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电视里放,老妈追得津津有味,偶尔路过听到蹩脚的口音台词没看画面心里就已经开始吐槽了,想当然的以为又是什么垃圾扶贫剧,直到有一天看了一眼,“嗯?
刘奕君?
刘奕君也开始接烂剧啦?
”现在我狠狠打我的脸。
这是什么催泪剧,已经流完我几年的眼泪了,而且再看一遍居然还能有新的泪点。
走广西大山崎岖山路的勇气,撸起袖子说干就干的执行力,面对冲突与怒气的隐忍,努力寻求出路的智慧……虽然拍成电视剧一定会有美化的程度,可一旦想到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是实实在在有存在过、拼搏过、伤心过、挣扎过……就会既佩服又为之惋惜。
从来不是厌恶电视剧的假而是厌恶它的毫无逻辑无法使人共情,当真实的事迹作为底色,会在屏幕前泪流不止的我不会想到演员个人,事件无论真假,能为自己所用的总归是真实的,也将受用无穷。
谢谢这些背负理想和抱负的人,因为他们的家国情怀,心系祖国,才让我们有机会去追寻个体的幸福。
致敬每一位“铺路”人。
知道黄文秀,除了主流媒体报道外,还有一层关系是,去年有幸跟她成了校友。
在准备研究生提前面试时,还特意看过她的资料。
当然,资料是干瘪的,远没有电视剧那么精彩和感人。
知道这部剧,是因为它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3分,央视一套首轮播出后,分数依然不断上涨。
多方原因,2022年底,就把它列入待看名单了。
这部剧共30集,整体来说,前10集觉得还行,中间10集渐入佳境,开始很棒很催泪,最后10集,则是依依不舍、深感惋惜。
很难想象,一位研究生刚毕业的女孩,能力这么强、信念这么坚定。
黄文秀给百坭村带去的,不只是脱贫,也不只是慢慢走向富裕。
我认为最难得的是,她激发了大家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激发出村民们互帮互助的团结、纯真与善良。
虽然我们村不是贫困村,但我多么希望有一位黄文秀一样的第一书记,去帮帮我们村。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能看出电视剧中有些表演过于理想化或不真实,但也深深地感受到,后来很多村民真的被黄文秀的精神所感染,他们展现出来的“表演”其实是那么的真实、合理。
电视剧的编剧很厉害,有好几段台词让我觉得说得真好,人物性格的转变也较为合理、自然。
很多配角人物形象很饱满,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是电视剧中的歌曲,片头、片尾、插曲,几乎都很好听。
在我还没正式开看前,已经开始循环播放片头、片尾曲了。
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一部宣传典型人物的电视剧,能做到让这么多观众喜爱,真是非常难得。
很欣慰,北师大是联合出品单位之一。
黄文秀的事迹让这部剧得以诞生,而这部高分电视剧,又帮黄文秀的事迹更好地流传下去,以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不断影响一代代人。
演员、细节都很好 就是编剧 部分情节太夸张 毕竟黄书记在任不过一年多时间 文秀的家庭刚刚脱贫 从面相也可以看出黄父是位老实本分的农民 不过从在医院跟大女儿说的那番话 倒像个退休老干部 淳朴的家庭难道出不了黄文秀这样优秀的儿女?
再说说黄书记 为了榨油机不回去送癌症老父亲去医院 救小孩受伤这些情节完全没必要 过犹不及 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工作 不需要通过过于浮夸的事迹来刻画人物
第一次听到黄文秀的事迹时,整体感受是难以置信,因为在繁华的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怎么还有干部牺牲的情况存在?
同时心里也怀疑是道德荣光的宣扬,对此并没有过多关注,正好最近有时间,之前也听说《大山的女儿》很感人,想一睹究竟。
看过之后,整个人非常震撼,为在这浮躁的社会,还有那么一群人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真正为人民做实事。
电视剧中首先让人注意的是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导致我现在说话都带有一点广西腔,可可爱爱,不管男女老少,我相信以这种腔调根本说不出狠话,剧中人物给人的感觉也是勤劳淳朴的。
第一二集的呈现可能有点刻板印象,也许回到家乡是文秀一直以来的信念,但电视剧的呈现略有一丝僵硬。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文秀在百坭村做的各种事情,无论是支部整改,还是推动合作社成立,某些村民的台词可能略有宣教的口吻,但整体来说这部剧让人非常感动,我们可以循着文秀的轨迹了解她在百坭做的一切。
从电视剧的呈现可以看出,百坭村每天都有各种状况等着文秀去处理,她到处奔波,有时我都会怀疑这样每天干活真的不累么?
