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简介跟365逆转命运的一年很像啊,为了郑敬淏Mark一下看完了,跟365不一样。
至少365还能圆一圆,这个最后两集莫名其妙。
结局必须扣一星。
以下严重剧透警告看到第14集还在想1988年的生活是为了让男主能够信任别人而存在的吧,毕竟以前的他谁都不信活得太封闭了。
谁知道画风一转1988年组以现实中全体殉职结局,而1988年的坏人金科长现实中把男主救活了。
编剧你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15集勉强还能自圆其说,毕竟男主早几个月就研究过30年前的案件,1988组的几个人早就存在于他的潜意识里,而那几个人现实中就是殉职了,所有的事可以闭环。
谁知道画风一转,妈妈和前女友都告诉他你幸福就行,然后男主真就自杀了,现实生活得有多让你失望你才会这么选择啊。。
明明有那么多人爱你尊敬你好不啦。
最无语的就是最后一集。
救活了1988组,又有了最后一次回归的机会,结果又放弃了。
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有哪个现实能看到30年前的自己啊。。
结局主角都在笑着,我却笑不起来,这样结尾太让人绝望了。
彩蛋又是什么,郑贤奭又冒出来了,以后男主就在梦境里无止境得跟这些凭空捏造的人和事玩游戏,现实中却有老母亲在为他天天垂泪吗?
16集看了个啥,让人生气
还以为是穿越到火星去生活,结果竟然是穿越时的歌名。
后来才知道因为是翻拍英美剧才用的这首音乐。
是好看的刑侦剧,穿越时空后各种人和物的交错。
不得不说虽然是翻拍但是本土化做的很好,就是韩国的各种风土人情都融到里面。
甚至还有点时代的变迁的感觉。
第一集就把刺激拉到了顶点,穿越了30年的杀人犯,警察为了解决这个杀人犯穿越到30年前去解决他。
要是真的能在犯罪萌芽就扼杀也不会有可怜的受害者。
但这又来了一个哲学的问题,如果一个犯罪者他现在没有犯罪,你怎么能认为他就是罪犯从而对他采取措施? 因为邪恶的念头在脑海里并没有伤害到他人,所以派时空警察去拦截犯罪就非常不可行。
韩剧的通病,前期非常精彩,布了很大的局,但后期就有些疲软了。
不过这也是一个问题,要是穿越到过去成为一个黑户,但我在这里适应了,爱上了这里的人。
可我终究是要回去的,我能对这一份感情回应吗?
里面一些罪犯和各种人物的刻画还是很不错的,人性本来就是复杂又无法琢磨的。
(为什么我居然没发这篇,其实刚完结就写在公众号了啊……)这部6月以来评分最高韩剧,最近终于是完结了。
豆瓣分数从起初的9.1,微降到了9.0。
我没有看过这部剧的原版,也就是英国那部《火星生活》。
所以对于是否尊重原版,哪里有借鉴,哪里有超越……这些无从谈起。
写这条推送主要是想详述一下,有关这部剧的若干感受,以及我认为它并未烂尾的若干理由这个剧呢,说的是一个警察,本来在进行一个连环杀人案的调查。
因为意外的车祸,回到了1988年的一个地方警署。
然后发现经手的案件,与自己之前的调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不知该如何回去的情况下,他被迫继续1988年的工作与生活。
看到最后,会发现这个剧大概分成两条线,一是实际的案件侦破,小案件穿插着连环杀人案。
二是男主本身的记忆苏醒与心理历程。
前一条线是现实的,用各种推理逻辑串联,后一条线则比较云山雾罩,恍恍惚惚,自带恐怖色彩。
然后,两根线互相交错,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看下来就拥有了双重的悬念。
这部剧的口碑翻盘,多在14集之后(注意,此处有剧透)。
男主在2018年醒来,发现自己对1988年心存眷恋。
并始终心结于同事们可能死于出警的混战。
最后他以自杀的方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这个结局可以有好几种解释,比如,男主真正实现了两个时代的穿越;比如,一切全是车祸昏迷的男主潜意识执念的选择;比如,男主车祸后精神错乱,产生无限蓬勃的脑内臆想;再比如,男主其实已经死在了14集,之后只是他期待的幻境;等等,等等。
