬间切换成中原式的流水庭院。
几个小时的剧情下来观众甚至还不知道开展剧情的地理位置。
辽有五京,草原也是有它自己的名字的。
比如上京是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而靠南边的南京是汉人聚居地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因此在场景布置上应该有所区分。
但我看下来的感觉就是,导演随便搞来了一群羊、几匹马往帐篷旁边一放就开拍。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大问题,当时还是穆宗统治时期,汉化不深,除了汉城,其它大部分辽贵族其实是住在大帐里的,但剧版里过分精致的亭台楼阁让人瞬间串戏。
这也导致很多人觉得,“我根本看不出来她(他)们是契丹人,是游牧民族”。
3.死亡滤镜我昨晚刚看到第一集开头几分钟,心里就是咯噔一声。
这鲜亮的死亡滤镜,感觉拿来拍现偶都接受不了。
一个常年待在军营练兵的汉子,居然脸抹得那么白,(白瞎了窦骁的原生肤色);女性角色的妆面也是过于现代化。
4.演员表现参差不齐唐嫣就不说了,我一直对她的戏没什么感觉。
(不是说不喜欢,但就是get不到)。
窦骁我原本是对他抱有很大期待的,毕竟有楚乔传的滤镜在,而且他的形象也很符合我对韩德让这个能文能武的汉臣的想象。
但是就目前他的表现来看,演绎得非常“平”。
说不上是演技烂,但就是无法把这个人物展现的鲜活。
面部表情太单一,要么是绷着不动,要么就是边笑边露出一口大白牙。
他和刘奕君对戏的时候,这种对比就更明显了。
二姐夫喜隐,原著中是一个让人恨得牙痒痒、让人反胃的这样一个反派。
但饰演这一角色的男演员的演绎给人的感觉是,“油腻”,演的痕迹太重了,以及配音也是怪怪的有时还对不上口型。
我觉得演得不错的是男二经超、大姐大姐夫、以及老一辈演员们。
尤其是经超,演出了耶律贤体弱多病,机智善谋,心思深沉的感觉。
我甚至觉得他和女主的互动比男主的更有看头,表演明显更有层次感。
(饰演大姐夫的演员谭凯真的帅)这部剧要真说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服化道和礼仪指导真的做的非常好,值得其它古装剧学习。
另外,原著本来就是站在契丹人的角度创作的,所以关于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再争论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另,石敬瑭他是沙陀人,所以也不能骂他是民族叛徒)目前播出的八集槽点就已经不少了,希望后面的四十集能有所改善。
最后,评论区请友善讨论哦。
我诚心诚意建议重拍,换导演,换编剧,换演员,不然这题材太可惜了。。。
毕竟萧太后这么传奇的契丹英后(包括但不限于临朝称制27年,使辽朝进入鼎盛时期,大幅汉化,轻徭薄赋,数败宋军,《澶渊之盟》),那么多精彩的人生经历,别被玛丽苏剧情毁了啊。。
历史上出生于政治权贵之家的萧燕燕,咋拍得这么二五眼。。
是萧思温教育失败,还是自己大脑先天发育不全?
(我感觉就是编剧有问题。。
)玛丽苏傻白甜当太后。。
想想都刺激。。
建议重拍!
建议重拍!
建议重拍!
第一次在豆瓣上评论,送给了燕云台,在看中,已经忍不住吐槽了。
打的是大女主的旗号,怎么感觉编剧在瞧不起观众的智商?
还是唐嫣的演技不过关?
看到现在没觉得萧燕燕有什么大智慧,反倒是一直在耍小聪明,不过就是赞成述律太后的想法,就叫有勇有谋了?
别人也没说述律太后做的不对啊……而且每一集都在道德绑架,三观不正,耶律贤拿着大辽的未来道德绑架自己从小一起长大,全心全意辅佐他登上皇位的韩得让,把女主抢了当皇后,太可笑了,一个女人能影响大辽的前景?
说白了,就是自私、小人,萧思温拿着大辽的未来道德绑架自己的三女儿,所谓的最疼爱自己的女儿,前脚答应了韩家求亲后脚接下了耶律贤的御旨,还拿萧家一家之主的位置道德绑架大姐,让她亲自找回燕燕,锅都让女儿背了,自己都是万不得已?