她总是有特别多的精力,但有时也能感受到她的无力感,她所做的一切,就是完成党布置的任务,让百坭村的百姓成功脱贫,过上好日子,并且永远不再返贫,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了所有人,无论是素昧平生的村民,还是有个人利益的反对者,又或是心里有信念,但是由于大环境影响而松散的干部,比如老李,是文秀的干劲感染了他们,让他们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看到百坭村的党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就可以深刻体会一个好的班子的重要性,他们是战友!
党员积极作为的画面不再让人觉得形式主义,而是党领导班子团结起来,积极运行解决问题,它能带来无穷的力量。
文秀受了国家的恩惠,所以这一生用自己的生命报效祖国和人民,真切了解了她的故事后,没有人不说一句好样的!
前几年国家一直在进行脱贫攻坚战,在新闻上看到的只有一些硬邦邦的符号,而从文秀的事迹中,可以看到鲜活的、浸满汗水与泪水的脱贫一线干部与人民的血肉融合。
脱贫攻坚真是一场伟大的战役,所有在一线的第一书记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和平年代,社会看似平和安稳,但依旧暗流涌动,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新时期需要更多像文秀一样的优秀同志,怀着纯粹的信念,为人民办实事,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所有的好都会记在他们心中。
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温和、最善良的人民,希望今后有更多积极的、澎湃的、热情的青年人能够投入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的过程中去,也希望有更多一线付出的干部们的故事能够以影视化的形式传播,这样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一线的情况,也能感染更多的人。
最近几年以现实为基础的关于扶贫、年代发展的电视剧十分受欢迎,这也表明观众对现实题材作品的关注,对感人的、动人的英雄事迹的喜爱,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出现,也希望有更多默默无闻的人能够受到关注,他们的事迹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无论什么年代,我们都需要榜样的力量!
终于来了来了,刚看完大结局,真的久久不能平息,再相关的资料采访。
极力推荐大家要去看,去了解去感受。
2022年看过唯一一部也是最好看的电视剧大结局在第30集,她的生命停留在30岁 ,她的事迹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了解。
黄文秀一个务实的勇敢的理想主义者当你试着了解她你会发现她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越了解越感动越了解越钦佩她的格局和信仰她的责任与担当她的做事方式她的魄力与果断她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的执行力与前瞻性她的真心与善良只有把个人理想容易国家和党的理想之中才会更长远。
我想我们是见过面的,在卷子中,在笔锋下,在电视上,在人间里。
😭😭😭杨蓉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优秀没有惹你们任何一个人,没必要踩一捧一,你家姐姐演技那么好就去看就行,没必要跑到别人这里来踩,承认别人优秀有这么难吗?
小梨涡好可爱啊!
小梨涡好可爱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用这句诗来描述扶贫干部的队伍再合适不过了,他们深耕于贫困地区之中,为的就是我国的扶贫事业,而今天的这部剧说的就是扶贫队伍中的一员——黄文秀。
作为真人真事呈现的电视剧,这部剧无疑做出了最高的水准,而这离不开演员的演绎和剧本的扎实。
首先从演员的演绎来说,杨蓉老师饰演的黄文秀从外形上就十分贴合,从演技更是没的说,尽管是首次接触现实题材,但是杨蓉老师依旧用真挚的演绎向我们展现了心思细腻,有志向的一位扶贫干部形象,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一集中黄书记在一场脱贫庆功宴喝醉了酒,在醉话中隔空对着自己的患病的父亲大声说出“那用屯脱贫了!
”这句话时我瞬间就看到了她心中的执念,对于脱贫的坚持,曾经遇到的冷板凳在那一刻都值得了,就因为这样真实的演绎,才让一个扶贫干部的鲜活形象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演员的演绎离不开一个好剧本,剧本大量都采用于黄文秀书记的资料,再进行艺术改编,在剧情的推进中,你会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而这就是一个好剧本,一个优秀剧情的魅力所在。
优秀的演员加上优秀的剧本再加上专业的制作团队,才会让这部30集的剧有着9.2的高分!
共产主义信仰者,在党的引导下,团结人民,奉献自己。
“我先看到村民的自私,然后看到他们的自尊,最后我看到他们的善良”太感动了。
蛀虫不会出现在我党中,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早已是党的叛徒!
电视剧拍得很好,只是其中艰难没有突出,只宣传了办事的顺利。
而在脱贫其中,必然是难大于顺利。
也许是不敢真正拍还是怎么样?确实也是如此,毕竟还有很多人思想觉悟不高,只会看到损害人民利益的一方面。
祖国会越来越好的!