不否认最后两集确实有点拖沓。
当大家慢慢意识到,编剧并没打算揭开什么世纪谜团,那些头痛、晕眩、闪回、漩涡,不由都开始变得乏味。
在前面被无数暗示激起的、对一个超现实世界的兴趣,到底是无疾而终。
必须承认我也略感失望,但平心而论,这种失望和当年看《双峰》时的懵逼,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无非林奇更先行更牛逼。
我猜本质上能够认认真真看这种剧的人,一定对各种诡异事件都能开心消受,心底或许还期待着石破天惊的揭秘——超现实的——虽然理性上又知道多半是不可能。
这也是这类风格在我看来的一个必然的桎梏,不会斩钉截铁告诉你一个答案。
只会各种暗示,闪烁其词。
但回头看这部剧,会发现两个时空连接的暗号也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各种幻视和幻听——简直毫无技术含量。
所以我赞同一些评论,就是说,在虚的这条线上,此剧有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之嫌。
指望观赏揭露什么时空奥秘的盆友,就不建议尝试了。
但看完最后一集,我却也并没觉得它烂尾了。
因为,这个温情脉脉软塌塌的结尾,某一面却正好切中了我的喜好,简单说就是:庄生晓梦迷蝴蝶。
如果将一切理解为梦境或幻境,男主就是在虚幻中找回了童年记忆,掌握了连环杀人案的关键脉络,遇见了让他难以忘怀的团队,滋生了全新的依恋。
也可以反过来说:男主的1988年才是真实的。
2018是一个插入的梦或未来时段。
而男主虽无法分辨,还是凭本能选择留在了更给他幸福感的时空。
甚至可以说:男主车祸之后一切都是梦。
……毕竟……人生不就是一场大梦?!
不管哪种解释,涉及到虚幻与现实的相互渗透,这种难以区分,难以割裂,难以捉摸,就是如我这样的观众,最最共鸣的。
——你有没有过那样的梦,一望无垠,好戏连台,比你清醒的所有时光都要跌宕起伏。
就象男主一样,奔走在横空杀出的空间里,生生死死,爱恨情仇,胸怀真实的欣喜与愤怒,晒着有温度的阳光,听着心跳的声音,深深地迷上那里,简直就想留在原地……于是能够如男主这样的收尾,就是终于长梦不必醒。
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灵魂出窍,超越此生既然并没有什么能够证明,醒过来才是所谓真正的生活。
如果能毫发无伤又快乐地留在虚无里,虚无又何妨?
退一步,如果烟消云散前,都能浸淫于自己亲手选择的世界。
生亦何欢,死又何惧?
同理,某种意义上,精神病人的快乐,或许也是纯粹的快乐。
就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所以也有可能男主其实是疯了。
这是一出属于疯子的狂想,且结局温柔。
虽然用十六集的篇幅,讲述一个《穆赫兰道》感觉的故事,是有点累赘。
且编剧并没有那样不露痕迹的手法,那样错落密集的信息量。
但这种清浅和东方式的细腻风格结合,也有它的魅力。
全剧我意外动容的桥段,是男主穿越过后,邂逅到童年还是个小胖墩的自己,遇见当年温柔的母亲,不争气的父亲。
他每每望向后者时那种复杂的眼神:错愕、恍悟、怒其不争、但又难以割舍……竟然是一个这样让人失望的父亲。
然而却也是唯一的父亲啊。
不止一刻我在想,如果能再见到幼年的自己,见到风华正茂时的父母。
会怎样?
一定是泪如雨下吧。
人生啊人生,走得越远,越是不忍回头。
这种在英美剧中无法贯穿的煽情,在韩剧里就是信手拈来的温暖人情味儿。
伴随这种纠结深长感情的,是男主童年记忆与几乎所有案件的细小联系,里面草蛇灰线的布局,巧妙而引人入胜。
还有对角色的精心塑造——扪心自问,当你与经常猥琐得没人样但关键时刻绝对靠谱的系长同生共死,当你沐浴在温柔的尹巡警春风拂面的软语里,你会不会恍惚驻足?
哪怕这部剧并没最后成为一部零瑕疵烧脑神剧,但就吸引与打动我而言,它是成功的。
所以,我并不认为它是烂尾,充其量我承认,它不够均衡,且唯心主义(这在我眼里并非缺点)。
也因此,我推荐此剧,并厚道地没有全面剧透(!
)……还没看的小伙伴们,不妨就在这高热不去的夏末,纵身坠入它吧!