无形中加深了她们之间的嫌隙,其实他就是想让燕燕做皇后巩固家族地位,狼子野心,冠冕堂皇……好好的一个剧本和背景拍成了这样,整部剧除了佘诗曼演技支撑,太平王的形象气质最贴合契丹人,感觉其他人都是在硬凹,完全没有代入感,尤其17集开始,韩得让和萧燕燕私奔,前面武功高强的燕燕突然武功尽失?
萧家派的那些人砍了韩得让一刀又一刀他都没死,剧情越演越扯,弹幕骂声一片,我决定大姐夫死后就弃剧了。
跳过主演,只看佘诗曼,虽然有年龄的硬伤,但能看到她的戏已经很满足了。
佘诗曼的戏越来越少了,等等盼盼总算也是小小满足了。
罨撒葛也是很可爱的 满脸胡渣 偏偏是这部戏里最男人的主了。
不是演员年纪大,实在是年纪轻的撑不起场面,火候都不够。
年纪轻的还不知道有多少能熬出头够分量的。
快点更新吧,期待胡撵和罨撒葛重聚
我是痘印云看剧!
如果好看我会去找剧看,但是对不起,这部剧真的不值得!
因为唐嫣的演技真的好烂啊!
毫无层次感!
什么叫层次感呢?
比如说从前期天真烂漫的少女到后期手腕强硬的政治家之间的转换,当中经历爱人的分开,亲人的离去时的伤心与丈夫相敬如宾将把对初恋的深情深埋心底所以只能在一人独处或者回忆时才敢显现出来的些许落寞,被亲人背叛不解时的从伤心,愤怒到委屈、失望,我说的这些很浅显的情绪表达转换,唐嫣通通没做到
平时都不爱看这种古装大戏,唐嫣的剧也没看过,以为她是个花瓶,没想到这部剧居然花钱追完了,挺好看的。
豆瓣评分居然这么低?
后面燕燕和德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很圆满。。。。。。。。。。。。。。。。。。。。。。。。。。。。。。。。。。。。。。。。。。。。。。。。。。。。。。。。。。。。。。。。。。。。。。。。。。。。。。。。。。。。。。。。。。。。
我看了两集感觉还不错啊,为什么刷来全是差评,不会刚开播就被黑了吧……本来想给四星的先给五星。
感觉真心不错,推荐大家看,一定不会后悔的!
不符合历史就算了,这五颜六色的服化道也是够夸张
感觉剧情一般唉…………
还不错,服化道很喜欢,但是有一说一唐嫣其实应该更适合演御姐类型的剧或者换个类型演吧,就还是一成不变的表演风格,角色性格气质也跟以前的角色一样,希望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唐嫣
好看 三个女演员都好灵动 前排的黑子能别打一星?
这剧男二经超演技最好了,本来他背信弃义抢女主我超讨厌他的,但是演着演着我都被他感动了,真的是一个英明睿智的男人,才智气度绝不输韩德让
场景大气,配乐好听,带给我很多以前未接触过的文化。草原儿女更冲动莽撞 也更直率热情的性格也显现出来,剧情紧凑,进度快,人物也很立体
国剧导演能不能别再搞背景虚化了!这个背景虚化真的不!好!看!
第一集已看!!!!呜呜呜剧情好紧凑我爱了!!燕燕子好特别!!!哎呀无法形容我现在好激动!好看!!
抠图太明显,影响整部片子的效果了。
为了看看有多烂点进去的,果然没让我失望。接近权力中枢,我要匡复社稷,台词剧情尴尬至极。窦骁求你别接这种烂剧了。
不是你们的燕云十六州
服化道还可以,不是很浮夸,看着比较舒服,磨皮还是太过了,佘诗曼还能撑得住少女发型真不容易啊,感觉又是玛丽苏剧情啊,先给三星观望剧情。
既不是正儿八经的历史剧,又没个正常的三观,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归到辽国的心里没个数吗?
反正我是真的觉得还行
当我们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去理解那个多元世界,理解他们共存的一个状态,就会跳脱出以往的局限视角,不做简单的谁是正派、谁是反派的判断。我觉得这对当下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看了两眼,吓人,尬得一激灵,赶紧进屋了,老妈原本在看,后来也换台了,可见有多难看了,我家常年固定北京卫视,轻易不换台(我也不知道为啥)。
第一集把大家的摊子都打翻到底想说明啥。这么多年了还不能赔钱吗。
马马虎虎,但神奇的是喜欢上经超演的耶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