《大山的女儿》或许很多观众会觉得一看这个名字就不是什么好看的剧,但是我想你们肯定是误会了,就像不要以貌取人一样,这部《大山的女儿》它真的是一部优质作品。
一口气追了20集,越看越入戏,真是一部真实催泪剧。
《大山的女儿》是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而创作,主要讲述了黄文秀到广西最贫困的百坭村,作为第一书记代领当地党员和村民们所做的那些脱贫事迹。
她也是一个真正干实事,干正事,有责任有担当,将人民群众放心里的好干部。
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加上剧中的情节也都是真人真事,所以更容易令人为之动容。
就如弹幕上观众所说的那样:“这部剧就是要让我每一集都哭一次”。
事实也的确如此,剧中的每一场戏都能够触动到观众的内心。
由杨蓉饰演的黄文秀,是一位正直、勇敢、善良、胸怀大爱……的英雄人物。
对于黄文秀这个人物,我个人觉得文字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再此借用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组委会的评词:“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
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
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她真的是一位把老百姓装心里的好干部,还记得当他知道有比她官职大很多的干部榨取村民的利益之时,她也是斩钉截铁的笑着说道:那就干掉他。
相信大多数观众在看到这场戏的时候,也只会给她比赞了。
毕竟如果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并没有她的那股胆量。
对于杨蓉这位演员,我想大多数观众对她的印象都是古装剧中的有权有势家的女子,容貌靓丽,衣着华贵。
实话实说,我在看第一集的时候我是真的没有认出来,是看到弹幕上有人说出了她的名字,然后我查了一下,原来还真的是她。
为了演好这位时代楷模黄文秀,她不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除了了解黄文秀的事迹,还通过文字清晰地揣摩出了黄文秀的性格。
看过剧的观众都知道,那些细节、就算是用放大镜来看,都会让人觉得真实,这就是我们曾经的第一书记黄文秀。
除了全方位的剖析人物性格,为了将人物诠释得更到位,她还专门学习了广西话。
而剧中的演员几乎都是带着一些地方口音,所以整部剧看下来真的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到百坭村这个地方。
由刘奕君饰演的农战山,也是一位实打实把村民放在心里的好干部,只是他的胆量并没有黄文秀那么大,做事做决定也相对片面。
作为土生土长的百坭村人,他总是会想东想西,就如他给他媳妇说的那样:其实这些事情我们也能够做,只是我们没有去做而已。
黄文秀到百坭村后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在将他改变,让他重拾了最初的初心,作为党员,就应该真正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
当然整部剧除了农战山这位村支书,其他的党员也都被黄文秀所影响,都将曾经在国旗下大声念出的入党宣言真正用到了实践当中去。
看到剧中每位党员干部无私的付出,就算自己不是百坭村的村民,也是真的会为其感动。
还有剧中那些懂得感恩,愿意舍小家为大家的老百姓,也着实会令人热泪盈眶。
还记得老李妻子去世后的第二天,知道自己负责的贫困户的鸭苗到了,他接到小杨的电话饭都没吃就去了。
最后因为巧合,小鸭子被毒死了差不多一半,还剩下一半两家贫困户不敢养了,他说全部他来养。
没有鸭舍自己就住在贫困户家里,这样半夜也好照看,没养活亏了算他的,赚钱了就算贫困户的。
小杨听到着急的就把嫂子昨晚去世的消息说了出来,大家都很震惊,都不同意让老李养着一群鸭子。
随后老李的一番话也是让现场的人都很感动,也让屏幕前的我们忍不住泪奔。
有时候观众将自己融入到剧情中之后,真的就很容易不受控制。
还记得班华元种砂糖橘大丰收之后,也是号召了种砂糖橘的贫困户,每家每户合计向贫困户捐款一万三。
然后对于村里的合作社,注入了七十六万五的入股资金,为村里的扶贫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这句话来夸奖班华元的为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还有美沙和韦平雨,这两位都是残疾人,美沙不能说话,韦平雨因为有一只眼睛看不到,两人是因为有着相同的境遇而走到一起的。
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两人却都正直、坚强;虽然上天对两人不那么公平,但夫妻俩也一直秉持着做一个好人,善良的人。
记得黄文秀书记的学弟学妹们到百坭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听着她们在唱歌,看着他们在踢球,心中有感而发。
她用手比划,韦平雨便用笔记下了她此时的心境:
“我被足球击中了,它撞开我心中那扇森严的门,痛并快乐着;我被歌声唤醒了,它描绘出我一直说不清的梦想,清晰又真实。
在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梦想并不遥远,我可以奔跑,我可以歌唱,我可以养活自己的小孩,我可以让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信绝大部分观众在这一幕也都是泪眼婆娑,看着眼前的场景,回想着两人的不易,配着美沙有着向往而有力量的旁白,眼泪它就是真的不受控制。
以上也只是这部剧中几个小小的点,还有更多的感动和温暖以及励志情节需要观众们自己的体验,虽然每个人看完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感受,但我想泪眼婆娑将会是大家共有的观剧体验。
用黄文秀书记开篇时借用的杜甫的那句诗来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感谢黄文秀书记,给我们上的这一堂人生哲学课。
截止目前为止,这是第一篇让我流着泪写下的长文。
“大女主”不足以形容杨蓉的角色,她不是大女主,她演的是共产党的战士、人民的女儿、是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好干部。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
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
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文秀真的很棒
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自私自利、好吃懒做……这些村民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他们都中华大地上鲜活的人民,他们都希望过上好日子,所以,脱贫致富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放弃。
一个年轻弱小的身躯,用她对老百姓的爱、用她的智慧、用她的热情,克服重重困难,爆发出共产党人无比巨大的能量。
对比之下,老夫无比汗颜,唯有泪目!