(原谅我吧写这篇时确实是夏末)
还没看完,但是今天没事就来评一下。
我把他和《特殊失踪专案组M》比较,因为这是我为数不多看的悬疑类韩剧。
一句话概括就是它的艺术性在于案件之外,而《专案组》的艺术性在于案件以内。
因为它的案件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调查走访的部分,这个部分就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韩国百姓看了肯定比我激动,因为还原了他们的生活,所以在韩国也许评分更高。
它陈述人情冷暖的实力远大于案件编排的实力,尤其是警局我感觉特别真实,对女性的歧视啊,老大的那种贪婪暴力,油哥的油嘴滑舌,不按程序的做法和相信直觉而非理性的行事方式都没有掩盖,感觉确实回到了那个年代。
所以叫《火星生活》嘛,侧重点在于生活,于是就导致了进展缓慢,一集讲那么多,很多时间都在酝酿感情上,看着心急。
《专案组》案件进展快,线索华丽复杂,看完有峰回路转的感觉,而且我最喜欢《专案组》的一点是,没有强行he,而且be的案件都觉得理当如此,所以《专案组》看下来并不轻松,引导观众思考,主角冷静聪明,又有正义感,能挑起大梁。
而这部剧,看下来很轻松,因为主讲生活,所以展现了很多人物关系,主角回到自己小时候的家还受到小姑的“特别关照”,还有其他朦胧又真实的感情,还有主角拉着老大的手(腐女在刷屏),感情上它绝对赢了,编剧很会写感情的发展。
然后主角并不像《专案组》那样,看起来就是个普通警察,比一般人要稍微冷静聪明,但不够出类拔萃。
所以主角的让位也给其他人留下了发挥的空间,老大塑造得尤其好,深沉的感情和具有“模糊”正义感很好地展现了人性。
能看到人善恶两面,专案组来说人物更扁平,主角完全是善和正义的化身。
最后聊聊演技,《专案组》的演技我个人认为比这部剧要好。
当然专案组的人物角色需要的演技更简单就是了。
主要聊这部剧的话,男主角前几集穿越的时候让人有点出戏(我朋友看了第一集说男主像智障),后面见到父亲等等又展现了功力,后面的演技更加到位一点,然后前面男主的人设好像侧重点也不一样,熬过前两集基本就能看下去了,编剧会埋伏笔。
老大的演技非常好了,感觉就是本色出演。
女主的话时好时坏吧,当然所有演员的演技都是8分往上的,肯定是能看下去的。
我给分一般都是6分往上取高星,6分以下取低星,看到现在我觉得这部剧肯定有8分以上,于是给了五星。
《专案组》同样。
我觉得豆瓣现在这个分数还是很合理的。
个人见解,不支持评论。
Life on Marsover the rainbow(ep15)
韩太柱经过手术终于苏醒,看到身边的母亲,主治医生,手术医生等,大家期待而高兴的脸,太柱是否感受到关心呢?
安科长这张脸好像更适合1988腹黑的警察,太柱第一次见他没有握手,一来是不信任安科长,二来他尚在昏迷,无法握手。
张医生倒是比较和蔼可亲,他很早出现,说话也是劝慰的方式。
太柱的母亲与88年相比过分苍老,原本独自抚养孩子就很艰辛,再加上丈夫莫名去世,她比一般人更易显老吧。
多亏太柱回到2018,不仅破解了红甲案,还找到了杀父凶手,那个没有自己身份的人。
他一直抱着仇恨生活,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弟弟,无期徒刑更像一种惩罚。
编剧的妙笔生花之处在于,提到了Over the rainbow.这首歌是电影绿野仙踪的主题曲。
虽然没看过,但了解到电影不仅在讲述童话故事,而是用另一个世界影射现实世界,而且最终主人公回到了现实中。
主人公在童话世界的经历就是不断收获,寻找自我力量的过程,是一种成长。
我们的太柱不也如此? 1988的经历是他寻找自我的过程,三班的人所用的调查方法他都已经学会,即使三班的人不在世上,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影响着太柱。
2018的韩太柱,凝聚了三班的所有力量,三班的能力都体现在韩太柱一人身上。
三班的人在哪里? 殉职? 不,他们活在太柱心里。
三班一直在一起,没有分离。
不知道最后的结局会如何,可是韩太柱应该选择他想要的,为自己活一次,不是吗?
原文连载于新浪微博,ID:我是milaneseLife on Mars韩泰柱的世界(ep16)
韩泰柱经过手术虽然苏醒,但不时会听到三班人员的说话声,看到他们活动的身影,这是怎么回事?
可以用手术后遗症解释吗?
回到2018的泰柱,查找1988的仁城市黑社会袭击西部警署案件中,发现三班人员全军覆没,可是其中并没有韩泰柱的资料和尸体;当时负责的科长是姜胜元,并非安民植,而且已去世。
说明什么呢?
说明当时的1988没有韩泰柱,他没有参与其中。
韩泰柱回到的1988年是他的梦也好,平行世界也好,都是基于他的观察所创造出来的“世界”,那个世界的三班并非2018未结案件中的三班,那里的三班有五个成员,有后来为调查西部警署而来的安民植。
是基于事实(1988的成员名单,2018的手术负责医生)而创造出来的,只有韩泰柱自己能参与的世界。
所以他可以选择回到1988,也可以来到2018,一切取决于他的心。
生活在2018的韩泰柱,由于幼时父亲无故身亡、目睹父亲打伤女性的事件出现了心理障碍,导致他无法信任他人,即使曾经有未婚妻书贤,他并没有真正敞开心扉(未婚妻不知道他过去喜欢棒球)。
可是在1988的韩泰柱,虽然依然酷着脸,却不断被三班的人感化,直到能流露出真心的笑容,学会了信任他人,甚至无条件的信任与付出。
这些可以说是韩泰柱强烈的自我改变的愿望所致,如果他内心没有改变的愿望,那是不可能发生的。
成年人的个性与处世方式是固定的模式,除非本人有改变的意愿,不然很难。
2018的韩泰柱,纵身一越,并非跳楼自杀,而是依照他的心愿,来到韩泰柱创造的1988,那里他可以与三班的小伙伴团聚,看着他们闹,不仅自己在一旁淡淡地笑,还学会了参与其中。
这里是韩泰柱能寻找自我的世界,这里是他可以放肆地笑的世界。
所以他不会再回到2018,他要留在这个世界。
编剧是否想借此告诉大家,每个人心里都可以创造出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通过这个世界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我呢?
最后的彩蛋符合剧中逻辑,1988的金贤硕没有死,他变身成了他人,直到2018才被韩泰柱逮捕。
是否意味着有希望拍第二季呢?
The End
我最喜欢的是尹娜英巡警。
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她了。
可能因为她不是那种第一眼美女还有她那不起眼的职务担当 等等都让人生不起好感。
但看到后面,就越发的被她那温油的嗓音所折服,不得不说她的嗓音真的好温油好温油,好像能将一头发怒的野兽的情绪抚平。
还有就是她似乎每次都能从别人所忽略的地方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破案的关键,天知道这对一些难解的谜案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再加上男主老是在关键时刻耳鸣,发病,好几次都是多亏尹巡警的好身手才将坏人制服。
还有她每次都会一丝不苟的把本职工作完成了再去仔细地分析案情,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脉络,做出分析等等,这种敬业的精神我为之感动。
还有由于男主的“实事求是”导致警局里的另一位李警官失去工作,到晚上男主请求尹巡警的帮助时,我以为她喜欢男主肯定会一口答应,没想到她竟以自己晚上有约来做推辞,可见她不是一位被感情蒙蔽双眼的脑残粉,她心里还是很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还有就算李巡警之前对她有过言语上的冒犯,在他出事后,尹巡警还是会不计前嫌地帮他向男主求情。
最后我为我亲爱的尹巡警打上四星......
有时候我会想,人活着为了什么呢。
做为一堆化合物,我思故我在。
可是,你的思从来都不是你的,而是大量的外界因素干拢的结果。
而如果脱离这种干拢,独立的存在又不能真正的活。
我们与外界相互牵绊又互为隔绝。
找不到二者的相处方式,就容易迷失。
但是说实话,这个世界怎么尽如人意呢。
能快乐的活着的人毕竟太过少数。
快乐的真正来源,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扶持。
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
我一直在找这个东西,但没人给我。
哪里让我舒心地活着,我就会呆在哪里。
这就是我处理与这个世界关系的基本原则。
客观是改变不了的,原则什么的都是扯淡。
只有与客观相符的东西才能存在,而存在又脱离不了自身的七情六欲。
因而找到二者的维续方式。
这剧跟信号有的一拼,好看的不要不要的,根本停不下来!