就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非要塑造圣人,产生绝望,再信仰崩塌。
人物原型非常伟大,品格高尚我说在前面,但是,不应该忽略改编的缺陷,前面剧情的尴尬以及一些表演的用力过猛,后面剧情再感人,也要综合评价啊,这是电视剧不是纪录片,全是5星真的虚高,搞不好成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了🥲
看了两集,只能说不是我的菜。
真诚的人总是令人尊重!我党痛失了一个好书记!致敬黄文秀!
1800 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战中,这是 2020 年啊,是真的失去生命的牺牲,我有什么理由在这里停滞。2020 年底我在干嘛?我只是陷入自己情绪里的奴隶,身体精神双面倒塌,只能躺在床上做废物,而我也站起来过,为什么不能再次站起来呢?我现在总是充满希望的,因为我已经知道,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有些片段很尴尬,刻意的有点假
好好的题材 却不能拍摄出好的电视剧
可能我们成为不了黄文秀,但不能说黄文秀不存在,更不能觉得黄文秀蠢,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2023.10.13今天看到公费教师违约的新闻我又想起了黄文秀
对不起,我可能一辈子理解不了老婆亲爹死了都没有公务重要,需要旁边的人说心疼才会哭。以及这种剧情要宣传什么态度,我更理解不了。PS:表演永远拖最后一个字,大段大段的宣讲,总是自我陶醉的样子,把这写个短评还要举报说我含有违法或不良信息,你继续!这个口音模仿的。。。。
电视剧市场现在这种环境下,必须肯定这种积极向上的电视剧
还真会让本人看得想去扶贫..,这就是价值渗透吧..。
黄文秀是我们初中政治老师大学同学 她跟我们讲黄文秀在大学就很热心 牵挂家乡
我妈看的时候 我就想看看刘奕君 精彩在于有人真实的存在过
建议大家去看原型就可以了,杨蓉不管再努力再考究,这演技还是不太行,这个剧让大家了解到黄书记是件好事,只是就拍摄成品的效果来说,麻麻赖赖。
终于知道奇怪在哪了,一个北师大研究生的口音比很多村民撇得还要重,能看得出杨蓉在努力演黄文秀,但就是很分明看到在演,不是那种演员跟角色合一的感觉,就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自然和奇怪。特别不理解这么虚高的分数,群像很不错,但杨蓉演的特别格格不入,不知道导演组咋想的,假模假式矫揉造作,你要这么还原还谈什么创作,给放纪录片好了。
即使开头就暴击,结局还是突然到我觉得我没准备好,因为现实不会像剧本一样耐心铺垫,它只有戛然而止。想到那句杀人诛心的话,30岁”正是未来多过过去的年纪“。一个人在雨中的最后时刻,她对自己过去的时光感到满意吗?一瞬间,我好像终于能理解为什么文人总爱讲”为一方父母官”,虽然地方官来来去去,但总会留下印迹,改变一些命运,影响很多生命。真实的部分都好看,虚构的不会写可以不写。广普大赞,听腻北京腔了。不过,黄爸选角大失误,穿农民的衣服,他这气质也至少是个村支书……总之,今年唯一指定大女主剧,感谢左翼影视人,960万平方公里上14亿普通人的故事,怎么会不好看?ps得不得嘛?
这个剧很奇怪,为什么能把事讲得又难又简单,就是问题很多,但好像一眨眼就能解决好想拥有女主一样的朋友,只要看着我就能满身能量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时候确实让人看了想入党,但过于无私(不是说女主)的时候又不是很像人类
主题严肃但节奏明快,女性角色写的好,支书太可爱了。主演为了贴近角色用了方言,不易。
政治宣传片,实在看不进去
这剧挺套路化,不用看都知道是那种为了主旋律而主旋律,我其实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