男主很像吕颂贤,不知道有没有人同感,这剧很不适合拍第二季,绝逼没第一季好看,第二季拍来拍去都是会跟第一季情节重复,无外乎就是意识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和联系,以及这两个世界的穿梭,再拍就真的是狗尾续貂了,不会有任何惊喜!
这剧跟信号有的一拼,好看的不要不要的,根本停不下来!
男主很像吕颂贤,不知道有没有人同感,这剧很不适合拍第二季,绝逼没第一季好看,第二季拍来拍去都是会跟第一季情节重复,无外乎就是意识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和联系,以及这两个世界的穿梭,再拍就真的是狗尾续貂了,不会有任何惊喜
没想象中那么好看,除了主线案子以外的几个小案子完全没有记忆点。
整体还是有点慢,1.25倍速比较合适。
结局有点失望,男一男二基情蛮可爱的。
结局的几点疑惑:首先,男主回到2018后没有痛觉没有心跳,(也没有开颅手术后的剃发、虚弱等特征。
当然这也可能是化妆组bug)这成为 回到2018是虚假的或者说是梦中梦 的有力证据。
回到2018后看到医院里5355的门牌号和脑海中1988的电话号码一致;以及精神科的安医生与脑海中反派安科长的面貌姓名重叠。
这两点是把双刃剑,说明要么回到2018是梦中梦,要么1988是现实中的梦,但综合上述的证据,只能将这两点解释为进一步说明回到2018是梦中梦。
于是2018苏醒后发生的一切都不一定是事实,那么2018的抓到金珉锡也是无中生有,作为男主的梦中梦可以理解为了却男主的心愿,而对于观众,就是想强行给2018留下的金珉锡悬案一个结局。
相当于现实中金珉锡的案子如何侦破并没有交代。
同时,2018苏醒后发现脑海中1988的重案三组小伙伴真实存在并殉职,这些本应是重要信息的,也只能归结为不真实的梦中梦。
于是相当于没有解释男主意识到达的1988是真正的历史还是自己幻想中的故事。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回到2018那段明明可以解释一切的戏,却被编成没有知觉的梦中梦。
如果去到那些节外生枝的bug,改成真的苏醒回到2018,发现了自己不是做梦而是魂穿,并且男主找到自己魂穿的方法途径,为了解救1988同僚,又一次主动魂穿1988,则更好彩蛋中再次回到1988的男主接到金贤锡的电话,也引出一个疑问:男主所在的1988里金贤锡尸体确实被打捞上来了,男主当时凑近看了,理论上来讲以男主的洞察力和侦查能力,金贤锡应该不是假死,是真死。
并不是梦中梦里2018所记载的没有打捞到尸体就草草判定死亡而结案。
这说明梦中梦2018里的历史和主线1988的历史并不一样,当然这可以归结为梦中梦的2018真假难辨,但还是无法解释主线1988里金贤锡死要见尸之后还能死而复活。
若是作为第二季的引子也可以大做文章。
但是多半是不会有第二季的。
谁能想到向来最会拍悬疑的OCN,这次却借着悬疑的壳儿,拍了部温情脉脉的“寻找归宿”的故事。
所谓的”穿越“回1988,不过是男主潜意识里编织的一场梦。
编剧不仅在前十几集不断地铺垫韩太柱与现实世界医生的对话,更是在最后两集圆了所有的伏笔。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梦境中所出现的所有元素都基于记忆基础。
因此,韩太柱并没有穿越改变任何事情。
只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创造一个世界:父亲死亡的真相来源于韩太柱亲眼目睹却刻意遗忘的记忆能把韩太柱调回首尔(调回首尔暗示着苏醒)的金科长来源于现实世界里帮自己做手术的医生(手术成功就会醒来)三班的伙伴们来源事故前翻查的未结案的档案记录……整个1988发生的故事,说到底都只是男主根据自身记忆编造出来的。
而在故事里和他出生入死的三班所有人,都早已死在了1988年的“黑社会袭击警察”事件中。
EP15,男主韩太柱从昏迷中醒来,回到2018年。
前女友平安无事;关于父亲的记忆全部复苏;美甲连环杀人案完美解决;心心念念的广搜队不仅回去还升了职……看起来好像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可韩太柱却觉得,什么实感都没有。
他站在屋顶上按着自己的心脏,一片寂静。
到底什么才是梦?
是能够听到心脏震动的1988,还是听不到心跳声的2018?
回到2018年的韩太柱,依旧没有朋友、没有爱人。
冷漠又疏离,像是和整个世界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命案现场也是独来独往。
这些曾经习以为常的孤独,全都变成了对1988的人事物入骨的思念。
如果是1988,命案现场一定会被三班那群家伙闹翻天吧!
可是如今都没有了。
没有了大嗓门的三班的男人们,也没有了那个总在身边轻声细语帮忙分析案件的Miss尹。
他站在寂静深夜里,不知所措。
那些比2018年还要真实的1988,真的只是梦吗?
韩太柱闭上眼,毫不犹豫地从楼顶一跃而下。
那一刻,他甚至没考虑过这样做是否会彻底死去。
那一刻,他只想重新陷入昏迷,救回死在了1988年“黑社会袭击警察”案件里的三班。
有人说韩太柱其实是精神病患者。
但我更偏向于现实中的韩太柱拒绝了2018,选择变成了植物人,永远活在自己潜意识编造出来的梦里。
所以重新“回”到1988年的他,成功救下了三班。
所以苏醒过一次、知道杀父凶手当年只是假死的韩太柱,再次“回”到1988年时才会立刻修改潜意识内容,从而接到凶手的来电。
所以不用怀疑,1988也好,三班也好,都是假的。
但到底什么才算是真实?
这也是这部剧无论英版还是韩版,都别具一格的地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
韩太柱幼年时亲眼目睹父亲施暴,又被人枪杀。
成长的过程中,他从来不曾真正的敞开心扉。
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任何人。
就连恋爱过的女友都不知道韩太柱喜欢棒球。
2018年的韩太柱,甚至不懂怎么“笑”。
可在梦中的1988年,他一点点变了。
他变得会相信别人,变得柔和。
变得不再总是把规矩挂在嘴边的不近人情。
会抿着嘴笑着看系长揍人。
会耐着性子看大家发疯犯神经。
会和三班的伙伴勾肩搭背,又唱又跳。
甚至抛掉了身上那层枷锁,连骂人的手势都出来了。
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亲如家人的同事……被人信任,也信任他人。
被人理解,也理解他人。
这应该一直都是韩太柱潜意识的欲望。
所以他的1988年,有总是在他对“生”迷茫时拉他一把的Miss尹。
有就连送吃的都粗声粗气却总是照顾他的系长。
有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离不弃的三班。
有人说,男主只是逃避现实的loser。
但《火星生活》所思考的恰恰是“如何来定义活着”。
活着的证明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2018是真,1988是梦。
但对韩太柱来说,醒来的世界,毫无意义。
他感觉不到任何的东西,割裂的伤口都无知无觉。
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虚无的。
可他却在1988找到了活着的感觉。
尽管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他非常不适应。
想尽办法要回到2018。
但随着对这个世界投射了越来越多的情感后,再回到2018过上曾经那种生活后的韩太柱,却发现2018带给他的只有虚无。
那一刻,1988是现实还是虚幻都不再重要。
因为至少对他而言,那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什么是活着?
当你感觉到活着的时候,你就是活着。
什么是现实?
能让你笑着生活的地方,就是现实。
EP16,大结局。
韩太柱撕掉了调回首尔的令状。
关掉了呼唤他醒来的电台。
他选择留在乡下,选择留在1988,选择留在潜意识里。
他的身边是笑得肆无忌惮的三班。
他坐在副驾驶上,眉眼弯成了最幸福的模样。
小轿车一路向前,这就是韩太柱选择的意义。
这也是韩太柱的真实。
最后再次为《火星生活》“辩驳”一下。
麻烦别再对比《信号》等等的韩剧了,根本就不是一个内核。
最最重要的,是这部剧“悬疑”只是辅助。
比起案件的写实和高潮迭起,我更想看三班插科打诨的日常100集。
想看几个糙老爷们互相“嫌弃”。
想看韩太柱无语的白眼。
想看班长和软萌萌的Miss尹郎有情妾有意。
当然~还有系长和班长不可不说的基情。
虽然《火星生活》充满了心理学和哲学思辨。
但究其一点,终究是那句——你是否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J。
2018年08月【豆瓣存稿】全文首发微信公众号K社
翻拍的很棒啊!第七集里面“有钱无罪,没钱有罪” 三个绑架犯一个一个绝望的自杀的时候看的我好心痛(啊啊啊那个地方的 bgm 是 Bee Gees 的 Holiday 啊!),第八集结尾的地方处理的很妙!(不满意结尾,虽然没有烂尾那么严重……(最喜欢第七第八集)
只能说趣味不如1988、悬疑不如信号,下饭剧里的精品,但与神剧还差点距离。开头到结局中间铺垫的过长(但就因为铺垫的戏份够足,结局才会这么震撼)、节奏还慢,有的地方剧情拖沓一点、有的地方台词啰嗦一点……就容易让人没有耐心接着看,主角在昏迷时剧中一直在给现世的提示,也就大概能猜到剧情的走向,能熬到16集,基本对本剧的评价会高一个层次,但问题就是看中间剧集的时间熬的太苦了。
烂尾
还行😁
评分很高,但是并没有那么高的,确实不错。
还算不错,剧情演技都可以,但是太长了,没兴趣追下去了
88年真是一个神奇的年份,只要以88年为题材的韩国影视剧基本都差不了。此剧既悬疑又搞笑,有批判,也有感动,但最终要说的是寻找内心的安定与快乐,谁不重要,哪不重要,听从内心,踏歌而行,就不枉此生。结局还是意料之外的高能了,或许对观众来说,这个结局算不上完美,甚至有人觉得是烂尾,但对韩太柱来说,即便只是在梦境中重获新生,也是HE,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想过的生活,结交了值得珍惜的人,感受到了比现实更真实的七情六欲。尤其喜欢此剧的摄影和化妆,使韩太柱亦真亦幻亦正常亦病态的身心状态令人信服。
一集弃。部分韩国演员通病 生气的时候一定要瞪大双眼露出眼白咬牙切齿大声嚷嚷 男主一定要高冷帅气 话少牛逼 只可惜面部僵硬 故事剧情弱智 更搞笑的是第一集的变态罪犯 那装出来的邪魅眼神也太蠢了点 拍出来给迷妹们看看还差不多 相对宇宙8.5 这剧9.1 呵呵
郑敬淏某些角度有点像堺雅人,潜意识能回到过去的设定还挺有意思,羡慕拍韩剧,睁开眼有个漂亮女朋友,闭上眼还有一个……但真的太拖沓了,一个连环杀人案,加上一组刑警打人骂人,撑不起16集的长度。
希区柯克变焦真是丰满了本片的灵魂
嗯…少女演技值三分 但是还是有点拖沓 没看完
可能是设定问题?我怎么觉得郑少女在这部就是个面瘫,没演技?或者是因为穿越的设定,所以需要他格格不入吗。。
杀人回忆和signal。没看过原版,如果是从英剧改编,那是相当成功地融入本土元素了。但是节奏有点奇怪,没有抓住看完的冲动。悬疑和搞笑搭配进行,缺了bgm烘托背景,或许借机智的监狱生活的配音来,可以拯救一下环境氛围的问题。
偶像剧拍法,韩剧跟韩国电影真的没法比。
还能选的是吗!羡慕男主!
正在追剧中,从第一集的无感,到现在的欲罢不能,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啊。郑京浩不是特别抢眼的人,但就是有一种让人十分舒服的气质,与霸道糙爷们姜系长这对CP简直KSWL;女主存在感不强但是人设足够弥补啊,看着柔柔弱弱但关键时刻carry全场的还是我们尹巡警啊,太棒棒了
腐国的创意,泡菜的改编,在潜意识里破案也算别出心裁。悬疑氛围强,节奏感极佳,几乎是一口气就能提着悬念刷完。每个案件的发生映对男主潜意识投射,主次案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精彩纷呈。逻辑缜密编排得当,后半段难得不注水不烂尾,没有众多类型剧越编下去越难自圆其说的通病,结尾两条世界线互为映衬收得工整漂亮。男主最后的选择基本也在情理之中,“你笑着生活的地方,才是现实”,《阿凡达》与《源代码》式的超现实主义结局。
看不下去
郑少女接这种全程面无表情的严肃片。。。是想转实力派吗哈哈哈,可惜在本剧里演技so so,剧情上比隧道还差点,比信号则不能同日而语
神神叨叨,故意拍的很吓人。各位输出都靠喊,两位男主间虽然很用力卖腐了也看不出任何cp感。女主不像真人像个模块。我对这种题材可能是有阴影。